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 > 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 第334节

  不管这些人是愚蠢,还是贪婪。

  他们既然有这个胆子敢在他跟前搞花样,他都不会再用!

  顾非池突然开口道:“霍晨。”

  他叫的是吏部尚书的名字。

  “臣在。”霍晨走出了一步,心里咯噔一下。

  从前太子爷都是客客气气地叫他一声霍尚书,今天突然连名带姓地叫他,总让他觉得不是什么好事。

  下一刻,就听顾非池冷冷道:“岳浩,革职。”

  “李鹤声,革职。”

  “贺妥,革职。”

  “万常平,革职。”

  “薛询,革职。”

  “董探,革职。”

  他一连说了六个名字,后面跟的都是冷酷无情的两个字,革职。

  这一连串的名字,让在场的不少臣子全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顾非池接着道:“忠勤伯方愈,夺爵。”

  当听到“夺爵”这两个字的时候,众臣更是面色大变,忠勤伯方愈难以置信地抬起了头。

  一瞬间,周围一片寂静,所有人人都是敛息屏气。

  站在礼亲王身旁的的徐首辅在听到前面几个名字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下头所有的折子都是由内阁经手后,再送到东宫去的。

  那几道弹劾太子妃的折子,阁老们看过后,觉得太作死,直接就压了下来。

  也不知道太子爷是怎么知道的。

  徐首辅眼角抽了抽,在心里暗暗地骂了两句:蠢,蠢不可及!这些人啊真是自己往刀口上撞。

  他们以为太子爷是大行皇帝呢,太子爷才给了他们两天好脸色,就开始试探起他的底线来了。

  真真是自寻死路啊!

  顾非池是有兵权在手的太子,战功煊赫,足以震慑朝堂与天下。

  君强则臣弱,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忠勤伯方愈定了定神,朝与他隔着几人的右佥都御史李鹤声看去,无声地递了个眼色。

  李鹤声刚也被吓着了,现在一狠心,便站了出来,仰首看向了马背上的顾非池,发出质问:“敢问太子殿下,微臣所犯而罪?”

  “微臣是御使,一当监察百官,二当劝谏君上。殿下乃国之储君,当广开言路,积极纳谏,方乃明君所为……”

  李鹤声义正词严,言下之意就是说,要是顾非池因为劝谏就把他们革职,那他就不是明君。

  “李家三代不得录用。”顾非池懒得听他多说,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李鹤声:“……”

  他难以置信,干瘦的身躯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眼睛微微睁大,连脚下都有些发虚。

  太子这句话意味着,他的子孙三世都不能科举入仕。

  就因为他多说了一句话,太子就要株连他三代儿孙?!

  李鹤声反射性地朝人群中的忠勤伯方愈望去,却听头顶上方又响起了太子爷清冷傲慢的声音:“拿下忠勤伯。”

  “是,太子爷!”

  一个天府军校尉朗声应命,中气十足的声音清晰地传到了在场每个官员的耳中。

  即刻就有两个天府军将士把脸色苍白的忠勤伯从人群里拖了出来。

  忠勤伯吓得脸都白了,他张嘴欲言,“太子,臣……”可下一瞬就听“咯哒”一声,他的下巴就被卸了下来。

  顾非池淡淡道:“把人送去闽州卫。”

  “方愈,三年后,你要是能活着,孤就许你归京。”

  “你要是死了,那就送你儿子去。”

  “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不如就放在怎么活命上。”

  顾非池的语气清清冷冷,每一个字都透着毫不掩饰的威慑。

  方愈露出恐慌的表情,不住地摇着头。

  闽州靠海,且多山地,那里多倭寇与山匪,凶残无比。

  他这一去,十有**要死在闽州,此生别想再回京城。

  他想求饶,口中发出“吚吚呜呜”声,可下巴被卸,根本说不出话来,口角狼狈地流下一行口涎,就这么失魂落魄地被那两个天府军将士强势地拖了下去。

  一切发生得实在是太快了,快得周围的群臣都没反应过来。

  周围更静,甚至无人敢求情,生怕多说一句话便会是李鹤声与方愈的下场。

  在场的人中又有哪个是真的傻子,谁又看不明白这位忠勤伯的这点小心思,方愈不过是觉得太子快要登基了,东宫只有一个太子妃。

  若是几道折子就能把太子妃拉下马,那再好不过了。

  方愈以为自己躲在暗中,指使着几个御使行事,再怎么也不会牵扯到他自家身上,这算盘打得也是精。

  偏偏他们这位太子最不耐烦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小心思,这还不等回宫,就干脆利落地,一锅给端了。

  裴谨无声地与徐首辅以眼神交流着,漫不经意地掸了下袖子,拂去其上的一片残叶。

  哎,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的信心,觉得一个在沙场上能杀伐果断,手中握有兵权的君王,会跟大行皇帝和先帝那样,去妥协,去权衡,去让步的?!

  他们未免也小看了他们这位太子爷!

  哪像他,一向识趣!

  咳咳,下回他一定不再偷懒。

  顾非池锐利的目光徐徐地扫了过去,人群中的不少臣子都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眼神游移不定。

  御史言官弹劾太子妃的那几道折子并不是什么机密,京城里不少人都知道。

  大景这几十年来,党争不断,朝堂上群臣也是心思各异。

  因而除了徐首辅等看得清楚明白的臣子外,也免不了有人在观望,在审时度势。

  新帝即将登基。

  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堂上的格局肯定会有变化。

  他们相信,就算顾非池作为卫国公世子时行事强硬,但他一旦坐上天子这个位置,势必得像一个君王般学会平衡朝中各方势力,这便是为君的制衡之道。

  哪怕太子爷真的不高兴,最多也就是训斥几句,他们也可以一步步地摸索太子爷的底线。

  说句实话,他们甚至觉得训斥可能也不会有。

  萧家就是个破落户的侯府,一家子老老小小不是通敌,就是延误战机,举家都被流放了,只有两个未成年的稚子当家。

  太子爷若真在乎太子妃,又岂会让太子妃没有了娘家的支持!

  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一次小小的试探。

  历朝历代,又有哪个新君上位,没有经历过君臣间的磨合和退让的?

  圣明之君会平衡几方势力,为己所用。

  庸碌之君则会被各方压制,反而被臣子牵着鼻子走。

  谁想,他们这位太子爷根本不循常理,强势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不过是一个试探,太子爷就一连罢免了六位官员,还夺了忠勤伯的爵位,甚至连一句辩解,一句求饶的话,都不让忠勤伯说,下巴说卸就卸。

  谁要是敢再说一句,那三代不得为官的,就不仅仅是李家了。

  太子他似乎根本不在乎他的行为有可能引起朝堂不安和骚动。

  狠,太狠了!

  他们何曾见过君主行事这般强势。

  第180章

  几个心事重重的官员越想越是不安,口中发干,如芒在背,只觉得他们的那些小心思在太子爷的目光下根本无所遁形。

  也有人忍不住去看徐首辅和礼亲王,可是徐首辅一言不发,眼中写满了“不想理蠢货”这几个字,而礼亲王更是没接收到他们的眼神,正乐呵呵地盯着囚车里的长狄王铎辰锋,对别的事似乎毫不在意。

  扫视了众臣一圈,顾非池简短地下令道:“回京。”

  礼亲王似乎这会儿才回过神来,笑眯眯地连连点头:“好好好,我们回京。”

  顾非池策马,拉着萧燕飞那匹马的僵绳,与她并肩而行,在群臣之中穿过,两人走在了最前方。

  其他人等按着身份高低,一一跟了过去,如众星拱月般跟随在了两人的身后。

  年愈花甲的右都御史庾大人经过跪在地上的李鹤声等人时,重重一拂袖,没好气地丢下了两个字:“蠢货。”

  他们身为御使,就该监察百官,为民发声。

  像李鹤声他们这种被私欲蒙昏头的御史,就活该被革职!

  文武百官之后,便是押送长狄王三人的三辆囚车,也都快速地跟上,而三千天府军将士则会赶往京郊的安山大营安顿。

  很快,这里只留了跪地的李鹤声等六人,全都一动不动,这会儿都不敢起来。

  明明是寒冬腊月,他们却大汗淋漓,一个个额角都被汗液所浸透,身子瑟瑟发抖。

  顾非池自官道一路往东,群臣浩浩荡荡地穿过了京城的城门,往着宫门方向而去。

  百姓们自发聚集在了街道的两边,人山人海,有的人是为了欢迎太子凯旋,也有的人是为了围观囚车。

  这会儿还有北境人没有离京返乡,他们大多特意留在京城等着害得他们家破人亡的北狄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