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252章 李牧之谋

始皇帝 第252章 李牧之谋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253章 李牧之谋(求订阅)

轰轰轰!

赵军在出动,好似潮水一般,涌动而来。

骑兵率先出动,拦截而来。

秦军的骑兵也是出动,双方交锋在一起。

步兵还未打起来,骑兵已经交锋在一起,拼杀在一起。

赵军的代郡骑兵,在骑兵当中有娄烦人,有匈奴人,还有赵国的贵族,他们一个个骑射出众,手持着长刀长矛等,冲杀极为凶猛;可秦军的骑兵,多数为义渠骑兵,还有秦国的贵族。

赵国在胡服骑射后,重点发展骑兵,在骑兵发展速度快,骑兵可长途奔袭,可探查情报,可骚扰敌人,可冲击步兵阵型,可追杀敌人等等,可谓是锋利的长刀。

秦国的祖先就是养马为生,对于骑马射箭也是熟悉至极,在消灭关中的的各种犬戎部落后,这些犬戎部落直接化为秦民;又是消灭系戎二十国,也是获得大量的的草场和牧民等。

秦国不缺少优秀的战马,不缺少优秀的骑士。

只是秦国侧重重甲步兵,侧重车兵,导致骑兵发展上不足,逊色于赵国。

可在赵政成为秦王后,却是重点培育骑兵,很快培养出一只精锐而强大的骑兵部队。

杀杀!

此刻,双方交锋在一起。

时刻有骑兵在落马,时刻有骑兵在死亡。

战争不是游戏,也不是小说。

战场是最为公平的,只要被刀子砍中,都会流血;

若是伤口严重,还会死在战场上。

在小说当中,有一个将军白马银枪,在万人大军当中杀了七进七出,斩杀将军十几人,小兵数百人之多。

可在真实的战场上,将军也只能斩杀七八个士兵而已。

况且战场,不是单挑,讲究战阵配合,讲究长短兵器配合,弓弩配合,冲锋的时刻往往是十人为小队,百人为一组进行着冲锋。

在将军冲锋的时刻,时刻有亲卫保护,抵挡着刀剑。

可能战场上冲杀了半天,结果也只是象征性的砍死一两个小兵。

至于事后,将领斩首几十,或是几百,只是亲卫将自己的战绩,记录在将军名下而已。

在战场上,冲锋在前方的小兵,在于敌人交锋的时刻,可能砍死一两个敌人,就是阵亡了。

小兵在战场上,存活时间很短的。

至于穿着战甲的屯长,百将,可能存活时间长一点,可阵亡率依旧很高。

只有到了千夫长(团长)级别,只要不是遇到全军溃败级别的战役,阵亡概率很低。

砰砰!

双方在碰撞,秦军骑兵挥动着锤子,砸向敌人,一个赵军骑兵被砸在后背上,当场滚落下战马。

可就在这一刻,又是一个弩箭,射击在他面部,却是发出叮咚的响声,弩箭射穿了面甲,可也被卡住了,没有造成巨大的伤害。

秦军骑兵挥动锤子,再次砸着。

刷!

赵军士卒劈杀而来,斩杀马头上。

战马被斩杀,骑兵也是倒在地上。

战斗在持续,陆续有秦军士卒被击杀,还有秦军士卒落下战马后,下马步战。

这就是骑兵。

骑兵,在古代是精锐兵种。

披着铁甲的骑兵,在战马上固然是战斗力强大,可落在战马下,也是冲杀猛烈。

杀杀!

可在弩箭近距离射击之下,长矛的刺杀下,纷纷倒地毙命。

赵军士卒下马,开始收拾战利品,撤离而去。

顷刻之后,在军帐当中,李牧检查着这些铠甲,在询问着这些赵军士卒。

许久之后,李牧面色沉重,前去拜见春平君赵佾。

李牧上前道:“拜见君上!”

赵佾说道:“发生了何事,可有要事?”

李牧说道:“有!在不久前,我赵军的斥侯,与秦军的斥候交锋在一起。在激战当中,大约是七十二名秦军骑兵被击杀,我军大获全胜!”

赵佾说道:“这是好事情,可我看到你一点也不高兴!”

李牧说道:“这一战,我军骑兵取胜了,可也是死掉八十三个骑兵!”

赵佾脸色微微变化。

战场讲究盈论,就是双方的阵亡数据比较。

在比较中,会看出很多的问题。

秦军死掉七十二个骑兵,赵军死掉八十三个骑兵,赵军损失有些大。

只是简单的异常交锋,却是看出赵军在战斗力上不如秦军。

这只是一场的小的交锋,可放大了,消灭十万秦军,却是要死亡十三万赵军。秦国家大业大,不在乎这点损失;可赵国却是国土小,人口少有些承受不住。

赵佾说道:“为何会如此?难道是我赵军不善于苦战?搏杀技巧不如人?还是战斗经验不如人?”

李牧说道:“非也,在刚才我检查了战斗,检查双方的交战情况,又是询问士卒。双方的搏杀技巧上也相差不大,秦军骑兵的战斗经验相对的匮乏,不如我军骑兵精锐。可秦军骑兵却是身上穿着三层战甲,最里面是皮甲,中间是锁子甲,外面是扎甲,三层战甲之下,防护力极为强大。”

“不只是如此,还给战马穿上了皮甲。”

“秦军的骑兵,在穿上三层战甲的时刻,还携带着一把长刀,一把硬弓,二十根箭,还有一些干粮。”

“在双方交锋的时刻,我军骑兵弓箭射击,长刀劈砍,皆是被战甲抵挡住,难以破防。只有在距离十步的时刻,弩箭才能射穿铠甲,长矛刺杀靠着冲击剧烈震动,才能伤害秦军士卒!”

“秦军的武器很好!”

赵佾听着,问道:“十万秦军有多少铠甲,装备如何?”

李牧说道:“根据侯谍的情报,又是战场的缴获,可以大概推测一二。就好似这次蒙恬大军,大约是有十一万三千五百多人,所有的将士皆是披甲。只是根据兵种不同,披甲情况不同!”

“两万多辎重部队,只是穿着一层的上身铁甲,至于手臂,腿部等,皆是无甲,带着头盔;三万多的二线部队,皆是穿着全身甲,可挡住胸部,腰部,双臂,腿部等。还有三万多的精锐部队,皆是穿着两套战甲,一套为扎甲,一套为锁子甲,可遮挡全身;至于一万多的骑兵,皆是穿着三层战甲;还有一万多的重甲步兵,皆是穿着三层扎甲,防护全身!”

“相对而言,我赵军就差了很多,二十万赵军当中,只有十五万人穿着战甲,战甲多数为上身甲。穿着全身甲的士卒,不足三万人。至于穿着两层战甲的不足一万人,穿着三层战甲的不足五千人。”

“我军骑兵有三万人,是秦军的三倍之多,可多数战马皆是没有皮甲,或是铁甲保护,多数的骑士只是穿着一层皮甲,穿着两层战甲的骑兵不足三千人。”

这是一个极为忧伤的故事。

赵军二十万军队,军队数量在秦军之上,可披甲率不如秦军高。

披甲的层数,不如秦军多。

全身甲的数量,不如秦军多。

在战场上,披甲的士卒比不披甲的士卒存活率高,全身甲的士卒比半身甲的士卒存活率高,披着三层战甲的士卒比披着一层战甲的士卒存活率高。

在战场上,铠甲就是战斗力。

谁的铠甲多,谁就是战队力强。

看似秦军只有十万,可铠甲数量多,真的与二十万赵军拼杀起来,秦军未必会输掉。

赵佾说道:“秦军士卒,披着这样沉重的铠甲,他们有战斗力吗?”

李牧说道:“秦王政极为大方,从草原上购下牛羊,用来给士卒食肉;又是在上林苑设立养猪场,养鸡场等,用来增加肉食;又是加上平时猎杀的一些野兽等等。让百万秦军将士顿顿吃肉,做不到,可让部分的秦军精锐吃上肉,提升整体的食肉数量,却是有可能!”

“秦军的将士,皆是吃着粟米,吃着猪肉,羊肉等,身躯高大魁梧,力气巨大;可我赵国连续大战,很多田地荒芜,粟米都是吃不饱,更不用说吃肉了,身躯瘦弱,可能挥动兵器十几下,就是气喘吁吁!”

铠甲上,这是一个巨大的差距。

能不能吃饱饭,能不能吃上肉,这又是一个巨大的差距。

人是铁,饭是钢。

只有吃饱饭,军队才有战斗力。

若是连续饿三天,饮食不足,军队早就软在地上,不能动弹了。

同样,能不能吃上肉,也是巨大的差距。

看看秦军士卒的身高肌肉,再看看赵军士卒的身高肌肉,对比之下,只有辛酸。

赵佾说道:“秦国与赵国还差距太大了,秦军要不断消耗赵国,我们就要早点与秦军打仗,早打不如晚打。这次秦军从南北两路攻击而来,赵国为了应对危机,一户抽取一丁,召集三十万大军。”

“这三十万大军每天要消耗巨大的粮食,唯一幸运的是,这是内线作战,防御为主,粮食运输负担轻。”

“可即便如此,三十万大军在前线与秦军对峙,很多民众家中只剩下老人、孩子、妇人等,这些老弱妇孺只能前去收割庄稼,可他们体力弱小,很多的庄稼烂在地里面,粮食减产已经是定局了!”

“这一年,赵国还能支撑,可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赵国还能支撑吗?”

李牧哑然无语。

许久后,李牧开口道:“君上,以为我军当如何?”

赵佾说道:“打,必须要打!秦军的优点在军队精锐,铠甲优良,蒙恬作战谨慎,军中多为老卒,可缺点是什么?”

李牧说道:“我观察蒙恬许久,蒙恬作战极为谨慎,营寨修建的颇为坚固,做事情不急不躁,这样的人很难打。可蒙恬还是有缺点的,那就是太谨慎,太谨慎的人往往不愿意冒险,往往会让战机从眼前流逝而去……或者说,到了现在秦军国力强盛,军队强大,也不需要奇谋,不需要冒险。不需要抓那些看似胜算很大,却是危险很大的奇谋。往往只需要稳扎稳打,就能拖死赵军……”

“我军的计划是……”

说着,开始把作战计划说出来。

这个作战计划有些冒险,可还是有不少的胜算。

……

骑兵传回消息。

蒙恬脸色在变化,二十万赵军追击而来。

此刻,距离秦军不到三十里。

三十里的距离,只需要半天的时间,双方就是碰撞在一起。

此刻,双方的骑兵交锋在一起。

在交战当中,秦国骑兵吃亏了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秦军与赵军主要是在河东地区,上党地区,或是晋阳地区,彼此在冲突碰撞。

那里的地形崎岖,主要是盆地,山岭为主,骑兵奔跑不开。

骑兵的威力,受到极大的限制。

可在濮阳到邺城的这些区域,主要是平原为主,适合骑兵奔驰追击,赵军骑兵优势发挥到了最大。

秦军在铠甲和武器上,占据优势,可在战斗拼杀上却是处在下风。

又是骑兵的配合上,显得呆板,不如赵军灵活,吃亏不少。

“邺城到濮阳,距离为一百二十里,可向父亲救援!”蒙恬想着这些,开始下马写着书信。信件的内容,主要是向父亲蒙武求援,前来与赵军对决。

秦军在东郡驻扎二十万大军,用来防备魏国与楚国,也在增援赵国。

此刻,东郡的秦军也该出动了。

写好书信后,取出一个密码本,开始把文字写成一个个数字,然后誊抄下十份交给骑士。

骑士们分别出发,向着濮阳而去。

只需要一天时间,骑士就会把消息传递到濮阳。

最多五天时间,十万秦军就会增援而来。

“传令下去,大军修正,整军备战!”

蒙恬下令道。

秦军士兵开始停留在原地,开始安营扎寨,开始修建营垒,准备防御器械,打算在这里以逸待劳,等待赵军进攻。

赵军想要借助机会,消灭秦军主力。

可对秦军而言,这又何尝不是机会。

若是消灭了二十万赵军,赵国还能有抵抗力吗?

不不!

甚至不需要消灭这二十万赵军,只要将其重创,对赵国也是致命的打击。

十万秦军只需要在这里修建营垒,牵制赵军。

等到父亲蒙武率领十万大军,彼此汇合的时刻,就可发动反击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