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406章 教育体系太成功

始皇帝 第406章 教育体系太成功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407章 教育体系太成功(12)

秦王政说道:“人才流失,你可有解决的办法?”

说着,问向公子高。

这算是一个考核。

作为君王,考核无处不在。

公子高思索了片刻,说道:“孩儿,也没有好的办法。只是孩儿以为把读书当成生意,认为读书最后要赚大钱,当大官,本身就是错误的。父王在洛阳学宫,倡导学有所用,经世致用,何尝不是把读书当成一门生意。”

秦王政微微皱眉道:“难道不对吗?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公子高说道:“自然不对了。很多人才并没有得到君王的赏识,难道就不是人才吗?”

“孔子有很多门徒,有些门徒身居高位,赚大钱,当大官,如子贡、子路、宰予;可很多门徒却既没有发财,也没有当大官,依旧过着贫寒的日子,如曾参、颜回、子思等。难道,颜回的才能、品德,就比子贡差吗?

事实上不差!

可颜回就是赚不了大钱,有当的不了大官。孔子也无法让所有的学生,都是赚大钱,发大财。”

秦王政哑然。

洛阳学宫的教育,太过功利。

这是公子高指出的缺点。

秦王政张开想要反驳什么,却是沉默了,不知该说什么。

把教育当成生意,本身就是错误的。

认为教育最后要赚大钱,当大官,这不是鼓励许学生们当官后,要多贪污吗!毕竟,前期进行巨大的投入,学生们努力学习,在这个过程当中损耗的精力和钱财无数。等到了学有所成,必然要有所回报。

到了现实当中,就是当大官发大财。

多贪点钱财。

“寡人被坑了!”

秦王政微微皱眉,他设立的洛阳学宫,是按照穿越者记忆中后世大学模式建立的,当时看不出什么,可现在看出了巨大的问题。

讲究功利,极端利己。

孔子有很多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当官的很多,可从事底层劳动的,杀猪,种地的,也是不少。

孔子也没有鄙视他们从事下贱的体力活。

就连孔子在困境的时刻,为丧事当过鼓吹手。

可现在洛阳学宫的学生变多了,可很多人的目的,是变为了赚钱当官。

他是秦王,可也无法让所有的学生,皆是当大官,发大财。

他做不到。

而且落选的,无法当官的学生当中,会有很多的人才。

沧海遗珠,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很多。

这些人会如何?

想着这些,秦王政的心情都是不好了。

洛阳学宫规划错误了,未来会出大问题。

很快的,公子高发现父王的心情不好。

直到最后一天,诸多的学生纷纷汇聚在台下,秦王政站立在高台上,开始训话说道:“当年,荀子入秦。秦昭王说道:“儒家无用!”

可荀子说:“儒家很有用。如果儒生得到君主的任用,会当一个合格的臣子;如果无法得到重用,退居在民间,会做一个老实的百姓。即便处境艰难,生活困难,也不会用邪恶的手段,满足自己的**。处在贫穷当中,也是想着维护国家大义!”

“在这里,寡人要说,荀子很了不起,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还要对医学院的学生说一些话。昔日的时刻,秦国每年因为看不起病,或是对婴儿照料不利,死亡的人数达到众多。

可从中医学院创立,大量的医生出现,行走在各个乡村,还有部分的免费医疗,简单的医疗。秦国的新生儿死亡数量从四十五万降低到了二十万,因为看不起病每年死亡人口从三十万降低到十万。死亡的人口少了,新生的人口多了,这是强国的根基所在!”

“医生医术差一点不可怕,就怕医生没有了良心,把小病治成大病,把快要要痊愈的病情,治疗成慢性病。很多简单医药就可治好病,却是变为繁杂的药材,就是为了多赚钱!”

“医生是良心行业,没有了良心,再高的医术也是无用,反而是祸害无穷。医生当铭记,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

训诫完毕后,秦王政告辞离去。

……

队伍在前进,离开洛阳,到了函谷关,再次回到咸阳。

到了咸阳宫当中,秦王端坐在这里,有陌生的感觉。

离开三年,对于咸阳宫有些陌生。

可端坐在这里,秦王政有安全之感。

在秦王宫,他才是秦王,可在外面的时刻太危险了。

不久之后,诸多的后妃纷纷请来,拜见着秦王。

秦王点头回应着,还送上一些礼物。

能陪伴君王出行的妃子,只是少数人;多数的妃子,却是未能出行。

此刻,要给这些妃子们一些礼物。

接着,又是诸多的孩子,前来拜见。

秦王政询问着,考核着功课,又是给予一些小礼物。

家庭事务处理完毕后,接着昌文君、卫缭、隗状,顿弱等等臣子,陆续到来,向着秦王禀报着。

在秦王政离开的这些日子,一部分奏折是丞相们进行处理,侧重在一些微小事情的奏折;可一些大的奏折,重要的奏折,皆是要快马传送,然后秦王政亲自处理着。

此刻,昌文君在汇报着,汇报着年度工作。

汇报各种大事情小事情。

昔日的时刻,昌平君是老大,昌文君是老二。

作为弟弟,昌文君经常听着哥哥的话,显得没有主张,好似附庸一般,存在感很低。

就好似绝代双骄当中,怜星一般存在感低。

可作为君王,秦王却是要搅动臣子们内斗。臣子们若是和睦相处,秦王反而是担忧的睡不着觉了。

于是,昌平君陪伴着秦王,在外巡游,此刻更是在齐国处理政务,无法回咸阳。

可弟弟昌文君,却是成为右丞相,处理着诸多政务,在政治影响力失去了逐渐超越了哥哥。

弟弟,还会听哥哥的话吗?

根本不会了!

此刻,昌文君汇报着数据说道:“大王,秦国有十五个郡。秦地有,内吏郡、巴郡、蜀郡、陇西郡、北地郡、太原郡、上郡、河内郡、三川郡、上党郡、河东郡、汉中郡、南郡、黔中郡、南阳郡。这是秦孝公开始,五代君王努力,为大王留下基业!”

“在大王登基后,夺取魏国的土地,设立东郡。又是占据赵地六郡,云中郡、邯郸郡、巨鹿郡、雁门郡、代郡、常山郡。魏地旧地,化为砀郡;韩旧地,化为颍川郡;灭燕国,化为六郡,分别为广阳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夺取齐地五郡,化为东海郡、齐郡、琅琊郡、胶东郡、济北郡,共计为二十个郡。这是大王,为大秦开拓的土地。”

“昔日,老秦地人口为一千二百万,可在大王登基后,灭亡五国,夺取赵国人口三百万,夺取韩国人口一百三十万,夺取魏国人口二百万,夺取燕国人口一百五十万,夺取齐国一千一百万人口,增加一千八百万人口。”

“到了现在,秦国人口为三千万之多。”

秦王政笑道:“那楚国有多少人口?”

昌文君说道:“楚国有七百万人口,其中三百万分布在淮泗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还有淮南为百万人,吴越为百万人。还有百越地区,更南方的地方为二百万人。这些地区多数部落为主!”

秦王政问道:“楚国可出动多少军队?”

昌文君说道:“若是对外作战,运输线变长,最多二十万;可若是在淮泗地区作战,可汇聚四十万大军。若是秦军与楚军交战,楚国最多调动淮泗地区,还有淮南地区大部,还有吴越少部分军队。”

“楚国太大,军队调动不灵便。”

秦王政点点头。

到了现在,只剩下楚国未灭。

秦国有三千万人口,楚国有七百万人口。

这七百万人口当中南方很多地区,都是部落为主,只是象征性的向楚王纳贡品,楚王在那里并未设立有效管理,属于不可使用人口。

真正可以动员的人口,也就四百万人口而已。

在领土上,在人口上,在军队数量上,秦军都是占据着优势,形成全国辗轧一隅的局势。

秦军可以分兵两路,一路出大梁城,沿着鸿沟,进攻陈县,寿春等地;一路从齐长城出发,进攻楚国鲁地,进攻彭城等地区。

可谓是优势在我。

秦王政收敛杂念,问道:“耕地为多少,收取赋税多少,官吏数量为多少,粟米为多少?”

昌文君说道:“大秦有三亿五千万耕地,人均耕地为十亩多。只是具体情况各有不同,比如燕地,代地,巴蜀等地,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在五十亩,甚至是百亩。可在关中、河内、河东、三川郡等地,却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八亩地!”

“不久前,大王均分耕地,大王占据两层,将士和官吏占据三层,庶民黔首占据五层。去掉高层占据的耕地,占据人口九层五多的民众,只是占据不到五层的耕地。底层的民众人均占据六亩地。”

“可事实上,耕地数量比这个还少。”

“最近几年,秦国灭韩国、魏国、燕国、齐国等,陆续免收各种税收,只是在秦地和赵地征收税收。收取地租为五千石,其中粟米为两千万石,稻米为一千万石,大豆为一千一百万石头,其他枯须不等。”

“秦吏的数量也在膨胀平均每个县有一百个官员,郡城有五百个官员,官吏数量为二十万,每年要耗掉其四千万石,只结余不足八百万石粟米。”

说道这个数据,昌文君就是皱眉不已。

剩下这点粮食,稍微遇到问题,就是钱不够花了。

秦王政也是皱眉道:“国库有五千万石粟米,官员就是消耗了四千万石,这也太花钱了!”

昌文君又是说道:“三亿五千万亩耕地,不可能所有耕地,皆是要种植粮食,有的种植桑树,有的种植麻,有的还要养马、养牛、养羊,还有的耕地,要进行休耕,恢复土壤肥力。每年能用来耕地,用来种植粮食的耕地,也只有两亿五千亩而已!”

接着,又是说着一大堆的数据。

数据虽然枯燥,可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秦王政仔细的听着,不断的分析。

随着,大规模的减税,财政出现了紧张。

给官员发够工资后,剩下的钱财不多了。

可这也恰好适合。

剩下的一千万粟米,足以应对各地的自然灾害,各自意外情况。

减税很必要。

大秦快要一统天下了,总是要让民众过上好日子,现在比过去好。

况且,秦国最近几年,也不会有大范围的战争,也不需要太多的钱财。

借助王店,借助买卖白糖、蜂窝煤、白盐、胡麻油、豆油,也换取了大量的布匹,钱财等,也可以进行储蓄。

秦国的日子,还过得去。

……

离开这里,昌文君松了一口气。

秦王政,变得更加有威严。

可相应的,秦王政也变得更加的大气,对于赋税的减免,也是更加大方。

看似国库的钱少了,可国家却是稳定了。

少府,为秦王掌控着私库。

各地的山泽、矿产、店铺的两个,还有诸多的王田,牧场等,皆是属于大王的私产。

少府,直接隶属于秦王,为秦王敛财!

毕竟,秦王要修建宫殿,修建陵寝,赏赐臣子财务,赏赐士卒财务等等,皆是要来自内库。很多时刻,国库财政不足的时刻,秦王还要命令着少府,直接从私库当中下拨钱财给国库。

最为典型的是,秦王借助煤矿,盐池,还有各地的店铺等,获得大量的钱财。

过去的时刻,民众缴纳赋税后,又是兵役,徭役,杂税等,口袋当中已经没钱了,没钱购买各种商品;可现在,秦王政赦免了民众的各种赋税,民众在储存一定的粮食后,也会去购买一些商品。

这些钱财,一部分流入商人的口袋,一部分也是进入王店当中,进入秦王的口袋。

“不过,国库的钱财不多了。到了现在国库只剩下三千万石粮食,根本不足以支撑战争。只有在齐国、燕国、魏国、韩国等,免税五年后,那时才可能进攻楚国!”

“五年后,进攻楚国!”

昌文君确定着时间线。

秦国进攻楚国,必然会对楚系外戚造成影响,影响着秦国朝堂的稳定。

造成秦国局势的动荡。

这是秦王要尽量避免的。

秦王需要的是稳定,而不是朝堂内外打打杀杀,这样必然破坏秦国对东方六国的吞并和消化。

“不过也说不准,只是不知少府掌控的内库当中。若是内库的粮食充足,可能会足以打仗。少府,借助着粮食最低保护价,每次的时刻都是拉高着粮食的价格,这些年也收购了很多的粮食!”

昌文君微微叹息。

昔日的时刻,丞相的权力可谓是一言九鼎,掌控着军事、政治、司法、财政、人事、刑法,监控等诸多的大权。可到了后来又是一个左丞相,瓜分了部分的权力,又是有太尉、御史大夫等,瓜分其权力。

似乎还不够,又是扩大少府权力。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在秦王政掌控后,少府设立的垄断性企业,开始获取大量的钱财和粮食。

而且,用着让利于民的策略,出售的食盐、白糖、蜂窝煤等,不仅是质量好,还是价格低廉,有着相当强大的竞争优势,这是很多商人所不具备的。

回到府邸后,想着一些事情,昌文君写了书信。

不久后,快马离去,向着齐地而去。

大约是十五天后,昌平君看着书信,又是想着秦王政的想法,微微叹息:“五年呀,秦国五年后才进攻楚国,这是楚国的机会!”

“可五年后,秦国变得更为强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