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侯府表姑娘通关手册(1v1)(绿茶男x疯 > 第三章侧见南安侯府危机

  两人在红木圆桌前坐定,吩咐着丫鬟们去小厨房重新上菜。

  乔氏道:“我与你们四爷说几句小话,你们先下去罢。”

  丫鬟们行礼后顺从地随着二等丫鬟春玉与冬玉退到抄手游廊,由着一等丫鬟玉兰与芍药守着厅堂的大门。

  乔氏道:“夫君,我前儿也没有细问,你那晚是不是先去了舵楼找到喻台?”

  谢四爷道:“对,我当时慌的不行,见个丫鬟指着船尾,便着急摸乱地冲过去,当时大哥好像叫了我一声,我心烦意乱着呢,也没有理会,只顾着去舵楼。”

  “这便是了,”乔氏沉着脸:“前几日我和丫鬟清点你们从船上带来的物品,比着小妹那找着的单子,发现我在万琼楼给宝知打过的一支碧玺嵌珠簪子丢了,还有宝知的一块现宝纱披帛也找不着,这都是登记入册的,我慌的不行,怕你们一路风尘,若是半路掉哪个街口,叫不长眼的人拾了去,徒生事端。后来我去给母亲请安遇着大嫂了,大嫂跟我私着说了几句小话,我才知道大哥找着宝知时,那些个贼人正在辱宝知的小丫鬟,那才几岁的孩子呀……”

  “混账玩意!”谢四爷抑制不住心中怒火,那紧握的拳头抵在桌面,恨不得回到那血流成河的客船,给那些没皮没脸的下作玩意一剑,他想到什么,有些慌张道:“那我们宝知是不是……”

  乔氏纤细如葱白的食指快速点在丈夫唇上,道:“我问过给宝知换衣的春玉,宝知没事 ,大嫂告诉我,宝知用那簪子插伤了一个贼人的脖颈,那贼人也不敢拔簪,抢了宝知的披帛堵了脖上那血窟窿,大哥已经处理了。”

  “宝知现在懵懵懂懂,问什么也不知道,还需重新学着说话,我却觉得宝知必然还记得些什么。”乔氏盯着桌面,不断回忆着宝知这几日的行径:“我听到小丫鬟跟你在外间的话了,哎,你莫慌,我不担心宝知。”

  她温柔坚韧地望向丈夫,如同当初作为唯一一个存活的乔家人送着胞妹出门时的神情,乔家的表亲死的死,回乡避难的回乡避难,只得由着他这个姐夫小心翼翼地背着妹妹出门,路过妻子时,妻子便是如此望着他们:“我猜想,宝知必定是见到那些个腌臢的事,魇着了,所以才惧怕男子。昨日大哥与大嫂来时,可巧我正在喂宝知吃药,大哥想着瞧一瞧宝知脑上那窟窿,谁知手一伸过去,宝知便快快躲开,还撞翻了药。可见宝知不是痴呆,她只是被惊着了,所以瞧着懵懂一些。”乔氏没说,不只是大哥,除了自己与一直守着宝知的夏玉与秋玉外,宝知便是直白地排斥着其他人递来的东西与近距离的接触。

  丈夫虽有时憨直,却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宝知,乔氏断然不会让丈夫因此失了对宝知的怜爱之心。

  “夫君也不必担心宝知,只是重新学着认人认事,可巧是教着松清说话,一道教宝知罢了。不是什么大问题,忘了重新学,一遍不会再教一遍,有你这个姨父护着,有谁会来欺我们宝知呢。”

  听到妻坚定的下了论断,他心口酸酸痛痛,她不仅是告诉他,也是告诉自己,抚着妻搭在唇上的细指,轻柔的吻便落在那白皙柔软的指腹上:“我是知道的,我夫人总是料事如神。”他伸手附在女人搭在膝上的柔荑,桌上的烛光印出她的花容月貌,肤如凝脂,他幼时便知凡男子都要成家立业,也见叔伯兄长娶亲后带着妻来请安认人,未曾想过自己若是娶妻将会如何。作为侯门的嫡次子,母亲是个有些不成章理的郡主娘娘,极其聪慧,做事不爱寻常路,最喜把自己和父亲耍得团团转,哄着他顶着酷暑在武场射箭,谁知道那是岳母大人偕着妻前来相见,谁家夫人会喜欢满头大汗,气喘如牛的女婿呀。母亲却嘲笑道:“若是你娶了妻,她嫁过来才知你喘气时翕张如牛鼻,岂不把人吓回娘家,你连这层都想不到,别想着娶妻,多读几年的书才是正事罢。”

  还是在大哥与二哥的安慰鼓励下,他才鼓起勇气去厅堂。隔着薄纱屏小心地用余光掖了一眼,便羞得两颊窜上红霞,双耳烫得不像话,晕乎乎地回到庆风院,心中还胡想着:“难怪古人称道‘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莫不是全天下的乔氏女皆有倾国倾城之貌?”想起那姑娘双睫微抖如蝴蝶,含娇带怯,却也华骨端凝,他只觉得浑身发烫。

  眼前的妻还是如当年那般,只是眉梢多了些许忧愁,但这些忧愁与嫁了人的女子才会有的风情纠缠在一起,勾着他如何也移不开眼。

  丫鬟得了夫人的应诺,鱼贯而入,谢四爷咳嗽了一声,收回了手,他们夫妻二人虽鹣鲽情深,却也不好在太多丫鬟媳妇子面前亲密,免得有人动了歪心思,在外面胡说乱说,污了妻的名声。

  另一边,南安侯与侯夫人用完膳后,便带了几个儿子去书房校考今日的功课,世子向来稳重,九岁的小孩言行与他堂兄如出一辙,只是太子更为亲和,而南安侯府世子更冷清些,不过在自己老子面前,还是抱着一些孩子气的好胜心,想让父亲知道自己总是强于自己的兄弟,南安侯心中满意,面上不显,只道:“只是稍强一些,若是这般便骄傲,你便止步于此罢了。”世子忙敛了眼角流露的笑意,端端正正地听着父亲的教诲:“你是南安侯府的世子,更是太子殿下的伴读,不只要经文功读比你兄弟强,武艺更不能落下,今日何校尉与我称赞你四弟持弓稳健,三十步满中靶心,你却不行,可见还需多加用功。没有这身手,在意外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殿下?你父亲若是现在倒下,你可护得住这侯府,护得住你母亲,护得住你的兄弟姊妹?”

  到底是孩子,父亲说得这番话如此沉重,压得他跪下,汗涔涔的,手心被濡湿得发白:“都是儿子自大,父亲莫要气坏身子,儿子必然加倍努力,成为弟弟们的榜样,且定向四弟虚心请教。”

  站在他身后的弟弟们也一道跪下,父亲脸色未变,声音也平稳,却叫他们这些孩子敬畏不已。

  南安侯道:“起来罢。”

  看着稚嫩却初具英挺气概的儿子,他心中是骄傲的,这是他的嫡长子,也是全府最年长的孩子,待他百年,便是由这个孩子接过他手中的南安侯府玺印,成为南安侯府的主人,南安侯不能不对他严格。

  南安侯从不掩饰自己的想法,无论是府外与同僚往来,还是校考孩子功课,他都无时不刻强调长子的世子地位,一来巩固长子的地位,无论他的兄弟如何,他都是南安侯府的世子,都是将来的南安侯,不会因为犄角旮旯里魑魅魍魉的小心思而动摇;另一方面,他也敲打长子,不要以为请封了世子就已经结束可以坐享荣华富贵,万事好坏相伴,获得了世子的荣耀与地位,必然要一同承担富贵下的压力与考验,要加倍小心,约束自己,对自己要有更加苛刻的要求,必须比兄弟更加优秀,更加用功,若是将来才能配不上地位,他自会在儿侄辈里乃至谢族中另寻人选。

  小兄弟们也吓得脸色发白,四弟还在心中懊恼,觉得自己今日不该如此出风头,嫡母向来端庄大度,顾全大局,兄弟间谁获得夫子师傅的夸赞都会一视同仁鼓励奖赏,姨娘一向温顺,只是担心自己锋芒毕露,怕自己迷了心智,今日他也确实昏了头,觉得大哥都不能射中靶心,胜了大哥一回,高兴得不行,谁知父亲心中那秤敏锐得惊人。

  这时小厮谢文进来请示,道四爷来了。南安侯便让孩子们回自己院子,自己去案几上翻出几张字条。

  谢四爷得到大哥的许可而进了垂花门,在书房外的庭院里遇见退出来的侄子们。

  “四叔。”孩子们齐齐行礼。

  谢四爷知道自己大哥向来严厉,自己读书时最怕就是大哥来校考功课,侄子们该是刚被训了一通,他道:“我今日在你们四婶娘那听了一耳朵,听着松淇已经通读背诵《格言联璧》前五十节了,甚是聪慧,四叔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只能背下前十节。”

  谢松淇拱手,谦逊道:“四叔谬赞,小侄还需多加用功,必然不会辜负长辈的期望。”

  大侄子向来守礼克节,谢四爷挠了挠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勉励了二侄和四侄一番就进了书房。

  南安侯见弟弟进了内间,坐在扶椅上,让小厮将字条递给谢四爷后,让所有人都退了出去,由着心腹守着门。

  谢四爷看完字条便皱了眉,他恨恨地将字条丢在一边案几上,气得在房间内团团转,道:“没有王法了!这算什么!水寇?何处江河的水寇不劫财?分明是杀人夺物!”

  南安侯喝道:“住口!顺天府定为水寇便是水寇!”

  “大哥!”谢四爷快步走到南安侯身边,道:“难道文正与小妹便枉死了吗!”

  他咬牙切齿,却无法发泄内心的愤恨:“那些贼人分明是燕国公派去的杀手!”

  南安侯知道四弟与文正关系深厚,但他不能任这些冲动的情绪裹挟了小弟,从而牵连了整个谢家。

  南安侯道:“小弟!慎言!”待谢四爷稍安,他压低声音道:“你我皆知恶人身份,既然如此,更不能乱了我们的大计。”

  谢四爷一把子瘫到一边的灵芝太师椅上,背部冰凉的木质感与椅垫绸面的冰凉逼着他压抑心中的怒火:“人证、物证俱在,成安知府与亲眷惨死,轰轰烈烈调查多日,最后一盖头定为水寇劫财!”

  南安侯道:“又如何,明日公文寄发,便不是,也就是了。”

  “隐忍隐忍隐忍,大哥,我们还要再忍多久?”谢四爷只觉得可笑与无力,这天下莫不是齐太妃与燕国公的天下,今上沉迷玩乐,荒淫无度,奢靡成瘾,政事全由燕国公把手,他们在这混乱的世道中夹缝生存挣扎求生,一个【忍】字刻出多少心酸与血泪。

  淫【】妇奸贼,我恨不得现在就手刃了他们。谢四爷心道。

  南安侯语重心长地告诉弟弟:“现在太子殿下尚且年幼,我们作为太子的母族,更是要谨言慎行,不得误了殿下的门路。”

  他起身背对着谢四爷,望着窗外,余华绫的窗纱透出点点月光,照得人心口发凉:“文正与弟妹惨死,难道我不心痛吗,父亲离开时便是告诫我们要互相帮扶。梁家的爵位在文正上一辈便不再沿袭,死了一个没有家族庇护的知府并着一个罪臣之后的夫人何人会出来伸张,何人愿意出头?”

  他兀然转身,一双鹰目炯炯有神,南安侯道:“只有我们,若是要为文正讨回公道,必然要南安侯府出手,但是与晰,你告诉大哥,你觉得现在的南安侯府可有能力出手?”

  谢四爷听懂大哥的意思,只是心里觉得愧疚:“大哥,我明白谢家目前的处境,可是,可是,每每看见宝知与喻台,我便恨得不行,将来孩子问起,我该如何回答?”

  南安侯冷冷道:“若是连这些道理都不懂,那枉为文正与弟妹的血脉,糊里糊涂的,自求多福便是了。”

  大哥这话虽冷,却是实理,南安侯府容不下不顾全整体利益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