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209章 卫缭练兵

始皇帝 第209章 卫缭练兵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210章 卫缭练兵(求订阅)

十万军队,不等于十万精锐战兵;十万精锐战兵,不等于十万脱产战兵。

六万宫卫,属于完全脱产,训练为为主。

这也是他能承受的极限了。

莫要看秦国有百万大军,可兵农合一之下很省钱的。

可六万多职业军队却是成本很高,再多一些,有些承受不住。

在与六国交战当中,两万的宫卫军,加上五万的精锐战兵,十万的二线部队,二十多万的辎重部队,大约是三十万秦军。

这样的三十万秦军,足以横扫六国,足以平定天下。

兵贵精没有错误,培养精兵没有错误,可还是需要大量的辎重部队,二线部队打辅助,才能发挥出最强的战斗力。

在魏文王时代,魏国有三十多万军队,五万魏武卒属于脱产士兵,职业军队;二十多万苍头军,属于二线部队,兵农合一,平时为农,战时为兵;还有十几万平民,奴隶等,当着辎重部队。

精锐兵,二线部队,辎重兵,民夫等等组合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军队。

完全是脱产士兵,国家财力承受不住。

军改方案,扩大精兵的数量,看似算是创新,其实只是抄袭魏文侯的军略而已。

几天之后,吕不韦把军改计划上交上来。

赵政看后整体上满意,可又是修改了一些。

接着,又是召见三公九卿,召见一些武将,开始询问,商议变化。

修改一些内容,确定大致的方针。开始在军队当中实行起来,宫卫的规模开始扩大,不可能一下子扩招到了六万,而在在循序渐进。六万宫卫,只是满编制情况下,不可能一下子满编制,需要后续满编。

同时,各种训练计划也是展开。

……

秦王政五年,咸阳某个县。

傍晚时分,天上开始下着下雨,落在瓦片上,发出啪啦啪啦的响声。一个年老的舍人,听到敲门声,脚步闪动走过去,打开门。

只见外面站立一个魁梧的男子,身上穿着褐色麻衣,下身踩着草鞋,正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庶民。

男子说道:“老丈,我要住店?”

老丈点头道:“可有验传?”

男子说道:“有!”

从口袋当中,掏出一个杨木制造的“验”,还有一个柳条木制造的“传”,里面已经被雨水浸泡,文字开始模糊起来,可还是能看清楚大致的样子。

老丈接过来,仔细检查,说道:“可!”

“验”就是秦国人的身份证,由巴掌宽的杨木牌制成,上面篆刻籍贯身份,某某郡,某某乡,某某里,名字叫什么,身高是多少。

“传”,就是里正(村长)、亭长(乡派出所所长),开始的介绍信。

到了外住旅店,要带着身份证和介绍信,不然店家不会收留的。

在验传上写着,这位名为赵文,要去考核宫卫。

老丈问道:“你这是要考核宫卫?”

赵文说道:“正是。”

老丈说道:“宫卫考核极为严格,拉开十石的硬弓,披上三层战甲携带武器干粮等,日行走百里,这只是初次考核。在后续还要相应的考核,难度颇大。”

赵文却说道:“可宫卫的待遇很好,只要加入其中就可获得一百亩耕地,相当于公士;十五年后退役,又是可获得一百亩耕地,相当于上造。一人加入,全家免税,免除更役等。若是战死上,会抚恤其家人。在退役后也可成为地方小吏,乃至是地方官吏!”

说着,眼中有激动之色。

宫卫的待遇很好,起步就是公士的待遇。

在大秦,公士只是爵位最低级的一等,只是享受一百亩耕地,还需要交税,服徭役,更役等等,可地位再低也是士。有了足够的钱财买下铠甲,提升战场的存活率。有了多余的粟米,可进入温饱当中。

也有多余的钱财,可以自己读书,或是让儿子读书,可能成为秦吏。

公士,需要在战场上砍一个甲士,也就是披着战甲的精锐,而不是随便砍一个人头,就是能提升爵位。

多缴纳粮食,告奸,捕盗,政绩出色等等,也可提升爵位,可难度很大。

这也注定,成为公士很难。

难度上,堪比后世华夏某些人考核公务员。

大秦人口为一千二百万,可有爵位的人数可能也就十五万人而已,公士也就十万多。

公士,算是百里挑一。

若是成为公士,也就超越大秦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群。

老丈说道:“那你可要努力,最近如咸阳城,参加宫卫选拔的可不少,可也有大量被淘汰!”

赵文说道:“若是不去参加,我不甘心!”

交谈片刻之后,赵文去休息了。

次日醒来,打听着地点,向咸阳城西而去。

到了咸阳城西,赵文看看到有一群在排队,检查身份,登记姓名,然后递过一个木牌。随后被考官带领,进行考核。

考核的第一关,就是拉开十二石的弓,连续射出十箭,射仙百步外的箭靶,十箭八中便是合格。

这里的十二石重弓,不是重量为十二石,而是拉力为十二石。

简单而言,就是在把弓挂在那里,弓弦之上吊十二石米,恰好将弓拉满时,就是十二石重弓。

一石米,大约是二十八斤。

十二石米,大约是三百三十六斤重量形成的拉力。

这样的重弓,对于体能的要求很高。

赵文上前,开弓搭箭,啪啪啪,一只箭接着一只箭快速的射出,十箭皆是命中箭靶。

接着,又是开始第二项考核,穿上皮甲、锁子甲、板甲等三层战甲,拿着三十只箭,一个重弓,一个盾牌,一个长刀,一个长矛,还有二十斤的口粮,大约是一百斤的重物,日行百里。

在教官的带领下,众人开始徒步行走。

赵文也在队伍当中,也是前进。

百里的距离,又是负重之下,极为考验体力,到了目的后,赵文也是累的气喘吁吁。

可也是欢喜。

初步通过考核。

……

高台之上,卫缭看着五千多的宫卫,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

入秦之后,成为秦国的卫尉,兼任军校祭酒。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军校陆续收纳一千多贵族弟子,从中培养大约三百多合格的军官。

在大王的命令下,这三百多军官又是成为教官,开始教导宫卫如何作战。

卫缭开口道:“敲鼓!”

旁边的侍卫,上前敲着鼓声,咚咚咚咚的战鼓在响动。

众人纷纷站立在那里,神情肃穆。

卫缭开口道:“我名为卫缭,为宫卫的总教官,负责训练尔等三年。教导军阵的排列布置,兵法的学习,历代的战例,骑马赶路,攻城器械的修建,营寨的修建等等,要学习很多很多的东西。”

“要把你们当成魏武卒一般培养,可又是与魏武卒不同。魏武卒,只需要体力强大,战斗力出色,服从军令,敢于打仗就可以了。可宫卫士卒却是不同,不仅是要培养优秀的底层士卒,敢于拼杀,敢于战斗,还要培养底层的军官,有一定的军事素养,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可以指挥一场局部的,小型的战役。而在退役后,又是能靠着高超的军事技能,成为郡县的地方军官;或是其出色的文化水平,成为地方的文官,治理一方。”

“三年的时间,我会好好培养伱们,合格的会留下,不合格的淘汰而去。能者上,庸者下,严厉考核!尔等可明白!”

“我等明白!”

众人齐声道。

卫缭说道:“大声点!”

众人齐声道:“我等明白!”

卫缭说道:“散发教材!”

侍卫上前,开始给宫卫散发教材。

教材只有三本,《秦军步兵操典》,《秦军行军注意事项》,《秦军军阵操练》。

这三本书是经历诸多的老将,诸多的秦军老卒,结合在一起,综合书写而成。

在这里面没有讲述高深玄妙的内容,就是讲述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士兵,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中低层的军官,同时在战争当中需要避免的一些错误,还有多一些经典战例的分析。

对于安营扎寨,行军打仗等等,进行详细的描述。

它不会教某人,如何打胜仗,如何击败敌人,只会说可以避免打败仗。

在里面,还有很多阵图的描述,还有相应的破敌之法等等。

这三本兵书,不会提高军队的上限,只会提高下限。

这三本书,不是给顶级名将阅读的,而是给笨蛋看的,让笨蛋也会基本的打仗技巧。

这三本书籍,不会培养出顶级名将,却能培养出中规中矩的将领。

至于这三本书籍,落在敌人手中,会不会资敌。

只能说想多了。

就好似兵书重要,可个人的能力更为重要。

读过孙子兵法的很多,可读孙子兵法后成为顶级名将的,又是有几个!

卫缭说道:“你们多数不识字,不识字不要紧,可接下来却是要识字。那些肉食者那个不是读书识字,精通算术。接下来诸多的教官,会陆续教授你们文字,希望三年后,可以读懂基本的书籍,可以简单的算术计算!”

高台之上,卫缭开始训话。

稍后,队伍解散,各自回到营帐当中。

……

下午,卫缭前往咸阳宫,在宫殿当中,禀告宫卫的情况。

计划上很好,可在实际操作上,却是问题很多。

卫缭在不断修正,再不断变化。

赵政听着,说道:“三年磨一剑,做事情不能急躁,要慢慢来,慢工做细活。很多事情,看似做得缓慢,可只要稳健足以!”

卫缭说道:“臣明白!”

赵政说道:“后续陆续招收,增加宫卫的人数,寡人会将钱款下拨下去。未来几年可能要打打仗,战争会变得频繁很多。多一些准备,未来也不会变得手足无措!”

卫缭说道:“臣知之,臣打算在第一年招收五千人,第二年招收一万人,第三年招收两千五千人。三年时间,对宫卫实行初步的训练,稍后会对旧的宫卫进行训练,彼此交替训练。”

“只需五年时间,就会有一只强大的六万人的宫卫军出现。”

五年时间,这是对秦王的许诺。

五年后,正好是秦王政加冠的年纪,也是秦王征伐六国的开始。

尽管到了现在,秦王已经开始掌控大权,丞相吕不韦也在逐步让渡部分的权力,可还是差了一些。

五年的时间,正好给彼此缓冲时间。

赵政笑道:“卿家做事情,寡人相信。只要你做得好,寡人不吝啬封侯的赏赐。大秦的土地有限,寡人不可能册封给你。可在齐国,楚国,燕国等地,却是有广阔的土地,广阔的人口,寡人可册封给尔等!”

大口一开,直接开画饼。

“多谢大王!”

卫缭感激道。

赵政说道:“卿家要努力呀!”

又是交谈片刻,卫缭离去。

赵政松了一口气,心中在计划未来。

枪杆子里出政权,掌控兵权对于过去,还是未来皆是重要。

如何掌控兵权,一个是靠心腹的臣子执掌兵权,一个是靠思想工作和耕地赏赐,钱帛赏赐,爵位赏赐,一个是靠权力制约。

卫缭代的兵法才能,还是出色的。

卫缭,还是合格的教官,合格的参谋长,可以帮助他掌控兵权,同时制约某些军中的将领,加强对军中将领的控制。

此外,卫缭是卫国人,在秦国没有根基,与军中的将领联系少,与秦国老公族的联系少,是一个合适的孤臣。在秦国,卫缭也只能依靠他,若是离开他的支持,可能第二天就是被政敌撕裂为碎片。

同样,卫缭在军事才能之外,还有出色的政治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卫缭与陈平极为类似,他们都是优秀的军事的才能,可这种军事才能也只适合当参谋长,不适合当将领。

若是某一天他快要驾崩的时刻,卫缭比李斯更适合托孤。

某人曾经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然而三者的缺点,也是致命的,也存在短板。

张良擅长谋略不擅长治国和打仗,萧何擅长治国和谋略却不擅长打仗,韩信擅长打仗和谋略却未必擅长治国。

而陈平在治国、打仗和谋略上,都是不如三者,可相对均衡一点,短板相对小,均有实绩。

卫缭与他类似极高。

……

pS:求全订。大家适当支持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