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206章 打破技术封锁

始皇帝 第206章 打破技术封锁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207章 打破技术封锁(求订阅)

韩非疾步上前,直接跪在地上,说道:“老师,你老了很多!”

荀况说道:“我老了,可你身上的酒气在增加,身上的傲气消散很多,似乎在外面过得并不顺利!”

韩非说道:“在离去的时刻,我自以为才学出众,可成为商君,可到了秦国的时刻,却是被秦王驱除。秦王看不上我……”

心中极为苦闷,开始说着往昔的事情,说着那些郁闷的事情。

尤其是秦王对他的不屑,更是令他愤怒不已。

荀况笑着说道:“昔日在邯郸城,赵政只是一个少年,却是喜欢论语、吴起兵法、商君书。在论述商君书的时刻,商鞅治国主张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商君之法,将国与民对你起来,国家在一边,民众在一边,好似压跷跷板,国家压上去,民众就是被压下去。我认为,这样将国家与民众对立起来,这是错误的。民众强大了,国家也是强大的,弱民的主张是错误的!”

“可赵政却是说,商君是对的。因为这里的民,是豪强,世家,贵族,封君等,至于底层的庶民,黔首等,他们没有资格称为民。秦国弱民的主张,就是削弱这些人的权力。他说了,商君书很是完美,却是少了阶级说!”

“法家把世家豪强等,当做民进行管理,打压削弱;可儒家却是把世家豪强等,当成君权的一部分,拉拢的对象,要与君王共天下。”

“这些都是对的,也都是错误的。民众也分着等级,贫农、雇农、中农、富农、小地主、大地主等等。对于君王而言,最大的目标就是消灭贫农,雇农等,将其变为中农,富农;同时打压大地主,大世家等,扩大中产阶级规模!”

似乎年老了,荀况开始回忆着往事,回忆着在邯郸的事情,说着秦王政的故事。

那时秦王政只是要一个孩童,可谁能想到在几年后,却是成为秦王,成为天下最有权势的存在。

秦王政经常自称为荀况的学生,似乎对他尊敬有加,可荀况却是品味到不同的味道,好似叶公好龙,看似喜欢龙,可龙真的出现的时刻,却是吓着跑路。

秦王政读书很杂很乱,各家的学说都是涉猎阅读一二,对于法家学说,儒家学说的理解,更是在很多大儒和名士之上。可他骨子里面,却是墨家的学徒,秉承着墨家的理念。

可能因为不合时宜,不会实行墨翟的一些政策。

可骨子里面,却是怜爱民众的,对于底层的民众关切至极,可对于贵族和世家却是怀有警惕和戒备的心理。

韩非说道:“没有想到,秦王政在邯郸为人质的时刻,就是这样才略出众。早知道如此,当初赵王就当杀死赵政,免得为赵国留下大敌!”

荀况摇摇头说道:“当年,公孙痤推荐商鞅给魏王说道,商鞅有才能,若是不能重用他,那就杀死他。结果魏王既没有重用商鞅,也没有杀死商鞅。到了最后,商鞅前往秦国,秦国逐渐强大,导致魏国衰落!

“后人言之,多说魏王有错,若是杀了商鞅,商鞅无法前往秦国,没有商鞅,秦国就无法变法,秦国就会变得虚弱。那时魏国就不会走向衰落。看似很有道理,其实一点道理也没有!”

“魏国有自己的制度,官员的升迁也是有制度,不可能因为公孙痤说重用商鞅,魏王就是越级提拔商鞅,直接任命其为丞相;同样,商鞅没有罪过,却是无故杀戮之,其他士人会如何看,只会以为魏王残暴不仁。”

“即便没有商鞅,秦国也会变法。不是因为商鞅到了秦国,于是秦国有了变法。而是秦国打算变法,于是重用了商鞅。即便商鞅被杀死,可还有其他的臣子继续秦国的变法大业。魏王最大的错误,不是没有杀商鞅,而是战略错误,没有消灭秦国的基础上,却是率先逐鹿中原,与齐国争锋,耗干了魏国的血!”

“赵政也是如此,当时的赵王和平原君已经看出其颇有才华,若是未来成为秦王可能成为一代贤明的君王。那时秦昭王还活着。太子柱还义气飞扬,就连秦异人还未立为太子。赵政能威胁赵国,那也是在二十年后,三十年后了。为了未来的一个可能,就是杀死秦国的公孙,得罪秦国,引来秦国进攻,不值当!”

“只是谁也不曾想到,短短几年,秦国就有三位大王去世,秦王政在十三岁登基,成为秦王!”

回忆着往昔,荀况神情在起伏。

“即便是杀死赵政,可还有成娇为秦王,也要继续灭六国……很多事事情,好似大河东去,可能中间绕一个弯道,可还是会继续向着东方而去。”

很多人喜欢吃后悔药,杀了商鞅,秦国就不会崛起;杀了赵政,秦国就不会威胁六国。

可事实上,只是想当然了。

可笑而可悲。

韩非说道:“秦要灭六国,我不甘心!”

荀况叹息道:“秦国经历百年,已经形成席卷天下之势,无人可抵挡。即便明天,秦王政去世,可秦国还是会拥立其他人为秦王,还要继续灭六国!”

韩非说道:“老师,如何才能救天下,让天下免于秦人的铁蹄!”

荀况叹息道:“我已老朽,不知这些!”

韩非叹息着,告辞离去。

稍后,楚王召见韩非。

韩非开口劝说着。

楚王听着,询问着,最后说道:“寡人知道了!”

最后,韩非退去。

片刻后,春申君出现。

楚王说道:“就在刚才,韩非前来拜访寡人,要组织合纵大军,再次进攻秦国。伱以为如何?”

春申君问道;“大王,秦国的情报如何?”

楚王说道:“就在不久前,我儿熊启来了书信。在信件中说了,明年秦军将进攻魏国,夺取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等城池,在那里设立东郡!”

春申君说道:“东郡一设立,可威胁齐国,可斩断合纵大军救援赵国的路线,可孤立赵国。一旦东郡设立,秦国席卷天下的势头,再也无法抵挡!”

想着这些,春申君就是感觉头皮在发麻,身躯在颤抖。

感觉到无可奈何。

楚王说道:“若是大军合纵,可破秦国吗?”

春申君叹息道:“五年前,信陵君组织合纵大军,大败秦国。可秦国没有伤及元气,次年的时刻,就是再度出兵平叛晋阳,与赵军交战。这次合纵。想要击败秦国,依旧很难。我若是秦军,只要坚守一些城池,拖道合纵大军粮草匮乏,可不战而溃败!”

“况且,六国各有异心,彼此勾心斗角,彼此提防,能有多大战斗力,值得怀疑!”

战争讲究庙算,可越是推算,越是不看好六国合纵。

楚王说道:“可秦国越发的强大,越是不合纵压制秦国,楚国危险了!”

春申君问道:“大王呀,可否刺杀秦王政?让秦国内乱!”

楚王叹息道:“不可,也是不能!”

楚系外戚,华阳太后,昌平君熊启,昌文君熊文皆是楚人,皆是心向楚国,在一些情报上,会给予关照;在一些事情上,也会为楚国说好话。可是想要让他们刺杀秦王政,没有一丝可能。

不说秦王政身边戒备严格,想要刺杀极为困难。

就是能刺杀了,也不会。

秦王政的王后,是楚国公主,公子扶苏有着一半的楚国血脉,对于熊启,熊文等也是颇为重用。若是秦王政,真的出现意外,只会是弟弟成娇成为秦王。一朝天子一朝臣子,只会清洗和打压楚系外戚的势力。

况且,楚系外戚看似权力巨大,可在秦国却是相对孤立,时刻受到秦国老公族,还有六国官员的敌视,他们时刻在盯着楚系外戚,等着他们犯错误,然后踩着他们上位。就好似范雎踩着四贵,进行上位。

还有秦王政,也防备着楚系外戚。

楚系外戚风光无限,可事实上并没有想象当中那样美好。

刺杀赵政,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下下策。

楚王说道:“只能劳烦你,在各地派遣使者,组织合纵,争取破秦!”

春申君说道:“臣知之,只是各国皆是畏惧秦国。齐国、燕国与秦国不接壤,反而需要依靠秦国。即便是参加合纵,也未必会尽力。”

楚王说道:“你下去,联络各国吧!”

春申君点头,告辞离去。

通知着车驾,车驾在响动,离开王宫。

行走片刻后,到了造府当中。

进里面的时刻,看到车辆在运输着,进进出出的铁矿,煤矿等,运输到里面。

接着煤矿经历洗煤之后,烧制为焦炭;接着铁矿敲打为碎块后,进入高炉当中,加入一些材料,开始初步的冶炼。

高炉的温度在提升,许久之后,锻造第一批的生铁。

这些生铁,又是进入墨炉当中开始淬炼着,直接淬炼着墨炉钢,然后倒入模具当中,形成了矛头,或是铁片。

矛头可制造成长矛,铁片可制造成扎甲。

楚国的宛城钜铁,天下闻名。

在经历昌平君“提点”,楚国工匠又是自己研发思索,已经制造出墨炉铁,开始量产墨炉铁。

开始锻造为长矛,铁甲等,开始装备在军队当中。

“希望明年大战的时刻,可以用上这一批墨炉武器!”

楚王思索道。

可心中还是担忧不已,因为秦国的人力物力比楚国更为强大,锻造的墨炉武器更多,只是缩小了部分差距,可差距还是存在的。

……

咸阳城。

大殿当中,赵政正在翻阅着一些竹简,看着竹简上的情报,顿时脸色铁青起来。

在赵国,制造出曲辕犁后,赵国的耕地面积会扩大一倍多,国库的粮食产惠会增加。可相对而言,魏国,韩国,秦国,齐国等,粮食产量也会增加。

组织曲辕犁技术外泄,几乎不可能。

没有技术难度,没有技术门槛。

后期的望远镜,也没有技术门槛,很容易外泄。

到后来,钢铁冶炼,玻璃制造,纸张制造等,进入保密当中。

提升泄密的难度。

可也只是提升而已,还是出现泄密。

在侯谍的报告当中,楚国已经制造出墨炉铁,已经开始装备在军中;赵国也出现墨炉铁,也已经装备在军中。

这样的局势,对秦国而言,属于极端不利的。

“诏,仲父!”

赵政说道。

稍后,吕不韦到来。

赵政说道:“仲父看这个?”

递过竹简。

吕不韦翻阅竹简,最后沉默了。

赵政问道:“可是昌平君泄密!”

吕不韦说道:“非也。大王可是忘记了,非有大王的旨意,任何人不得进入墨炉厂,我是如此,昌平君也是如此!”

赵政哑然无语。

是呀,他严格的管理,能进入作坊的很少。

更是进行封闭化管理,可还是外泄了。

想着这些,赵政就有些郁闷。

吕不韦说道:“据我所知,在墨炉厂当中大约有三万多人,进进出出,运送着煤矿,铁矿,石灰,还有其他等等,还有进行废料清理。想要让三万人皆是保密,不可能,只要有某些人泄露出一些细节,聪明的工匠就可推演出来!”

“即便这三万多人,皆是保密不泄露,可赵国,楚国等皆是有能人,他们经过一段时间后,皆是可制造出来!”

赵政叹息道:“是呀,我低估了他们!”

人多了,就会存在技术泄密。

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部分,却可能让某些人看破关键。

所谓的技术封锁,很多时刻有用,又是变得无用。

秦国也是在墨炉钢上,进行技术封锁。

可经历八年多的努力,赵国,楚国等率先打破技术封锁,制造出自己的墨炉钢。

妄想着制造出某个产品,进行技术封锁,敌人几百年,几万年也是制造不出来,只是美好的梦想。

只是技术封锁八年,就是被楚国,赵国率先打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