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一世富贵 > 第17章 卿非别人可比

一世富贵 第17章 卿非别人可比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3:12:14 来源:顶点小说

虽然心里有些别扭,徐平还是大礼参拜。自来这个世界,除了自己的父母,徐平还真是不习惯给其他人行大礼,哪怕这个人是皇上。

皇上明显比徐平压得住场面,沉声道过“平身”,对远处的小黄门道:“御史远来辛苦,赐座”

徐平一愣,忙道:“微臣官职卑微,陛下面前哪里有坐的地方”

案几后的皇帝笑吟吟地道:“你不比别人,当年殿上唱名,天现瑞光,张相公就说你是上天赐给我朝的能臣。岭南六年,你政绩无数,又有破升龙府,擒交趾君臣的大功,可见张相公有先见之明。”

说到这里,皇帝把身子向前倾了倾,看着徐平道:“再者,你也不是外人。当年国舅遭难,全靠你父子照拂,才遇难呈祥,有了今日。你与国舅是通家之谊,与我怎么是外人呢就当我们朋友相见,不必拘礼。”

皇帝说这样的话,徐平还能说什么呢他本就是个不大习惯这个年代礼仪的人。记得历史上这位小皇帝逝后庙号仁宗,这个世界有自己搅和进来,也不知道以后的庙号还会不会是这个“仁”字,想来多半不会再是了。

小黄门很快搬了个杌子过来,放在徐平身后。

这是宰执大臣才有的待遇,搬来了徐平不好不坐,只好虚坐了。至于宰执惯常还有的茶汤徐平就没份了,只是干坐着。

皇帝赵祯见徐平坐在下面拘束不安,笑着道:“在岭南你为国立有大功,今日便殿相见,朕不袍不冠,不是个见功臣的样子。不过卿非别人可比,这些虚礼不必往心里去。”

徐平忙道不敢。

自上午从垂拱殿退朝后。皇上会换下朝服。便殿里召对,只是常服幞头,礼仪上也不那么讲究,显得随便许多。徐平功臣还京,不说百官迎出城外,为显郑重。皇上也应该在前殿相见,百官面前褒奖才显恩礼。

不过说到底徐平的处理结果是刘太后在世时定的,此时因为右司谏范仲淹上言,朝中上下不许再言太后当政时的得失,低调处理徐平回京也是为太后掩过。

赵祯道:“自上次入奏,你在交趾那里破了升龙府,擒了怙恶不悛的李佛玛,灭了交趾这一祸患,我就常想听你亲自讲一讲。这一仗到底是如何打得。本朝立国已来,自天下一统,此种大胜可是不多。”

徐平躬身道:“说来胜得也是侥幸。”

见皇上一直看着自己,只好把当时跟交趾交战的过程讲了一遍。从为了平广源州,开拓谅州门州,到交趾进犯,一直讲到自己带兵入升龙府,擒交趾君臣。及后续处置。

一直侍立一旁的石全彬此时插话:“小的当时正适逢其会,谅州与交趾一战。徐平御史指挥得当,打得甚是精彩。”

“不错,当时你回来,曾在这崇政殿里演示那一战。虽然只是粗具意思,远显不出战场上我大宋军兵的威风,御史的匠心独运。倒也能看出一二。”

按常规君臣面谈,内侍是要屏退的,就连护卫的武士也只能远远看着,防止谈话内容外泄。这是极忌讳的事,因为面谈时只有君臣两人。一旦内容泄露出去,召对的大臣就会受到君主的猜忌甚至责罚。不过石全彬当年曾经亲历战事,此次特许他站在一旁,参加徐平和皇上的谈话。

说了半天,徐平一直感到别扭的心情终于慢慢平缓起来,说话也有了条理。

赵祯又问起了徐平在邕州的施政,从初到邕州为通判问起,到建蔗糖务,到在邕州地区行括丁法,问得极为详细。

这才是今天面谈的真正内容,通过徐平的回答,结合平时上的奏章,加上其他方法得来的信息,对徐平的施政能力有一个综合的评价。再是亲近的大臣,也不可能天天没事就与皇上闲谈,皇上对臣僚施政能力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出任时的陛辞和回京时的入对。这个印象极为重要,所谓的入对称旨,可以立即升迁。

要说政绩,徐平最得意的还是两项,一是建蔗糖务,再一个是行括丁法,至于平广源州破交趾还在其次。一是这两项是他的本职,再一个这两项政绩才真正是对邕州地区改天换地,立下了根基,遗泽后世。

赵祯听得很认真,与自己见徐平前览过的奏章和那时形成的印象比较,对徐平的具体施政能力,适合做什么事情大致有个评价。

自太后在时,派石全彬去南海买珍珠,便就由他带回了一些蔗糖务的资料。那些图啊表的,巨细无遗的数据曾给赵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听徐平亲自的解释,原来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便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徐平推行这些措施的时候,便注意与此时的行政制度相结合,只是对现有制度的补充,而并不是另起炉灶。所以外人看来,虽然觉得有些不和谐,觉得徐平异想天开,但并不会认为是胡闹,甚至的时候还会会心一笑。

君臣一问一答,谈完徐平在邕州的施政,竟然用了近一个时辰。皇上召对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徐平已经超时,其他一些小节只好略过。

赵祯探着身子对徐平道:“我已知会学士院,过几入院试馆阁。天圣五年一榜进士,除了王尧臣和赵概,尚没有入馆的。此次你们在外地两任时间已到,大臣作保,你和韩琦等人入院考试,切莫懈怠了。”

徐平谢恩,偷眼看了皇上一眼,欲言又止。

赵祯看见,问徐平:“怎么,有什么话直说就是。你我虽分属君臣,有国舅在,关系自是与别人不同,尽管不要拘束。”

徐平谨慎地开口:“微臣路上也想过,依着我的性子,只怕做不来馆阁词臣。入了馆阁,如果做不好事,怕陛下颜面不好看。”

赵祯笑道:“原来是为了这个。无妨,只要你过了学士院试,未必真入馆阁校勘,做个贴职也可以。馆阁是国朝蓄材之地,你是我的天选之臣,岂能不入”

徐平谢恩,出了口气。前世没什么出头的机会,没事便在站里的图书馆里泡着,没道理到了这个世界还过那种日子。馆阁词臣,讲的是文学才气,可不仅仅是修书读书,还要经常做应制诗应制文什么的,同僚也有诗社集会,那种生活对别的读书人是梦寐以求的日子,对自己却着实是一种折磨。

看着徐平的样子,赵祯笑笑:“我听说,你在回京之前,一直托亲朋故旧谋三司的职事,可有此事”

徐平一脸窘迫,却是不好回答。

皇上面前,怎么说自己谋职钻营这不是胡闹吗再者说了,进来之前,给中书的供状上可是写得明白,不得希图恩赏。那可是白纸黑字,自己签名画押的。

至于赵祯听说倒不奇怪,有皇城司,有閤门司,都或多或少兼着刺探外朝消息的任务。徐平在岭南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回京自然会让他们加倍留意。

看着徐平的样子,赵祯暗自得意,对徐平道:“如果这次你过了学士院试,便让你到三司去做个职事吧。盐铁判官一直缺人,未得合适人选。三司那里报上来的人,你几次都是第一个。只是岭南事多,一直没调你回来罢了。”

徐平大喜过望,他想这个差事不是一天两天了,皇上口里说出来,那就成了分了。此时的三司使仍然是程琳,盐铁副使为兵部郎中任布,只有一名盐铁判官许申,徐平夫论各方面都刚好合适。

看徐平高兴的样子,赵祯叹了口气:“你在邕州政绩卓越,平广源州破交趾又为国家立有大功,本当重用。不过太后新去,不好过于更张,你且暂时忍耐。用心政事,日后必有大用,不要急于一时。”

得到盐铁判官的职事徐平已是心满意足,在政治上他又没有什么野心,京城里有份过去的工作,顺便能够照应家里,已是觉得满满的幸福。

外面守着的閤门司的人已多次催促守门的小黄门,徐平入对的时间已经超时,再拖下去,后面的班次就只好取消了。这种事情虽然能够显示出徐平得皇上恩宠,但也容易得罪同僚。人家不知费了多少心力等了多少时间才有跟皇上见一面的机会,生生被徐平挤掉心里哪会没有怨气。

徐平依然行大礼,向皇上赵祯告退。

走到殿门,只见外面太阳已经挂在西天上,泛着暖暖的红色,不知不觉已到傍晚。

徐平觉得有点失落,对这次跟皇上的见面有点失望,就像两个木头人一样,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摆布着。这种程序大于内容的见面,徐平从心里觉得不喜欢。

赵祯看着徐平的背影,心里也是一样的想法。自小刘太后管得严,教育得也好,怎么做一个好皇帝几乎已经成了他的本能。一面临正事,就不由自主地被这种本能支配,按照一个好皇学的标准去行事,去说话。但在内心里,却不由对这种生活有点厌倦,所以面对徐平这个特殊的臣子,因为李用和跟自己又有特殊的关系,赵祯也想随性一点。但这种制度性的场合,他却随不了自己的性子,皇帝不仅是一个人,也是一种象征。

很多时候,皇帝这种象征的意义,甚至远超过了一个人的意义。

一世富贵章节列表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