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409章 始皇帝

始皇帝 第409章 始皇帝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410章 始皇帝(12)

秦王政继续道:“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名正则言顺!王朝建立,要有其合法性。夏王朝终结公天下,实行家天下,合法性来源是大禹治水功德无量!”

“等到商汤灭夏桀,理由是,老天爷命他代天推翻夏朝。商朝合法性来自于上天。商君生前称王,死后才能称帝。因此可知,商君既是世俗的君王,也是天帝在人间的化身,算是政教合一!”

“殷商,祭祀上天也是格外频繁。所谓天帝,既指上天,又指祖先神灵,死去的祖先和商王都升天为帝。

那时,谁反对商朝,就是反对老天,反对天帝。”

“到了后来,周人想要推翻殷商,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首先就绝对不能否定天帝。周人找到的理由是,商朝其他帝王没有问题,是纣王胡作非为,得罪了天帝,天帝怒不可遏,于是让有德的周文王、周武王代天处罚纣王!”

“周人认为自己是继承商汤之业,更没有丝毫否定商汤。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这是因为否定商汤,就是否定上天,最终也会否定自己。那时,周武王直接刨开商朝历代君王的坟墓,从里面找到礼器,用着殷商的法统祭祀,周武王更是号称为帝日丁!”

“可在三年后,周武王去世,殷商余孽在朝歌叛乱,东方有大量的殷商联盟国,也是造反。”

“那时,周公旦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商朝王室与上天融为一体都为“天帝”,经过几百年的统治已经深入人心,因此既然推翻纣王统治,已经处罚了纣王,那么就应该将统治权还给天帝后代——殷商王室才符合法理。”

“事实上也是如此,武庚继承了殷商的统治权,可还是有三监之乱。”

“为了统治的合法性,周公旦废掉了殷商神人合一的道统,而是用天子代替天帝,用王代替帝,更是创造周礼。周礼有两个观点,一个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殷商一家的天下,于是要分封制;一个是天命无所归,唯有仁德君王可以得到天命,正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到了现在,大秦取代了周朝,如何证明自己道统的合法性,如何证明秦代周是正确的?这才是大问题。”

芈倩听着,微微点头。

似乎听懂了,似乎没有听懂。

芈倩说道:“大秦能走到现在,能代周而立,成为天子,靠的不是兵戈强大吗?”

秦王政道:“道理是这个道理,可不能说出去,而是要更为合乎情理的理由!不然谁有兵,谁就能当君王,这不是鼓励臣子造反吗?

夏朝给出的理由是,大禹治水有功,合该当君王;殷商给出的理由是,我们是天帝化身,是天神下凡;周朝给出的理由是,文王武王有德行,天命在我大周。”

“我大秦能有什么理由?难道理由是,我大秦更加残暴,更加的压榨民众,秦军不断杀戮无数,靠着兵强马壮,于是成为天子,成为九州之王?”

芈倩哑然道:“那我大秦该如何?”

秦王政微微叹息道:“还能如何?有士人会为秦国寻找好适合道统!阴阳家的五德始终说,昔日是为齐威王准备的,正好现在打包赠送给我大秦。”

“虞舜时代,属土德。夏朝,属木德。殷朝,属金德。周朝属火德。其演化顺序为,木克土,所以夏朝取代虞舜。金克木,所以殷朝取代夏朝。火克金,所以周朝取代殷朝。因为水克火,未来取代周朝的王朝,必是水德。”

“为了证明我大秦获得天命,大秦只能是水德,只能祭祀黑帝,只能尚黑。”

芈倩听着,微微皱眉道:“不对呀,大秦位于西方,祭祀白帝,应该得到金德,而不是水德。”

秦王政叹息道:“这就是政治谎言。”

“真按五行始终说,秦国明明是金德,尚白。但是为了统治法统,不得不削足适履,改尚白而成尚黑。这就是指鹿为马,指鼠为鸭!”

“绝大部分民众都生活在自我安慰式的政治谎言中,君王则负责编造这些谎言,让他们心甘情愿、感激涕零的接受统治和奴役。若是君王连政治谎言,连画饼都不愿意许诺,你说能长久吗?”

芈倩微微皱眉,说道:“那大秦,需要付出什么?”

秦王政说道:“五德始终说,根本在于天命变迁。有德行获得天命,无德行失去天命。秦国得到水德,获得天命;可若是秦国的天命衰竭,就是有新的王朝,得到土德代替我大秦。”

“这是一个大坑。”

“可君王要保持天命,就要有德行。什么是德行?话语解释权,在那些儒生手中。最后,还是要套到儒家的那些理论,最后还要共天下。”

墨家,是儒家平民化一脉;

法家,是墨家黑粉一脉;

可阴阳家,看似起源于道家,可本质上是儒家的分支,属于儒家的贵族化。

接受阴阳家,本质上就是接受儒家。

历史上,秦始皇接受了五德始终说,接受了大秦获得水德,然后尚黑,从而证明天命在大秦。

可稍后发现,大秦既然获得了水德,证明自己有德行。那如何展现自己的德行,是不是要要轻徭薄赋,是不是要仁政爱民,是不是要共天下。

秦始皇,这才发现他被坑了。

他不想要共天下。

只想得到五德始终说的好处,不想要承担义务,更是有焚书坑儒。

很快,大秦完蛋了。

到了刘邦时代,也是继承五德始终说,只是刘邦却是相对聪明一点,只是画饼,却是不兑现。然而儒家不着急,慢慢会兑现的,到了汉武帝时代开始逐步兑现。

汉武帝,想着内儒外法,想着法家为主,用儒家来骗人。

可万万没有想到,法家本质上也是儒家。

而且骗人的鬼话说多了,很多人也渐渐相信了,就连说谎的君王也是相信了。

秦始皇也好,汉武帝也好,他们以为学了韩非子的书,就能斗过儒家,可事实上,他们皆是一败涂地。

……

争吵在继续,为了秦王改名,双方在剧烈的冲突。

秦王叫什么,在剧烈的争吵。

秦王政也不禁止,反而在鼓励着。

很多时刻叫什么名字,其实不重要。

重要的是双方争吵的过程,正所谓重在参与,唯有所有的士人参与了,争论了,哪怕最后失败了,意见也没有采纳。

可也有一种欣喜之感,有一种参加之感。

争吵在持续着,持续了十几天后。

秦王政降临到文信侯府邸。

赵政恭敬的拜见,似乎并没有因为地位高了,而变得傲慢无礼。

对于这位仲父,还是谦逊有礼。

好似昔日的乖孩子。

分宾主坐落,赵政说道:“去年的时刻,母亲去世了,可我还在外地,忙碌国家大事,无暇处理这些事情。最后,还是会仲父和弟弟处理好这些事情。在这里,感谢仲父!”

吕不韦叹息道:“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

秦王政说道:“仲父呀,为秦王该称号,也争吵了十几天了,到了现在也该结束了!”

吕不韦说道:“你确定好称号吗?”

秦王政说道:“我是随意的态度,秦王也好,秦帝也好,泰皇也好,天皇也好,皆是无所谓。”

吕不韦说道:“是呀,伱无所谓,可很多臣子有所谓。你的地位更高了,就可以凌驾在诸多王者之上,可以册封群王,可在东方建立十几个封国了。他们有些等不及了!”

秦王政也是说道:“寡人许诺了很多东西,现在也该兑现了。可我的诸多子嗣,最大的扶苏也仅仅是十五岁,其他的孩子还小,能力不足,根本不足以分封到地方,他们能力不足,才略不足!”

“适合分封的,也只有我弟弟成娇了!”

分封制,说白了就是股东大会。

君王要变得大方,要把股份散发给那些优秀的臣子,很多臣子不再是打工者,而是变为股权持有人。若是秦国所有地区皆是郡县化,意味着群臣只能是打工仔,只能是临时工,永远不要想着占据股份了。

当然,群臣很是聪明不会直接开口,向君王要食邑封地。而是鼓动为诸多的公子分封,然后撕开一个口子,只要开了口子,一切皆是好说。

可看样子,很多臣子没有耐心等待了。

吕不韦说道:“大王,可以慢慢来!”

秦王政说道:“罢了,也不说这些了!仲父,明天你上朝吧,至于称号上,是该修改一下。天皇不适合,泰皇也不适合,秦帝不适合,我觉得皇帝最为适合?”

“昔日有三皇,后面有五帝,寡人之功超越三皇,德行之高超越五帝,当合二为一,化为皇帝?仲父以为如何?”

吕不韦说道:“大王,高兴就好!寡人年老了,不会去上朝了,还是让李斯前去吧!”

秦王政说道:“仲父呀……”

心中微微叹息,想要说什么,却是说不出。

看似亲近着,可彼此却是疏远着,在忌惮着。

又是交谈片刻,秦王政告辞离去。

吕不韦打着招呼,很快的李斯到来。

说了一些话后,李斯告辞而去。

……

次日,到了朝堂上。

朝会在召开着,到了中间的时刻,李斯上前道:“自古以来,德行之高莫过于三皇,功劳之大莫过五帝。大王继位秦王政以来,做事情兢兢业业,每天批阅奏折,到了夜晚时刻,不难拖延到第二天。”

“大王之德行高贵,怜爱士卒,士卒感念大王的恩情;大王又是爱护民众,直接废除口赋,多次减免各种赋税,民众可以安稳的过日子;又是均田地给底层民众,民众皆是有田地可以耕种。”

“大王又是创立洛阳学宫,招揽天下英才,汇聚到洛阳;又是设立师范学校,培养大量的老师,老师又是可以教化诸多的学生,可谓是有教无类。”

“这些年来,国库的粮食日益增加,民众口袋的钱财越来越多,民众可以过上温饱生活。这些皆是大王的恩德。”

“大王为秦王以来,在函谷关击败六国联军,又是灭亡卫国,稍后又是灭亡赵国,韩国,魏国,燕国,齐国等,武功之浩大,超越了历代的秦王,还有齐桓晋文,可谓是万古少有!”

“大王,功高三皇,德过五帝,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大王这样的人,过去不会有,未来也不会有。当合三皇五帝,化为归一,名为皇帝。”

“大王,当晋位皇帝!”

“大王,为第一任皇帝,为皇帝之始,当为始皇帝!”

“请大王,进位为始皇帝!”

说着,李斯跪下,三跪九拜。

其他的臣子看到这一幕,也是纷纷跪下。

本来还是犹豫的臣子,也是纷纷跪下。

没有人提出疑意,没有人反对,几乎是异口同声,全票通过。

满朝的文武有清官,有贪官,能力高低各不相同,可唯独没有傻子,傻子也走不到这一步。

不久前,吕不韦召见李斯,李斯串联着诸多的臣子,大家皆是知道其中的意思。

皇帝,这个位格的提升。

不会,也不可能靠着诸多臣子选举,投票决定,只能是几个人商量好了,然后决定这一切。

秦王政,不可能到朝堂上,直接说我要当皇帝。

而是借助某人的口,说我要当皇帝。

“请大王,荣登始皇帝!”

“请大王,荣登始皇帝!”

“请大王,荣登始皇帝!”

众人起身说道,声音震动天地。

“好!”

秦王政只是说了一个字。

众人皆是沉默下去,皆是带着欢喜之色。

皇帝,是功超三皇,德过五帝。

现在,秦王政灭了五国,功劳已经足够大了。接下来就是德行的弥补,可如何提升秦王的德行,这里面有太多的文章可以做。

稍后会议散去。

从现在开始,秦王政消失而去,有的只是始皇帝。

更改的不只是名号,更是道统的变迁。

很多礼仪和法度,也是随之要变化。

首先,称呼上也是发生了变化。

此刻,李斯说道:“在春秋时代,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姓来别婚姻,氏来别贵贱。因为秦王一脉,为嬴姓赵氏,大王被称为赵政,或是公子政。等到大王成为秦王,又是被称为秦王政!”

“而今,大王为天子,始皇帝。天子称姓不称氏,大王……不对,陛下当称为嬴政!”

始皇帝微微皱眉:“嬴政吗?寡人的称呼,又是变了!”

李斯又是说道:“而今四海就要归一,昔日用着氏别贵贱,可现在大王灭六国,无数的贵族沦为庶民,又是有什么尊贵可言。臣以为当姓氏合一。更是鼓励平民为自己取姓。这样在版牍的记载上,有姓有名也好区分。”

“若是黔首,没有姓只有名,这样在版牍记载上,容易出现混乱!”

秦王政说道:“可!”

李斯说道:“大王为天子,当避讳!”

秦王政听着,却是微微皱眉。

所谓的避讳,不就是古代的敏感字吗!

一旦涉及敏感字,就会被和谐。

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即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尊重。避免利用名字进行人身攻击,而冒犯君主或尊亲超然的地位。

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避讳的一条总原则。

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秦王政说道:“可以不避讳赵,也可以不避讳政,只需要避讳赵政二字。当今要姓氏合一,寡人也应该姓氏合一。其他人不多说了,寡人选择赵政,而不选嬴政!”

李斯愕然,问道:“陛下,这是为何?”

秦王政说道:“只因为赵比划少,为十四画;而嬴笔比划多,为十六画。”

李斯愕然,没有想到是这个答案。

秦王政说道:“六国文字各不相同,而今要统一文字,天下皆是用秦文。只是大篆比划太多,你要适当的精简,化为小篆!”

李斯说道:“唯!”

又是交谈片刻,李斯下去了。

赵政微微叹息:“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

现在只剩下楚国了,似乎快要完成大一统,可各种麻烦,各种问题,只多不少。

现在所谓的大一统,只是靠着秦军的暴力,强行的吧几个国家拼凑在一起,粘合在一起,随时有再次撕裂的可能性。

至于这样粘合在一起,能坚持多久,只有鬼知道了。

……

“简化文字吗?”

赵政似乎想到什么,开始写起来。

一个个文字出现,这是两千年的后的文字,也是最为精简的文字。

只是对比着大篆,却是发现差别太大了。

区别太大了。

后世的简体字,不适合这个时代。

步子不能迈的太大,不然会扯着蛋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