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一世富贵 > 第256章 身上的刺

一世富贵 第256章 身上的刺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3:12:14 来源:顶点小说

高欢为皇帝,经常对他手下的鲜卑人说:“汉民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输汝粟帛,令汝温饱,汝何为凌之?”转过身又对治下的汉人说:“鲜卑是汝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令汝安宁,汝何为嫉之?”

这段话,生动地说明了寄生在国家上的军事集团的统治方式,客生性质。

从永嘉之乱,中原陆沉,涌入汉地的胡人军事集团经过了一百余年的混战,最终由鲜卑北魏统一了北方。也正是从北魏起,开始形成这样的一种政治格局。即国家有一个专门的军事集团,作为常备的军事力量,这个集团之外的人,负责养他们。不过在隋朝前,这个军事集团是特色鲜明的胡人和胡化汉人,而负责养他们的,就是汉人。

后来的统一王朝,不管是汉人王朝,还是胡人王朝,都维持了这个格局。隋唐本就是与北魏传下来的王朝一脉相承,所谓关陇贵族,不管后人如何美化,都是这个传下来的胡人军事集团的代表。到了大宋立国,这个军事集团里的胡人已经彻底汉化,曾经参与这个集团的胡化汉人,则又重新变成了汉人。不管是真汉人还是假汉人,总之这个军事集团已经成了汉人为主体,原来主体民族与这个军事集团的胡汉矛盾被掩盖起来了。

小的时候,我们被在外面被别人打了,厮打不过,就会狠狠地说一句:“你等着,我回去找人!”厉害一点的,就会说:“你记着,过几天我一定要打回来!”

小孩子的思维,还停留在这次我被欺负了,下次我要欺负回来。等到长大了,自然还是依然有人像小时候一样的性子,但正常的,应该是知道打人是不对的,最好把这厮关到牢里,让他从此改了这毛病。从五胡乱华之后的胡汉矛盾,发展到大宋立国,中原王朝的汉人还停留在我要欺负回来。

以前胡人视我们汉人为奴,男为其耕,妇为其织,这样压迫汉人的代表就是胡人军事集团。好了,我们现在翻身了,把这里面的人换成汉人了,我们的仇报了。当然,大宋立国的时候汉人还没有翻身,还做不到这一点,只是这个军事集团的胡人汉化了,汉化的胡人褪去了原来的颜色,恢复了汉人门第。

此时的人们,还认识不到这样的一个军事集团本不该存在,不管政权好不好战,汉朝灭亡前的中原王朝都不会养这一个独立于社会之外的特殊人群。这像身上插了一根刺,年深日久,长到肉里,以致于已经忘了这不该是自己身上的东西。偶尔想起要拔出来,又拔不动,又特别地痛,好似平时也感觉不到,便就那样长在那里吧。然而这根刺周围的肉是会烂掉的,一年一年地烂下去,终会要了自己性命。

东方西方,其实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不过罗马被蛮族灭亡了,时不时灭亡罗马的蛮族,会向周围的人显示一下罗马的荣光。汉人太顽强,硬是不灭,撑了两千年。然而再是顽强,王朝换一个是汉人的家族上台,汉人的文化、传统、政治等等也不会原地满血复活。

这根刺,一直牢牢插在中原汉族王朝的身上。每当有异族入主中原,还会把这根刺拔出来,重新擦得明亮,向汉人示威一番,插到更要害的地方。

这个传统顽固得难以想象,以至于当最后汉人被压迫到灭亡关头,终于奋起,这刺不用拔而自然消散,还有人认为这是汉人政权的传统。有人一直在怀念有这根刺的时光,说那是中国最辉煌的时候,万族来朝,你看连异族都融入了我们之中。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是正常的,但这样一根异族文化的刺,却不可能让身体舒服。

这根刺有拔出来的机会,就是岳家军一路凯歌,向着光复中原进军的时候。岳飞组建起来的岳家军,当然不是他的私军,从一开始就是最没有私人色彩的朝廷军队,叫岳家军只是那个时候的习惯而已。其他大将一样这么叫,在此之前杨家将、种家将叫得欢实。

岳家军与其他的各支大军有方方面面的不同,从兵源,到兵制,最有正规军色彩。特别是岳家军吸收了大量义军,而义军又来源于宋后期的保甲兵力。而保甲兵力,从军事文化上,正是宋朝想解决身上三衙禁军的这根刺,从军事文化上接上秦汉传统。再加上岳飞本人的个人魅力,这支军队与那个时代的所有军队都不同,表现出了不同的气质。

岳飞之死其实简单明白,金国不想打了,让宋臣服。赵构求之不得,自谓能做成这件事的秦桧有了机会。为了削弱宋的军事实力,也是为了证明赵构朝廷真地服了自己,金国要求宋杀大将。原来就与金有勾结的秦桧想向韩世忠下手,各种原因换成了岳飞。作为敌国的金是提出这件事的人,配合敌国做的主谋是赵构,主持者是秦桧,帮凶是张俊。

后人想不通,大宋君臣怎么会做出这种仇者快、亲者痛自毁长城的事情,试图挖出背后的真相。这有什么真相?诬告岳飞的是他的部将王俊,最初下手构陷的是张俊,入狱冤枉岳飞的是秦桧及其帮凶,最后监斩岳飞的是杨沂中。

这件案子主凶、帮凶、协从其实都很清楚,只是非要有人与他们相互理解,拼命要挖出背后的故事来。有的人考证赵构变态,有的人考证岳飞自取死路,更有的人罔顾事实说岳飞太能打,威胁到了文官的地位,文官集团要弄死他。岳飞是与文官集团关系最好的统兵大将,事后受到牵连的,也是以文官集团的主战派和暂时议和派为主。..

后人不想承认的,是岳飞是一位超越了时代,有可能带来重大政治和文化的变革的伟大将领。他自己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武将不同,他的岳家军跟其他军队不同。当然,后人还一定要把岳飞与其他将领看作一体,不想承认军事力量在岳飞之死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

岳飞之死,起自部将王俊构陷,第一个欣喜若狂下死手的是张俊,此后接掌的是秦桧及其帮凶组成的文官中的汉奸集团。最后下令杀岳飞的是赵构,监斩的则是另一位统兵大将杨沂中。这些人,加上敌对的金国,就是害死岳飞的凶手。

后人有一种迷思,总是认为,岳飞作为武将,军事力量是站在岳飞一边的。即使抛开直接参与的几位重要将领不谈,岳飞亡后,全**事力量保持了沉默,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赵构是怕金兵,但金兵到底没有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跑得够快。但是跟在他身边的军事力量,却数次拿刀对着他,手一滑就宰了他。跟害怕金兵一样,他同样该怕自己身边的军事力量跟他立场不一样。金兵要来杀他还要过岳飞那一关,身边的军事力量要再次对他动手,可方便得多。在这个当口,只要这些将领表示自己反对杀岳飞,表示自己反对不要脸地议和,军中情绪如果是这样,赵构岂敢下手?这样讲并不是说那些将领逼着赵构杀岳飞,或者他们建议赵构杀岳飞,他们很大的可能是什么都没有做,只是没有表示反对。

没有表示反对意味着什么?大敌当前,国破家亡,生灵涂炭,本该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的军事力量,默许了朝廷投降,默许了杀最优秀的将领,一声不吭。

不要用这些军事力量是因为忠君服从才不表示反对意见当借口,大宋没有那么忠诚的军队,除了岳家军。对于当时赵构身边的军队来说,拿刀造反是家常便饭,在之前,在之后,被人骂了,吃得不好了,甚至只是因为心情不爽就造个反的大有人在。

北宋是以军立国,一百多年敛天下之财以养军。就是一条狗,养了这么多年,在有人踹门的时候也要叫一声。然而这数十万大军,在朝廷投降杀大将的时候,态度是沉默。

岳飞身后,被牵连清洗的是哪些人?朝中的主战派、暂时议和派文官团体,这是阻挡赵构投降的主要力量,被清除一空。岳飞军中与以前的军事传统格格不入的人群,同样被清除一空。还有一个人群,军事力量中的一部分,义军系统。

岳飞亡后,当时军事力量中的义军系统遭到了大清洗,有的人走了,回到沦陷区继续反金。有的人留了下来,郁郁而终。他们举旗反金,南下指望跟朝廷大军一起,杀回到中原故地,救自己的父老乡亲,终是一场空。大宋的军事力量,再次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

徐平为什么会突然那么恐惧?因为他之前还没有想清楚这些,只是自己的经历和面临的处境,让他隐隐约约对此有些感觉。天都山一胜,突然朝中群臣跟打了鸡血一样,要彻底清算历史旧账,予头直指禁军,把徐平推到了风口浪尖。

一世富贵章节列表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