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320章 回到咸阳

始皇帝 第320章 回到咸阳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321章 回到咸阳(12)

时间在流逝,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秦王政十一年。

从灭亡赵国,到了稳定着赵国的局势,到了处理诸多的政务,已经有一年多了。

在这一年的时间,赵国开始稳定下来。

局势变得安稳起来。

崩溃的经济,得到了缓解和压制。

陷入饥饿民众,有了一口饭可吃。

至于温饱尚且谈不上,可也能混个半温饱了

局势,在不断的好转。

很多的秦吏也是恪尽职守,努力工作,指望他们像老黄牛一般那还是不可能的,可至少暂时还能凑合。

翻阅着奏折,回想着赵国的局势,赵政打算离开赵国。。

该处理的也是处理差不多了,该回家而去,该回咸阳了。

继续留在邯郸,意义已经不大了。

况且,再不回咸阳城,咸阳城可能发生大变。

引蛇出洞也好,试探也好,也差不多了。若是继续下去,弄假成真,导致局势变坏,那就得不偿失了。

“该回去了!”

赵政下令着,吩咐着赵高。

赵高起身离去,前去安排车架了。

太子扶苏端坐在那里,翻阅着书籍,似乎有些走神。

赵政问道:“扶苏我儿,可有什么疑惑?”

扶苏说道:“孩儿有一些疑惑!”

赵政说道:“那你可说出来!”

扶苏说道:“孩儿读了很多书,学习了很多的东西,可现在感觉很多东西,皆是无用的,皆是用不上的。比如,孩儿向着太尉学习兵法,可孩儿只会只会纸上谈兵,真的去领兵打仗,不如那些专业的将领!”

“况且,我大秦名将辈出,他们指挥打仗出色,孩儿感觉学这些兵法无用!”

“赵高教授我剑术,可我身边有侍卫保护,学下的剑术也是无用。若是真的到了孩儿拿着宝剑,与刺客搏杀的时刻,那些侍卫们可以自杀谢罪了!”

“蒙恬教授我驾车之术,战场搏杀之术,可我不需要到战场上搏杀。等到真的需要我拿着长矛冲杀的时刻,那还是大秦距离亡国也不远了!”

“孩儿发现,君子六艺皆是无用。”

说着这些,扶苏满是苦恼。

那些大臣们为他的老师,教授了他很多的东西。

可渐渐的,他却是发现这些东西,多数是无用的。

现实生活用不到,因为身边的侍卫,臣子们会做的更好,不需要他去做。

赵政听着,却是笑起来,说道:“孩子,你想要真话,还是要假话?”

扶苏说道:“父亲,还是先说假话吧!”

赵政说道:“昔日母亲说,君子不器,说的就是君子不是器物。很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培养成器物,培养成优秀的木匠,优秀的铁匠,优秀的医生,优秀的校尉,优秀的书吏等等,这些本质上是器物。”

“可你是秦国的太子,不需要成为器物,因为大秦不缺少一个将军,不缺少一个书吏,不缺少一个优秀的工匠。若是寡人会直接把伱培养为一个优秀的人才,反而是最大的失败!”

“平民家庭的父母,都是希望把儿子为人才,最好懂得一技之长,灾年饿不死手艺人;可作为君王,若是把太子培养为人才,让儿子学会一技之长,就是最大的失败!”

“从古至今,都有一条千古不变的定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被治于人。”

“什么是劳力者,就是那些精通一技之长的人,那些专业人才,那些优秀的工匠,那些出色的人才;

什么是劳心者,就是那些精通算计,精通权谋,洞察人心,善于算计之辈。”

“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洞察人心者的世界。那些君王,顶级权贵,有钱人等,培养下一代会让他们精通权谋,精通人心。只有那些穷人的孩子,底层民众的孩子,才会天天学这个学那个,努力成为人才,努力成为器物。”

“可顶级贵族,是要尽量避免后代成为人才,成为器物的。”

“歌舞再为出色,也只是供有钱人享乐的玩具;秦法学得再好,考试再好,也只是权贵的工具;弓箭射击再好,也只是君王的鹰犬;兵法再为出色,也只是走狗而已!”

扶苏问道:“那顶级权贵,如何教授后代权谋,如何教授其洞察人心?”

赵政说道:“两个字,博雅!”

扶苏不解。

赵政说道:“博的本质是无用,懂一点而非精通,但事事都懂一点,不会在任何事情上犯常识性的错误,也绝不会被一些看似美好,实际却虚无缥缈的东西诱惑;能培养远大的眼光,能看清前方的迷雾。”

“雅的本质也是无用,但无用的目的是为了有用,必须用这些无用的‘雅’培育出相应的品味和性格,这种品味和性格,又是让很多品味相同,性格相同的人汇聚在一起,治理好某个封地,或是国家。””

“博雅的,本质就是无用,可将这些无用的知识,化为有用的智慧,就是贵族教育的根本!”

“扶苏呀,你觉得现在学得这些东西,皆是无用,可无用就对了。无用是为了有用?”

扶苏皱眉道:“孩儿还是不懂!可真话又是什么?”

赵政说道:“君王想要维护统治,要建立思想牢笼,让天下的读书人,研究和学习一种无用而浪费时间的东西。用着这种方式,消读书人人的时间,让他们不去瞎折腾。”

“毕竟,真正能干大事的,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孟子是如此,墨子是如此,孔子也是如此。真的上了年纪,岁数大了,反而顾忌多了,干不成大事情!”

“这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就是社会最大的不稳定因数。为了管理这些人,不得不想一些招,于是要把他们圈起来,让他们学一些没用的时间,将他们一生最为珍贵的时间浪费掉。让他们没功夫七想八想?”

“搞定这群人,天下就是安定了!”

扶苏说道:“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赵政笑道:“傻孩子,自然是假的!”

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扶苏也是笑着,也是迷糊着。

赵政笑道:“扶苏呀,读书最忌讳,越读越傻。为什么会变傻,就是因为只读书不实践,理论不联系实际,知识没有转化为智慧,噎着自己了。真正厉害的人,一边实践一边读书,很多书本的知识转化为智慧,这类人很是厉害。”

扶苏说道:“孩儿明白!”

赵政说道:“你下去准备吧!我们要回咸阳了!”

……

马车在响动着,浩浩荡荡的大军,陆续离开赵地。

赵政踏上了归途。

这一次为了巡游,为了检查的缘故,赵政故意在绕着远方的路。

从邯郸出发,然后前往邺城、濮阳、荥阳、洛阳等,又是进入函谷关,最后到了咸阳。

大军浩浩荡荡,十万大军护卫在左右。

所到之处,齐国在畏惧,魏国在畏惧,韩国在畏惧。

到了咸阳城门的时刻,诸多的秦人在城门口迎接着,搀老妇幼,亲自迎接而来。

“大王回来了!”

“大王回来了!”

“大王灭赵之后归来!”

“昔日强大的赵国,还是灭亡在老秦人手中!”

“哈哈,老秦人是无敌的!”

“大王免除三年赋税,各种赋税都不要了,只要十分之一的地租!”

众人在议论纷纷着,带着淡淡的兴奋。

随着灭赵之战,给民众带来巨大的震撼,民众在欢呼着,在庆幸着。

马车在前进着,端坐在马车上,赵政看着黔首庶民,看着众人的表情,在仔细的观察着。

秦国民众的脸上带着欢喜,这是过去没有的。

秦灭六国,这对秦王很重要,对满朝文武很是重要。

可对普通的民众而言,却是一点也不重要,民众还是过着苦日子,还是要缴纳赋税,还是过着苦逼的生活。对于国家大事漠不关心。

可随着灭赵之战后,免除三年的赋税,民众却是欢呼起来。

朝廷再有钱,也不如藏富于民。

国家富,不如民众富。

很多时刻,看似富裕的国家,只是虚假的富裕。要从虚假当中,看到世界真实的一面。

赵政问道:“扶苏,民众快乐吗?”

扶苏说道:“民众很快乐!”

赵政说道:“这些年来,寡人为民众了很多事情,可民众却一点也不欢快。可寡人只是免除三年的赋税,民众就是欢呼起来。

扶苏呀,你要记住,让民众吃饱饭,过上好日子君王,才是好的君王。”

扶苏说道:“孩儿明白!”

马车在前进着,进入咸阳宫当中。

诸多的臣子纷纷来拜见。

赵政也是召见着诸多的文武大臣,在大殿大战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可更多是陌生的面孔。

离开咸阳一年多,很多人变得陌生起来。

端坐在王座上,赵政感觉道一丝丝的幸运。

御驾亲征,没有给祖宗丢脸,成功的灭掉了赵国。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赵高上前唱喏道。

稍后推到一旁。

“大王,就在不久前汉中地区暴雨,很多地区遭遇洪涝灾害,庄稼受到波及,请求打开粮仓,赈济民众。”

一个臣子上前道。

开始说着,最近一年各地区的洪涝状态,说着地方的困境

说完之后,推到一边去。

接着,又是一位大臣上前,说道:“大王,为了攻伐赵国,足足损耗了三千五百万石粮食;又是对赵国进行救灾,损耗四千万的粮食;又是给秦吏发放俸禄,给予诸多的补贴。”

“粟米的损耗极为严重。到了现在咸阳仓粟米仅仅是剩下三千万石,敖仓剩余为五千万石粮食,洛阳仓还剩下四千万粟米。”

“损耗辎重车一千五千三百,损耗铠甲八万上千套,损耗的弓弩数量为一万五千具,损耗的弩箭为三亿伍仟万……”

这位臣子开始随着数字,开始说着在战场上秦国的巨大损耗。

只要开战,就是在剧烈的烧钱。

到了这一刻,钱变得不值钱起来。

赵政听着,再次回忆着。

这些数据,昔日听过。

此刻,再次听着还是有一些别样的感觉。

三大仓库当中,还储存着比较多的粮食,还能继续支持赵国连续大战,打韩国没有问题,打魏国也没有问题。

只是,赵政还是选择稳健。

慢慢收拾韩魏,不要急于一时。

接着,又是其他的臣子纷纷上前,各自说着政务。

开始的时刻,彼此还相对的和谐。

可渐渐的,双方争吵起来,面红耳赤,似乎要开打的样子。

赵政颇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幕,好似在看着狗打架一般。

召开朝廷大会的时刻,几百人汇聚在一起,本来就是不是为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吵吵闹闹。

吵吵闹闹,无法解决问题。

可却是能让臣子们彼此斗起来。

臣子们斗起来,君王也就安心了。

为了让他们斗起来,没有矛盾也要制造矛盾,没有问题也要制造出问题,这是权术的精髓,也是帝王术的核心所在。

若是所有的臣子们,联手斗君王,那才是最为糟糕的。

吵吵闹闹不断。

赵政却颇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切。

在吵闹当中,众人陆续散去。

赵政也是回到王宫当中,在后花园坐着,在欣赏着美人的歌舞。

可就在这时,一个侍女上前,急切的说道:“大王呀,不好了,祖母太后快不行了!”

赵政听着,立刻呆了。

不顾及其他,疾步前进而去。

到了华阳宫当中,却是看到面容苍老的华阳太后,这位祖母已经垂垂老矣,气息也在下降着,精气神在逐步的散去。

“祖母可好?”

赵政上前一步,半跪在床榻前说道。

华阳太后睁开眼睛,似乎很是疲劳的样子,说道:“大王呀,我快要不行了,快要去见太一神了!”

赵政说道:“祖母呀,不会的,不会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华阳太后说道:“有病可以治病,可没有病却是无病可医。再为高明的医生,对我也是无用。我这不是患病,而是年纪大了,也该走了!”

pS:先更后该,明天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