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说,广州府往西包括顺德,江门,新会,三水等地,这些州县并未在明军李允部队控制之下,因为李允采取的策略是西守,北伐,东和。
西边,云贵川桂四省,各路势力庞杂,兵力集中,战斗激烈,是难以说清楚的浑水,最好不要涉足,你涉足也得不到啥好处。
比如,大西军余部,孙可望,李定国,徐文秀三个王爷,实力雄厚,大顺军余部李来亨郝摇旗等独树一帜,李成栋的余部李元胤,郭登第,李明忠等,王兴,占据粤西多个府州,加上永历帝的亲信部将,一些地方实力如占据南宁的徐邦傅等,心怀鬼胎,关系复杂,你随便进入这些地区,就算你一心许国,忠心耿耿,也会被人家怀疑是抢夺地盘。
比如,大顺军余部号称忠贞营的一支刘国昌部队,奉朝廷命令东出增援广州,结果,在粤桂边境,居然遭到了自己人的袭击,溃不成军!简直荒唐!
国家危机时刻,这些人还在内斗不休。
而清廷在西南地区的部队就更多了,实力强劲,兵力众多,其中尚可喜部将有许尔显,徐成功,江西将领高进库,盛登科,定南王孔有德,悍将马鸣佩,平西王吴三桂,清军理政王之一的定远大将军,敬谨亲王爱新觉罗-尼堪,顺承郡王爱新觉-罗勒克德浑,老牌最有实力的英亲王阿济格!
可以说,清军调集了最能打的几个王爷,云集西南,因为永历帝集团实力最强的孙可望叛逃,一下子改变了力量对比,满清军节节前进,前锋已经进入了云南,胜利在望。
之前,李允是绝对不愿意西征的,因为粤北清军重兵环视,虎视眈眈,东边杜永和也是隐患,他重心不在西边。
现在,李允必须西征了。
朝廷已经派遣钦差大臣督促了,你再不出征已经失去了道义。
朝廷给的名誉足够高了。
征北大将军,这是方面统帅的名义,几乎是最高的方面军,集团军的统兵官名义,你可以无限制地解读和扩充实力,权利。
南京兵部尚书,这是虚衔,明朝分北京和南京两个都城,北直隶和南直隶,有两套朝廷机构,史可法就曾是南京兵部尚书。有明一朝,可以同时有多个兵部尚书,但是,兵部尚书已经是最高军事长官了!
还有安国公。
南明贵族名义,爵位之滥固然备受诟病,可是,国公已经是人臣能够达到的顶流爵位了!
虽然永历帝在无奈之下,册封过李定国、孙文秀为蜀王、孙可望为秦王,隆武皇帝侧封过郑成功为延平郡王。但是,数量少之又少!
李允的公爵,已经是出类拔萃的存在。
永历帝给了自己这么多的荣誉,自己必须给以报答。
另外,李允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西征分为两个阶段,一,小西征,将粤西的主要地盘收复回来,巩固广州府的西线,同时大量收拢粤西和广西一带的忠于明朝的残余力量,壮大自己的实力,也在征发中历练自己的部队。
二,大西征,如果时机合适,或者等广州军火工厂能够生产供应充足,可以伺机向广西一带的清军侧后进攻,将贵州一带拿下。
他绝不会冒冒失失直接长驱直入和满清军决战的。
根据广州的情报部门侦测,加上审讯各种北伐俘虏,加上庞天寿等人的描述,可以知道,五十多万满清军正在强力碾压永历帝南明朝廷主力,他们的战斗估计还要持续一年左右,让他们去消耗吧,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实际上,他有信心最终击败满清军,可是,却无法平衡那么多南明军派系,不如让清军去解决这个问题吧。
盛夏季节,官兵疲惫,烈日炎炎,白天几乎不能行军,明军也放弃了重型铠甲,全部用车马载运,减轻负担。
李允也不用马宝薛进张存仁等人,以免他们功勋太大将来不好制约,能够让他们镇守一方已经不错了。
七月初三,李允军团前锋进抵三水城。
这里是明清时代一个重镇,东临广州,西联肇庆,濒临北江,位置敏感而重要。
四年前,浙江鲁王和福建唐王的隆武政权崩溃,唐王被博洛大军击溃俘虏,于福建汀州被李成栋杀害,广东的地方势力立刻拥戴了两个王爷建立新朝廷,一个是永历帝,在肇庆府监国,一个是广州的唐王弟弟邵武帝,双方内讧,调集十数万大军对决,地点就在三水城。
庞天寿担任监军。
这是给的虚荣面子,实际上,他的确是顾问官,他和他的锦衣卫太监们,讲述了当时两个监国(摄政王)征战的情况。开始,永历帝大军获胜,随后,邵武帝招降的海盗伪装投降,突然夜袭,将永历帝的大军打得稀里哗啦,一败涂地,最后数万大军仅有几十骑兵逃走!
更可惜的是,得胜凯旋的邵武帝和大臣苏观生,居然骄傲自满,对满清军的窥探毫不在意,当李成栋大军偷偷进攻的时候,广州城的主力在三水作战,还要追击永历帝,广州城空虚异常,都是老弱病残,被几十个李成栋军的间谍混进去,就破城了!
可怜能征惯战的邵武帝和谋略超人的大臣苏观生,转眼间被俘,邵武帝政权被淹没在一片血海之中!
邵武帝的惨烈遭遇,李允已经反复给麾下大将们,马宝,薛进,张存仁,留守广州的总兵苏铁(苏观生的族侄儿)交代了,坚守巩固后方功劳同样巨大!
三水城,清军遍布城墙。
城楼和箭楼上飘扬着清军大旗,有的刺绣着清字,有的是孔字,有的是徐字。
侦查骑兵询问了乡野百姓,告诉李允,守城的清军属于满清定南王孔有德的麾下大将徐成功部,大约五千人。
徐成功?原隶属于耿继茂,多次被李允军团打败!
李允决议围歼徐成功,不让这家伙再逃跑。
在距离三水城八里扎下大营,派遣更多的骑兵四处侦查,搞清楚实际情况。
一个时辰以后,李允下令,一支骑兵五百余人,屯扎在三水城的西边,五千步骑兵,扎在城北,李允带领三千人在城东,水兵一千多人顺着北江以舰船木筏横在城南截断水路,又运载两千步兵到江心的宝鸭洲上。
彻底合围三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