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穿成软弱婆婆,带领极品家人逆袭 > 第240章 完

穿成软弱婆婆,带领极品家人逆袭 第240章 完

作者:西葫芦是南瓜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0:16:24 来源:88小说

罗立升感谢了一番,却没有要罗立新的钱,只道:“若是我有需要,定是要来信麻烦大哥的。”

“嗨......一家人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大哥只恨帮不上你什么。”罗立新是真的愁苦,自己这个做大哥的真的没什么本事能帮上三弟。

王冬初瞥了他们一眼,淡淡道:“成了,有什么可悲伤的,咱们家祖上八辈都是土里刨食的,你们兄弟三个算是咱们宗族里最出息的了,何必妄自菲薄?

将来总有需要你们帮忙的时候,只那时候,你们莫要推脱才是。”

被自家亲娘这么一安慰,罗立新也没有那么愁了,连连保证必不敢推脱。

王冬初看向罗立升:“吏部那里还没有正式下授官文书吧?”

罗立升:“是,不过,沈相也是支持我的。”

王冬初现下了然,这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又问,“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罗立升:“朝廷规定,凡是上榜的新科进士们,都有三个月的假期,让学子们回乡祭祖,二来是等吏部的空缺。

表哥的婚礼在即,我打算等表哥成亲后,再与表哥一同回乡。”

在这期间,吏部的授官文书应该下来了,到时候他直接从邵安县去往岭南府,还更近一些。

罗立新又打听王阳的官职,罗立升:“表哥,大概想去西北吧。”

王家的小宅子里,王阳正与家人说着他的打算。

高氏和刘老太不太懂这些,只心疼道:“西北那等荒凉的地方,你去那里做什么?”

刘老太当即开始抹眼泪:“你娘说的对,西北那风大沙大,你一个南方人去那里怎么受得了。”

王文林蹙眉问他:“以你的名次,想要去一个中等县做县令也是可以的。”

王阳弯弯唇:“西北虽荒凉,但是做出了业绩,升迁也快。”

“那边时常打仗,百姓们穷苦野蛮,你一个文弱书生,去了那里可怎么得了?”高氏也开始抹眼泪。

王泰先是劝了娘和奶奶,“阿阳既然决定去那里,肯定是有把握的,娘,咱们支持阿阳就好了。”

王阳感激地看了眼自家大哥,“娘,咱们家本是普通人,毫无根基,趁着如今陛下还记得我,我必须尽快升迁,才能在官场上站稳脚跟。

西北那边,李家堂兄在那边任职,还有岳父认识的同僚们,我去了那边,与军中的将领们有一份关系在,也不会寸步难行。”

这个计划,王阳还未考上的时候,他与罗立升就已经计划好了要去哪里,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做下的决定。

除了日常读书外,多余的时间,二人都是借阅各种书籍,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还有时政等,没有把握,他也不会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地方。

且,沈相也觉得西北是个突破口。

王文林沉默地看了王阳许久才点头。

刘老太看看小孙子,又看看自家儿子,知道事已定,于是关心罗立升,“那立升准备去哪里?也是去西北吗?”

王阳:“立升打算去岭南。”

众人:“......”

刘老太唉声叹气,“你们两个,唉......我说什么好。”

这两个人,跑的一个不如一个。

王阳咧着嘴笑:“奶奶您放心,我俩肯定当大官,到时候给奶奶您请诰命,让您老当诰命老太太。”

刘老太被哄高兴了,“好嗳......那奶就等着咯。”

一家人谈心后,开始紧锣密鼓准备王阳的婚事,王冬初两姐妹加上李花全部都在宅子里帮忙。

迎亲这日,风和日丽,温风和煦,是个十足的好日子。

李家世代为武将,为了对付这个文官女婿,李家兄弟特意从自家七拐八弯的亲戚里,找了几个读书人,试图将新郎官难倒。

王阳这边,除了今科进士就是学堂里的同窗们,那文采自不必说,没费多大力气就通过了两关。

“恭喜新郎官,通过这最后一关,就可将新娘娶回家咯。”

罗立升忙往那人手里塞了个红包,王阳拱手:“还请大哥手下留情。”

大汉哈哈大笑,“好说好说,这最后一关比武,只要能打败我身后的这两位兄弟,这新娘子你就可以娶回家了。”

众人抬头望去,就见两个表情大汉咧着嘴龇着牙站在那里,“请吧。”

王阳:傻眼。

金晋扭头看向自家两个表兄,“你们是不是学了点功夫?对上他们怎么样?”

连芝面无表情,与姜毓留异口同声道:“不怎么样。”

他只是练体,不是练功!

罗立升呼了口气,“好在我早有准备。”

说着拉着人往后退了几步,身后立马站出来三个彪形大汉,与对面的汉子两两相望。

对面的两个汉子立马消了笑容,“你们仨怎么来了?”

大汉笑道:“这不王家小兄弟成亲嘛,咱哥几个来凑个热闹,沾沾喜气。”

双方说了几句话,就开始打了,到底是新婚之日,对方很快败下阵来,王阳终于娶得美人归。

贺韫摇着小扇子,“人生四喜,王兄占其二,羡煞人也。”

金晋白他一眼,“你家里不是已经给你相看好了,你羡慕个什么劲儿?”

他才羡慕呢。

学业还没有完成,家里已经张罗着给他娶媳妇儿了,嘤嘤嘤......他也想金榜题名再成亲嘛,偏家里人觉得等他榜上有名不知得多少年......

最近家里的茶会花会越发多了,唉......惆怅!

连芝安慰:“古人云先成家后立业。”

这年头,如王兄这般,少之又少。

王阳娶了新媳后,待三朝回门后,吏部的授官文书也下来了,一家人开始准备回邵安县。

这次回去,衣锦还乡,意气风发,莫名感觉船都快了几许。

邵安县那边,早就收到了信件,村长带着一村的村人们到镇上的码头相应。

同行的还有和平镇的镇上,一群人将码头挤得水泄不通。

罗永贵眼含热泪拍着罗立升的胳膊:“好好好,好啊好啊,我死了也有脸去见你爹,去见祖宗了。”

罗立升:“大伯,大好的日子可不兴这些话,我当了官,将来还会升迁,大伯您可得看着。”

罗永贵:“是咧,我得看着你一路升上大官,到时候下了地下,好好跟咱们家祖宗唠唠。”

周氏连呸了几下,“什么死啊活的,越不叫说,你倒是说个起劲儿。”

说完又拉着罗立升,什么好听话都夸了出来。

村长好不容易挤进来吧,没说两句又被周氏的声音盖过去了。

村长烦不胜烦,伸手将人推到一边,“立升啊,日子已经找好了,就在初六,是个大好的日子,到时候开了祠堂,将这天大的好事上告祖宗,再把族谱打开,将此事记上。”

罗立升微笑:“有劳村长。”

村长笑得后牙槽都露出来了,声音响彻四方,“不劳不劳,多劳我都愿意。”

隔壁镇长见村长那嘚瑟劲儿,没好气地哼了声,然后热情地将王阳迎走。

初六那日,罗家村的村民大概起得比鸡还早,王冬初还在睡梦中,就被村中的动静吵醒了。

王冬初睡不着,跟着起身。

家中已经来了许多来帮忙的村长妇人,今日开祠堂上告祖宗,再一个,就是罗家摆流水席三天,与村人共享此乐。

祭祖结束,村长领着同族的老少爷们来罗家宅子帮忙。

王冬初看着他们的脸色,高兴是高兴,就是有些僵。

王冬初问罗立新:“怎么了这是?”

罗立新:“祭祖结束后,村长发布了一本新的族规,全部是用来约束族人们,具体我也不记得,反正就是不让族人打着老三的名义去做违法犯忌的事,不能损了老三的名声,不然村长就要狠心将他们除族。”

罗立强笑道:“难怪村长和大伯这两日频频找老三,原来是为着这事。要我说村长就是聪明,咱们老罗家多少辈子才出了这一个官儿呢,那官场上总会有敌人,万一让他们找到族人的错处害了老三,是我我也不答应。”

他得抡刀砍了他们才成。

王冬初听了后也感慨村长有远见,“正该如此。”

宴客这日,十里八乡也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来了,有的拿只鸡,有的带一篓子鸡蛋,还有送菜干的,总之送什么的都有,更有县城府城的富贵人家,送了几车的东西不请自来。

宴客结束后,王冬初带着两个儿媳妇一起清点那些礼单,末了拿给罗立升瞧,“所有的礼都在这上面了,各村的人每个回去咱们也回了几包上好的点心。

就是这些个富贵人家,往常与咱们家有往来的,娘就做主收下了,另有一些与咱家无甚往来之人,你瞧瞧怎么办?”

罗立升拿过礼簿看了一眼,“娘,这几家全部退回去吧。”

王冬初笑笑,“与我想的一样。”

宴客结束后,王阳和罗立升又去走访了亲友师门同窗等,二人才匆忙往任上赶。

岭南府离邵安县近,然罗立升想要提前到那里熟悉一下环境,也只比王阳迟了三日出发。

临行前对王冬初道:“娘吃了这么些年苦,本是要与我享福去的,只是岭南山高路远......”

王冬初阻止了他的话,“成了,那些有的没的无需多说,这一路你要保重好自己,等到你那县城弄好了,娘再去看你。”

岭南,王冬初还是很想去的,那里水果海鲜都很多,来大夏这么久,她就没怎么吃过新鲜海鲜,想想就馋的不行。

王冬初:“也不知道你若楠姐远洋的事成不成,若是成了,到时候我与她汇合,搭她的商船去岭南找你。”

没错,沈若楠最近一直在缠着沈相要出海。

沈相自己出海那是一点没有后顾之忧,但是沈若楠要出海,一向支持她的沈相,这次破天荒地拒绝了。

海上的风险,他比沈若楠明白,他不愿意她去冒险,更遑论沈家人。

邵安县到岭南东宁县,足足走了一个月,收到罗立升的来信后,罗家人这才放下心来,全身心去做其他事。

一年后,朝廷发布开海令,并且由朝廷牵头,组织了五支出海的商队,其中有一支,是沈若楠的商船队,王冬初去府城蹭了个顺风船,一路南下。

朝廷开海,挑选出了几个海港城,每个县拨了大量的银子建设,并且发布告人口南迁的告令,罗立升所在的广宁县就被选其中。

彼时的广宁县,焕然一新,与罗立升信里所描述的破败的县城完全是两个模样。

往来商客车船络绎不绝,大批大批的货物运往码头,码头上的工人们顶着火热的太阳动作一点不慢。

王冬初站在码头送沈若楠,二人面向大海:“一路小心。”

沈若楠:“放心吧,我有熟悉海运的人,我爹还给我派了许多的护卫,保证能平安回来。”

王冬初紧紧地握了握她的手,“我在这里等你回来。”

令王冬初没有想到的是,一年后,沈若楠出海回来,还带回来了一个金发碧眼高个子的帅哥——一个海外国家的小王子。

王冬初诧异不已,罗家人则是目瞪口呆。

沈若楠难得脸热。

王冬初:“你觉得你爹会同意吗?”

沈若楠则表示:“我早已来信告诉我爹了,我爹说我高兴就好。”

王冬初:“沈相果非常人!”

这个海外国家的小王子非常非常的有钱,聘礼是一船的珠宝,还有一座海外的小岛。

把王冬初羡慕的,直夸沈若楠有眼光。

只是有一点,“你这身份,咱陛下能同意吗?”

沈若楠:“布鲁斯很喜欢我大夏文化,他还带了他们国家的使臣,要与咱大夏交好,至于陛下能不能同意嘛......”

沈若楠沉默了下,“两国交好,联姻最牢靠吧。”

王冬初忽地生出了不舍来,“那你以后去他那国家,可生活的习惯?”

沈若楠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布鲁斯说要留在大夏生活,学习咱们大夏的文明。”

“真是干得漂亮!”王冬初忍不住拍掌。

大人们难以接受一个金发碧眼的异人,家里的小辈儿们倒是接受得很快。

罗立新家一儿一女,罗立强家的一儿一女非常喜欢这个操着一口乱七八糟的大夏语的外国人,每日里都带着布鲁斯跑在大街小巷,也不知道一个大人和一群小孩子是怎么玩到一起去的。

这一年的时间里,罗立升也找到了想要成亲的姑娘,因着他的身份特殊,所以一家人索性在他任上帮他办婚礼。

对方是李先生的女儿,也不知道怎么的两个人看对眼了,反正成了一桩美事。

开海后,海外各国的商人纷纷涌入大夏,广宁县的人口剧增,上报朝廷后,朝廷又将周边的一些地域划到了广宁县,广宁县只短短两年就从一个下县发展成为一个上县,且隐隐有成为一个新府城的势头。

罗立升三年任满,回京是妥妥的升官。

罗立强和罗立新两兄弟从外归来,二人连口水都没喝先来到王冬初这里。

罗立新:“这次的商船回来,带回来一批非常好的木料,我与人谈好了,买下了一些。”

罗立新这些年的木工手艺越发精进,家具做的越来越好,样式新颖,名气大增,店开了一个又一个。

罗立强的吃食店也是开在各地,“岭南人不食辣,咱们的川菜馆倒是不好开过来,不过我琢磨着开一个汤馆也成,我观察过了,岭南人爱喝各种各样的汤。”

王冬初见二人心有成算,“你们自己看着办。”

罗立升成亲这日,村里的族人们来了许多,罗永贵一家全部来了。

罗立升来到广宁县的第一年,县城建设艰难,罗立山带着他那一班子人主动来了岭南帮忙,罗立升感恩,那时候县里没有钱也给不了堂哥什么。

自朝廷拨下款后,罗立升将一部分活儿交给了罗立山,再不能让这个堂哥吃亏。

罗永贵只一个劲儿的谢罗立升,罗立升:“大伯,当初我那么难的时候,堂哥来帮我,这份恩情我一辈子都不能忘。”

罗立山:“咱们亲兄弟,说什么谢不谢?”

立新和立强,那时候不知道自掏了多少腰包帮助立升,他这个做堂哥的拿不出那么多钱,盖房子他是会的。

王冬初看着这和谐团结的一幕,心道真好,“团结兴家,将来你们依旧要这般互帮互助才好。”

罗永贵:“正是如此!”

村长远远看着,又想起族中有两个小儿中了童生,他们罗家族,正在一步步崛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