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穿成软弱婆婆,带领极品家人逆袭 > 第237章 立个好名声

昏暗的园子里,前头小厮提着灯笼引路。

姜毓留:“你今日莽撞了。”

连芝:“是啊,你当众反驳金家大爷,怎让他下得来台?”

金晋噘嘴:“罗家待我们如初,我们为何要主动去改变这一切呢?就算真的牵扯上利益,那也等到时候再说吧。”

姜毓留沉沉地看着金晋,忽地一笑:“你这份豁达,令人汗颜。”

金晋扯扯嘴角。

在府里闷了三日,收到罗家来的帖子,金晋满血复活。

金晋拿着帖子高兴得乱转:“罗兄说要带我们去赏雪呢。”

姜毓留看着他高兴的样子,调侃他:“这会儿倒是不嫌京城冷了。”

金晋:“围炉煮雪多么风雅呀,冷一点就冷一点吧。”

末了又唤小厮让去贺与贺韫说一声。

连芝拦下他:“贺家那边想必也收到了帖子,明日我们早起去接贺韫便成。”

翌日,一行人早早起了床,金家夫人一早就命厨房备下了许多点心,“你大伯虽不说,但是记挂着你们,昨日就吩咐厨房做上你们喜欢吃的吃食带着。”

金晋等人郑重谢过,坐上了马车。

金晋呼出一口气,心情极好。

连芝笑而不语,金家大爷这是妥协了。

·

又是一年新春,整个正月,王冬初和家里的两个小子穿梭在各家宴会上,不止认识了许多贵夫人,还收到了许多家的宴会请帖。

王冬初挑着合适的人家去了,比如说王阳未来岳母李夫人的娘家,学堂的先生家,成刚媳妇儿的娘家,其余的与自家没有什么关系的她都找借口拒绝了,只送了一份不轻不重让人挑不出错的礼。

新年过后,三年一次的会试开始。

京城的大小客栈全部被学子们占领,有些进京迟的学生们找不到住处,只好租住在附近的居民家中。

京城人士对此现象早已见怪不怪,每一届会试,都有这样的学子,他们收的房租也不贵,只当是留一份香火情。

此届会试,贺韫也参加了,罗立升几个起了个大早将贺韫送到贡院门口,直等到九日后再来接人。

而王冬初,趁着会试的热点,又推出一道金榜题名的新品,助力广大学子参试,所卖得的银钱全部以今年参试学子的名义捐献给京城的养济院。

养济院,相当于现代的福利院,里面收养着‘鳏寡孤独’,全靠朝廷养着。

王冬初的想法很简单,科举考试,不只要才,也要名。

罗立升和王阳二人在才华上的名声,与京城中的才子们相比,绝对是比不过的。

但是,之前二人靠着‘农事’,在学生中的还小有名声,二人打算明年下场考试,从现在开始,以这件事为由,王冬初就要开始为二人造一点小名声。

别问王冬初为什么这么确定明年会加试,好歹她家也有一条粗大腿靠着不是?

这种事情,沈相大人也不会介意微微透露一点点。

沈若楠与王冬初面对面喝茶,直夸:“婶子这招,实在是高。”

王冬初此招一出,那些个大户人家今年有学生下场考试的,纷纷效仿,养济院忽然得了这泼天富贵,可不得好好地帮着宣传一二。

李花扭头看看两个人:“我要不要也把家中铺子的收成拿出来?”

沈若楠:“现在京城做这事的人多,婶子混在里面倒不显了。”

李花:“那就明年,以立升和阿阳二人的名义赠予。”

王冬初从茶楼回到家中,找来了罗立升和王阳:“这第一步我帮你们走出去了,剩下的,你们自己来。”

罗立升和王阳郑重谢过,当日下午就去了养济院帮忙。

一下子收到了太多的赠予,养济院的人要有人登记清点那些个物资钱财什么的,人手根本不够,罗立升和王阳主动来帮忙,养济院的人更是感恩,空闲之余,还会教养济院里的孩子们识字。

别看养济院是由朝廷发钱养着,但也只是养活养大他们,等孩子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出去赚钱养活自己。

然而,没有一技之长,不识字不认字,除了去做苦力,很难找到好事情做。

王阳和罗立升两个除了读书,其他什么技术类的也不会,索性就每日分出些时间,教他们识字。

然而,还有几个小孩子比较另类。

“罗大哥,你们是不是种地很厉害?”

罗立升愣了愣,“也不是很厉害吧。”

“罗大哥谦虚,我们都听说了你和王大哥的事情,你们种地很厉害,还被圣上夸奖了呢。”

二人又是一番谦虚。

王阳问:“你们想学种地?”

几个小子纷纷点头,“成年了后,朝廷会分给我们几亩地。”

罗立升诧异:“还会分地呢?”

其中一个年纪大的小子解释:“朝廷会分地,但是不一定是京城的地,也有可能是别的府,若是想要地的话,可能就要离开京城,去别的地方过活。”

说着沉默了一下:“以前,有很多哥哥们都不想要地,他们觉得在京城打工赚钱也比比的地方要赚的多,等赚够了钱,就去京郊外的村子里落户,到时候娶上一房媳妇儿,也能过日子。

只是这样,手里没有地,只能不停地找活儿干,一家子的生活过得也紧巴。”

另一个孩子接着道:“京城赚的多,花费也更多,我们想要地,只要有地,就能种出粮食,不至于饿死。”

更重要的是,有地有屋子,以后也能传下去。

王阳笑笑:“想学种地可以啊,要不这样,你们先和养济院的管事们商量一下,若是他们同意了,就去我小姑家的庄子上学,正巧开春了,家里的长工们已经开始犁地下肥,你们跟着学。”

正巧会试期间,京城所有的学堂都放假,他们也有几日的时间教。

养济院的管事们也是自小看着这些孩子们长大的,知道他们要给自己找生存的方法,自然也不会阻拦。

只让他们把养济院每日分配的工作做完,剩下的时间,他们可以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罗家的庄子,一大半是麦田,刚过完年,小麦郁郁葱葱的,在这一片寂寥中尤显勃勃生机。

另外一小片田是水稻田,长工们在整地清渠,今年继续稻田养鱼。

去年的试验中,已经试验出了一个最佳稻田养鱼的方法,今年秋后丰收,其他所有的鱼塘全部改造。

入了春,再将地平整一下,该下肥下肥,该育苗育苗,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罗立升带着四五个小男孩走在田间:“种地这个东西,要因地制宜,就比如京城的气候和土壤情况与我老家邵安县的就完全不同。

京城在北方,我老家在南方,南方比北方要更热,像我老家,这个时候育秧苗都长出来了,而京城这边还得过半个月再开始育秧苗,不然秧苗就会被冻死。”

“你们选的地方若是离京城不太远的话,两边的气候和土质大概一样,那么种植的方法也大差不差,若是离得太远的话,种植方法估计就需要改变。”

所以,罗立升才会问他们想要领取哪里的地。

年纪稍大的那个男孩道:“我们问过养济院的季管事,京城边上的应天府、大名府等是留给京城官员们的职田,我们打算去颍川府。”

职田,是朝廷给京城官员们的福利,按照品级不等,所划分的职田优质程度和数量都是不等的。

其余的,大多数是官家买的地。

似王冬初这般能买到京郊的田地,说实话,真的是托当初那位离京任职官员的福。

还有一个就是,那条河容易涝,不然她也买不着那地。

京城人口多,田地少,那么职田就得占用周边府县的田地。

王阳脑海里立即浮现出大夏的一个大致舆图,“颍川府离京城也不是很远,那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和京郊差不多。”

接下来的几日里,罗立升和王阳日日带着几个孩子去田里,让他们跟着家里的长工们学习。

种地这个事情,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时间经验的积累。

罗立升想了想,和王阳一同把种植方法以画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给他们看,实在是这几个小家伙不识字,不然能直接看农书。

罗立升:“你们管事的既然同意你们学,那你们就安下心来学,先跟着把这一季的水稻种植弄明白,还有小麦地里的,你们多跟着去看看,小麦虽然比水稻更好种,要想高产,也是需要辛苦劳作的。”

罗立升两个在庄子上忙碌,金晋几个找他们找了几次扑了个空,而找到庄子上去。

得知了二人现在在做的事情,又是一阵难以言表的复杂的沉默。

罗立升笑笑:“他们需要一个活下去的方子,刚好我会点,不过是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金晋绷着一张脸,“我真是对你肃然起敬。”

连芝和姜毓留也是直夸大义。

罗立升和王阳只觉汗颜。

王阳:“养济院还差教书的先生呢,种地我是不指望你们了,你们去教那里的孩子们认字去吧。”

不说教会他们写字,教他们认字,于他们来说也是极大的帮助。

王冬初将两个人打发去了养济院,后续的事情就没再问了。

直到连续五日,她天天一个人吃饭,终于忍不住开口问了,“你俩到底是在做什么?”

好家伙,每日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她连个人影都没有见着。

罗立升:“待养济院的孩子们在咱家庄子上学种地呢。”

接着,王阳又与自家小姑解释了一遍,就连王冬初都不由得夸两个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们做的不错。”

王冬初想了想,“男孩子们可以找你们学种地,那那些女孩子们做什么?”

王阳挠挠头:“我们和小姑娘们接触的并不多,不过听说,他们多是帮人家里洗衣服来换取钱财。”

王冬初沉默:“女子在这世道本就艰难,养济院的小姑娘们更是艰难啊。”

于是,王冬初给出了个好主意,找上了沈若楠。

“教养济院的小姑娘们学手艺?”沈若楠诧异地问,“这主意我是支持的,但是,这事不能我来做。”

她又不需要什么好的名声,这等好名声,自然是要留给需要她的人。

她投钱可以,参与做决策也行,但是名声她不需要。

沈若楠扭头去了忠勇侯府,将这事送给了忠勇侯府的大姑娘,也就是未来的太子妃。

过后,王冬初问:“如何?”

“还能如何?有一个这么好的积攒名望的好事,她自然是接了呗。”沈若楠淡淡道。

近来,朝堂上几位皇子争得有点猛,太子妃是去年陛下钦点的,同时指婚的还有其余几个皇子妃。

不管小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吧,皇庭内部几个皇子斗得还挺厉害,连她都被卷了。

一边看不上她一身铜臭出身乡野,一边又觊觎她沈家的地位,真的是烦不胜烦。

要她说,太子都十八岁了,明年就该成亲了,也临朝听政这么久了,也不知道那几个不甘寂寞地争什么,安安静静做个王爷不好么,一辈子荣华富贵。

这么一斗,等将来太子上位了,不整你们整谁?

陛下若是真的要换太子,早在几年前就换了,现在连太子妃都赐了,还指望着陛下废太子,还不如去做梦。

王冬初、沈若楠、李花三人偶尔聚集在一起,也会说一起朝堂上的事情。

一般都是沈若楠吐槽。

李花:“难怪你家祖母忙着给你说亲呢,就前段时间传出来的,陛下要将你指婚给五皇子的事,差点没把我吓死。”

她知道若楠这孩子,成亲都不想,更不想成为皇子妃,外人觉得皇子妃享不尽荣华富贵,若楠本就能富贵一辈子,何必去争那一个男人?

沈若楠:“不过是个蠢货,还拿我做文章呢,你看我爹削不削他。”

虽然她爹现在什么手段也没使,她知道是在等机会,等一个能直接把他摁死的机会。

外表风光霁月的沈相,其实肚里的水比墨汁还黑呢。

别问,问就是这几年和她爹斗智斗勇得出来的结果。

王冬初拍了她一下,“你且注意点吧,小心隔墙有耳。”

好歹是皇家人呢,这般骂他,传到陛下耳朵里,就算你爹是沈相,你也得去道歉。

沈若楠:“放心吧,我就是和你们说说。我爹说了,我沈家人不娶皇家女不嫁皇家儿,沈家家训就是不与皇家成亲家。 ”

言外之意,就是不参与进皇家内斗。

否则,她沈家岂能屹立这么多年不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