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 > 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 第171节

  “宁王妃不愿与辱其父之人再为夫妻,自愿除去王妃诰命,与宁王恩断义绝,这才跪在了午门。”

  义绝?皇帝眉心蹙得更紧,右手的指腹又揉了揉额角。

  就算皇帝不说话,庾御史也瞧出来了,皇帝根本就是一问三不知,完全没想过查问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庾御史的脸色沉了三分,露出不满之色,一板一眼道:“皇上不查不问,就认定宁王妃有罪,实在非明君所为。”

  庾御史说话一向随心,想什么就敢说什么,而听在皇帝的耳中,他这最后一句话简直诛心。

  大胆!皇帝差点想拍桌,但还是按捺住了,咬紧了牙。

  自古都有不杀言官的传统,太祖皇帝更是在建国之初就定下了规矩:御使进言,不能打,不能骂,更不能杀。

  西暖阁内弥漫起一股冷肃的气氛。

  庾御史丝毫不受一点影响,上前了半步,双手呈上了一纸文书:“皇上,这是外头那些学子们的陈情书。”

  梁铮接过那份陈情书,再转呈给了御案后的皇帝。

  皇帝眯了眯眼,但压根就看不清陈情书上的字,就揉着太阳穴对梁铮道:“你读给朕听。”

  三位御使全都抬头去看皇帝,见皇帝蹙着眉、铁青着脸,似是不快,只以为皇帝是对此不耐,王御史与冯御史皆是心一沉,皱了皱眉。

  梁铮双手拿起那份陈情书,慢悠悠地念了起来:“明家三代忠烈,忠义传家,子孙三代皆殉国,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封陈情书先是赞颂了一番明家功绩。

  其后又言:“可怜宁王妃孤苦无依,失了父兄长辈看顾,才会被宁王肆意欺辱。”

  “明家满门为国而亡,忠勇动天,明氏为其遗孤,却未得大景朝廷丝毫垂顾,实在令天下人寒心,请皇上为明氏主持公道,以慰英灵。”

  梁铮一口气将这封陈情书念了一遍,上头字字句句仿若泣血,直读得他嗓音发紧。

  看着陈情书的最后印着一片密密麻麻的血红指印,梁铮不免有些心惊胆战,眼前仿佛能看到那些学子们群情激愤、义愤填膺的样子。

  自古以来,那些学子们最是书生意气,这件事若是一个弄得不好,怕是会引起仕林中的口诛笔伐。

  而皇帝素来最重他的天子威仪,常说: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

  梁铮敛气屏息地将那封陈情书放回到御案上,小心地偏过头去看皇帝,果然,皇帝的面色又沉了三分,额角一抽一抽。

  就算不问,梁铮也能猜到皇帝的头更痛了。

  庾御史言辞铿锵地又道:“皇上,明家满门忠烈,三代男儿身死皆为我大景,如今明将军的遗孤被人欺凌,皇上不但不加以安抚,还任其跪至晕厥,实在让人痛心。”

  他一派正气凛然地看着皇帝,言辞间自有股铁骨铮铮的气质。

  他是先帝时的老臣了,功勋无数,当年与先帝在金銮殿上对峙时,还曾撞柱明志,那一下,撞得是头破血流,若非旁边的一个大臣眼明手快地稍微拉了他一把,他怕是已经一命呜呼了,就是这样,当时他头上的伤足足养了三个月才好。

  放肆!皇帝的后槽牙咬得更紧,脸颊的肌肉随之绷紧,差点就想让人把他拖出去。

  华阳骂他,顾非池对他不敬,现在连个御使都能骂他了?

  迎上皇帝锐利的眸光,庾御史毫不退缩,继续道:“请皇上为宁王妃主持公道。”

  王御史与冯御史也是同时作揖,齐齐地朗声道:“臣附议!”一派大义凛然。

  皇帝却是一言不发。

  目光死死地盯着那份陈情书上鲜红的指印,密密麻麻。

  他看不清上头的文字,却能看到那密布的点点红印,似血一样鲜红,每一枚都像尖刺般狠狠扎在他的眼珠子上。

  这一个个的,谁都能来逼迫他堂堂天子了?!

  皇帝只觉得胸口有一团炽热的火焰烧灼着心肺,气闷难抑。

  这股心火直冲脑门,让他的头更痛了,怒火中烧。

  皇帝冷冷道:“明氏有错在先,她要跪,就让她跪着。”

  “谁也不许让她起来。”

  “谁也不许让她走。”

  皇帝的声音冷得跟快要掉出冰渣子似的,一字一顿。

  天子雷霆之怒如万钧重,周围的空气随之冷了下来,气氛一时异常僵硬。

  庾御史蹙着花白的眉头,不赞同地喊了声:“皇上!!”。

  “梁铮,即刻传朕口谕。”皇帝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吩咐道。

  庾御史气得吹胡子瞪眼,满是皱纹的脸庞微微发青,声音又拔高了几分:“忠言逆耳,皇上真是冥顽不灵!”

  梁铮简直头大如斗,生怕庾御史气得撞柱子,赶紧过去亲自扶着人,又以眼神示意旁边的小内侍去传口谕。

  那细目的小内侍还算机灵,也不用梁铮再说什么,就飞快地退出了西暖阁,连掀帘的动作都没有一点声息。

  小内侍直到走出了乾清宫的大门,方才松了口气,以袖口擦了擦额角的冷汗,一路疾步匆匆地往午门那边去了。

  烈日悬挂当空,远远地就看到那些学子全都聚在了午门前,熙熙攘攘。

  从先前的百余人,到了此刻,一眼望去,怕是至少有两百余人了。

  他们的目光全都望着同一个方向,只见午门中央的地上跪着一个身着天水碧衣裙的女子。

  迎面拂来的暖风吹起她鬓角的几缕乱发,女子的腰杆挺得笔直,整个人有种既脆弱而又坚韧的气质,惹人心怜。

  “哎。”人群中的好几个学子都在唏嘘地叹气,觉得这位宁王妃不愧是明家女,实在是性情坚韧,有乃父之风。

  方才她一时晕厥了过去,有人便想去扶她一把,可她自己挣扎着爬了起来,摇摇晃晃地重新跪好了。

  学子们的脸上全都写满了对她的同情,还掺着一种对天道不公的愤慨。

  这世道不该如此的!

  “我们的陈情书这会儿应该呈上去了吧?”一个中年学子热切地望着宫门内的方向,翘首以盼。

  “放心吧。庾大人刚正不阿,素有贤名,他答应的肯定会做到的。”人群中,某个年轻的学子笃定地说道。

  “是啊是啊。”有人连声附和道,“我们就耐心在此等一会儿吧。”

  人群中的学子们交头接耳,鼓噪不已。

  这些个声音也钻入了午门内那名细目小内侍的耳中。

  他放缓了脚步,略一整衣衫后,径直走到了明芮的前方,清清嗓子道:“宁王妃,咱家奉皇上之命,来传口谕。”

  小内侍复杂的目光落在了她身上,十六七岁的姑娘正处于女子最美好的芳华,风华正茂,现在却宛如一朵提前凋零的玫瑰。

  她雪白的脖颈上那五指掐痕呈显可怖的青紫色,凌乱的鬓发上散发出浓浓的酒味,衣衫不整,还沾有点点血污,狼狈得仿佛那街边的疯妇,哪像是堂堂宗室王妃。

  明芮徐徐地抬起头来:“臣女在。”

  她说的是臣女,而不是臣妇。

  学子们也听到了,立刻噤声,午门前瞬间一片凝肃,寂静无声。

  一道道灼灼的目光转而投向了那名小内侍。

  顶着巨大的压力,小内侍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朗声道:“传皇上口谕,宁王妃刺伤宁王,妻伤夫,有错在先,理当下跪请罪。”

  皇帝最后面那两句近乎赌气的话,内侍没说,但其实也就是那个意思,毕竟皇帝令宁王妃下跪请罪,谁又敢擅自放宁王妃离开。

  周围霎时间一片哗然。

  那些学子们再次鼓噪了起来,在愤愤不平,在质疑皇帝的口谕,直抒胸臆。

  在这些为她抱不平的愤慨声中,形容狼狈的明芮依然跪得笔挺。

  烈日下,她嘴唇干涸皲裂,皮肤苍白如雪,额角被晒出了细密的汗滴,那双似暗夜般漆黑的眸子尤为凸显。

  嫁进宗室的女子想要全身而退并不容易,宗室要脸面,他们宁愿要一个暴毙的王妃,也不会让她离开宁王府。

  现在,是她唯一的机会。

  承恩公谋反的证据是明逸“亲手”递上去。

  明家这才揭破了承恩公的罪行,她就被宁王打得偏体鳞伤,还愤而刺了宁王一簪子。世人是会联想的,尤其学子们年轻气盛,书生意气,他们义愤填膺下所带来的势,就是她现在唯一能够借助的力量。

  只是,有些可惜了。

  这些还没入仕途的学子们的声音,对于皇帝来说,终究是过于微弱。

  在瞬间的失望后,明芮的心渐渐平静。

  爹爹说,谋定而后动,落子无悔。她早就预想过最坏的结局,决定去奋力一搏,也同样会接受失败。

  她的眼睫微微颤动了两下,抬眼道:“臣女遵旨。”

  明芮的唇畔噙着一抹淡笑,双眸明亮而又犀利。

  兰山城破时,父兄也没有惧怕,与满城的将士百姓共生死。

  她如今孑然一身,又有何惧?

  最多也不过是追随父兄,再见夫君罢了!

  跪在地上的明芮脊背挺得笔直,身子彷如修竹,又似乎一柄不折的剑。

  好,皇帝让她在这里跪,那她就跪着。

  明家女从不畏惧。

  也绝不低头。

  小内侍记着梁铮的叮嘱,低下声音以唯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音量劝了一句:“皇上在气头上,王妃您……”

  也就是低个头,认个错,等皇上气消了,说不定就不会追究她刺伤宁王的事了。

  “王妃……”

  “报!”

  后方一阵如雷霆般的喊声忽然响起,青年的声音极具穿透力,压住了四周的鼓噪声。

  小内侍闻声望去,在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中,一个年轻的小将策马奔来,马鞭声在半空中挥得“噼啪”作响。

  无论是学子,还是禁军,目光全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在午门策马,必是有重要军情。

  “报!”

  小将策马从明芮的身边飞驰而过,不动声色地朝她看了一眼,嘴里高喊道:“西山大营哗变,满营将士卸甲弃刀,誓为明将军请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