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一世富贵 > 第111章 以假伪真

一世富贵 第111章 以假伪真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3:12:14 来源:顶点小说

这个年代是大人回来的时候,不然道理哪那么容易讲通。徐平进那个世界看过了,还有不少人也感受到了。所以徐平讲道理,对他的这个理解不解,别人只能老实听着。大人回家,他说家里怎么管就怎么管,他说要讲道理,孩子们只能比着讲道理。谁的道理讲得好,谁的道理能通,别人就要听。徐平这个假人就是养子,养子也是自己的孩子。

这样的时代不循常理,在这个时代讲纲常就错了方向,因为纲常就是常理。天下道理最大,因为道才是不易的,其他一切皆可变。以什么什么为纲,以什么什么为常,这些纲常从典籍里找出再多的根据,都没有用处。孩子们自己总结的那些理论,如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凡事只讲利益,诸般种种,守不住道就不是道理。道崩德散,这家就不是大人的家了,文明也就没有了,怎么可以呢?所以道理,就是不生内忧外患守住道的理。

道德天下,就是一个大家庭。治理天下,就是帮着大人治家。徐平可以从传下来的治家道理里,去猜天地这个家的治理办法。父严、母慈,治家是由父亲说了算,母亲则是保护着孩子们。男主外,女主内,对外就要用父亲的为人之道。忠厚老实,彬彬有礼,做事有理有节,人不犯人,我不犯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对内大家都是自己人,孩子怎么闹都有母亲护着,对外则不行,一定要真心实意地按照父亲的来。官员可以脱了公服便做回自己,军人则只要服役,就要真心实意、去除私心、面对外敌勇于拼搏、敢于牺牲,心中只有天下这个大家而无小家。老实人对外不惹事,实在忍不住了,才会雷霆一怒,这一怒就会让世界颤抖。对内要用母亲的办法,慈爱无边,看着孩子们玩闹母亲会在一边笑,胡闹不行。那一个胡字,说明是用外道来闹。生于内的邪性母亲有可能会护一护,对她来说孩子都是一样的。但生于外道的魔性,母亲不会护,父亲要除。对内只要大家遵道理,则公事穿上公服去断,私事大家就是兄弟姐妹,尽情玩闹,凭自己真性情。能够守住自己的道,再是怎么闹,家里还有大人护你,不要中了外道的魔,那就不行。

用父亲的办法来治家,他要孩子们都受他认可的教育,成为他理想中的人,这个治天下的道理就越来越严厉。从商巫听天命,到周饰文德,再到汉的伪天命,对天下之民的生活和思想一致性要求越来越高。天崩一次,补天之后通的道理就更进一步。从周德的天下守礼,到汉天命的天下三纲五常,到了唐宋道理终于把事做绝,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次造成的后果更严重,不只是最终天下大乱,还被外人窃了大宝,守不住了。之后再通的道理全依父亲是不行的,母亲不同意了,孩子一定要由她和父亲一起管。父亲传下来的经里全都是他的道理,新经要有母亲的道理。西天去取经,应该取的并不是佛经,也不是后来的洋经,而是合母亲心意的经。东父西母,西王母,母亲的经才是要到西天取的经。

理是天理,由理而成的德,是属于父亲的,德就是父亲大人。熊孩子不满意父亲,造了这家的反,以后不叫父亲大人了,要改叫母亲大人,这家要由母亲来作主。

人的性情两部分,一部分是维持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的,这是父亲的。还有一部分是自由自在的,这是母亲的,就是好玩高兴,满足自己**。天理由父亲管着,性情则在各人心里,由母亲管着。父亲不断地用天理来夺人欲,在家里夺母亲的权,最后终于是闯出了大祸来。家改成母亲来管,不按天理,要让政权从人心。

孩子的性情被夺了,不高兴,大人一看不住不是在家里闯祸,就是到外面惹事。这家教育好,一般不到外面闯祸,但架不住有人来闯门,有人在家里闹出事来。道理里只有天理,没有私欲,照着天理做事大家不乐意,政治对内对外就不牢靠。

父亲夺母亲的权,孩子不高兴,那母亲夺了父亲的权,孩子就能开心吗?父亲是对外的,所以用他的道理来管家,母亲守家所以不能用她的道理,是一种平衡。父亲和母亲都满意,才能家合,才能万事兴。不能任性,一任性又成了有母亲没父亲,有地而无天。大家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受制度约束,就很难团结得起来。

由流传下来的治家的传统,徐平猜测这个天下治理之道,应当是父母都心安。孩子们就来作伪,父亲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母亲要什么,也给她什么。

扮演好伪君子,留住真性情,就是徐平欲让父母心安的治国道理。处理好外患,全力去通这个道理,在天下形成制度和道德,来实现长治久安。长治是让父亲满意,久安是让母亲满意,有天有地,家和万事兴。

徐平来到这个世界只求一世富贵,最开始他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等慢慢知道、明德之后,才明白为什么。前世的经验告诉他,想要富贵,就要掌权,就要想办法去做官。参加科举考中进士,一步踏入官场,就向着《道德经》里的那个世界而去。他的心中没有任何天条,凡事要讲个道理,自己要弄明白,就一步一步拾阶而上。他选了这一条道路,其后就身不由己,只能一直走下去。不把他的道理通于天下,他于这个世界就只是一个过客,自己的爱恨情仇就一片虚无。假人也要做真,爱人是自己的爱人,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朋友和仇人同样是自己的。通不成道理,连这一世富贵都守不住。他只有守住这一世富贵,假人做成真人,才能成为自己,去探索另一个世界。

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当他有这个志向的时候,其实不是很明白到底是什么,现在明白了。贤者所言为经,经留给世界,报答这个世界的同伴和自己的后人。贤者所为即史,造福了天下人,即为功。功献给母亲,载之史册。贤者通道理,能够让天下一心,从而成德。德献给父亲,德被苍生。有此三不朽,则对这个世界的人都报答了,从而成圣。

圣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权利。你可以选择成为人,成为神,成为仙,成为另一个世界的任何身份。那个世界是母亲的,《山海经》的世界。《道德经》的世界处处是规则,你不能这样做,你不能这样想,不能由着你的性子来,这个世界要天下一心而成德。那个世界则随心所欲,任着你的性子来,你想什么就有什么。

洪荒世界一分为二,天地就是父母,人外就是自然。父母手里各有一个世界,人和自然也各有一个世界,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不管信哪个世界为真,哪个世界为假,都是迷信,徐平认为应该是通不出真与假的道理来。那就同时让父母心安,精神世界安宁,去探索自然,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与自然世界的理合起来。人的世界与自然世界合一,精神的天与地合一,才是大同。大同之世是个什么样子?可能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理,可能世界完全是另一个面目。神话将成为现实,过去就将成神话。

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道与理,来自于不同的大人。人的理来自于大人,自然的理需要自己去探索,去形成自己的理。等到人的理与自然的理合一,实现大同,文明就将成长为宇宙,有了过去和未来,与现在一理贯通。实现大同,世界就换了人间。

徐平明德,是他率军于天都山下大胜党项,立了历史上岳飞的功,感受到了岳飞那为天下之民愿意付出一切的赤诚之心。最终功业未成,亡于中途,对天下终将沦丧的那一声叹息。感受到了临终前写下“天命昭昭”,对这天命的愤怒与不满,看向天下苍生那满心不甘与遗憾的最后一眼。岳飞立的言,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惜功业未竟,其德未成,最终连半壁江山也守不住。

存天理,灭人欲,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实表达出来的都是一个意思。教导天下之民,为了这个天下,要勇于牺牲自己,奉献自己的性命。性命不仅是生命,还包括人性,把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要献出去。

徐平是个假人,他明的是个假德,但那个道德天地却是真切感受到了。假人的本能反应就是作伪,回头再看儒家典籍,满篇都是伪。跟道德合起来,就明白了儒就是伪,文就是伪。周德是文德,其德文过而饰非,全天下都在装着扮演这一个道德。

补天的七色石,到了唐宋道理,用伪就炼不成了。可一,可二,不可三。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再三就是亵渎,自家大人讲道理,但也不允许孩子亵渎自己。

徐平其实并没有兴趣去给张载、刘敞这些人讲《道德经》,讲儒家就是伪君子,他只是要通自己的道理。先要给天下之民,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说清楚儒是伪。大人回家问了,治天下的道理不通,大人就在家里看着不走。对徐平来说,就是把家里的大人哄走大家好过日子。但其他人不是假人,得认真接受这道理,大人不在管好家。

这家的大人是真地回来了,这些真人一旦放开胸怀感受天下,就感觉到大人在家。感受到大人在家,就知道徐平讲那些经不是假的,天下的制度、法律等等一切规矩,都可以按着徐平要通的道理来。道、德面前,一切都不是不能改的天条,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只要徐平把自己的理通下来,形成新的制度、法律、道德,形成天下的新规矩。孩子们自己琢磨出来的理论、主义、经典,在大人眼里一点用处没有,要按大人认可的道理来。

无弹窗阅读请。

一世富贵章节列表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