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94章 春申君

始皇帝 第94章 春申君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在咸阳此刻,已经是寒冬腊月,天气变得寒冷起来,庶民们多数在家中猫着,动物也在洞穴当中躲避着寒风,只有少数的庶民河面上凿开冰层,并冰块存储在冰窖当中,等待来着来年贵族享受。

还有的庶民,在修补着房屋,或是打着木柴,纵然是寒冬腊月依旧很是忙碌。

可在南方,在楚国的都城钜阳,此刻却是较为清凉,好似秋天一般的凉爽,即便到了冬天,这里的河面也不会结冰,时刻有着船只在淮水上前进着。

几年前,畏惧于秦军,楚迁于钜阳。

宫殿当中,歌舞在闪动,楚女在演唱着优美的歌舞。

楚王听着歌舞,却是快乐不起来,反而脸上带着忧郁,挥手之间歌女退下。

旁边的老者面容苍老,已经五十多岁的样子,只是身躯硬朗,浑身散发着儒雅的气息,正是楚国的相国的春申君。

春申君开口道:“大王为何在忧虑?”

楚王叹息道:“秦王稷死了,安国君上位了!”

春申君说道:“安国君成为秦王。安国君的才能,谋略等等皆是逊色于秦王稷,只是秦国只要不改变其政策,终究能压着六国打。六国越发的疲惫,终究难以抵挡秦国。”

想着天下局势,想着秦国的强大,楚国的弱小,春申君就是感觉到一丝压抑。

楚王说道:“十年前,寡人为太子的时刻,曾经在秦国为人质,娶秦国公主为妻,在秦国更是生下启儿和文儿。如今,他们已经长大了,我打算接回他们来,甚至让启儿当太子。等到寡人万年后,启儿将成为太子!”

春申君说道:“大王,为何有这样的念头?”

楚王说道:“昔日秦异人在赵国为人质,娶妻赵姬,更是生下儿子赵政。而今秦异人成为太子,接他们母子回秦国,地位尊贵,补偿他们母子。寡人这些年将她们母子丢在秦国,有些对不起她们!”

想着昔日的往事,这位楚王就是心中唏嘘不已。

春申君说道:“昔日,齐国向赵国索要长安君为人质,赵太后不允许。只因为疼爱长安君。可触龙却是劝说太后,父母之为子女则为之计之长远。做父母的当为儿子做着长远打算,这才是真正的疼爱儿子!”

“大王,楚国是什么样子?世人不知道,可难道我等不知吗?”

“大王神武不可测,回到楚国之后,励精图治,不断拓展淮水之地,夺取齐国长城以南区域,淮水以北的土地,更是平定吴越的叛乱,又是灭鲁国。大王之贤明,不逊于历代贤明王者,只是国势越发的衰弱。”

“秦有席卷天下的大势,楚国随时可能亡国,亡社稷。大王接启公子归国,又是能有什么好处?成为楚太子,成为楚王又是如何?不过是被秦军俘虏,再次擒拿到咸阳而已!”

“大王以为,楚国可能抵挡秦国吗?”

楚王听着,眼中闪过颓然之色。

楚国能抵挡秦国吗?

答案是,不能!

楚国若是能抵挡秦国,楚国也不逼迫的迁都钜阳。

楚国能幸存到现在,不是因为楚国强大,而是因为秦国不想要灭楚。

至少在韩国,魏国,赵国等没有亡国前,楚国不会亡国的。

春申君继续道:“大王,让公子启回到楚国,反而是害了公子启。公子启留在秦国的时刻,秦王稷似乎觉得亏待了女儿,于是册封公子启为昌平君,又是册封公子文为昌文君。又是有华阳夫人为秦王后,照料着公子启和公子文等,他们在秦国过得很是滋润。何必回到楚国?”

“父母为子女,当为子女长远打算,为了公子启和公子文,他们留在秦国,会比在楚国过得好!”

楚王点头道:“是呀!楚国是快要倾覆的船只,何必让启儿和文儿在破船上,随着楚国一起沉没,在秦国好,还是在秦国好!”

想到这里,楚王笑了起来。

楚王说道:“难道,秦国真的无敌吗?”

春申君说道;“秦人并非是无敌,只要合纵就可破秦。昔日邯郸之战,合纵之下,秦军败绩。只要合纵攻秦,攻入函谷关,攻占咸阳,就可重创秦国,可逼的秦国割地,还我旧郢!”

楚王说道:“希望如此吧!”

春申君站起身来,恭敬说道:“当今之天下,各国皆是畏惧秦国,唯有大王不畏惧秦国,大王当振作!”

楚王站起身来说道:“楚人八百年社稷,岂能亡于寡人之手,寡人当振作!”

两位君臣握着手,闪过一丝激动之色。

……

“年景分为,丰收,持平,歉收,温饱,饥荒,大饥等六个等级。丰收年景,粮食丰收,百姓在温饱之余,能为国家缴纳足够的赋税,还能有部分的粮食结余;

持平年景,粮食收成一般般,百姓在温饱的时刻,能为国家加纳足够的赋税的时刻,再也没有多余的粮食;

温饱年景,说的是百姓能满足温饱的时刻,无力缴纳,或是缴纳少量的赋税;

饥荒,说的是百姓们收成,不仅无法温饱,反而要饿肚子,这时需要国家赈灾;至于大饥,说的百姓要饿肚子,乃至会饿毙而亡!”

“农民耕地六年,才能遇到一年丰收的年景;十二年可能,遇到一次大饥荒。”

“连续耕地三年,可积累一年的余粮;连续耕地六年,才能有三年的积累。国家没有九年的积累,可谓是不足;没有六年的粮食储备,可谓是急切;没有三年的的粮食库存,可谓是极度危险!”

学宫当中,蒙骜在讲述着兵法,重点讲述到了国家粮食储备。

蒙骜说道:“你们可有疑问?”

赵政问道:“那我大秦,有几年的粮食储备?”

蒙骜没有回答,而是说道:“仅仅有三年!”

赵政愕然道:“如此之少?”

蒙骜说道:“昔日长平之战,初期的时刻秦国出动二十万大军,可等到赵国占据上党之后,秦军在第二年增兵二十万,到了第三年增兵又是二十万,共计六十万。这六十万大军,为主力战兵!”

“又是有三十万百姓,负责转运粮草,借助河道运送,节省部分人力,可长久运输之下,秦国依旧是疲惫至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