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336章 反贪司,郭开

始皇帝 第336章 反贪司,郭开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337章 反贪司,郭开(12)

“对于底层民众,当有敬畏之心。”赵政叹息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说的是对大夫不能用刑具,要用礼仪;而对庶民,不能用礼仪,只能用刑具。这是最早的严以待民,宽以待官。”

“然后,夏朝完蛋了。”

“仅仅因为夏桀修建了宫殿,然后多睡了几个女人,就是亡国吗?根本不是!不是君王的腐化,而是一群人的腐化,一个阶层的腐化。”

“等到夏朝灭亡的时刻,夏桀嚣张的说:“我是太阳,若是我陨落了,世界将陷入黑暗当中。”可民众的回答是:“你若是太阳,我们愿与太阳同归于尽。”

“民众是顺民,可顺民不代表好欺负,欺负的顺民多了,顺民将怒火隐藏在心中,不断的沉默着,沉默呀沉默,在沉默当中爆发,然后在沉默当中毁灭,毁灭着自我,也毁灭着世界,毁灭着君王。”

“君王和权贵的报复,只是随意一说;可民众的报复,却是燃烧自己,毁灭世界。”

想到了夏桀,赵政下意识的想秦二世晚年。

吕不韦说道:“大王,仁慈!”

赵政说道:“不是寡人仁慈,而是寡人胆子小。民众如水,君王如船,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大秦江山想要延续,就要善待民众,就要均田地,就要打击**,谁若是阻拦着寡人,寡人就是杀谁!”

说到了最后,秦王政霸气外漏,杀气腾腾。

吕不韦也感觉心神摇曳,感觉到一丝压力,还有恐惧。

刚才是贤明的,仁慈的君王,可现在就是一位霸道,凶狠的君王,杀人如麻的君王。

这一刻,秦王政才是真正的秦王。

过去的时刻,秦王政对王后芈倩很多,对扶苏很好,对侍妾们很好,对将士们很好,对底层的民众很好,对他这位仲父更是礼遇有加,似乎颇为仁慈的样子。可在很多时刻,仁慈,就是软弱的象征,就是无能的象征。

然而,所谓的仁慈只是伪装,这就是包装秦王政而已。

所谓的仁慈,只是为了日后不仁慈。

在秦国大开杀戒,在赵国大开杀戒,在洛阳大开杀戒,到了现在直接或是间接,死在他手中的敌人更是不计其数,这样的人岂会是仁慈之辈。

所谓的仁慈,是因为没有触犯道秦王政的底线,对秦王政有用,自然是仁慈;

所谓的凶残,是触犯了秦王政的底线,在触犯底线的情况下,没有人不可杀,王后芈倩,太子扶苏,仲父吕不韦等,皆是不能例外。

这位秦王冰冷如机器,永远不会感情用事,而是理智的做出最佳的选择。

“这就是大王的本性吧!”

吕不韦心中嘀咕着。

……

不久后,仲父归来的消息传来。

众人在吃惊着,可稍后又是平静下来。

因为仲父,接下来没有担任任何的职务。

不久之后,秦王政、右丞相卫缭,仲父吕不韦,统计司司长乌氏倮等,四个人汇聚在一起,开始商议如何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如何增加民众收入,国家财政收入,对五国开展经济战。

制定未来的几年,秦国的经济发展计划。

这些需要懂得经济学的人,商议出妥当的政策。

至于外行,不懂经济学的,还是不要进来了。

吕不韦大商人,卫缭成功的商人,乌氏倮大商人,赵政不是商人,却是有穿越者的记忆,有着相应的经济知识,可以做到纸上谈兵。

天下的经济模式,实际上就是三种,一个是小农经济模式,一个是计划经济模式,一个是市场经济模式。

这是西方的经济学说。

可在华夏称呼为,一个是小国寡民模式,一个是法家专权模式,一个是黄老模式。

称呼上不一样,可本质上是类似的。

道家的模式,小国寡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每个村子都是相对封闭完整,经济闭环的经济模式。

在平常的时刻,村民自己种植粮食,自己消费粮食,自己种植桑麻,自己编织衣服。

生活需要的木盆、陶瓷、磨盘、农具等,村里面自己能生产,自己可以制造出来。

很多农民一边在种地的时刻,还有很多副业,木匠、铁匠、泥瓦匠等等,不需要外界的资源供给,对外界的需求很低。

这有利于民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然而,却不有利于君王对地方的统治,不利于权力的扩展,不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

当民众不需要官员,官员还有什么权力。

当民众不需要君王的时刻,君王还有什么权力。

没有消费就创造消费,没有需要就创造需要。

于是,发明了货币。

货币最初发明的时刻,不是为了方便交换,而是为了打破小农经济,更是为了空手套白狼。

在很多农村,哪怕是在九十年代,还是保持以物易物,因为以物易物永远不会吃亏;而用粮食货物等,换取来金银纸币等,看似等价交换,实际上是用一些有价值的货物,换来一些无用的石头,无用的废纸而已。

这些所谓的金钱,也只能买下一些常用的东西,很多的东西买不下,很多的地方钱是无用的。

朝廷会控制货币的数量,定期的将货币投放到市场当中,增加货币的数量,让大量的货币进入民众手中,从民众手换取粮食,布匹,皮革等物品。

空手套白狼,大肆的收割民众的财富。

在这一点上,商鞅就看的很是清楚,“粟生而金死,粟死而金生!”

卖掉粟米,换取金钱,这是亏本买卖;用着国库的金钱,买下粟米,这是赚钱买卖;

所谓的财富,从来不是朝廷府库有有多少货币,存储多少金银,这没有意义;所谓的财富,而是粮食产量,钢铁数量,桑麻的数量等等。

似乎觉得不够,又是发明看口赋,算赋。

民众为了缴纳赋税,只能是把自己的粮食,把自己的桑麻等,卖到了市场上,换取金钱;然后,用着这些金钱,给国家缴纳赋税。

利用这种手段,打破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然后利用货物的涨跌,收割民众的财富。

又是把控粮食,桑麻的定价权,进一步收割财富。

然后,朝廷趁机赚钱了,地方的官吏和士绅也是喝几口汤。

很多民众会发现,辛苦种地一年,收入微薄;

辛苦种地两年,欠下债务;

辛苦种地五年,债务增加;

辛苦种地十年,债务继续叠加。

民众越是努力种地,越是欠债多,越是处在困境当中。

底层民众不断努力奋斗,不会增加财富,只会增加负债。

很多的底层民众,会卖地给那些官吏和士绅,导致穷者越发的穷,富者越发的富裕,等到小农经济彻底破产的时刻,国家收不上税收,底层民众困乏,官逼民反,帝星飘荡,天下皆反。

到了那时,纵然是尧舜禹转世,也是无法维持局面。

法家的专权模式,就是计划经济模式。

当今的大秦,法学家们提出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计划经济模式,制定了严苛而繁杂的法律,从衣食住行等皆是全面的管理,种地花费多少斗粮食,每顿吃多少饭,都是细致到了极点。

在这种模式之下,大秦民众一年收获的粮食,除掉留下自身的口粮,少数的种子之外,多数被朝廷用各种手段拿走,与毛熊的余粮收集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然后,这些收集起来的各种资源,不断的用来军事战争,或是按照战功,分给民众。

在大秦,没有太穷的人,也没有太富裕的人,民众过得日子多好,多幸福,这是扯淡,可大秦的贫富差距也是七国最小的。

同样,大秦的经济发展也是最为缓慢的。

按照Gdp计算,七国当中,齐国的最高,赵国,楚国次之。

反而大秦的Gdp,处在很低的位置。

然而,大秦的军事能力是最强的,政府动员能力也是最强的。

大秦在建国后,依旧打算采取计划经济模式,然后开始大搞基建,修建长城,修建灵切,修建各郡县的道路,修建阿房宫等等,朝廷在不断的搞基建,然后不断的调动民众,发工资和粮食给民众,从而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这与后世大搞基建,不断修建农村的公路,高速路,修建地铁,修建房地产,直接搞出六亿栋房子等,本质上是一个概念。

就是要通过不断的搞基建,不断的拉动内需,不断的刺激消费,基本上是一个概念。

虽然间隔两千年,可本质上不变。

很多大秦的官吏知道搞基建,扩内需,保就业,促增长概念,然后不知怎么的就是维持不下去了。

黄老模式,就是市场经济模式,君王放任不管,任由下面的自由发展,只是少量的干预,就好黄老思想。

黄老思想,本质上官退民进,自由发展,放任民间不断的长草。

本质上,就是藏富于民。

只有民间富裕起来,朝廷才能征税,才能割韭菜。

在汉文帝,汉景帝的时代,就是黄老思想,在盐铁上地方经营,放任地方经济发展,官方在退却,放任民众自由发展,结果民众富裕起来,那些顶级富翁和权贵财富增加的更快,贫富差距巨大。

富商与地方的诸侯,朝廷的官员等勾结起来,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各种危机隐藏不断。

这是典型的“一放就乱”。

到了汉武帝时代,改变着黄老思想,看似独尊儒术,欺骗民众,可本质上却是加强法家思想,官方势力的前进,官方垄断在加强,民间的资本在退步,很多大商人被率先收割财富,接着割中产阶级,再割底层的民众。

然后,天下皆是反对汉武帝,差一点酿造成大祸。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互为表里,阴阳相济。

然而,不论是市场经济也好,还是计划经济,皆是从打破乃至是撕裂着小农经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可能有冲突斗争,可更多是可以妥协,可以变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或是市场为主导,计划为辅助。

可小农经济,注定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死敌。

赵政开口说着三大经济模式,开始尽情的纸上谈兵。

他不懂经济学,不懂经商,可架不住有着穿越者记忆。

在大秦的时代,是知识垄断的时代,很多的书籍都是权贵才能阅读的,即便是权贵阅读的书籍也是有限的;可在后世,打开手机,就能随意翻阅很多书籍,免费下载,阅读量广,视野也是广阔,几乎人人是嘴炮,人人是专家。

让这群人去经商,去治国,去实践,多数不行。

可若是纸上谈兵,口嗨一下,还是可以的。

还是能咋咋呼呼的,吓住一群人。

说完之后,赵政看向了吕不韦,吕不韦开口了。

接着,卫缭开口了。

随后,乌氏倮开口了。

众人在商议着,开始讨论起来,开始制定起来。

从粗糙的案例,开始变为切实可行的方略,变为真实可依靠的政策。

关中,河东,太原、上党,三川郡、陇西郡、汉中郡等,这些是大秦的核心地带,继续实行着计划经济,免去口赋,就连算赋也要降低一半,义务教育要加强,各种福利待遇要加强。

要收取天下的资源,财富,用来供养这些地区。

毕竟,这是大秦的基本盘,这些地区不乱,即便是天下皆反,大秦也可成功的平乱。

为了获得这些地区的民心,减少赋税,增加福利,这是基本的策略。

接着,在赵地的邯郸郡、代郡等,实现自由经济政策,休养生息为主。

在权力上,减少对地方的干预,在某些地区实行官退民进。

看着这个计划,赵政点点头。

事实上,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合理,还是不合理,是成功,还是失败。

他也不知道。

唯一明确的是,大秦很是强大,强大的秦国有着较高的容错率,有着巨大的抗风浪能力。

即便是失败了,即便是有诸多的问题,也能扛得住。

……

种种事情,终于妥当了。

众人开始离去。

赵政问道:“仲父呀,寡人打算设立反贪司,何人可为司长?”

吕不韦说道:“我可以担任!”

赵政说道:“杀鸡焉用宰牛刀!”

吕不韦说道:“大王,可是打算用郭开?”

赵政说道:“郭开是一个好臣子,想要治理贪污问题,又有谁能比得上郭开更加的适合!”

吕不韦说道:“郭开,可是国之奸臣。在赵国遇到危机的时刻,不想着为国死战,而是为了苟且性命,直接向大秦私通,出卖赵国的种种隐秘,导致大秦熟悉赵国的兵力配置,城池情况,将领消息,粮草府库,器械准备等等!”

“在赵国的时刻,郭开更是多次贪墨钱财,可是一等一的大贪官,这样的人配成为反贪司司长吗?”

赵政却很是诚恳的说道:“郭开适合,没有谁比郭开更加适合了。郭开是贪官,可很多贪官,贪污钱财,是为了享乐,是为了家人朋友享受利益;可郭开贪墨钱财,多数的补贴给赵王,补贴给赵国。仅仅是这一点上,在格局上就是超越很多的贪官。”

“其次,郭开很有能力,能力很出色。想要治理坏人,唯有比坏人更坏,想要治理小人唯有比小人更小人。想要用清官,前去治理贪官,这是开什么玩笑。郭开是贪官,懂得官场上的潜规则,懂得其中的门道,可以利用他,以毒攻毒,可以快速的发现贪官,清理贪官!”

“寡人思考了很久,觉得郭开最为很适合,至于郭开反噬,寡人不怕。

赵秧可以用阳虎,寡人为何不可用郭开。若是他郭开干得好,寡人可以给予其奖励,甚至是封侯;可若是郭开干的不好,寡人可以直接将其弄死!”

阳虎原为鲁国季孙氏(季平子、季桓子)家臣,通过控制季孙氏把持了鲁国的朝政。而后在和鲁国三桓的斗争中遭遇失败,逃往齐国后又遭到迫害,辗转逃到晋国,受到了赵鞅的重用。

孔子听说自己的仇敌阳虎被赵鞅高薪聘用后,又开始斥责赵鞅,诅咒道:“赵氏其世有乱乎!”

结果,阳虎倾心辅佐赵鞅,几乎使其成为春秋时的霸主。

在穿越者记忆当中,一个臣子叫裴寂。

在隋炀帝时代,那是有名的奸臣。为了拍隋炀帝的马屁,他可是不惜被天下人唾弃,一边搜刮老百姓的财富,一边强硬的征召强壮的劳动力,只为了讨好隋炀帝,当时的老百姓们普遍都对他强烈不满,他在民间的名声也是非常的糟糕。

可裴寂跟了唐太宗以后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特别的耿直,不断的劝诫,简直是忠诚。

为何如此?

臣子是什么现状,很多时刻是由皇帝决定的。

皇帝喜欢谄媚的奸臣,臣子们就是变为奸臣;

皇帝们喜欢忠臣,臣子们就是变为忠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