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415章 党争

始皇帝 第415章 党争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416章 党争(22)

秦王政松了一口气。

李牧终于答应了。

有李牧保驾护航,到了辽东也出不了大事情。

胡人也好,匈奴也好,羌族也好,诸多的草原部落,草原民众皆是处在部落时代,缺乏完善的结构,松散而凌乱。

即便是南下入侵,也是十几个部落联合入侵,彼此各行其事,并未化为一个整体。

说白了,就是一窝蜂往前冲,军阵的配合,队伍的配合,根本没有。

即便有,也很是散乱而无序。

在这种情况下,秦国打义渠,好似爷爷打孙子;

赵国打胡人,打匈奴也是,爸爸打儿子;

燕**事实力很弱,军队战斗力在齐国当中,堪称是倒数。

可燕将秦开也是击溃了东胡,夺取了辽东朝鲜北部的一些地区,更是在辽东的北方,那个缺口位置修建了燕长城,抵御着胡人入侵。民众可以在长城的保护下,进行放牧,进行耕地。

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因为大秦军事实力巅峰,各种名将辈出,军队上实现了整体战,而且完成大一统的秦国,可以把燕国、赵国、秦国等,北部的的长城连接在一起,形成强大的长城防御体系。

也便是说,根本不需要修长城。

秦国、赵国、燕国等君王,经历几百年岁月,已经在北方修建了长城。他需要做的只是把这断裂的长城,连接在一起,化为一个整体。

在一些要害地点,修建坚固的要塞城池。

可相应的,北方的游牧民族却是在崛起的前夜,距离“草原秦始皇”出现,还有一段时间。

将李牧留在辽东地区,算是布局的一角,算是为北伐匈奴作为准备。

“不着急,不能急躁,唯有灭亡楚国,至少要占据长江以北的区域,才能北伐匈奴。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损耗不同。往南方打,越打越是富裕,可往北方打,越打越是穷!”秦王政深吸一口气。

内线作战,打魏国,打韩国,打赵国等,可出动三十万大军,只需要五万运输粮草,又是依靠黄河进行运输,粮食损耗小。

可若是外线作战,打匈奴。

出动十万大军,需要五十万人进行运输,可能一百石粮食,运输到了前线,只剩下一石粮食。

汉武帝为了打匈奴,打了三十年,直接让汉朝人口减半,三代帝王积累的财富尽数消耗一空。

李牧打匈奴的时刻,只是以一郡之力,却是消灭了十几万匈奴人。

这一点上,要多学习李牧。

……

秦王政告辞离去。

李牧放下木桶,到了书房当中,开始翻阅着竹简。

到了现在,已经发明纸张,纸张的价格在大幅度下跌,书籍的价格也在大幅度下跌,一本论语只是十文钱,一本左传也只是五十钱不到。

只是很多老人而言,还是喜欢翻阅竹简。

竹简,有着厚重的历史感,这是纸张无法体现的。

李牧翻阅的是《吴起兵法》,在里面有着吴起如何打仗,如何与敌人交锋。

翻阅片刻,又是拿起一个竹简,这个竹简名为《李牧兵法》。

说是兵法,可里面没有完整的文章,只是有李牧零碎的战争感悟,用兵心得体会。

兵法有用吗?

还真的有用,可以指点某些人用兵打仗。

可兵法又是无用的。

没有谁靠着兵书指挥大战,到了战场上就是靠着战争嗅觉,靠着丰富的作战经验,靠着技巧变化,靠着发觉敌人的破绽,然后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然后,就是赌一把。

可能赌赢了。

也可能赌输了。

幸运的是,他在战场上经常赌一把,却是经常赢。

从来没有输掉过一次。

也可能未来输掉一次,然后输掉了生命。

李泪进来上前道:“恭喜父亲,贺喜父亲,被秦王重用,前途无量!”

李牧叹息道:“伴君如伴虎,尤其是到了边疆地区,成为长安君成娇的将军,可能稍微有一些意外,就是遭遇不测的危险,可能死于非命!”

很多人以为,名将不懂政治。

其实错了,名将在战场上,能打赢一次次战争,对于战场的把控出色。

政治能力岂会太差。

只是名将做事情太专注了,专注在军事上,在政治上就是出现了疏忽。

可从赵国灭亡后,五六年时间,居住咸阳城,不需要鞍马劳顿欧尼,不需要时刻担心战场变化,不需要担心粮食不足。

各种杂七杂八的烦心事少了很多,吃得好,睡得早,又是没有烦心事,反而胖了几圈。

从局内人变为局外人。

过去很多看不破的事情,皆是看破了。

李牧说道:“大秦缺少名将吗?”

李泪说道:“不缺少!”

李牧又是问道:“是呀,大秦名将辈出,有才能的将领众多。尤其是当年,我与秦军厮杀的时刻,多有秦军将领被我击杀。这些来,很多秦人将领想要杀我。只是畏惧着护卫,不敢有丝毫动弹!”

在府邸的外面,有着俩个秦卒在护卫,当着门卫。

两个秦卒的作用很小。

若是有刺客刺杀李牧,两个秦卒根本抵挡不住。

却是秦王向诸多的将领告诫着,李牧还有大用,我要重用他。任何人不得用暗手,陷害李牧。

于是,外面平静了很多。

李牧继续道:“我以为秦王会很召见我,可没有想到足足六年多了。如今,我更是为将军,前去辅佐辽东王成娇,你说这是何意?”

李泪说道:“借助父亲的才能,保护辽东王,这是一个理由。可大秦不缺少名将,为何要请动父亲!难道是要打匈奴,或是打东胡人!”

李牧说道:“我与其他秦军将领比较,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期在代郡,与匈奴部落对峙。而且用着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这是秦王看重的地方。而其他的秦军将领,却是对匈奴的经验明显不足。”

李泪说道:“恭喜父亲,贺喜父亲!”

李牧叹息道:“赵国册封了诸多的封君,可有封君持续到了三代以上的?”

李泪说道:“没有,很多封君最多持续两代,就是以各种理由,被削掉。”

李牧说道:“是呀。赵王尚且用着各种理由削掉封君,你说秦王政能容得下耐心封王封侯吗?或者说,秦王政胸襟大,气度大,容得下那些封君,可太子扶苏登基为秦王,容得下那些弟弟们吗?”

李泪说道;“当年周武王,尚且能册封诸多的王室,还有功臣!”

“哈哈!”

李牧冷笑了一声:“周武王容得下,只因为那时尚且有道德,周公旦大权独揽,却是不篡夺侄儿的位置。

可若是在赵国,若是叔叔大权在握,早就趁机夺取侄儿的王位了。

人心尚可,道德尚存,还可以维持分封制;若是人心崩坏,道德崩坏,分封制也是维持不下去。”

“即便扶苏不削藩王,可第三代,第四代,还能和睦相处吗?我记得周天子尚且烹傻齐王。你说未来的秦天子,会烹杀某一代的辽东王吗?”

李泪哑然,许久后说道:“秦王已设立约定,后世的秦王不得以任何名义废掉封国。若是封王有不轨,可以废掉封王,可选定新的封王,可不能废掉封国。若是觉得某个区域极为重要,秦王想要郡县化,可以直接置换封地,并给于封王补偿,设立新的封地。”

李牧叹息道:“秦王政很是聪明,他知道后世的秦王必然废掉各路封王,于是制定下各种条款,制约着秦王;又是为了防备封王造反,也是制定了各种条款。只是秦王在的时刻,这些法令自然有效了!”

“可若是秦王政死去,谁还吧这些法令当一回事!”

“死人的遗嘱,岂能制约了活人!”

李泪听着,沉默起来。

不久后,成娇被册封为辽东王,就要前往辽东的消息传来。

不只是如此,李牧被册封为将军,辅佐成娇,处理军事的任命,也是随之传播开来。

……

文信王的府邸当中,吕不韦正在下棋。

在对面有一个男子,手中捏着黑子,正是李斯。

李斯说道:“恭喜丞相,贺喜丞相,成为大秦的第一个异姓王!”

说着,言语当中有羡慕之色。

吕不韦却是笑道:“这都是大王的赏赐,大王做事情大气,对于臣子的赏赐更是大方。”

嘴上这样说着,可心里面却是叹息不已。

秦王政,还是在忌惮着他这位仲父。

能在辈分上压下一头的,唯有自己这位仲父了。

秦王政,一直对他这位仲父不放心,到了现在还是在咸阳城居住,理由是大秦还离不开仲父。

前往平原国,担任国君的恰好是儿子吕平。

平阳国,位于平原地带,水土肥沃,是齐国重要的产粮地,也是人口密集的区域。

领土面积并不大,反而有些狭小。可在那里,却是汇聚大约是一百万的民众,算是一块不错的封地。

世人皆是赞叹着秦王政仁慈,对于仲父赏赐之厚重。

可吕不韦却看到了潜在的隐患。

平原国,处在平原地带,无险可守,若是某一天那里发生了叛乱,中央军可以轻易的杀入平原国平叛。

而且,唯一的异姓王看似地位很高,可也很孤立。

在某种程度上,站在群臣的对立面,可他能拒绝这一切吗?

不能!

阴谋,算计的是信息差,我知伱不知,还可能翻车。

可阳谋,算计的是人性。

人性,是最无解的。

纵然知道,秦王政册封他到了平原国,有着大坑存在,可吕家的弟子还是欣喜不已。

李斯说道:“大王,对弟弟成娇疼爱有加,可为何要让他去辽东。”

吕不韦笑道:“辽东,可是好地方。那里看似贫瘠,可若是发展的好,发生为有前途的。至于风险可能有一些,可李牧为将才,可化险为夷!”

李斯说道:“辽东只是小事情,出了事情也是小事情。只是大王是何等心思。何时出兵灭楚国!”

吕不韦笑道:“大王做事情,极为稳健,五层的把握,根本不会去做。唯有到了七层把握,才会去做。可也正是如此,大王不出手的时刻,好似处子一般乖巧,可一旦出兵,却是雷霆一击。”

“灭韩国两个月,灭魏国来那个月,灭燕国三个月,灭齐国半年时间,试问一下,谁能有这样迅猛!”

“这次,大王灭楚国如此,只有各方面皆是准备周全,做事情也是稳妥了,才会果断出击。至于现在,时间上还不够。大王赦免了韩国、魏国、燕国、齐国等,五年的赋税,只是象征性的征收十分之一的地租税,至于其他的徭役,杂役,还有各种杂税等,皆是免除了!”

“这样做的好处的是,藏富于民,民众口袋当中的钱财多了起来,民众富裕起来,可代价也是巨大。这些年,秦国的国库上财政不足,不足以支撑接下来对楚国的大战!”

“楚国,是南方的大国,人口众多,士卒众多,又是蛮横而霸道,没有集结四十万大军,没有三年的粮草,根本不足以支撑这一战!”

李斯说道:“可惜了,很多臣子有些等不及了!”

吕不韦冷笑道:“等不及,也要等着!”

李斯说道:“夜长梦多,若是拖延的时间长了,恐怕会出问题。不如提前结束免税,向着民众征收算赋,还有诸多的杂税,用来收敛钱财,为伐楚而做准备!”

“住口!”

吕不韦说道:“这样的心思,想都是不用想了。大王一诺千金,答应臣子的一定会兑现,同样说要杀某人也一定要杀,性格坚定好似钢铁。说着赦免五年赋税,就是赦免五年赋税,绝对不会有一丝拖延。”

“区区一个楚国,还不值得大王反悔。”

“你这是要尝试一下,大王刀子是不是锋利,还是赌一把大王敢不敢杀人!”

李斯立刻站起身来,恭敬的赔罪道:“斯,有罪!”

吕不韦说道:“做事情要慢,做事情要稳重,不急不躁,方能成就大事情。五年之期已经过去两年多了,还剩下三年,难道等不了吗!等不了也得等着!”

李斯点头着,又是坐到原来的位置上。

计划有些失败,原本计算让仲父带头进攻楚国。

只是计划失败了。

李斯说道:“既然大王打算伐楚,那昌文君就当从右丞相的位置退下来,用来避嫌。

昌文君为楚国的公子,为当今楚王的兄长,这样的身份在伐楚的时刻,有些不适应。”

吕不韦却是说道:“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陌路。昌文君,从小陪伴着大王,更是大王亲近之人,对大王忠心耿耿,他的位置稳固如泰山,没有人可动摇他的位置。”

“告奸之法,对昌文君无用!”

“对于大王而言,稳定压倒一切。对于大王而言,对于六国能臣的容忍度很高。”

“昔日,李牧为赵将,多次杀戮我秦人,可大王还是容下他,派遣他前往辽东,戍守边疆。你觉得大王的胸襟气度,容不下一个昌文君吗!”

李斯说道:“大王贤明,只是不久前有臣子告奸,昌平君、昌文君经常与楚王有着书信往来。

昌平君,昌文君等更是多次泄露大秦情报,给予楚王熊悍,若是到了激战的时刻,里应外合,可能会对大秦不利!”

吕不韦说道:“大王英明,万古英明的君王,皆是不如大王英明。我们能想象到的,大王也是能想象到,我们想不到的,大王也是能想象到。若是要去告奸,也不是不可以。”

“可不要去告奸昌平君,昌文君等两个臣子,而是要告奸昌文君麾下的一个门客,这样做事情可留有余地。若是做事情不留余地,可能倒下的就是某人!”

李斯说道:“臣知之!”

说着,躬身告辞离去。

吕不韦放下棋子,却是微微惆怅。

党争开始了。

秦王政不喜欢党争,大秦的君臣唯有联合起来,彼此才能发展起来。

只是臣子们显然不是这样想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大秦官场的位置是是有限的。尤其是到了高层位置,官位更是有限。

三公九卿,三公仅仅是四个位置,九卿也只是十三和位置。

名额有限,数量有限。

某人占据着位置,后人想要占据,就是不可能了。

若是一味的熬资历,等到某人下去,然后再上位,这也太慢了。

很多人没有那个耐心。

最好的手段,就是搞到某些人的黑材料,然后检举揭发,把某个人或是某个派系斗下去,这样就空缺出大量的位置,可以成功上位了。

即便某人品德高尚,做事情妥当,可举报他的奴仆,举报他的儿子等等。

没有谁白璧无瑕,没有丝毫的问题,只要努力寻找,还是能找到黑材料的。

若是找不到黑材料,也可以编制黑材料,网罗罪名。

或者说,等到某个人真的没有黑材料,不贪不占,清正廉洁,何尝又不是最大的原罪。

李斯就要开始了,很多人就要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