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国士 > 第1306章 两京

国士 第1306章 两京

作者:衣山尽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0 03:26:48 来源:88小说

慈宁宫中。

当今大清朝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小名玉儿。冷冷地看着立于自己身前的果园,心中没由来的一阵烦躁。

眼前这个小和尚衣着华贵,僧衣袈裟都是富丽堂皇的丝绸,挂在脖子上的念珠更是珊瑚所制,再加上他那张白净面皮,在幽暗的大殿里一站,顿时明亮起来。

鼻端更嗅到一股若有若无的香味,也不知道是檀香还是龙涎香。

这还叫出家人吗,简直就是个大闺女嘛!

“阿弥陀佛,小僧果园,见过太后。”果园今日得了肃亲王的推荐进宫来侍侯皇太后,内心中也是忐忑的,一进殿明显地就感觉到大玉儿身上的敌意。

这也可以理解,这个女人在死了丈夫之后,卷入皇位之争。一边是法定……如果建州鞑子也有法制的话,法定继承人豪格,一边是手握重权和整个八旗兵马的睿亲王多尔衮。若是行差一步,等待她的就是万仗悬崖。靠着对满蒙王公贵族的妥协,靠着情人多尔衮,大玉儿总算将自己未成年的儿子福临扶上了皇帝保重,年号顺治。

就这样,千番手段使尽,儿子顺治也不过是一个傀儡皇帝。以前受到摄政王多尔衮的诸多欺凌,如今,豪格凭借着八旗仅存的一支野战部队,咄咄逼人,叫这一对母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建奴对于自己人非常的狠,也不讲什么纲常伦理,一个不好,大玉儿和顺治就会万劫不复。

时刻处于这种危险情形中的人,精神高度紧张,对于任何事物都保持着极大的敌意也可以理解。

大玉儿就那么定定地看着果园,半天,才道:“好个果园和尚,我听人说你这人极为贪财,寻常人不随喜个几两银子根本就见不着你的面。见了面,也是看钱说话,钱多的就多说几句,钱少的,随便一句话打发掉,这就是你的慈悲佛法,这就是你的众生平等?你这是修行呢,还是青楼卖笑?”

“还有,去年春节,你果园弄出一个什么守岁高香。估计将香烛做成三尺长,手臂粗细。放出风声,说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烧香,佛祖就会保佑你升官发财,一年平安。你这是佛法呢,还是生意?”

这话说得极其刻毒,果园心中叫苦,他偷偷看了大玉儿一眼。却见到眼前是一个大脸盘子的妇人,究其相貌而言,其实还算是不错的,有种北地女儿的飒爽英姿,声音也是清亮有力,这种女人好象正是君侯喜欢的类型。对了,奴酋多尔衮和这女人也有一腿,难道大人物和英雄豪杰喜欢的都是这种女人……真叫人想不明白。

说起烧高香,这纯粹就是侯朝宗的鬼主意。

这个朝宗先生啊,怎么说呢,人不错,学问也非常叫人佩服。同他接触了这么长时间,小僧感觉学问增长得好快。自从那日被建奴剃了头之后,侯方域对建奴恨之入骨,就定下了让果园接进豪格嫡福晋,进而接近这个奴酋的策略。

要接近那个鞑女也是容易的,只需要投之所好就是了。

侯朝宗年轻时可是个在风月场中打滚惯了的人,万花丛中过,片叶不粘身。不对,他不也被李香君给俘获了。

有侯朝宗的指导,果园的衣着打扮和说话谈吐都是从头学起,只几个月下来,用脱胎换骨四字来形容也不为过。这个时候,果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杜勒玛看自己的目光怪怪的,就好象是夜里的猫看到老鼠,让小和尚的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慌得厉害。

每次见了杜勒玛,果园就现学现用,将来王府之前从侯方域那里学到的东西囫囵地说一遍,比如女子的衣服该怎么穿,头发要如何盘,茶该如何泡如何点,走路的姿势应该如何……侯朝宗先生说这些都是富贵人家女子的功课,所谓德容言工,但果园还是怀疑这是他以前逛青楼时学来玩意儿。

看得出来,杜勒玛对这些东西很有兴趣。

就这样,果园经常出入王府,在王府家庙烧烧香,同福晋吃吃茶,天气好的时候,还陪她在院子里走上几里路。

有时候,豪格这个奴酋也会加入进来,三人一边走路一边说话。男女大防对于出家人没有任何意义,阿弥陀佛,众生平等,你看的是红粉,小僧看到的是骷髅。至于建奴,根本就没有男女之防一说,大玉儿不是经常和多尔衮这个小叔子一起滚龙床吗?他根本就不在乎这种事情吧!

很快,果园就得了豪格和杜勒玛的欢心。

当然,这个福晋平日的赏赐也是异常丰厚,再加上她还经常邀约其他王公贵族家的贵妇过府聚会听他讲禅说法又得了不上赏,很快,侯朝宗的三千两银子就凑齐了。

侯朝宗也不客气,直接在北京城买了两进大院,在家办文会,宴宾客,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当然,一应开销都是由果园承担。

果园也认命了,朝宗先生学问出众,在他那里获益良多,这些钱就当学费吧。

不得不说,侯朝宗先生对于如何让果园成名,手段可比止安禅师高明多了。有他在下面活动,很快就在北京的士林中把舆论造了起来,说是潭柘寺出了一个佛印一样的高僧,法名果园。

如何出名,那可是东林复社中人最擅长的手段。这些年通过如此的造星运动,东林不知道推出了多少才子名士山人,要捧起一个果园,轻松愉快。

受到汉族知识分子的追捧,又长期接触满州上层的福晋和贵妇,果园突然成名了,在京城文化界和宗教界红得发紫。

今日,得杜勒玛的推荐,果园得了大玉儿的懿旨进宫为皇太后讲经说法。

对这事,果园倒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倒是侯方域大为振奋,说是机会难得,必须拿下。昨天直接跑到果园禅房里演练了一天,将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都演习了一遍,搞得果园烦不胜烦。

现在一见大殿见大玉儿如此敌意,还问出这个问题,果园并不惊慌。这一幕可都是侯朝宗和自己预先想到了的,也推敲出了应对之法。

果园不卑不亢地说:“回太后的话,小僧所作所为,既不是生意也不是青楼卖笑,而是在弘扬佛法。”

“弘扬佛法,真是笑话了。”皇太后冷笑一声,声音高亢有力:“果园,你所谓弘法,无处不充满铜臭,拜金,看来你眼睛里只有钱财多寡,你算什么有德高僧?”

果园:“阿弥陀佛,铜臭,又何尝不是接引法门呢?每人的根器不同,方法又哪有固定的呢?对于穷人,小僧有穷的接引法门,富人有富人的接引法门。太后你着相了。”

“住口!”大玉儿喝道:“歪理邪说。”

“太后休要动气。”果园缓缓道:“富人花了钱接触到佛法,我潭柘寺有钱可以方便做更多的布施,让更多人直接或间接得到好处,心向佛法,难道不好吗?”

“真真是个舌辩莲花的妖僧,说,继续说下去。”

果园却是一笑,闭上了嘴,良久不发一言。

看他如此镇定,大玉儿倒有些奇怪:“怎么,惧了?”

“阿弥陀佛!”果园道:“刀斧加身,慨然而行;毁我谤我,不如一默。”

“斧钺加身,看来你这妖僧也知道今日在进宫难逃一劫。我大清什么时候容下过你这样的妖孽?”

“能不能度过这一劫又如何?小僧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想多了徒增烦恼,不是修行之道。”果园双手合十,念道:“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执事以尽力为有功。”

看到果园一脸镇定地站在那里,双手合十,倒有点宝相庄严的味道,大玉儿心中莫名其妙地一动,楞楞地看着他,竟然说不出话来。

作为建州最有权势的女人,别的不管什么人见了自己都是战战兢兢,惟恐说错了一句话,做错了一个动作,惹下杀身之祸。

可这个小和尚见了自己却是面带微笑,不卑不亢。就好象在他眼中,在此地,此时,没有大清国的皇太后和臣民,没有男女,有的只是一个出家人和在家居士,正在侃侃谈论着禅机和佛理。

大玉儿这辈子看过的人何止千万,你知道在她面前一站,只需瞄上一眼,她就能判断出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想要做什么?

别的臣民来见她的时候,都是带着强烈的目的性,要想从这个最有权势的女人身上得到什么。

惟独这个和尚就这么静静无所畏惧无欲无求地站在下面,目光清澈得就好象长白山天池里的那一泓青水一般。

这应该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大玉儿已经肯定这一点,虽然听人说他好酒贪杯不禁荤腥,爱钱,爱排场,对富人和穷人是两种态度,可他还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或许,正如刚才所说的,都不过是修行的方法,接引的法门。

真正的大德高僧,或许真不讲究这些。

大玉儿沉默了片刻,才道:“既然杜勒玛推荐了你,那么……你就讲一段经吧。”

果园见她不再找自己麻烦,偷偷地松了一口气,知道这一关自己已经过了,就问:“太后想要小僧讲什么经?”

“就说一段《心经》吧。”

“是。”

……

留都,南京。

扬州大胜关天门山淮安徐州,整个江南江北明清两国几十万士卒流血死亡,长枪大戟,金戈铁马,尸积如山,都在为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存亡拼尽最后一丝力气。

然而,在距离大胜关只有一步之遥的南京,在距离扬州只有一江之隔的留都。在经过短期的戒严之后,依旧是小桥流水,歌舞升平。

那场惨烈大战最后以明朝的大获全胜,建奴丧失所有野战精锐而告终。明朝的国运就这么硬生生被宁乡军从悬崖边上拉回来了,而收复北方失地之举,已如撬动山顶巨石,只需顺势而为。

可是,经过二三年的对外战争,十多年的内乱,此刻的明朝已经不复开国时太祖成祖的豪气,迁都南京之后,大量中央机关的入驻,大量资源的倾斜,让南京恢复太组时的繁华。但江南的风月,却让所有人都迷醉在那醇厚香浓的黄酒之中,万事不如杯在手,一生几见月当头。

且将疏狂图一醉,沉醉在这凉风吹面的秦淮月色里。

实际上,在这个历史时间段里,中国确实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即便是在经历过十多年战乱之后。天下财富一般出自东南,东南财富大多聚于宁扬。

如今,没有敌人的军事压,南京作为留都开始大量吸引江南财富和人才,化成晚风中浮荡的酒气,化成秦淮河上璀璨得如同繁星的灯火。

画舫如织,游船如织,往来穿梭于长江之上,将大量物资运送进京城的商船如织,漏夜不息,编织出盛世景象。

大决战才过去不到一年,人们已经忘记了那一从关系到所有人生死存亡的下赌。是的,所谓大决战,就是赌博,赌国家民族的命运。

即将到来的北伐,燕赵北地的风霜好象是那么遥远,同他们也没有任何关系。

流血送死的事情自有军汉去做,我等只需坐在这城中风花雪月,高屋建瓴就可以了。

也不用担心是,反正江北诸军肯定会赢的。这个时候,已经有人开始担心将来一旦曹国公孙元兴平侯高杰东平侯刘春他们收复北京之后,朝廷六部会再次搬回北方,然后南京繁华不在。

有着这个念头的人大多是江南籍的官员和南京城中的勋贵们,他们的产业本就在南京,自从弘光政权建立,江北取得空前大捷之后,留都的地价一日三涨,不少人的资产都翻了好几倍。这些人,对于北伐老实说兴趣不是太大。这其中以操江总督刘孔昭和几个国公府的公爷们为代表。国家还不富裕,打仗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还是先生聚十年,明清两过划江耳而治保持原状为好。

况且,攘外必先安内,张献忠和李闯余孽一日不除,一日不能对北用兵。

至于喊北伐喊得山响的,则都是南下的那群官员,南京的物价已经让他们的日子陷入困窘。如果能够北伐收复失地,自己当年逃难时留在北方的产业也能顺利地收回来。

说穿了,一切政治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口头是主义,实际上都是生意。

主张北伐和主张先安内的两派官员开始在朝堂上互掐,大有当年阉党和东林恶斗的架势。

好在内阁的几大阁老并没有加入其中,马士英是贵州人,阮大铖安徽人,钱谦益常熟人,朝堂上的争议同他们都没有厉害关系。而且,作为弘光朝权势最重的几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打算和主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