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哐哐撞南墙[年代] > 哐哐撞南墙[年代] 第5节

哐哐撞南墙[年代] 哐哐撞南墙[年代] 第5节

作者:张大姑娘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16:46:25 来源:免费小说

  这样多的鸡蛋炒菜,她记下来,有个小目标,等下次看妈的时候,家里去带一把子芹菜,教她也这样尝尝看,芹菜是可以炒鸡蛋的,山里人吃菜,有什么吃什么,逢年过节才买芹菜的。

  第7章 路

  三女心里也平了许多,她是愿意讲话的人,开始是不愿意要三个,只要一个熠明的,但是这俩女孩儿,大的那个喊自己妈的时候,小的那个一看就老实本分,都是正儿八经人家养出来的孩子,没什么大毛病。

  心里这会儿也有点喜气了,放下筷子,“我吃饱了,你们都吃了,明天有明天的饭,今天没来得及买菜,等着明天——”

  她看一眼马海洋,“你上班儿的时候,去买排骨来,用什么炖?”

  马海洋疼儿子啊,给儿子吃肉他愿意啊,领自己老婆的情分,但是也考虑老婆的难处,“吃排骨是不是不如买块五花肉啊,等着明儿一早上,我就去跟卖肉的说好,留一刀五花肉,不然下午就卖完了,到时候啊,你妈烧红烧肉好吃,让你妈中午在家烧。”

  吃五花肉,比排骨实惠,孩子们也解馋。

  熠熠也笑了,一边笑一边看着马海洋,她觉得他说话特别好听,又看三女,觉得他们说话做事儿,都好听,她就不大会说话,这个问题自己也发现了。

  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就木,不吭声。

  心里想的跟行为之间带着一点沟壑,整个人就让她局促。

  睡觉前马海洋跟宋三女也盘点三个孩子性格,一顿饭他们就能看出来了,“大的那个机灵,会来事儿呢。”

  他喜欢聪明机灵的,在厂子里面办事儿,办的好的就得是这种人。

  三女听了也点点头,“毕竟年纪大三岁呢,小的闷不吭声的,我看着反而厚道老实,吃两块饼子就不吃了,看着哥哥姐姐吃,她小不吭声,但是疼人呢。”

  她喜欢厚道的,厚道的孩子她愿意待着她好,以后能指望得上啊。

  夏日迟迟,日头一早就是亮的,熠熠躺在床上,看着昏沉黑夜慢慢褪去,天光开始露出来几线,客厅屋子里面有脚步声。

  她就默默地起来穿衣服,又怕熠月睡多了,喊着她起来,“二姐,得起来了。”

  不好比别人起的晚的,就是熠明也起来了,他眼里总是有活儿的,院子里已经生起来小炉子了,早上起来烧热水来喝,家里人多喝到下午就没了,晚饭的时候还得烧水。

  熠熠坐过去要生火,被熠明撵着走,洗脸去。

  烟熏火燎的,他不可以妹妹干这些,随手他就给干了,不教她一个人在这里平白守着个炉子,多热的天儿啊。

  熠熠就坐在板凳上,熠月站在她身后,扯着一根黄色的头绳儿,亏了她了,熠熠现在也匀着一根黄头绳了,扯的长长的,一只手绷紧了,势必要把熠熠的头发绑的紧紧的,睡觉都不会松。

  头皮上的毛囊都快出来了,这样一个营养不是很齐全,生下来就是个黄毛儿的女孩儿,本来就不多的头发这会儿更是像是秃了一般的。

  三女是心灵手巧儿的,眼巴前看了半天了,实在没忍住,孩子就是要教的,“你俩记住了,头发以后别那么紧,没长好就给拽下来了,我给你们剪头去,要个娃娃头多好。”

  熠月是不喜欢的,毕竟能买一把子头绳的人,娃娃头用不上,但是不敢说。

  只能跟着熠熠一起成个娃娃头,背着书包上学校报道去,至于学习,三女说的她权当没听见,也许听了但不多,学习的力量她暂且是看不见的。

  眼睛不在这上面,只感慨一句,“当老师多好,也不用下地去了,以后我要当个老师该多好。”

  “二姐,那你得识字儿。”

  熠月点点头,赞叹地看了熠熠一眼,“我识字儿啊,所以我以后也能当老师。”

  三女说的清清楚楚,给孩子们立下来的规矩,“到了这里来,家里事儿有你爸爸,不瞒着你们,我们过的都是你爸的日子,我事家庭主妇没工资,可着他一个人累我们享福,日子再紧给你们都上两年学。”

  “到了学校里面得好好学,上学才有个出路,你爸就是摆在眼前的例子,他十来岁就来支援北边的,来了就是技术员,为什么?”

  因为有文化,因为书读的多,因为懂得多,那样大的一个男人,洗衣服做饭比女的都好,还会炒芝麻糖,南边的点心也都会做,她就相中他了,现在还引以为傲的。

  “你们要上的好,上到哪儿我们供到哪儿,得看你们自己个儿了,要是不好好上学,我丑话说在前面,初中毕业就自己找饭吃了,家里甭指望着,不能养你们一辈子。”

  “家里的伙计我现在能干,不用你们来干,愿意干的呢,我带着你们干,不干也不碍事。”三女腰杆子是直直的,她长的不是很漂亮,三十多岁的人了,一把小刷子头,头发乌黑的面相倔强,眼睛却是炯炯有神。

  明亮而倔强,面相里面是带着的,这样的人看着却觉得年轻,依旧跟十七八岁的姑娘一样,刺儿刺儿的,毛茸茸的头发。

  她做事儿讲原则的,认定的事情就得这么干,答应给孩子们上学,就一心一意供着上学,上学的出路就摆着在眼前,马海洋就是个例子呢,她一遍一遍讲给三个孩子听。

  后来发现,能听进去的,也只有一个熠熠了,这孩子老实,是真听话儿,上学时唯一的出路,铭刻在心里去了,她梦想就是跟马海洋一样,上学好的人家就是个好路子,去哪里都抢着要你,好厂子里面都愿意要。

  听得多了,自然就听出来一个康庄大道来,没有别的羊肠小道了,她觉得三女好,觉得三女会做事情,她就跟着学。

  笨小孩儿也许不敏感,也许迟钝,但是遇到好一点的引导,比别的孩子更卖力更有韧劲儿,有那个心气儿一口气走到头儿去,也没有别的庞杂的心思。

  因此三个孩子去上学,不过半年,年底成绩就出来了,漂亮不漂亮的,成绩似乎也分漂亮不漂亮。

  熠月是极其聪明的,这些聪明已经不能被学校里面的知识糊弄住了,她的聪明溢出来,够她分心去干别的事情了,比如说她已经为自己考虑好了,最好的选择,就是留在学校里面。

  她经过仔细的观察与老师大胆友好的交流,现在已经是老师喜欢的学生了,大大方方又活泼开朗,这个年纪大女孩子多么少见。

  一部分是低着头害羞或者局促的女孩子,一部分是木讷又死板的女孩儿,无论是哪种见了老师都躲着,都怕。

  熠月可不是这样儿,她能跟老师热情地大方地,在路上打招呼,而且攀谈,跟个成年人一样。

  以至于晚上的时候,她会经常思考,如何去成为学校的老师,比如说她们都是师专毕业的,师专这个东西也许并不难考,她估算了一下自己的成绩,恰好稍微再不努力那么一点就可以了。

  是的,不努力那么一点儿,努力这东西她觉得多了没用,够用就好。

  第8章 不爱上学

  谷老师课间急匆匆地跑到家属院,前面是教学楼,后面就是食堂家属院儿,也是磕磕绊绊不平整,这地方从淌水崖到镇上,也还是山区。

  那台阶爬的人气喘吁吁的,她还在哺乳期呢,大冬天地就腿软,到家孩子就嗷嗷哭,没办法,家属也上课去了。

  俩人能错开就错开,错不开孩子就扔这里一节课,急匆匆带上门,就看小被子给孩子捂着脸了。

  不知道怎么挣开了小褥子,胳膊给挑起来被子了,她赶紧抱起来,好容易哄好了,喂奶冰凉的,等放下孩子看炉子,炉子已经灭了。

  煤球也就是一节课烧着,她也还年轻,在家里都是爹妈一早生火看火。

  手里的勾条来回倒腾还是不着,出来一点烟呛得人难受。

  “砰——”

  手里的勾条等着晚饭时候,就砸在进门的那个人身上去了。

  “要么你妈来看孩子,要么就别过了。”谷老师板着脸,心里跟死的一样,年轻漂亮的脸蛋也禁不起这样的磋磨。

  是的,有个孩子了,生活由幸福就变成了磋磨。

  对孩子有时候都爱不起来,这个孩子都是她的一样,磨得她五脏六腑都疼,疼麻木了就不是自己的了,自己都无所谓了。

  丈夫也板着脸,又开始了,又开始作了,没吭声,先去做饭,然后再去抱孩子,“你先吃。”

  好歹还搭把手,谷老师冰冷的心也暖和一点了,“再去跟你妈商量商量吧,今晚上就去。”

  丈夫能去吗?

  能去,但是结果他自己清楚。

  不禁当妈的清楚儿子,当儿子的也清楚自己妈。

  但是不去老婆这里又没办法交代的,这日子糙的人跟皴裂了一般。

  没等到春风暖,反而等到了春风刀。

  苏北冬天的夜里冷的人握不住把手,他生平第一次求自己妈,车把上挂着老婆生产没吃完的营养品,孩子生下来就不给坐月子,婆婆说坐不了。

  谷老师就置气,那我就一直住院,你儿子有钱我就住院,最起码有人给吃喝,最起码暖和。

  婆婆心疼钱啊,最后接回家坐了月子。

  条件也不是差,就是有时候育儿理念不一样,冯老师看着自己妈,还是得笑着,“得给我看孩子去!”

  冯老太太当然婉拒,这是一个极其精壮的老太太,也极其体面的老太太,生来也怪富贵的,嘴里面是说不出来一句难听话儿的。

  “要我去看孩子,我是很愿意的,那么大一个胖孩子多招人喜欢,也能帮你们忙,也能给你们减轻负担。”

  听的冯老师面带喜色,是应该这样的,不要说什么凭什么给你看孩子之类的话,最忙最累的时候给看三年孩子,不用多,就三年。

  搭把手都感激,不是亲儿子,就是别的亲戚有困难了,能帮的也帮一把的。

  你是亲妈你拉我一把,你有余力拉我一把对不对?

  然而老太太就不愿意伺候人,“但是我跟你说,我腰不好,我抱不了孩子,我也做不了饭,你们年轻人口味跟我也不一样,我一个人糊弄着怎么吃都行。”

  我看孩子可以,我就出个眼睛行不行?

  你让我看我就看,手是不好伸一下的,而且最好呢,“给我送到这边来,饭点再接回去,我中午睡午觉。”

  一天三个来回给我跑起来,你看,麻烦不?

  冯老师一个研究历史的,在历代帝王兴衰中游荡都没哭,愣是给自己亲妈下了一场冰雹,砸的脑壳子都嗡嗡的。

  母子情分,第一次看的透透的。

  你很好,不给看小孩,没义务,讲这话的人,可能小时候自己一个人长大的,冯老师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在旁亲家憋不住了,“我就让她搭把手,就不干,这是亲妈啊。”

  “我大哥那时候——”那时候长子长孙出来,他妈可是从头看到大的。

  结果到他这里就不行,家丑不能外扬,他有些话不能对着亲戚说。

  觉得掉价,真掉价,不给父母疼。

  转移个话题,看着还在写作业的孩子,“飒飒是吧,我记得叫这个名,长这么大了啊?”

  其实看着不高,同龄人里面不拔高,飒飒看他一眼,就跟没听见一样,装进书包里面就起来了。

  给他妈找补几句,“你看,害羞呢,平时也不知道喊人,跟人家城里孩子不一样。”

  农村孩子,少见活泼大方的,冯老师是这样以为的,他能当老师,还是靠着自己死去的爹呢。

  冬天的晚上就很容易愁苦,等着暖和起来了,小炉子火热的烘烤着,这些愁苦就散去一些,敞开心扉地愿意聊天,互相说说彼此的难处。

  比如冯老师这一位堂亲,跟他妈一样生活在这个十八弯的小山村里面,好在离着镇上近一点儿,地地道道的农民。

  比三十八弯的山里日子要好过一半儿,各方面都要有一半的捷径,这一位堂亲一样朴实且倔强,“我非要他上学,他不听,三天两头套课去。”

  三个字,不听话。

  还叛逆。

  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已经开始气人且作妖了。

  “上初中了以后,就开始跟着大孩子混了,平时在学校里面,我们也不知道,这不老师刚让今天领回来,从星期一到今天,老师才见人,逮住了就跟我说了,领回来吧。”

  冯老师嘴里面含着这个孩子的名字,飒飒,冯飒飒。

  寻思这个名字怪有意思,跟风一样,飒飒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