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296章 四面赵歌,逃兵

始皇帝 第296章 四面赵歌,逃兵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297章 四面赵歌,逃兵(求订阅)

赵政听着两人的言论,心中却在起伏。

李信的那句,五十万对二十万,优势在我。

赵政听着,眉心在微微发跳。

在某某战役当中,光头说这句话,最后输的很是凄惨。

在垓下之战当中,韩信率领五十万大军,对决项羽十多万的大军,也是五十万对十万优势在我,然后兵仙在交锋当中输了。

这是韩信人生当中第一次败仗,也是唯一一次败战。

稍后,韩信稳定住局势。

放弃进攻手段击败项羽,而是与项羽打对峙战,等到项楚军乏食的时刻,又是唱着楚歌,导致楚军士卒大范围的逃亡。

项羽无奈,只能率领一千多骑兵突围。

韩信痛打落水狗,围杀向项羽,击杀了项羽。

到了现在,秦军五十万会猎在番吾城外,有着七万多骑兵,秦军士卒更是精锐老兵,穿的铠甲武器都是精良的;

可李牧麾下的军队,不到二十万,很多铠甲不齐整,武器不齐整,还有很多十二三岁的孩童在军中。

可谓是优势在我。

很多秦军将领,皆是信心十足。

可赵政却是警惕至极。

不能大意!

真以为兵力多,优势在我。

轻视敌人,往往会输得很惨的。

历史上,很多君王自以为兵力众多,敌人兵力少,优势在我,然后翻船了。

况且,指挥军队,并非是越多越好。

很多将领,只会三五万军队,屡屡击败敌人;可一旦指挥十万以上大军,二十万大军,却是输的很惨。曹操是这样,刘备也是这样。这两位带领军队少的时刻,打仗有声有色,可军队数量一多了,必然打败仗。

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名将很少。

所幸的是,王翦算是勉强合格。

这也是他敢于打这一战的根本所在。

可即便有王翦,赵政还是谨慎不已。

想到这里,赵政开口道:“寡人听说过,猎人猎杀猛虎的时刻,需要在山岭当中,连续蛰伏半个月之久,耐心十足,没有一丝急躁。行军打仗也是如此,不能急躁,要有耐心。”

“谁的耐心十足,谁就是胜利了。”

“谁率先急躁,最先露出破绽,谁就是输掉了。”

“而今,优势在我,可依旧要有耐心!”

赵政开口道:“王翦何在?”

王翦上前道:“臣拜见大王!”

赵政喝道:“跪下!”

王翦立刻跪倒在地上,隐约猜测到了什么,神情有些激动。

赵政直接出腰部,摘下宝剑,说道:“这把剑是寡人的佩剑,名为天问。而今寡人,将此剑赠给王将军,见剑如见寡人。原来的三十万大军,还有寡人带来的二十万大军,皆是由将军指挥!”

“这一刻,你就是上将军,秦国的五十万大军,秦国的国运,尽数托付给将军了!”

说着,把宝剑递过去。

王翦双手举过头顶,接过了宝剑,语气在颤抖道:“多谢大王,臣必然不辱使命!”

稍后,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

指挥五十万大军打仗,白起是第一人,他是第二人。

大王,这是何等信任他。

赵政说道:“上将军如何打仗可以自己思量。若是遇到紧急情况,可以灵机决断,稍后通知寡人便可以了。若是有不服从者,可以直接斩首!”

看向了李信,又是看向蒙恬,看向其他的将领。

有着浓郁的警告味道。

若是违背了军队,王翦真的会杀人的。

他到了军中,就是为王翦站台的。

“拜见上将军!”

蒙毅率先上前,直接单膝跪倒在地上。

其他的将领,也是纷纷上前,单膝跪倒在地上,拜见着上将军王翦。

可能有将领不服气,觉得王翦不过如此,我上我也行。

可却是没有谁,敢于违背大王的命令。

“众位免礼!”

王翦看着在众多的秦将,淡淡的说道。

……

赵军营寨当中,侯谍正在禀告着消息。

“将军,就在不久前,二十万秦军达到,此刻秦军五十万大军汇聚在番吾城外。”

“不只是如此,秦王政的车架,也是到了大营当中,秦王御驾亲征,亲自到了军营当中,用来鼓舞士气,秦国三军为之震动!”

李牧听着,不由的苦笑道:“五十万打二十万,这位秦王政也太高看我了……”

王翦的军事才能,可能不如他,可也是一等一的名将。

那二十多万秦军,皆是身躯强壮,精锐至极,战斗力强大,仅仅是这一股秦军他就是吃不下。

可现在秦军达到五十万,这是泰山压顶的趋势,几乎不给他一丝的活路。

侯谍继续道:“将军,可向大王求援!”

李牧说道:“我没有援兵!大王也不会派遣援兵给我!你退下吧!”

侯谍无奈的退下。

李牧离开营帐,到了巢车上,居高临下。

只见秦军的大营,一片接着一片,数量庞大,规模众多。

每个大营建立之后,安稳而牢固,并没有太大的破绽可言。

这些大营彼此连接在一起,对着番吾城形成了包围的势头,似乎巨兽一般,随时要吞下这个城池。

赵军陷入绝对的劣势当中。

李牧越是观察,越是绝望。

王翦的稳重,滴水不漏,发挥到了极致。

在这一刻,他想到了无数的计谋,无数的破敌之法,还有夜袭秦营的计划等等。

只是不断的被排除,最后选择放弃。

所谓的计谋,在王翦面前一丝用处也没有。

只因为王翦太苟,太谨慎了。

很多的计谋皆是无用。

李牧反而派遣着将士,在巡视大营,加固防御。

防备秦军的偷袭。

此刻,攻守之势,彻底转变。

到了夜晚的时刻,李牧刚睡下,就是听到外面传来歌声,这是代地的歌声。

李牧顿时惊慌起来。

夜色当中一片黑暗,在黑暗当中有着歌声,这是代地的歌声。

在代地的歌声之后,却是传来一些赵人的言语。

“赵人不打赵人,赵国是赵王的赵国,是权贵的赵国,可不是黔首和庶民的赵国。还是让赵王,还有赵国的权贵,为了赵国而战吧。至于普通的民众,平时辛苦一年多,可还是难求温饱,还经常饿肚子,吃不饱饭,为何要为贵族而战!”

“赵国是赵王和贵族的,可命是自己的,平民要爱惜自己的生命。为了他人的东西,丢了自己的生命不值当。”

“为了赵王而战不值得,胜利了,赵王不会给予赏赐,依旧是耕地不足,依旧是饿肚子;若是输了,还会丢了生命,也是亏本至极。”

“秦国五十万大军杀过来,赵国抵挡不住,为何要为赵国陪葬。赵王视民众为牛马,民众好似牛马一般活着。世道如此不公,为何要为赵王死战!”

“秦王说了,俘虏的士卒既往不咎,一律放回家种地。”

“秦王说了,灭亡赵国后,必然均田免粮。欠下贵族的债务,统统归零,不用还债了。”

“秦王说了,灭亡赵国后,只需缴纳十分之一的地租,五年内不收取任何的赋税,不收取任何的口赋,算赋、杂役,每年的徭役只是在农忙之后,徭役维持在一个月,徭役的距离不超过百里!”

“秦王说了,灭亡赵国后,会将赵国权贵的耕地,分给赵国的民众。”

“代郡在分田,家中的老父母正在等着你们回家,为了赵国的权贵,傻乎乎的丢了性命,太傻了!”

夜晚当中,对面的秦卒拿着大喇叭,在夜间开始宣讲起来。

开始唱着代地的歌曲。

又是说着仇富仇权贵的言论,还说着秦王均田免粮的政策。

很多赵人士卒,听着心思在摇曳。

本来安稳的心,渐渐的萌生了不一样的想法。

是呀!

为何要为赵国而战!

现在的生活,已经很是糟糕了。

每年辛苦不断,勤劳不断,可还是饿肚子。

还时常要向权贵借债,才能生活下去。

生活极为艰辛,既然活得如此糟糕,那为何要为赵王而战,为赵国而战。

一切不值得。

即便这一战,击败了秦军又是如何。

那些贵族,能免除他们的债务吗?

那些贵族,能分给他们足够的土地吗?

那些贵族,能对象给予他们的赏赐吗?

不能,一个也不能。

击败了秦军,他们还是饿肚子。

击败了秦军,继续让赵国的权贵过好日子,继续花天酒地,而他们继续饿肚子吗?

想着这些,很多赵人士卒就开始愤愤不平起来。

趁着夜色,很多的赵人士卒开始逃亡起来。

……

次日,天色刚刚见亮。

司马尚就是急切而来,说道:“将军,不好了!”

李牧说道:“发生了什么?”

司马尚说道:“就在昨夜,秦人唱着代地的歌曲,又是说着蛊惑之言,很多的赵卒受到蛊惑逃亡而去,大约有一千五百多士卒逃亡而去。其中有五百多人被捉拿回来。请将军严明军纪,斩杀逃卒!!”

在战场上,逃卒是可以被处决的。

不需要任何的理由。

斩杀逃卒,可威慑其他的士卒不敢逃亡。

李牧说道:“逃亡士卒,如此之多。”

司马尚叹息道:“只会更多。秦人的蛊惑力太强了。”

李牧到校场的前方,只见在木桩上,捆着一个个赵人逃卒,他们神情沮丧,还带着一丝丝的桀骜和不甘心。

逃亡,是没有错误的。

可错误在,其他人跑路成功了,他们却是跑路失败。

作为逃卒,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李牧脸色铁青,行走在木桩当中,走到一个逃兵面前,问道:“为何当逃兵?”

逃兵说道:“我不想死!”

李牧气愤道:“伱怕死,我怕死,谁来保卫赵国?”

逃兵说道:“你们这些贵人去保卫赵国吧!这是你们贵人的赵国,不是我们黔首的赵国?”

李牧指着他,愤怒道:“你……”

逃兵冷笑道:“我只恨我跑路慢了一点,没有跑路成功!我是赵人,可我不愿意为赵国而战。反正我是烂泥,平时吃不饱饭,战时也吃不饱饭,何苦为赵国而战。若是秦人来了,杀了你们这些贵人,说不得我还不用还债了!”

李牧说道:“你以为秦人来了,你就能过上好日子吗?秦王说了很多,可都是欺骗你们的!”

逃兵说道:“秦人来了,我们未必能过上好日子。可你们这些贵人在的时刻,我们也难以过上好日子。既然都过不好日子,都是在烂泥当着活着,为何要血战?将军,给我一个理由,为何而战?”

李牧哑口无言。

赵王,为何而战?

是为了保存社稷,为了保存祖宗祭祀。

赵国权贵,为何而战?

是为自身的富贵。

可底层的黔首,又是为何而战?

他们找不到一个理由。

逃兵说道:“将军,击败秦军,可免除我们的债务吗?”

李牧沉默了。

逃兵又是说道:“将军,击败了秦军,可给我们田地,让我们吃饱饭吗?”

李牧沉默了。

逃兵又是问道:“将军,我们击败了秦军,可能减免我们的赋税吗?”

李牧依旧是沉默了。

当然了,他可以信口开河,可以随意的许诺,到了那个时刻,选择不去兑现。

赵国最早实行军功制,可就是因为时常许诺,却是不兑现,挥霍了民众对赵王的信任。

民众,不再相信权贵。

李牧的性格,却是让他不屑于撒谎。

“军令如山,既然你们当逃兵,就应该想到这个下场!”李牧开口道,“斩!”

立刻刽子手上前,开始斩首。

一个人头接着一个人头被砍下来。

足足有五百个人头被砍下来,堆积如山。

赵军士卒看着,神情畏惧着。

……

到了夜晚的时刻,秦军又是唱着赵国的歌曲,又是言语挑拨。

李牧神情惆怅,却是闪过无奈。

秦人的攻心计,几乎是无解的。

恰好点在赵国的软肋上。

第二天早上的时刻,司马尚再次前来,说道:“将军,在昨夜有两千五百士卒逃亡,有一千人被活捉。”

李牧叹息一声。

刽子手挥动砍刀,又是砍下一千都士卒的脑袋,以证军法。

……

pS:记得有个电视剧当中,朱元璋询问一个百姓,你为什么不告官?

那个百姓说,你造反的时候,为什么不告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