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顺皇朝 > 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来奏

大顺皇朝 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来奏

作者:飘依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7:23:58 来源:58小说

也难怪许景淳会怀疑,毕竟监察司不是他的一言堂,乐荃也是有权力的。但如果他不忠于皇上,许景淳是可以向陆承启禀告的。一旦证据确凿,等待乐荃的将是更残酷的刑罚。监察司里面,有太多大顺的机密了,可以说整个大顺的机密,几乎都在监察司里面。甚至于辽国、高丽、安南等国的机密,也在监察司里面。

监察司一出事,就是大事,非同小可。为什么说监察司是双刃剑?就是源于此处。监察士的待遇,堪比八品官,就是为了笼络人心的。

不过许景淳也只是怀疑而已,并没有真凭实据。说不定是那东平府府尹自己安抚好了百姓,所以山东东路的监察司并未收到消息。只是这个说法太过牵强,连许景淳自己都不信。“到底是怎么回事?”

心念一动,许景淳就写了一道手令,派心腹用信鸽,送到东平府。

垂拱殿上,高镐走了进来,陆承启头也不抬,说道:“许景淳知道了?”

高镐恭谨地说道:“回禀陛下,已经将口谕告知许司长了。”

“行了,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遵旨!”

高镐离去后,陆承启脸上现出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容,喃喃地说道:“居然有人瞒得过监¢∮长¢∮风¢∮文¢∮学,w▼ww.cfw+x.n∧et察司?看来这监察司里面,也开始藏污纳垢了啊!或许是我太过仁慈了啊,太久没有挥起屠刀,他们就好了伤疤忘了疼?”

并没有证据指向有人买通了监察司,但陆承启的直觉就是这般。他的口谕,就是让许景淳彻查监察司,找出内鬼。没有理由,因为他相信,一个服务于他的眼睛,竟被人蒙蔽了,这是所有帝王都不能忍的。可以说,这一次是有人踩到了他的底线,不然的话,他也不至于发这么大火。

“会是谁呢?”

正当陆承启心思百转千回的时候,高镐又匆匆进来了:“启禀陛下,内阁大臣卫须惊求见。”

这段时间,徐崇光不理内阁之事,全都落在了剩余的十一个内阁大臣身上。而每日负责递呈票拟过奏折的大臣,就是卫须惊。陆承启一愣:“今日奏折已经送来了,怎么还有?”

高镐茫然地摇了摇头:“小的也不知,不过看卫阁臣的模样,恐怕是有急事。”

陆承启衡量了一下,事有轻重缓急,便说道:“宣他觐见吧!”

高镐出去后,不一会卫须惊便急匆匆地赶来,长揖一礼便说道:“启禀陛下,大理王段思廉,联同禁军厢正指挥使卢尘洹来奏!”

“哦?”陆承启有点惊讶,他正纳闷,进入大理府之后,卢胖子好似人间蒸发一样,渺无音讯。现在终于来了奏折,也不虞有它,说道:“且呈上来。”

卫须惊个子不高,需要垫一下脚才能把奏折递给陆承启。陆承启摊开奏折一看,一目十行,才缓缓放下。“卫卿都看过了?”

卫须惊不敢隐瞒:“回禀陛下,臣等皆以看过。”

“那为何不票拟?”

面对小皇帝淡淡的“指责”,卫须惊据理力争道:“陛下,此事非同小可,内阁不能左右陛下断决。”

陆承启哈哈大笑道:“不过是安抚乌蛮白蛮,此事又如何非同小可了?”

卫须惊正色道:“陛下,臣乃大理府人。”

这一句话,足以让陆承启重视起来了。大顺那么大,各地风俗民情都不相同,哪怕是乡音也不同。幸亏在长安,用的并不是古长安音,而接近后世的秦腔,到底容易学一点。而这“秦腔”,也是现如今的官话。从这个角度来说,卫须惊谨慎是有道理的。

陆承启回想了一下卫须惊的履历,知道他确实是大理府人,还是鄯阐府人。这鄯阐府,应当就是后世的昆明,真正的四季如春。既然卫须惊如此重视,便不会无的放矢,肯定有他的理由。“卫卿请明言。”

卫须惊沉声说道:“回禀陛下,臣乃乌蛮出身,幸得朝廷并无门户之见,方才能高中进士。乌蛮白蛮恩怨由来已久,无非是地盘之争,利益之争。段王爷想要弥合两家,谈何容易?卢将军借势而上,虽然讨巧,非解决之道也。”

陆承启沉吟了一会,说道:“朕听闻,这滇地之匪,乃是乌蛮与白蛮私兵械斗,死伤严重。攘外必先安内,朕有意北伐大漠,后顾须无忧。乌蛮、白蛮械斗,非大顺之福,亦非大理之福。为何卫卿不早日奏报,朕也不用等到如此方才处理?”

卫须惊苦笑道:“乌蛮之中,仇视白蛮,如同杀父仇人。如此怨恨,又如何能解?”

陆承启不信:“方才卫卿都说了,无非是地盘、利益之争,若是地盘平等,利益均分,又如何不能平息?”

卫须惊当即把乌蛮、白蛮的历史都说了一遍,再说了当地最为有名的商道,茶马小道,直通吐番诸部。吐番诸部,虽也臣服大顺,可历来自治,中原文化传播很弱,大抵上都信佛。因吐番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吐番百姓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吐番百姓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吐番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吐番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吐番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若没有这茶马小道,怕吐番早就反出大顺了。

可以说,吐番是因为利益而归顺大顺的;大理府中的乌蛮、白蛮,也是因为茶马小道的利益,大打出手。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想要从中调和,谈何容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