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帝拈须微笑:“朕自登基以来,一直都希望四夷臣服,大周一统天下,但朕也知道,难度太大!”
“陛下,”一位大臣出列,“如今太子殿下奉命督战,已经成功把国境线北推了一百里,太子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可以想象,假以时日,定能完全拿下北戎。”
一大片臣子跪下:“臣附议!”将赵启夸了一个天花乱坠。
庆帝脸上带着笑却已经眯起眼来,不咸不淡“哦?”了一声。
也有几位大臣站出来说什么“都是陛下英明神武,用人得当”“陛下亲自挑选的将军们骁勇善战”“天威所及,北戎焉敢不服”等等。
也有大臣冷静分析:“北戎骁勇善战,几乎上至垂暮老人下至垂髫童子都可上阵杀敌,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还是不能大意轻敌。何况东夷、南欧、西狄全都虎视眈眈,说不定便会趁此机会入侵我大周,不得不防……”
庆帝眯着眼睛静静看着群臣激烈争论不休,忽然抬手往下压了压,群臣立刻噤声,整座大殿里鸦雀无声。
庆帝的目光徐徐落在赵合身上,忽然问道:“平郡王是何想法?”
赵合微微一愣,实在没想到父皇会在这个时候点他的名,忙出列跪倒,说道:“儿臣替父皇高兴,替太子高兴,这一次大获全胜实在是大快人心!”
庆帝点点头,“朕想知道的,不是这些,而是你对此战的看法。”
赵合忙道:“漂亮,这一场仗打得实在是漂亮,尤其是太子的美酒计简直就是神来之笔!若不是这一次,儿臣都不知道原来太子殿下还有这般卓越的军事才能。”
庆帝本来就有些下垂的嘴角又往下垂了垂,“如此说来,你也相信,北伐军在太子的带领下定然能够收服北戎喽?”
“父皇圣明!”赵合伏在地上,“太子英明神武定然能够直捣黄龙!替父皇完成心愿。”
“你们也是这样认为的?”庆帝的目光落在了那些早先站出来吹捧赵启的臣子们身上。
这些大臣理所当然地道:“正是如此!太子殿下虽然年轻,但是知人善任,多谋善断,只要假以时日一定能够打下北戎!”
赵合心头浮现不好的预感,知道自己这一招实在是个昏招!庆帝已经动怒了!他本想使个眼色让这些人都闭嘴,可是在庆帝的威压之下根本就抬不起头来。
赵呈垂着眼眸,唇角急不可见的扬起了一个嘲讽的弧度,这个二弟总是自作聪明,还真以为这“捧杀”之计,能够瞒过父皇的龙目?父皇是老了,却一点都不糊涂!
庆帝冷笑一声,问底下群臣:“诸卿是怎么看的?”
吹捧赵启的那些大臣也感觉到有些不妙,只得硬着头皮匍伏在地上。
赵合想了想道:“父皇,若没有父皇的悉心教导,便没有这般优秀的太子,所以这最大的功劳应该给父皇才是!”
庆帝冷冷看着他:“赵合,你知道朕为什么把你的亲王撸了吗?你知道为什么你上蹿下跳,还是不能重新得回亲王封诰吗?”
“儿臣……”赵合两鬓有汗水滚落,“儿臣愚钝,还请父皇指点……”
“你是朕的儿子,”庆帝慢慢说道,“是不是就觉得这大周万里江山理所当然就有你一部分?”
“儿臣不敢!”赵合急忙重重磕头,“儿臣从未这般想过,还请父皇明察!”
“从未这般想过?”庆帝冷笑,“为什么你的封地内对太子的赞誉一浪高过一浪,反而对你只字不提?太子从未去过你的封地,而你一年之中倒有七八个月都在封地内,朕知道,你在职权范围之内降低赋税,兴修水利,每到春秋就开仓施粥,每到冬季就无偿发放棉衣。
“可是为什么,你领地之中的人只知太子不知你平郡王?赵合,你不觉得你太自作聪明了吗?
“这些人,”庆帝指着那些吹捧赵启的大臣们,“他们哪一个没有收到过你的好处?可是为什么他们要这样不遗余力鼓吹太子?”
赵合脸上的汗水滴滴答答落下来,很快就在身前的地面上汇集成了两小滩。
“还有,”庆帝微微俯身向前,“你为何派人刺杀鲁国公父子?”
大殿中登时出现死一般的寂静,众所周知,鲁国公乃是孤臣,鲁国公一派只尽忠于陛下,谁都不能将他们拉拢过来。
而鲁国公府代表的势力几乎占了大周全部军队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五分之一集中在庆帝自己手中,便是京卫,包括御林军和京畿驻军。
剩下的军队才掌握在各方权臣世家大族手中。
所以没有人能够动摇庆帝的帝位。
不过,朝中其余的文武大臣若是团结起来,还是能够左右朝政的。
在朝中结党营私,历来都是大忌。
所以一直以来赵启都跟文武群臣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安全距离,庆帝才会那么放心把一些无关紧要的政务交给他来处理。
而赵合之所以从平亲王变成平郡王,就是因为当年卢贵妃初初在后宫崭露头角,甚至还压了石皇后一头,所以赵合和卢家就开始上蹿下跳,合纵连横。
一开始庆帝置之不理,后来则把他们做这些事的证据狠狠摔在了他们面前,剥夺了卢家的一些权力,并且把赵合从亲王贬为了郡王,令他一年之内不许归京。
庆帝慢慢往后靠,“算起来那已经是七年之前的事情了吧?看来你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你说,是谁给你的胆子!”
赵合再次叩头,额头早就有血迹沁了出来,声音哽咽,带着哭腔道:“父皇息怒!儿臣这一次并没有坏心……儿臣只是想讨好父皇和太子。太子的确才能出众……儿臣知道儿臣做了很多错事,所以才要尽力弥补……
“因为太子是父皇亲自选定的继承人,所以儿臣才会不遗余力在民间替他造势……这些人,”他指了指那些朝臣,“这些人的确收到过儿臣从封地带回来的土产,但是朝中文武臣等,上至太师太傅,下至九品末流,儿臣都送过的!
“至于说鲁国公父子遇到刺杀,儿臣是冤枉的!儿臣没有做过!还请父皇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