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苗苗说成“变态”的胡大发,一点儿也没有不高兴,大概在他的理解里,这句话算是褒奖了。他笑着对苗苗说:“还有呢。”说着他拿起放在桌上的一个黑色的充电器,“郭群英妈妈的手机就在边上,和这个充电器不是一个型号的。看这个充电器,估计相应的手机和老姚用的‘老年机’差不多,应该是老郭用的。”
郭群英听了立刻说:“对,我爸用的是一款很老的手机,我一直说要给他换,但是他心疼钱,一直不肯换。”
“嗯也就是说,老郭不仅不用电脑,也不用智能手机。”胡大发晃了晃手里已经十分破旧的充电器说道。
“但是老同学,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关心她爸爸用不用电脑的问题?”余小斌问道。
“我在看他找工作的信息源,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天他出门的时候,不是奔着离家出走去的,而是奔着找工作去的。既然是这样子,我们就按图索骥,从老郭出发的时候开始。”胡大发说着转身看了一眼门口,那一扇仅够一个人进出的小门,油漆已经开始掉落了。他仿佛看到老郭那个年过半百已经苍老的背影,带着那个年纪不已经不需要的不服气和倔强,默默地出门而去,“你去了哪里了?”胡大发自言自语着,窗外,大院里好奇的邻居们不时过来张望几眼,看来,老郭的失踪已经成了这里最首要的新闻了,“呵呵,历来都是看热闹的多,帮忙的少。”胡大发冷眼看着那些好奇的目光,说道。
“我们家老郭要强了一辈子了,我了解他,再艰难的时候我们都经历过,他不会想不开的,他已经是遇到麻烦了,求求你,一定要把我们家老郭找回来。”郭群英的妈妈在胡大发的背后,忽然跪了下来。
胡大发对这样充满感情,甚至说煽情的表达方向来不知所措。一来他不擅于这样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二来他不愿意参与其中。
倒是余小斌见了,立刻去扶郭群英的妈妈,大约这样的事情他遭遇了很多,立刻安慰着:“你不要着急,我们既然管了这件事,肯定会负责到底的。”
“那你可不要打包票,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们可以保证的是,我们会尽力帮你们找就是了。”胡大发立刻纠正着余小斌。
苗苗则还在一旁感慨着郭群英家的境况:“说实话,我觉得老板他住的那个地方已经很旧了,但是和你们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这么多年,你们怎么过下来的?”
被余小斌扶起来的郭群英的母亲擦拭着眼泪:“这么些年,将将就就地,也就这么过来了。本来,日子艰苦点儿没事儿,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就好了,没想到现在老郭他……”
余小斌被说得有些动容了:“您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
胡大发却不搭腔,一个人背着手,从刚才站着的位置,向门口走去,打开那扇刚才他望着的小门,外面刺眼的阳光照耀进来,从屋里望出去,就好像胡大发的背影要融化在阳光里一样。
苗苗本来在那边瞎晃悠着,但是胡大发开门出去的那一刻,她忽然瞥去,心里莫名地像被钝击了一下,又闷又疼,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只不过是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而已,没有任何的意义,可是她仿佛在她时断时续而混乱的记忆中,触及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具体是什么,她自己也说不清楚。
“愣着干什么,跟着他出去瞧瞧。”一旁,余小斌轻拍了一下苗苗的后背,说道。
苗苗这才反应过来,恍恍惚惚地跟着他们出门去了。
胡大发顺着刚才的来路一路出去,口中不时嘀咕着:“他从这里出来,唯一的出口就是这个院门……”
他沿着巷子往外走去,巷子里被高墙和棚子遮蔽着,地上一块阳光一块阴影的,让原本就曲折的出路显得更加蜿蜒了起来。
胡大发终于走到了临街的地方。
他左顾右盼着,看着街上三三两两的行人,一辆绿色的公交车拖着笨重的身躯从他面前缓缓驶过。
街边,似乎有什么吸引了他的注意,他向左转去,走到了一个报亭的面前。
报亭里,一个穿着厚厚棉袄的大姐,毫不在意胡大发的到来,就和对待其他过往偶然驻足的行人一样,自顾自地看着手机里下载的泡沫剧,看得不时笑出声音来。
胡大发随手翻着报摊上林林总总的刊物。
挑了几份,丢给了报亭里的大姐,什么都不用说,大姐就顺手接过看了一眼:“一共五块。”
“有个五六十岁的老头,每天早上过来买这几份报纸,但是有一个多月没过来,是不是?”胡大发忽然说道。
这下,大姐才抬起头看着胡大发:“咦?你们认识?有的,好像就住在那边儿的大院里的,我说是年前出去玩儿了还是搬家了。本来,雷打不动每天上午来买的。”
胡大发听了,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对着刚刚跟上来的余小斌说:“五块,给她钱。”
“买报纸?”余小斌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嗯哼,办案需要,难道要我自己掏钱么?”胡大发理直气壮地说。
“唉,你还真是亲兄弟明算账。”余小斌无奈地掏出钱包,顺便问着大姐:“这个,能开个发票么?”
大姐用鄙视的眼光看了一眼余小斌:“我们这么哪儿来的发票,不然你直接拿着报纸去报销呗。”
余小斌尴尬地接过了报纸。
“想想上次那几百块钱的海鲜大餐嘛,这样心里是不是会多少潘平衡一点哈哈。”胡大发坏笑着。
余小斌看了看手里的报纸:“都是云城当地的小报纸啊,老同学,你买这些干什么?”
胡大发一面往回走一面说:“老郭在家基本不上网,他如果每天都跑出去找工作,总不至于说是满大街乱转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