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 > 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 第202节

  伊什这趟出去足足带走了三只信鸽,若是真有什么变故,他也该让鸽子飞回六磐城报信才是。

  在城墙上呆立了一晚的大都尉既疲惫,又觉得不安,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一种恐惧的战栗感爬满了脊背。

  兰山城那边发生了什么,怎么可能一个人都没有回来?!

  总不至于全军覆没了吧?

  不……绝不可能。

  大都尉这般告诉自己,可光头上早就冷汗涔涔。

  他摸了摸腰间的佩刀,咬牙下令道:“传令,派一千人马驰援伊什。”

  “是,大都尉。”

  陪他站了一夜的随从同样憔悴不堪,连忙应了声,踩着石阶匆匆下去。

  然而,这一千增援出去后,一直到正午,也没回来。

  到了这一步,大都尉也感觉到了情况很是不妙,再次下令,命一队百人的斥候前往兰山城再探。

  又补充了一句道:“让他们不要太过接近兰山城,再多带上几只信鸽,一旦遇到任何危险,直接回来禀报。”

  军令火速传了下去,六磐城的城门再次开启,一支百人的骑军急速地鱼贯而出,不一会儿,就消失在了滚滚黄尘之中。

  大都尉依然挎着佩刀一动不动地站在高高的城墙上,神情间再不见昨天的轻慢,取而代之的是谨慎和凝重。

  六磐城距离兰山城不过二十几里路,一队斥候悄悄前去侦查,为了隐藏行踪,势必会耽误一些时间,但快则一个时辰、慢则半天,也该有消息了。

  可是,他等啊等,一直等到傍晚夕阳西垂,一个斥候都没有回来。

  前往兰山城那几波人马就这么消失了,像是被什么吞噬了般。

  无论地上,还是空中,都是静悄悄的。

  别说鸽子了,空中甚至连一只飞鸟也没有。

  简直就是见鬼了!

  大都尉两眼通红,死死地盯着兰山城的方向。

  傍晚的天边,天空半明半晦,远处的一切都变成了一片片黑色的重影。

  夜幕渐渐降临,天色愈来愈昏暗,连带大都尉心口也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

  这兰山城就像传说中的恶鬼夜叉可以把一切都吞噬了。

  大都尉还望着前方,眼眶发涩,隐约间,似乎看到了那面染血的帅旗在前方飞扬着。

  曾经,金鳞军那面写着“谢”字的帅旗曾经所有长狄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

  大都尉再定睛一看,前方还是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周围黑漆漆的一片,寂静如常。

  “会不会是谢无端……”耳边突然传来一个凝重的男音。

  “谢无端……”这个名字让大都尉悚然一惊,下意识地转头看向了身后头戴宽檐尖帽,留着短须的中年谋士。

  中年谋士深深地蹙起了眉头,沉声重复道:“大都尉,会不会是谢无端?”

  迎上大都尉惊疑不定的眼神,中年谋士神情郑重地说道:“谢无端用兵向来诡谲多变,尤其擅长以少敌众,个个击破,形同鬼魅。”

  大都尉紧紧地握住了刀鞘,眼神惊疑不定。

  他想到的是,谢无端曾率五百轻骑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他长狄大营,不仅烧了粮草,还取走了右大将呼赫阑的人头,而他们甚至不知道他是何时离开。

  不会吧!

  是谢无端回来了?

  大都尉不由满头大汗,转头看向了不远处挂在旗杆上的那个头颅。

  头颅已经风干,但双目依然怒而圆睁,那对漆黑空洞的窟窿透着一种仿佛能击穿人灵魂的雷霆力量。

  这一瞬,大都尉似乎听到了来自鬼魂的呓语声——

  北境有金鳞军一日,蛮夷铁骑别想踏入中原。

  明明是夏夜,可大都尉却觉得今晚的夜风在骤然间变得如刀子般刺骨。

  难道说,谢无端真的从地狱回来了吗?!

  第116章

  一阵强劲的夜风猛地吹来,刮得城墙上那一支支火把的火焰剧烈地摇晃着。

  火花四溅,滋滋作响。

  那摇曳的火光在大都尉与那中年谋士的脸上投下了诡异的光影,衬得两人的表情十分阴郁,光怪陆离。

  城墙上一时沉寂得可怕。

  “大都尉,”中年谋士朝大都尉走近了一步,谨慎地请示道,“要不要禀元帅?”

  “不妥。”大都尉摇了摇头,蒲扇般的大掌重重地拍在了城墙的角墩上,“元帅如今正在大景的京城,这一来一去太费时间了。”

  中年谋士又想了想,又问:“那是不是求援?!”

  “求援?为什么要求援!”大都尉的脸色沉了下去,语声如冰道,“若真是谢无端,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他一度惊慌的心绪又平复了下来,目光陡然转为锐利,又慢慢地添上了几分戾色。

  城墙上的空气也跟着一变,平添了一股森然的寒意,中年谋士心中微微一颤,看着大都尉的眼神愈发沉凝。

  大都尉的唇角抿出冷硬的线条,眸色凛凛。

  去岁冬的那一役,谢家完了,但是他们长狄也是损失不小,副帅乞伏逻死在了谢无端的长枪下。

  那之后,副帅的位置就空了出来。

  元帅留吁鹰曾当众言,麾下诸将,功高者得。

  当初,就是大都尉带兵第一个攻破了兰山城。

  兰山城可是一座宝库,明家人这两年把城池守得似铁桶般,素有北境小江南之称,城内的百姓颇为富庶,这一战,让他和麾下的将士得了不少金银财宝。

  他也是因此立了大功,从万骑长升到了现在大都尉的这个位置。

  大都尉置于角墩的那只大掌猛然收紧,似是把什么东西握在了他的手中,浓浓的野心昭然地写在了他粗犷的脸上。

  他低低地对着中年谋士道:“要是我能够拿下谢无端的话……”

  这副帅的位置谁还有谁能与他争呢?!

  又还有谁有资格来与他争?!

  摇摇晃晃的火光下,他的眼睛如刀锋般锐利,眉角棱骨愈发凌厉森然,表情无比的坚定。

  这一刻,他内心对名利的渴求,似烈火般熊熊燃烧,压过了心底深处对谢无端那种深深的恐惧。

  大都尉再次抬头看向了那颗挂在旗杆上的头颅。

  这一次,他直直地望着头颅上空洞的双眼。

  “谢以默的头颅在这里,要真是谢无端,肯定是为此来的。”大都尉语气笃定地说道。

  中年谋士摸了摸人中的短须,双下巴一颠一颠的,思忖道:“谢无端没有强攻,而是在兰山城以逸待劳,那足以证明,他手上的兵力不够。”

  “伊什应当没有探查错,谢无端的手上最多也就千余人。”

  大都尉眸色森森,慢慢道:“不错。不然以谢无端的骄傲,不会像那阴沟里的老鼠一样,不敢露头。”

  而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谢无端出现在兰山城的消息肯定瞒不住,快则今夜,慢则再过两日,必会传到兰峪关,那么整个南征军就都知道了。

  留吁元帅熟读大景兵书,常言:用兵之害,犹豫最大。

  机会往往只有一次,畏头畏尾之人是成不了大事的。

  “传昙达和蒙巽。”

  大都尉一声令下,不一会儿,两个身形高大魁梧的长狄武将一前一后地过来了。

  一个三十来岁,一个十七八岁,两人大步流星地走上城墙,齐齐地给大都尉行礼。

  大都尉目光坚定,冷声下令道:“昙达,传我军令,点一千骑兵即刻前往兰山城,务必确认兰山城如今的主将到底是谁……”

  “蒙巽,你听从昙达调遣。”

  三十余岁留着大胡子的昙达将拳头放在左胸口,率先道:“是,大都尉。”

  蒙巽也跟着应命,半垂下头,年轻方正的脸庞上,神情晦暗不明。

  大都尉看着二人欣慰地点点头,用力地拍了拍昙达的肩膀,又交代了一番。

  昙达是他的亲信,跟在他身边十几年了,从一个小兵被他一路提拔到了如今千骑长的位置。

  他在一年前曾和谢无端有过短暂的一次交锋,亲眼见过谢无端,这桩差事交给他去办再合适不过。

  不过短短一刻钟时间,昙达与蒙巽两人就火速点了千余的骑兵,趁夜从六磐城出发。

  此刻浓浓的夜色是他们最好的掩护,一行人马如幽灵般穿梭在荒芜的平原上。

  夜行十里后,昙达就下令兵分两路,让蒙巽带领大部队一千人继续朝兰山城逼近。

  而他自己带着不足百人从另一条路绕到了兰山城的后方,他们在五里外就弃了马,在昙达的带领下,步行地穿过崎岖的小路,来到兰山城西南方的一处城墙下。

  城墙下有一大片横生的灌木。

  昙达令两个士兵拨开那丛灌木,逐渐露出了城墙根的一个破洞,正好够一个成年人潜入。

  这个洞果然还在这里。

  去岁他们在攻破兰山城后,曾屠城十日,这兰山城的角角落落他都很熟悉,这处城墙根的破洞还是被一名长狄勇士用流星锤破坏的。

  当时他生怕有景人从这里逃走,这才用荆棘丛遮掩了起来。

  “千骑长?”一个精瘦的长狄士兵压低声音喊了一声,询问昙达是否即刻潜入城中。

  “不急。”昙达抬了抬手,示意下属们稍安勿躁,抬眼望着上方的夜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