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汉乡 > 第八十章 培养贪婪心

汉乡 第八十章 培养贪婪心

作者:孑与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6:06:33 来源:88小说

第八十章培养贪婪心

雨还是在下。

已经下了六天了。

如果再不停止,地里将要成熟的糜子等作物就要倒在地里了。

今年上林苑里的牲畜遭了灾,粮食无论如何都不能再遭灾了。

农家的主要食物就是糜子,夏日里出产的麦子跟稻米都用来粜卖交了皇粮。

勋贵家对于秋粮并不是很在乎,反正他们家里的粮库中装满了精细的食物。

霍仲孺坐在轮椅上,看着儿子催促家丁们腾空粮库,他的精神很差,整个人胖了一大圈,这其实不是胖,而是浮肿了。

霍光安排好家事之后,就回到父亲身边轻声道:“仓库准备好了,就等雨停之后,好收割糜子。”

霍仲孺挣扎着道:“以后呢,家里的粮仓不要全部储存那些精细的粮食,糜子这东西至少要占存粮的一半。

想想啊,大灾之年,被人家都在饿肚子,就你家在吃白面,吃稻米,那该多招人恨啊。

吃糜子就没有那么显眼了,这东西虽然没有白面,稻米好吃,却也能吃饱肚子。

你耶耶以前负责赈灾的时候,看到饥民的模样心都凉了……场面太凄惨,也太可怕,你永远都想不到那些人为了一口吃的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别成为让他们嫉恨的人,别把日子过的太璀璨,你年纪小,没必要一步登天,一步步的走,每一步都走踏实,不是走得快的人就是胜利者,而是走到最后的人才是胜利者。”

霍光抹一把脸上的雨水笑道:“有时候,您说的话跟我师傅说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霍仲孺肿胀的发亮的胖脸上出现了一丝笑意,勉强抬起手对霍光道:“这就放心了,这说明你师傅是真心对你,没有那那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来欺骗你。”

霍光道:“师傅对金日磾倒是经常说大道理,对我就随便的多,打骂乃是常事。”

霍仲孺缓缓闭上眼睛虚弱的道:“这我就放心了……”

霍光静静的站在那里等父亲继续说话,等了很久,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安静地坐在轮椅上,垂着脑袋,像是睡过去了。

也就在这一瞬间,霍光轻轻地摆摆手,那些正在忙碌的家丁们也就停顿下来了。

整理仓库完全没有必要,只是霍光想给父亲多一点生活气息,给他一个活着的世界,而不是死寂的世界。

老仆给霍光额头勒上白麻布,给他披上麻衣,呆滞的家丁们也迅速行动起来,不一会霍氏就缟素满天。

“给冠军侯府报丧,给永安侯府报丧,给长平侯府报丧,给平阳侯府报丧。

按照我事先规定好的流程,给父亲一个风光大葬的机会。”

家丁们顺从的应答,然后就跟所有哭丧报讯的人一样,哭嚎着骑着马奔向各自的目标。

云琅接到丧讯之后微微叹了口气,霍仲孺能坚持到现在很是出乎他的预料之外。

他很清楚,每多活一个时辰,对于霍仲孺来说就多一个时辰的煎熬。

十天之前,霍仲孺基本上就水米不进了,身体的各项机能基本上陷入了停顿状态。

这十天,对于霍仲孺来说,不亚于经历一场酷刑。

如果不是他想多补偿霍光一点的话,早就死了。

现在,霍光准备大张旗鼓的为父亲办丧事,云琅这个做师傅的自然要全力支持。

云氏的两个大管事,平颂跟刘婆,第一时间就带着家里百十个仆役去了阳陵邑。

就这种高规格丧礼而言,霍光家的仆役还上不了台面。

等云琅抵达霍氏的时候,霍去病也换上了丧服,跪坐在灵堂里,答谢前来祭奠的亲友。

霍光在前院迎客,脸上带着戚容,礼仪上却没有半点差池,中规中矩的。

平颂身为谒者在门前唱名,刘婆领着一干仆妇在后宅穿梭,布置答谢的酒宴。

这样的场合中,勋贵们没有人有心情吃东西,送礼之后,就勉强饮上一杯,就匆匆离去,直到三日后再来送霍仲孺一程。

酒宴其实都是给乡邻们准备的,他们来霍仲孺的灵前嚎哭一嗓子,念叨一下霍仲孺平日里对他们的好,献上一点微薄的祭品,就领着全家老小,准备在霍氏开伙吃饭了。

胥吏不是官,霍仲孺自然也不是,虽然他生了两个有出息的儿子,还是没有获得皇帝封赏哀荣的机会。

因此,霍仲孺只能停灵三天,第四天就要入土为安。

以前的时候,大汉朝很流行守孝三年这个规矩,自从皇帝为母亲守陵二十一天的先例出现之后,再守孝三年,就不再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了。

秋雨依旧在下,没有停止的意思,只是变小了一些,天气也逐渐转凉,再无暑气逼人。

云琅在霍氏陪伴了霍氏兄弟三天之后,就回到了家中。

一场极为热闹的葬礼也落下了帷幕。

总体上来说,霍仲孺是大汉国丧礼办得最隆重的一个胥吏,前来祭拜的侯爵就有五个。

四个侯爵在曹氏停留了三天。

守孝的人只有霍光,霍去病并没有去守孝,他与霍仲孺之间有父子之实,却没有父子之名。

守灵已经是破坏规矩了,如果再守孝,对他的母亲极为不利。

从元朔四年起,规矩就大于事实,赵禹制定了《大朝礼》,对官员有约束力,同样的,对百姓胥吏也有很强的约束力。

这就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云琅认为这也是他来到大汉国之后,这个世界发生的一个改变。

要知道,如果他没有来,流传千古的二十四孝其中有八件就发生在大汉时期。

雨不断的下,秋粮遭灾已经成了定局。

因此,有无数的农人,带着自家的奴隶,冒雨收割糜子,谷子,高粱。

原野上人群熙熙攘攘的,给凄冷的秋雨,带来了一丝热度。

秋收时节,皇帝停止了朝会,朝廷似乎也停止了运转,所有人都投入到收割秋粮的工作中了。

云琅在木工房里待了两天……

第三天的时候,他将一串黄花梨木珠子递给宋乔道:“给你一个东西。”

宋乔接过珠串,疑惑的道:“木头的?”

云琅笑道:“闲来无事,给你们做点玩意把玩,这东西把玩的时间越长,光泽就越亮,你闻闻,还有淡淡的木香气,有提神的效果。”

宋乔仔细的把玩着珠串,仔细的端详之后道:“真是神奇,这些珠子都是一般大小,太难得了。”

云琅撇撇嘴,又从袖子里拿出七八串递给宋乔道:“同一个模范里出来的,要是不一样大才奇怪呢。”

“您堂堂卫将军,忙碌两天就为了这些珠串?”

宋乔觉得丈夫很可怜,不管这珠串有多么好,多么值钱,一个卫将军丢下公务两天,去做这东西也是不值得的。

云琅将身子靠在锦榻上懒懒的道:“岭南大战在即,我看了作战部署,也看了战后的安置图。

那些败家子把什么都考虑到了,就连遥远的交趾郡也派遣了官员。

唯独对生产这种木头的那座岛屿不闻不问,还说岛屿荒蛮蛇虫滋生,不要也罢。

我弄这些珠串就是要告诉那些人,大汉国的每一寸土地都不是多余的,天知道那片土地上会长出什么奇珍异宝来。”

宋乔掩着嘴笑道:“也就是您把一片荒蛮之地当做宝贝看,大汉国疆域之广,前所未有。

陛下要北征,以后,大汉的疆域将会直达北海,您却在考虑天南的事情。

着从南到北,想要走一遍,恐怕都要走一辈子才成,我们要那么多无人居住的土地做什么?

真不知道你这贪婪心是从哪里来的。”

云琅冷笑道:“妇人之见!”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