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一世富贵 > 第140章 先声

一世富贵 第140章 先声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3:12:14 来源:顶点小说

推荐一本和一世富贵差不多类型的明末小说重生南明当皇帝,书名很烂,简介也很中二,不过是作者为了吸引一点小白的手段,正文内容是严谨合理向的,逻辑性较强,值得一读。

汴河边的酒楼里,刘太师悠闲地喝着茶,对站在面前的朱正、周贵和李逢吉几个人道:“这次事情,你们几人要吃点苦头,少不了沙门岛那里走一趟。不过你们放心,家里的事情自然有我照顾,绝对不会有半点差池。就是沙门岛那里,也有我相熟的吏人,去的时候带一封我的书,安心在那里过几年,等到朝廷大赦,好好地回到开封来。等到了那个时候,有现在许你们的钱作本,又有我们的帮衬,荣华富贵还不是唾手可得”

朱正几人一起拱手:“但凭太师吩咐,我等定然会把事情做好”

“好,好”刘太师摆着手让几人放松,“这两年在三司,你们只是后行,委实吃了不少辛苦,我也没能照顾到你们。以后就好了,等到回来,在京城买座宅子,再娶几个娇妻美妾,什么样的好日子享受不到这个年月,什么品官厚禄都是虚的,手里有钱才是实打实的,有足够的钱,你们可以过得比皇上还舒服。你们说是不是”

“太师说得是皇上虽然吃喝不愁,但天天还有那么多国家大事劳心劳力,哪里能够像我们,只管吃喝享乐,其他万事不管”

“对,你们知道就好。这次把事情做好,不管谁问起来,你们都说是得了消息,不甘心就此稀里糊涂裁掉,才去找相熟的吏人到宰相和御史那里讨个说法。这又不是什么谋反作乱的大罪,了不起判个流放沙门岛,几年之后就能回来,以后就都是好日子了”

想起以后再也不用被人呼来喝去,天天吃糠咽菜,自己也能够如同天天羡慕的那些员外一般,住着华屋大宅,左拥右抱着娇俏的小娘子,几人脸上都放出光来。

正在这时,一个中年人从外面进来,到了刘太师身边,低声道:“太师,外面刚刚传来消息,盐铁司兵案的人正带了厢军,到处抓昨天闹事的人”

“来了,来了,”刘太师看着几人,摊开双手。“这说着说着,他们就开始到处抓人了这个徐平确实是与其他人不一样,比我们原先预计的行事果断得多。本来还以为是开封府抓人,没想到盐铁司先出手。”

朱正几个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是好事还是坏事,面面相觑不敢说话。

刘太师笑道:“你们不用担心,三司抓人不是更好除了昨天跟着你们上街的,如今三司全是我的手下,害怕个什么我一句话,你们连板子也吃不了一下”

听了刘太师的话,几个人才放下心来,脸上露出笑意。

散朝之后,中书、枢密院和三司使寇瑊等人又到后殿去商量朝廷大事。徐平自然是没有那个资格,径直回到了三司衙门。

一进盐铁司,刘沆就迎上前来,拱手行礼:“副使可算是回来了。”

徐平点头致意,问道:“怎么样,抓了多少人回来”

“还算顺利,昨天我们打听出名字来的,已经抓了六十多人回来。下官已经带同公吏审问了他们,说是朱正和周贵十几个三司前后行为首,昨天深夜商议定了的。今天一大早,这些为首的吏人便分头找人,带着到了州桥那里会合。”

见刘沆满脸兴奋之色,徐平道:“不要光听他们说什么,小心他们早有串通,中了这些人的圈套后面抓人回来,不要急着审问,分别关押,让厢军守着,也不许他们相互交谈,互通消息。过不了多久,御史台和开封府会派人来与我们同审,等着他们。”

“怎么有开封府和御史台的人牵扯进来是不信我们三司吗”

刘沆听了有些着急,本来他刚刚接手盐铁判官就碰到这种大案,正憋着劲要大显身手呢,哪里想到还有其他衙门的人搀和进来。

徐平叹了口气:“冲撞两位宰相府第,辱骂御史中丞,那些闹事的全都是我们三司的人。没有人就此怀疑我们,让我们不得插手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让我们单独办案”

刘沆叹了口气,不再说话。明面上看起来,三司其实应该负很大责任,只因那些小吏直言是因为御史中丞韩亿建议裁人才闹事,没人牵扯三司罢了。

徐平又道:“王相公那里不是昨日记下了闹事人的姓名吗,一会他就会差人送到我们这里来。有了名录,我们只管照着拿人。”

刘沆急道:“副使,昨天我也在场,王相公的名单都是让人报自己名字记的。实不相瞒,有的人根本报的就是假名,我也一样报了个刘三水的名字记下来。更可恨的,有人报的是自己在三司里仇家的名字。还有一些明显不是公吏的人,是随口报的名字,我问了当时在场的三司吏人,那些人报的竟然在三司确有其人。”

说到这里,刘沆摇头:“王相公的那份名单,只怕舛误之处甚多,不能作为凭据。而且昨天我看王相公的意思,一是想要息事宁人,再一个记下来也真有跟那些小吏们审诉的意思。不想后边有人带着去了韩御史府上,让事情不可收拾,枉费了王相公一番苦心。”

“不管那名单有多少是真,有多少是假,都是现在对闹事的人记载最清楚的,只能先按着那份名单拿人。等把人抓回衙门里,再仔细审问就是。”

听了徐平的话,刘沆只好拱手称是。

说完了话,徐平转身回自己的长官厅,走了几步,突然想起什么,又回转身,对刘沆道:“此次事情疑点甚多,你处理起来一定要慎之又慎,万不可被人蒙蔽了。”

“属下明白”刘沆拱手答允。

徐平又道:“刚才在早朝上,吕相公本来想按照王相公手里的名单,直接把这些人断了,该流配流配,该除名除名。我一再坚持,一定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查清楚,才把案子又拦了下来。此事吕相公颇为不悦,你心里有数”

刘沆怔了一下,向徐平躬身行礼:“副使放心,属下一定把这案子查清,绝不会留下任何把柄给别人”

徐平点点头:“先抓人,分别看好,记住不要让他们串通。等御史台和开封府的人来了之后再审问,不急在这一时。”

别了刘沆,徐平回到自己长官厅里,让军将端盏茶来,把门关上,在门外紧守不让闲杂人等进来。如有重要的事情门外通禀,等候吩咐。

把茶放在杂几上,徐平在椅子上坐下,紧紧靠住椅背,抬头看着屋紧。

每当遇到大事,徐平总是要这样静一静,仔细理一下事情的脉络。务求把事情考虑得周全,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酿成大错。

从茶法变更,紧接着榷货务就出事,后面跟着发生三司公吏冲击宰相府,闹出了个大新闻。一环扣着一环,徐平不知道如果这次再和稀泥,下次会发生什么。

徐平绝不相信这些事情后面没有关联,几次事情连起来,已经勾出了一个模糊的影子。想起徐昌以前说的什么刘太师,什么各京城权贵家里的干人,再加上这些各个衙门里的公吏,因为利益纠缠在一起,如果真联合起来,这势力还真是大得怕人。

前几年那个谁来着,仅仅是在哪个库严查了公吏贪污偷盗,一年收入就翻了几倍。这要是三司的各个库务全都是这样,这就是一个地下朝廷啊

跟这样的势力作对,徐平总是有些犹豫。如果朝堂上没有大臣支持,单靠自己一个盐铁副使,只怕盖子掀不起来,自己前程就先搭了进去。

但现在已经没有选择了,经过昨天的事情,再退让下去,自己这个盐铁副使就成了木偶傀儡,只能任凭别人摆布。别说还想做什么事情,能安全当一任都不容易。

长出了一口气,徐平直起身子,翻看案几上的案卷。

这是他昨天跟高成端谈了一下午记录下来的,一些外人难以知晓的三司隐秘。

高成端世代为吏,他自己在三司做事也有近二十年了,还连个主事都没有当上,这本来就有些不正常。他这种情况,不说做到最高层的孔目官,最少也该是专知主事。

高成端坦言,之所以如此是自己不融入周边的同僚之中。

上几代高家在三司做事,已经攒了不少钱,在家乡襄邑县是数得着的大户。到了高成端这一代,有了比钱财更高的追求,一心要做官改换门庭。

徐平执掌盐铁司,尤其是设三司条例编修所,让高成端看到了机会,便主动出来献出自家所存的典籍,希望能够博个出身。

依照高成端所说,三司历代有公吏都会形成几个团体,互相勾结,把各个国库里的钱变成自己的钱。这过程虽然免不了大部分都分润给各个衙门及上层高官权贵,三司的公吏们仅靠着喝点汤水也都发了大财,好多世代为吏的都富比王侯。

这一代的三司公吏更加厉害,有一位年老退职的公吏把这些小团体联合了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组织。这组织如同寄生植物一样牢牢地盘距在三司这棵大树上,不断地吸取养分越来越壮大。上至王侯宰相,下至各个衙门的主簿丞郎,很多都从他们那里分利。

选人升迁极为艰难,很多就在各个衙门里转来转去,年长日久,更加容易跟这些小吏勾结在一起。反而是那些低级的京朝官,夹在中间被耍得团团转。

这位有大神通的年老公吏姓刘,因为有检校太师的头衔,人人称为刘太师。

公吏衙校的检校官自成一个系统,除了有个虚衔外别无意义,只是公吏们之间用作相互之间的美称。这位刘太师却把这虚衔弄得跟实衔一样,真算是非同一般的人物。未完待续。

一世富贵章节列表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