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一世富贵 > 第297章 伎艺人

一世富贵 第297章 伎艺人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3:12:14 来源:顶点小说

宝相寺的一处院内,徐平看着面前形形色色的人等,对边上侍立的公吏道:“天气燥热,众人站得辛苦,去赐座赐茶。”

一个短身材,颔下一缕花白胡须的老者上前,拱手道:“相公是何等样人?我们这些瓦子里卖艺的,从事的是贱业,相公面前岂有坐的道理!赐一盅茶,解了口渴便感激不尽。”

时代的特点,身份相差悬殊的人确实不能坐到一起,徐平强要他们坐,只怕还会让他们心中不安。便不再强求,只是让公吏赐了茶去,任由这些人站在那里。

喝了茶,徐平朗声道:“最近三司新政,天下赢利的营生,多开办了公司,你们知晓吗?”

还是先前的老者出来答道:“回相公,我们这些人的就是市井新闻,这等大事如何不知?诸般新政,如公司银行等等,的们都是熟得不能再熟。”

徐平点头:“如此最好。对了,你如何称呼?都是你出来答话,是个什么道理?”

老者拱手:“回相公,的姓彭,人人都称我彭老郎。因在瓦子里久了,众人推爱。”

老郎是他们这些行业里面年纪大技艺高的人,是个专业的称呼,类似于其他行业的行头,不仅仅是众人推爱而已。这些行业,因为人员复杂,流动性又大,又是官府不怎么管的灰色地带,这些老郎、行头的话语权很重。今天官方召这些人来还不知是福是祸,在明白底细之前,都是领头的人出来答话,以防言多必失。

听彭老郎对新政熟悉,徐平暗暗点头。这些人要娱乐平民百姓,自然要对社会上的新生事物格外关心,就是彭老郎口里的市井新闻。京城里百姓的八卦心极重,借此后世报纸的前身报才得以出现,而新闻这词也被广泛使用,报便是登新闻为主。此时新闻的词义已经与后世相差不大,不过是集中在社会方面,还不算是专有名词。

示意彭老郎退下,徐平又高声问道:“桑家瓦子的杜秀才是哪个?来了没有?”

一个身穿长衫的中年人从后边挤出来,躬身行礼:“的姓杜,日常在桑家瓦子话营生,混些钱米聊以糊口。因为年轻时读过两卷诗书,人称杜秀才。见过相公。”

徐平见这人一身书卷气,问他:“你是哪里人氏?看起来是个读书的,应过举没有?”

杜秀才道:“的原是京东路人,州县不提也罢,现如今操此贱业,起姓名辱没祖宗。”

听了这样的回答,徐平基本确定这是个从读书的,曾经发解京城里科举落第,从此回不了乡也不定。这个年代科举的举子还没有后世那么多的优待,除了川峡数路等有特殊政策,可以领驿券在进京路上住驿站之外,大多数的举人都是自费进京赶考,家里实在穷的还是举贷来的。一旦落第,以前的投资便化为乌有,很多人便从此流落在京城。

举人的资格每次开科的时候必须回到本州重新考,这此流落京城的落第举人实际从此跟进士无缘,为了养家糊口,做什么的都有。京城里的娱乐行业,特别话曲艺之类,混杂了不少回不了乡的落第举子。有这了些人的参与,提高了京城娱乐行业的水平。勾栏瓦子里,以进士、举人、秀才做名字的艺人数不胜数,不过有真有假而已。

徐平不再详问杜秀才的身世,对他道:“你曾进宫御前话没有?”

杜秀才躬身道:“的进过宫几回,得了不少赏赐。”

徐平点头,对他道:“如此,你跟别人不同,且站到前边来。”

见杜秀才受到礼遇,人群后面便有人嚷嚷起来,自己也曾进宫表演。有的还把时间清楚得出来,什么人请的,得了多少赏赐,得有鼻子有眼。徐平只作没有听到,给杜秀才礼遇,是因为赵祯特别提起来,不能不给皇帝面子,其他人没这个必要。既然是要办公司,那自然是要按公司的规矩来,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自有公司章程。

等到人群平静下来,徐平便命彭老郎和杜秀才两人,分别去统计今天来的人所从事的行业,擅长的内容。分别造册,让身边的李觏记下来。

虽然是娱乐公司,但徐平想的还是争夺意识形态阵地,所以内容审查依然归到了国子监李觏那里。再者这些市井娱乐,属于风闻的范畴,也请了谏院的韩琦来。谏院的风闻奏事不是没有根据地捕风捉影,风是诗经里面《国风》意思的那个风,指的是消息来自于民间,也是要有根据的。这样的奏事谏院要受到御史台的监督,不能没有根据乱编。

除了这两个人之外,徐平还找了一个帮手,天圣八年的进士,新近又中了贤良方正制科,刚入馆阁的田况。田况写故事的文采不错,本人又不排斥这件事情,正是徐平中意的人选。虽然是民间娱乐,但不能全靠民间人员,让馆阁人员参与是必要的。后续徐平还会吸引馆阁人员参与话本和杂剧脚本的创作,给丰厚的润笔即可,官员也爱钱。

过了一会,彭老郎和杜秀才把来的人统计清楚,写成册子,交了上来。

徐平接过册子,认真查看。今天来的是两个行业的艺人,一是诸宫调,也就是南北杂剧的前身。戏曲在民间有强大的生命力,徐平当年不会放过。再一个便是话,这是现在最有生命力影响最广泛的民间娱乐,硬要类比,相当于后世的书、相生、鼓书、甚至二人转等等各种曲艺形式。表演需要的道具简单,深受民间喜爱。

话除了形式分为几种,内容各有专长,艺人基本都是精通一种。大的方向,分为讲史、讲经和参请、、诨话、三分、五代、铁骑儿等等。其中诨话类似于后世的相声,历史上最著名人物的是神宗时的人物张本,善作十五字诗,这种体裁流传后世被称作“打油诗”。三分和五代也可归入史,只是因为特别兴盛,被单列出来。

其中最兴盛的是讲史和,又包括烟粉、灵怪、传奇和公案。

徐平看着这些内容,就知道后世流行的世俗文学这时候已经基本全部出现,而百姓的兴趣,也与后世大同异。一句话概括,就是“春浓花艳佳人胆,月黑风寒壮士心”。最受欢迎的题材,无非一是俏佳人冲破各种束缚,大胆追求爱情,二是英雄豪杰江湖上快意恩仇,发家富贵。格调高一点的,便是讲史和公案了。讲史又以“三分”最广为流传,后世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基调这时候已经定形。公案则多是江湖故事,破案是其次,各种传奇情节才是本体。至于灵怪,原始版的《西游记》还太过俚俗,流传不广。

既然都是自己熟悉的内容,那就好办了。把后世的传世背出来徐平做不到,但编编目次,列出故事梗概还可以努力一下。便如三国故事,现在的“三分”故事还太过分散,不成体系,徐平最少可以用梗概穿起来,让专业的人去填充内容就好。

一世富贵章节列表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