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318章 秦卒:我为大秦流过血

始皇帝 第318章 秦卒:我为大秦流过血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319章 秦卒:我为大秦流过血(22)

战车在前进,秦人的骑兵随后。

很快,到了那个村口

里正亲自来迎接。

里正,是一个秦卒,爵位为上造。

感知着外面奔腾的战马,在村口迎接着,直接跪倒在地上,说道:“臣拜见大王。”

赵政说道:“寡人免掉口赋,算赋,你却是增加了;在这里,你睡别人的老婆,打别人的老娘,可嚣张的很。这些可是真的?”

最后一句话,语气激烈,带着审问的味道。

“我……”

里正开口看,想要否定这一切。

可在开口的时刻,却是沉默起来,身躯在颤抖着。

“李斯,下去调查!”

赵政命令道。

“臣遵命!”

李斯起身前去调查。

人证物证,只是不到半个小时就是调查出来了。

在这个调查过程当中,没有丝毫的难度。

简单的抄家,检查其财产是不是合法的手段取得;又是到了村里面,分别询问着村民,也很快有了答案。

就这这样简单。

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最难的。若是平民黔首,想要收集村长的证据,可能一辈子也是搜集不到;可若是县令级别的,想要搜查村镇的证据,只需要半天时间;可读君王而言,只需要半个小时。

赵政冷漠说道:“你有什么可说?”

两个侍卫上前,就要把这个里正捆起来,绳之以法,

里正说道:“大王呀,我秦国灭了赵国,我秦国是胜利者,在这里吃吃喝喝,睡女人不是应该的!大王为何为了一个赵人,处置我秦人?大王呀,我是大秦的功臣,我为大王流过血,为大秦流过汗,我身上都是为大秦留下的伤疤……”

说着,扯开衣裳,身上尽数是伤疤。

两个侍卫,立刻止步不前。

赵政看向李斯,问道:“卿家,伱如何看?”

李斯说道:“大王,按照秦律,他罪不该死,可用爵位抵消罪名?”

赵政微微皱眉,很是不满意,看向了卫缭。

卫缭开口道:“孙子有云,为将当爱兵如子,却不是骄子。把士兵当亲儿子一般看待,与士兵同甘共苦,赏罚公平,战功赏赐没有一丝拖延,这是为君王之道。却要防止过度溺爱士兵,放纵士兵,好似宠溺爱儿子。”

“骄横跋扈,肆无忌惮,违背律法,将军也是指挥不动,试问一下这样的士兵要之何用?”

赵政又是看向蒙恬:“你怎么看?”

蒙恬说道:“战场军纪无双,若彻侯逃跑了,将军也可以将其执行军法。而不会让他用爵位,用来顶罪!”

赵政看着众人,又是看着这个秦卒,说道:“先王告诉寡人,做大王要大气,要舍得赏赐士卒。小气的君王,是没有前途的。在灭亡赵国后,寡人将赵国一半的户口和三层的土地,尽数赏赐给有功战士。”

“赏赐颇为厚重,试问天下,可有谁如寡人这样大方的?”

“寡人的大方,不是你肆无忌惮的理由!记住一点,寡人给的,你才能拿;寡人不给的,你不能拿。若是控制不住爪子,伸手多拿,寡人剁掉你的狗头!”

“来人,直接给寡人砍了!”

众人听着,皆是心中骇然。

这时,赵高上前,斩下了这个里正的首级。

首级落在地上,鲜血散落,颇为血腥。

赵高拎着脑袋上前道:“大王,臣已经将其斩杀!”

赵政笑道:“好好,你现在就拎着他的脑袋,在全村游走一圈,宣示着寡人秉公执法。还有将里正抢占的耕地,直接还给原来的主人。至于家里面多余的遗产,也是散发给村民吧!”

大气的一挥手,很是霸气的说着。

颇有打土豪,分田地的豪气。

赵高领命,直接执行去了。

赵政看着众人,心中感叹着,最好用的还是赵高。

至于李斯、卫缭、蒙恬之流,皆是想得太多,让他们全心全意为君王服务,不可能也不现实。

可赵高却是不一样,君王在第一位,努力做好君王的每个事情,至于其他尽数不放在心上。

很快,传来村民的呼喊声音,还有大王万岁的声音。

赵政离开的时刻,民众皆是跪在地上,感激着。

赵政叹息道:“这就是民心,杀死一人,让万人欢呼,那就杀死他;不杀一人,却是万民憎恨,这是取死之道!”

旁边的史官看着这一幕,开始提笔书写起来。

他是史官,开始言简意赅的写起来。

【秦王政十一年,八月,有赵人黑敲登闻鼓,状告里正。秦王政亲自审问,携带上千甲士为其伸冤。里正不服曰:“秦灭赵,我秦,胜利者也,食之而饮之,寝女子该也,王何为赵人而置我秦人乎?”

王顾李斯,问曰:“卿家,何以观之?”

李斯曰:“以秦律论,不当死,可以爵免罪?”

王不快,观见卫缭。

缭曰:“孙子有云,为将爱兵如子,不自骄也。以卒亲子,与士卒同苦,赏罚均,功赏不淹,是君之道也。夫防人之溺卒,放士卒也,若嬖子也。”骄恣而无忌,反律法,将军亦不能用,问卒之何用?”

王又视蒙恬:“若何观?”

蒙恬曰:“兵征不以为爵,以当罪也!”

王视众,顾谓秦卒曰:“先王告寡人,为王欲大政,且忍赐士卒。有气之君,无前途也。亡赵后,寡人剑赵户及三重之地,悉与战士。可谓赏颇厚重,问天下,犹寡人之大方也?”

寡人之为,君可以执;寡人之不与,君不能也。此非君恃功,无所畏忌,以徇寡人。”

众皆自骇。

赵高前,径前,斩此里正首。

政笑曰:“善,汝今挈其首,合于全村,宣示寡人公法。又将里正占之田,直还主人。若家之余,亦散遗村民矣!”

顷之,来村民呼,尚有王万岁之声;

政之所去时,民皆跪,感德。

赵政叹曰:“此为民心,所杀一人,使万人欢呼,则杀之;不诛一夫,民所恶也,取死之道也。”】

史官快速的记录着,真实可靠,没有水剧情,没有水文字。

而且,这个时代的史官,多数节操还可以。

马车响动着,众人再次回到邯郸城。

赵高消失而去,进行炒作。

稍后关于秦王政,严惩里正的故事,在赵地传播开来。

底层的赵人听着,心态在变化,对大秦的认可提升了很多。

……

大殿当中,赵政在翻阅着黑冰台的情报。

看着这些情报,赵政很是满意。

连续的反贪墨行动,很是成功,至少暂时震慑出一群人。

就好似朱元璋反腐一般。

很多人认为,朱元璋反腐很是失败,越是反腐,贪官越多。

赵政却觉得,他很是成功。

宋朝没有贪墨,因为贪墨合法化;元朝有没有贪墨,很多官员觉得贪墨是理所当然。

于是,大宋完蛋了,元朝也完蛋了。

可朱元璋当皇帝后,没有沉浸在昔日的荣耀当中,而是不断反腐,不断的杀着贪墨的官员,连续杀了很多人。因为杀的人多,很多想要贪墨的官员变得不敢贪污;很多肆无忌惮的贪墨,变得收敛起来。

很多官员刚刚进入官场,多数是清廉的,很多是经历三五年之后,然后变为小贪官;然后,经历十年以上,变为大贪官。

朱元璋好似镰刀一般,直接把很多大贪官割掉了三层多,小贪官割掉了五层之多,虽然还有贪官存在,可民众暂时过上好日子。那些幸存的贪官,也会适当的收敛着行为,在一段时间内扮演着清官的角色。

很多肆无忌惮的贪官,也会适当的收敛行为,减少贪墨的行为。

打算变为贪官的官员,畏惧不敢前,继续当着清官。

这样的情况下,民众又能暂时过上好日子。

可能过一段时间,又是野草在生长着,很多清官变为贪官,小贪变为大贪,大贪变为老贪。

朱元璋继续割草,又是清理一部分官员,解决掉新长出来的贪官,还有上一回的漏网之鱼,于是河里面的水又是干净了。

贪官是什么?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想要依靠搞一波反腐,杀一批贪官,就是让所有的官员畏惧害怕,皆是变为清官,这不可能,也不现实。

而是要像农民伯伯那样,定期的清理耕地当中的野草。

想要让耕地当中,不再长出野草,这不可能。

可却能如朱元璋那样,当一个勤劳的农民,定期的清理着田地当中的野草(贪官),可能无法杀尽所有的贪官,却能靠着不断的收割,不断的清理,不断的打扫灰尘,将贪官的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

控制在不影响民生,让民众过上好日子的状态。

贪官越杀越多并不可怕,这至少证明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

就怕贪官越杀越少,这不是贪官数量在减少,而是君王被裹挟了,放弃了锄草,导致野草在不断的泛滥,不断的成长着,开始形成了巨大的危害,野草比庄稼还长得茂盛。

可君王却不知道,还以为自己朝廷廉洁,“中正盈朝”,满朝大臣皆是清官。

结果,大家都是知道。

“等到五年后,新的野草生长起来,寡人又该锄草了!”赵政思索着,开始制定着下一个阶段的锄草计划。

官不聊生,也胜过民不聊生。

当君王不再折腾的官员,而是想着折腾民众的时刻,也就是亡国的时刻。

若是没有老朱一顿大杀特杀,大明可能二世而亡。

历史上,那位始皇帝就是可劲的折腾民众,修建阿房宫,修建长城,修建官道,各种徭役杂役不断;

可却从来没有折腾着官员,后世给他的评价是始皇帝从来没有杀功臣,为人慷慨大方。

然后,大秦完蛋了。

从道德的角度,杀功臣属于兔死狗烹,君王良心大大的坏了;可站在君王的角度,杀功臣是反腐的重要一部分。

很多功臣自以为功劳巨大,然后利用着权力,开始肆无忌惮,大肆的贪腐。

这时,若是讲究情谊,对这些功臣手下留情,只是轻微的惩罚;其他的功臣看了之后,皆是会松一口气,然后变本加厉,会彻底变烂,烂掉的速度会不断的加快。

唯有狠辣的下手,杀死一个功臣,才能挽救无数的功臣。

“还要杀功臣……”

赵政心中琢磨着。

就在这时,太子扶苏走来,上前道:“拜见父亲!”

赵政问道:“读书如何了!”

扶苏说道:“还可以!”

赵政说道:“寡人要考较你一二了!”

说着,取出论语,开始检查起来。

至于微言大义,阅读理解之类的,赵政皆是没有询问。

只是背诵,背诵,还是背诵。

很多大道理,年轻的时刻不知道,可背诵下来,记忆深刻,长大的时刻,自然就理解了。

扶苏开始背诵着。

赵政很是满意。

扶苏很聪明,算是学霸级别。

可他就是差了很多,只是学渣而已。

简单而言,满朝的臣子皆是学霸。

吕不韦是顶级学霸,若是在后世,可以考进世界顶级名牌大学;卫缭次之,可也能考入清华大学,靠着出色的情商,智商,能成为顶级大佬。李斯能力出众,至少能考进一本大学;

王绾、蒙恬、隗状等,也是能力出色,一本A类问题不大。

蒙毅就差了很多,他算是学渣,顶多能考中二本。

赵政感觉自己更差,只能考中三本,甚至是专科类。

当然了,考试能力最为出色的,莫过于赵高。

赵高,才是最为顶级的学霸,就连吕不韦、卫缭、李斯等也是差了很多。

当今的大秦,就是一个学渣,领导着一群学霸,开始席卷六国。

在诸多臣子当中,赵政最为亲近蒙毅,因为两人都是学渣,又菜又是爱玩,学渣与学渣有很多共鸣之处;

可最喜欢指使着赵高,因为学渣指挥学霸干活,总是有愉快的感觉。

可现在,赵政发现了儿子扶苏很是聪明,竟然是一个学霸。

不及赵高这类顶级学霸,可也与吕不韦一个级别的。

在淡淡的高兴当中,又是有一丝的担忧。

扶苏,适合当君王吗?

学霸,不适合当君王。李煜是学霸,可就是不会当皇帝;宋徽宗是学霸,可不适合当皇帝;曹操是学霸,可不适合当皇帝,反而适合当将军;杨广是学霸,可当皇帝的结局,大家皆是知道。

唯一学霸出生,当皇帝还不错的,唯有刘秀。

扶苏说道:“父亲可在担忧?”

赵政点头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寡人若是去世了,你能当好秦王吗?”

扶苏急切道:“父亲必然长寿,莫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赵政说道:“遇到事情,不要向仲父请教了,他年纪大了,不要打扰他了;应该多向卫缭请教,他诚实可靠,可以托付大事!”

扶苏说道:“孩儿明白了!”

说完之后,扶苏犹豫了,许久后说道:“父亲,可是为秦吏贪墨横行而担忧?”

赵政点头道:“正是如此!贪墨之人,越杀越多,寡人只能多锄草了!”

扶苏说道:“在官员选拔的时刻,很多官吏都是下意识的选拔优秀,巧言令色、善于言辞,见机行事、投机取巧之辈,并人给予重用,反而那些不善言辞、老实本分之人,往往被淘汰。”

“那些巧言令色,投机取巧之辈,若是为官,岂能不贪墨为主。”

“选拔官员,当选择老实人为主,而不是聪明人为主!”

赵政听着,顿时脑袋嗡嗡嗡响动。

好似被雷劈一般。

南辕北辙,说的就是他这类人。

很多君王在选拔人才的时刻,一方面会下意识选择聪明人,选择善于言辞之辈,用来当官;可一方面又是想要官员不贪墨,诚恳为官,不贪不占。

这不是搞笑吗?

善于言辞,善于说服君王的,那个不是善于贪墨的。反而是一群老实人,一群傻子,做事情呆板,做事情不敏捷之辈,反而很少贪墨。

“选官员,最好选择老实人当官,他们靠谱……”

赵政点头着,可很快发现了问题不足之处:“可老实人,如何斗得过那些地头蛇,如何能维持地方稳定。有的官员贪墨,可干好了朝廷的事情;可有的官员不贪墨,可朝廷的事情却是干不好!”

“试问一下,你会选择哪一个?”

扶苏茫然道:“孩儿不知!”

赵政说道:“况且,寡人若是露出选择老实人的意图,很多聪明人会把自己伪装成老实人的样子,用来欺骗寡人,那时寡人还是会受骗!”

扶苏说道:“孩儿愚钝,建议不对!”

赵政说道:“你说的很对,只是选择老实人为官,只是潜规则,而不是明规则。只能心里面嘀咕,不能说在嘴巴上。”

“你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比如在秦吏选拔当中,考中的八十人当中,前十名可以删掉,不选;可以选择后面的,或是中间的。”

“对于那些老实人,还是要给予重用的!”

到了最后,赵政又是安慰着扶苏。

扶苏听着,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