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穿成软弱婆婆,带领极品家人逆袭 > 第189章 二合1章

罗家这几年有了闲钱,多是置地置田产,上等水田如今也有了五十亩,为了种番薯,王冬初特意买了二十亩的沙地。

罗家总共没几个人,且各自有自己的事业,王冬初一早就命人去请短工来帮着秋收。

番薯地这一片王冬初亲自看着,教雇来的工人怎么出番薯以后,就再不管。

王冬初疯狂摇着手里的大号蒲扇,与村长道:“村长,你家里也有那么多地要收呢,快别在这里忙活了。”

快回去吧你,她瞧着村长夫人的眼睛都要喷火了。

殊不知村长夫人心里也恼的不行,个死老头子,说是去学习怎么出番薯,好家伙,去了一上午,直接在人地里挖起来了!

秋收是一个繁忙的时日,全家老少一齐出动收粮食,趁着日头好晒了粮食入库,未来一年的粮食这就稳当了。

村长将番薯上的泥土抖落,手里抓着番薯藤,底下跟着一大串的番薯,喜得后槽牙都出来了:“哈哈哈......好啊好啊,有了这个东西,以后咱们就可以吃饱饭咯。”

不是每一户人家都如罗家那样能发家,能一日三餐顿顿吃肉吃饱饭,村里不说有一部分人家一天只吃两顿,每天吃不饱饭的人家还是很多的。

地里被雇佣来帮忙的工人们也跟着笑起来,惊呼声不断,“我还是第一次见产量这么高的作物,瞧着一亩地得有个几百斤吧?”

王冬初躲在树荫下扇着扇子:“等出了以后再称重,瞧这些番薯的个头,亩产几百斤不是问题。”

还有人不大好意思开口问:“婶子,您家明年还种不?能不能卖些番薯苗给我家?”

王冬初笑道:“都是同村的,自然行,等明年开春了,谁家想种的来我家说一声,我可以帮你们育苗,价钱绝对公道。”

那人高兴地应了声:“那到时候还得请教婶子这番薯怎么种。”

说起来都后悔,之前村长挨家挨户地去通知过,可以去县城买种子,他也不是没有去打听过,一来,这个东西是漂洋过海来的外邦农物,没人见过也没有人种过,第一批种植番薯的人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

二来,种子价格贵,若是种不好,银子打了水漂,可不把人心疼坏了。

他家不似王婶子家有钱,人家祸祸的起,自家没有什么大本事赚钱,保险起见还是没有买。

此时此刻见一亩地产出这么多不是不后悔,只后悔也迟了,明年早点把地收拾出来,再种上几亩地才好。

王冬初:“这是自然。”

又道:“村里你村长叔家、永贵伯家几户人家都种了,你们若想种,跟着他们一同学也成。”

番薯种植技术简单,它本身耐旱耐贫瘠,无需多侍弄也能产不少番薯,但要想高产,还是得精心。

罗永贵和村长几家,全部都跟着王冬初学过,王冬初也把自己知晓的东西一点没有隐瞒地教了,跟着他们学种番薯也是一样的。

听得王冬初这么一说,其他眼热的人也纷纷表示明年也要种番薯。

王冬初没有不应的。

自己免费教他们种植番薯,他们也算欠自家一个人情,往后有什么事情也能多帮上家里一把。

其二,一人富裕,不如共同富裕,王冬初认为,只要村里人都富裕了,红眼病少了,村里的风气自然好。

虽然种出番薯也不会大富贵,但是只要不饿死于穷苦百姓们来说,已经是一件难得的事。

有人高兴,也有人愁。

这不,在一阵欢声笑语中,掺杂着一声呼天抢地的哭声。

“我的天爷诶,还让不让人活了,怎么今年就给产这么点粮食哟——”

那抑扬顿挫高低不平的哭声,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家在办白事呢。

村长不悦地皱起眉头望向哭喊的那边,他身旁一个小青年视力好,一眼就看到那个哭天喊地的妇人,“是廖婆子。”

“嗨哟......她也好意思哭?就她家里那一群懒汉,不好好侍弄田地,给她长出一点粮食都是老天爷怜惜她家,不舍得让他们饿死了。”

又有人道:“可不是怎么的,还是老天爷心善。”

“今年天旱,该下的雨没有下,谁家不是去河里挑水挑水?就她家一群懒汉懒婆娘日日往炕上一趟,只等着老天爷联系下雨浇水呢,愣是没有一个人浇水,这粮食能长好吗?”

王冬初听着田里做工的人七嘴八舌谈论廖婆子减产的原因,一点都不同情她。

农民的收入就是来自农田山地的产出,自家不上心伺候,饿肚子也是活该。

官道上一辆马车缓缓地行走在地,那顿挫的哭声穿透力很强,直接透到沈以诚的耳朵里。

沈以诚撩开车窗往田里望了望,“去瞧上一瞧。”

沈以诚秋收时出来巡视,可以了解到各个村镇的大致收成情况,一路看下来,今年虽然干旱,但是百姓们勤恳,产量与去年不会差太大。

这哭声,还是他巡视了几个镇以来第一此听见。

圆宝伸头往窗外望了望,一边吩咐车夫往村里面去,“少爷,这里不是罗家村嘛,王婶子家住这呢?瞧那气派的大宅子,就是王婶子家的。”

另外一边的是闫家的大宅子。

“唔。”沈以诚点了点头。

村长本来都要回自家田里挖番薯去,忽见一辆马车缓慢行来,问王冬初:“是不是来找你家的?”

反正整个村子,能坐着马车来村的,都是去找她家的。

王冬初站起身往后头看去,只觉得那辆马车有点点熟悉,眯了眯眼,恍然一拍大腿:“村长啊,是县太爷来了呀。”

村长一愣,呆了一瞬,忙跑了过去,那速度,比地里的野兔子还快。

沈以诚一身宝蓝色便衣,衣裳隐绣青竹,瞧着可清凉了。

得知沈以诚是来巡视田地的,村长大呼一口气:“托大人的福,今秋大丰收啊。”

“大丰收?”沈以诚扬了扬眉头,“今春雨水少,于水稻的产量没有影响吗?”

村长:“村里人都勤劳,眼见着老天爷不下雨,村人们纷纷挑水浇灌,好在咱们罗家村里的沟渠多,门口还有一条大河滋养着,水稻产量受影响不大。”

闻言,沈以诚点了点头。

圆宝:“还好南方水多,还有河里的水可浇灌,北方可就惨了,一干旱河里的水也跟着干了。”

王冬初:“怎么北方又旱了?”

“可不是么,旱得虽然没有颗粒无收吧,但也差不多了。”圆宝唉声叹气道。

朝廷估摸着要赈灾,今秋的赋税要早早就收上去呢。

王冬初:“......”

村长跟着感慨了声:“这北边真是多灾多难啊,才过了雪灾又来旱灾......还是咱南边好,山多水多,人杰地灵。”

王冬初:“......”

圆宝:“.......”

沈以诚:“才闻一妇人悲怆的哭声,可是有什么事?”

村长脸上的笑容僵了僵,心里把廖婆子这个晦气东西骂个半死:“是那家收成不太好。”

沈以诚不解:“不是说今秋村里的收成挺好的么?”

王冬初:“有没有可能,那一家子都是懒汉,等着老天爷喂饭吃呢?”

沈以诚:“......”

村长:“......”

村长扯了扯嘴角,无言地看了眼王冬初,这立新娘就是太过实在,村丑就这么给秃噜出去了。

沈以诚都没有料到是这样的情况,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村长牵强的扯了扯嘴角,想了半天也只想到一个理由:“懒汉不只我们村有,隔壁几个村都有那么两三家懒汉。”

王冬初:“......”

许是气氛确实太尴尬,村长也不想让自己村里的懒汉留在沈大人的记忆里,立马道:“大人呐,我们村的立新娘种出了高产作物啊,就是那个从海外过来的番薯,就一小袋署种,种了好多好多番薯啦,几十亩啊。”

果然,沈以诚的注意力瞬间被村长从村里的懒汉那里扯开,“种了几十亩?你买了很多番薯种子吗?”

不应该啊,他可是有要求,每户只能买一定数额的种子的。

王冬初:“回大人,一户可以买多少种子,我就买的多少种子,不过我见那番薯苗长得好,将番薯苗进行扦插,就种出来许多..........”

沈以诚表示不信,亲自下到田里去看。

王冬初大手一挥:“大人,这一片番薯地都是我家的。”

沈以诚:“那一小袋番薯种了这么大一片地?”

简直不敢置信!

他这一路巡视过来,那些种番薯的,一垄地都没有种完啊,还有的人家,番薯直接种烂了。

村长鞍前马后,沈以诚问什么,他尽职尽责回答什么,“我们村里几户人家都是跟着立新娘种番薯,收成都很不错呢。”

沈以诚站在田间,看着村里的人正在收番薯,那一个个番薯个头都不小,又走上前直接拿起一个番薯,“真沉。”

“可是,立新娘说了,这个番薯像芋头一样,蒸熟了就能吃,或者跟米饭一起蒸成番薯饭来饱腹。”

村长想着以后都不用饿肚子了,心里高兴啊,“就像芋头和米饭一起蒸一样,吃了不饿咧。”

沈以诚又问王冬初这番薯是怎么种的,待听得王冬初说的那么简单后,只觉这世间变得有些玄幻。

“这么简单?”

王冬初:“就是这么简单!”

沈以诚又问:“婶子是如何知道番薯的种植方法?”

王冬初:“那咱也不知道这样种对不对,总得试试才知道嘛,这不老天垂怜,一次就种出来了,收成还不错。”

圆宝咋舌:“那老天确实怜你。”

别人种都种不出来,要不直接烂在地里,这王婶子倒好,随随便便种一下,就长出这么多的番薯。

沈以诚蓦地想起了自己之前为王婶子算的卦。

本是该死之人,却好生生活在这个世上,难不成这王婶子真的有老天爷给的机遇不成?

沈以诚一瞬间就激动了,王冬初只觉汗毛倒竖,赶紧转移话题:“大人,今年得了一新粮种,听说是一个士兵从占城国带回来的,听那人说,占城稻抗旱好种,生长时间短,产量也颇高......”

沈以诚:“你又种成了?”

“啊?嗯。”

见王冬初点头,沈以诚又沉默了。

圆宝瞪大眼看着王冬初:“少爷,王婶子说的占城稻是当今圣上在皇宫种的那个新稻种吗?”

“从占城国带回来的,那想来是吧。”沈以诚木着脸点头。

接下来又开始细问占城稻的种植和收成情况。

好在,王冬初在种植的时候就有记录,将人请到自家宅子里喝茶,然后将自己的种植记录拿出来给沈以诚看。

沈以诚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清晰明了简单易懂的农作物种植生长记录,感慨道:“可以载入农书中。”

王冬初:“大人过誉了。”

沈以诚掂着那本记录册,沉吟片刻后道:“婶子,你这本册子可否先借我一用?”

王冬初自然不会拒绝,之后沈以诚就带着册子和一小袋占城稻离开了。

秋收结束,已经是一个月以后的事情了,稻场上一席一席金灿灿的水稻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晒日光浴。

间或哪日天气忽地黑下来,这时在家中的人们赶忙拿上竹筐等,赶在下雨之前将粮食收入库房中。

有那来不及抢收入库的人家,看着被雨淋湿的水稻,呼天喊地,听得人也心酸。

入秋后,万物枯黄凋零,等到秋收后,有些更是剩的只剩光秃秃地树杆子。

别家只等稻谷晒干了后,留下要上交的税粮,剩下的或卖给收米粮的人家,再去换了糙米陈米来吃。

王冬初居安思危,自家新下来的米一粒也没有卖,她与家人商量着,等来年的新的稻谷下来了,再以旧米低价卖出去。

虽然价钱上少了,但是自家也不缺卖粮食那点子钱,不若囤放在库房里,万一哪日来个天灾,自家有粮食也不慌。

罗家人自然是王冬初说什么他们都没有意见。

更甚者,现在罗立新和罗立强各自忙活着铺子里的事情,村里的农事现在都是王冬初在管理。

秋收过后,村人又闲了下来,而王冬初的木薯也到了要收的时候,王冬初又雇佣了村里的小年轻们帮着收木薯。

等木薯都收了以后,再将木薯做成木薯粉,转眼就入了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