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65章 信陵君的预言

始皇帝 第65章 信陵君的预言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马车在继续前进着,信陵君问道:“政,你可知秦国为何能屡败六国!”

赵政思索起来,说道:“地利上,秦国占据函谷关之险;人和上,秦国君臣和睦;兵器上,秦人兵戈锋利……”

扳着手指头,说了起来。

信陵君听着,却笑了起来。

赵政问道:“君上,为何发笑?”

信陵君说道:“秦人兵戈锋利吗,一点也不锋利!”

赵政说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秦人多有能工巧匠,又是有相里氏之墨,入秦为匠,秦人武器先进!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秦人以青铜为兵,铜锡完美配置,打造的兵器不仅坚韧有余,更是硬度强大。这样铸造出的青铜兵器比铁的武器更加锋利、轻便、省力,出剑速度也更快,提高杀敌效率。”

“又是设计制造规范化,从造型、尺寸、样式、工艺、材质均采用制式化大规模生产、检验和管理,秦弩射程远,力道凶猛,破甲无双,敌人为之丧胆!”

说到这里,下意识的想到穿越者记忆当中,秦军攻城的时刻,万弩其发,敌人为之畏惧。

那个电影,叫《英雄》。

信陵君听着,却是笑起来。

赵政虽然聪慧,却终究是年幼,容易不分是非,容易被糊弄。

信陵君笑道:“天下七国,韩国兵家最为锋利,韩国的铁甲防御强大,远胜过皮甲,铜甲;韩国的宝剑锋利,可轻易的劈开战甲;韩国的强弩为天下称雄,可射程为七百步,可洞穿敌人战甲!”

“就连魏国、燕国、齐国、楚国等,皆是锻造铁兵,装备军中,只有秦国却是装备落后,依旧使用着青铜兵器。战场交锋之上,秦人兵器损耗巨大,因为兵戈不行,纵然击败敌人,也是自身损失巨大!”

“长平之战,白起击杀赵括,覆灭赵人四十五万,可秦人也损失二十万之多,为何伤亡如此之大,只因为秦人兵器兵戈不锋利,依旧使用着青铜兵器。”

赵政不服气道:“可秦国还是击败六国,六国为之恐惧!”

信陵君笑道:“军争之道,在于人心、训练、法度、将领、地利、栗米等等,而不只是武器。若是武器先进,那就是无敌天下,韩国早就无敌天下,早就称霸天下了!”

赵政道:“……”

信陵君说道:“至于秦人,以秦弩称霸天下,更是可笑至极。天下各国当中,赵军骑兵最多,秦军战甲最多,韩军弓弩最多。昔日秦与韩对决在成皋。韩军十万,有霸王弓弩,八万弓弩齐射,好似下雨一般,秦军前几排的士兵皆是被射死,然后秦军脱下裙甲,臂甲,只留下胸甲护卫自身,然后举着打盾向前冲锋,到了百步的时刻,丢掉盾牌,冲杀向韩军!”

“可韩军弓弩手皆是在前,戟戈手等老不及支援,就是被秦军冲垮,韩军溃败,十万大军覆灭。至于秦人伤亡不到一万。”

“若弓弩无敌,列国当以韩国为霸,可现实却是七国当中,韩国最弱。但凡强军,皆不以弓弩为荣,反以弓弩为耻,魏之武卒,齐之技击、秦之锐士、赵之铁甲,皆近战破阵之士。你问问你身边的秦卒,秦人可以弓弩为荣?”

赵政看向赵铍,问道:“铍,秦人可以弓弩为荣?弓弩配备数量多吗?”

赵铍说道:“秦军中,弓弩只占据一层而已。我秦人与敌交战,射完弩上的那只箭,就是上前冲杀,若是速度慢了,会耽误斩获首级!我秦人强在锐士(重甲步兵),而非阙张弩!”

赵政无言。

那个穿越者记忆当中,也有很多虚假,错误的记忆。

所谓秦军的“箭阵”是骗人的。

秦人,也非靠着秦弩无敌天下。

赵政恭敬拜见道:“多谢君上,教导之恩!”

信陵君说道:“秦王稷已年过七十,又是多病,不是今年,便是明年,将入地下见太一。安国君又是年纪过大,已经五十多岁,随时可能去世。未来执掌秦国的,可能是你父亲秦异人!”

“安国君为周文王,你父亲秦异人为周武王,吕不韦为太公,未来三十年必然席卷天下,东方六国必灭,如武王灭纣。”

赵政好奇道:“为何是三十年?”

信陵君说道:“昔日长平之战,秦军折损二十万,又是邯郸之战,秦军战败,折损三十万。秦军共计折损五十万。秦国户为二百五十万户,按照一户出一丁,秦国折损了五分之一的成年壮丁。”

“这些折损的士卒当中,又是老兵占据多数,大约有一半的老兵。二十年为一代,等到二十年后,秦军必然兴兵灭东方六国。十年时间,足以平定天下。”

赵政听着,呼吸急促起来。

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秦军损失如此之大。

赵政说道:“二十年后,赵国新的一代也成长起来,必然不畏惧秦人!”

信陵君说道:“秦国占据函谷关之险,可休养生息;可赵国却没有函谷险要,无法休养生息,秦军三年一伐,赵国不仅无法恢复,反而会越发的弱小。此消彼长之下,秦人越发强大,赵人越发弱小。”

赵政说道:“父亲是周武王,那我是周成王,谁又是周公旦,谁又是纣王?”

信陵君没有回答,而是问道:“赵政,我要考较一下你。春秋之时,为何王不杀王,贵人不杀贵人,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赵政说道:“王杀王,终究不详!贵族不杀贵族,亦是此理!”

信陵君说道:“春秋之时,士卒皆贵人,国人,战死者少矣。何以?杀贵人不详,时入战国,诸国不争霸而争地,灭国屠城,杀人盈野,招募野人庶民入伍,多庶人杀贵人!商鞅变法,律法下移,秦国不再是赢赵之秦国,而是庶民之秦国!”

赵政不解道:“那又如何?若要庶人,野人为秦而死战,必然赐予爵位,赐予其钱帛,有何不可!贵人、庶民,皆秦王之民。”

信陵君说道:“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春秋之时,贵人庶民不相和,春秋之时非士卿,不得从军为伍为何如此,因为野人庶民有了兵戈,必然有了权力,那时该会甘心当庶民吗。当庶民掌控的兵戈越来越多,庶民会崛起,贵族会没落!”

“可今之秦国,秦王以贵人之尊,率领天下庶民,杀六国贵人。等到一天下,只剩下秦王一个贵人,四周皆是庶民!”

赵政迷糊道:“这样不好吗?秦王之下,皆是庶民,庶民人人平等!”

信陵君冷笑道:“秦国一天下,依仗的不是王族,公族,而是的无穷无尽的庶民。不是秦不能统一天下,也不是庶民不能统一天下,而是一名贵族率领一群庶民消灭了列国贵族,即自己的所有同类。这不叫自寻死路,那什么才叫自寻死路?”

“作法自毙的,不只是商鞅,更是秦国!”

“秦王一天下,就是灭掉六国,然后再灭掉秦国,那时天下再无贵族,天下皆是庶民的天下,我已看到秦国之亡!”

……

PS:第三更,求追读,评论区打1,或是加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