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146章 秦王政

始皇帝 第146章 秦王政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147章 秦王政(求订阅)

咸阳城,又是变为白色的世界。

又是一位秦王离去。

曾经是秦昭王,后来是秦孝文王,又是秦异人,只是短短的四年多时间,就是有三位秦王离去。

这样的速度有些快。

秦人得到消息后,只是稍微悲伤,又是过着旧的生活。

秦王刚刚即位,就是开始修建陵墓,等到去世的时刻,进去。

可秦异人当秦王才三年,准确来说是两年半的时间,坟墓修建的规模并不大,却是进入里面。

看着父亲进入其中,吕不韦亲自为父亲抬棺。

赵政心情在失落。

秦国,又是迎来一位新的秦王。

秦王政,这是他未来的称呼。

他成为秦王,仅仅是十三岁。

虽然还要守孝一年,才能正式登基,可他已经是秦王了。

成为秦王,可谓是万万人之上,百万的军队,十几万的秦吏,皆是听他的号令。

只是他能驾驭这一切。

秦国就好似一只老虎,秦王就是骑在老虎背上,他能驾驭秦国这头老虎吗?

若是驾驭不足,可能被老虎吃掉。

他只是十三岁的孩子,可能有一点小聪明,可是驾驭朝堂,驾驭各种繁杂的政务,管理庞大的国家,却是力有不逮。

“父亲,你还是离去的有些早了,若是能多活五六年,我也可稳定局势。可现在你走的太早了,我只是十三岁的孩子,如何能驾驭满朝的文武,如何能与这群人精斗智斗勇!”赵政看着坟墓,心中叹息。

只能将这一切化为无奈。

只能叮嘱自己,多看,多想,多问,少说。

……

明亮的大殿之上,赵政端坐在王座上,高高在上俯视一切。

旁边有一个帘子,里面有一把椅子,太后赵姬端坐在其中。

诸多的臣子纷纷到来,直接跪拜道,齐声道:“拜见大王,大王万年!”

赵政说道:“平身!”

旁边的中书郎喝道:“平身!”

立刻,诸多的臣子纷纷跪坐在席子上。

这是第一次上朝。

此刻,赵政头上带着冕冠,最上面长方形的东西就叫做“延”,前面是门帘一般的珠子,叫做“玉旒”。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

按照礼法,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

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套完好的服饰。

对于挂的玉旒,也有严格的规定,天子挂12串,而诸侯只能挂10串。

赵政为天子,玉旒挂着十二串;

文信侯吕不韦,玉旒挂着十串。

十二串玉旒,十二是极数,代表君主的最高地位,玉旒遮面,提醒君主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免政治流于严酷;黈纩塞耳,是指君主不可听信谗言,对于溜须拍马屁要“充耳不闻”。

冠冕,表现出古代君主“见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而放小过,无求备一人,”的为君哲学。

同样,冕冠可增加皇帝的威严。

有着十二串玉旒遮挡,臣子们也看不到君王的表情,也无法对其进行揣测。

诸多的臣子纷纷开口,开始禀告事情。

赵政听着。

赵姬也在听着。

可主要是吕不韦处理这一切。

事实上,朝堂大会很多时刻,形式大于内容。

很多关键性的内容,不会在这里讨论,要防止泄密。

很多内容往往是确定之后,然后在大会上讨论。

赵政仔细听着,很多不懂的东西,直接写在竹简上。

旁边的官员,也在在竹简上记录主要事情。

朝会在继续,很快一个小时过去,就在这时,吕不韦开口道:“大王,先王已经过去,该给先王上谥号?”

赵政点头道:“可!”

众多臣子又是讨论起来,赵政就在这里看着,高高在上,好似雕像,好似神灵一般,观察诸多臣子的表演。

众人又是议论开来。

最后,确定了谥号。

谥号为“庄襄”。

又是讨论片刻后,朝会就要落幕。

就在这时,赵政看向母亲,赵姬点头示意。

看向一旁是中书令。

中书令上前道:“一元初始,万象更新,新王登基,新的气象。特赐予臣子座椅,以示恩惠。”

接着,召唤寺人,搬来一把接着一把椅子。

吕不韦为右丞相,又是仲父,赐予椅子黑色的椅子,椅子也是最高,这是第二等,仅次于大王的椅子。

吕不韦谦让之后,坐在椅子上。

接着,又是左丞相的椅子,略微低一寸,阳泉君也是入座,这是第三等;

接着,又是太尉、御史大夫的椅子,高度一致,再次略低一寸,这是第四等的;

最后,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属于一个级别,这是第五等的。

至于其他的臣子,根本没有椅子可坐,直接跪坐在席子上。

就这样,君王与臣子的差距,臣子与臣子的差距,用着椅子的高度,有没有椅子坐,开始拉开了。

……

朝会结束后,赵姬退下,问道:“政儿,感觉如何?”

赵政叹息道:“当大王难,难当大王!”

赵姬说道:“政儿,你要勤勉!”

赵政点头着。

就在这时,吕不韦上前道:“臣拜见大王,有要事,要与大王、太后交谈一二!”

赵政说道:“仲父,这边请!”

躬身行礼,礼仪颇为周到。

吕不韦连忙避让开来。

招呼着,进入大殿当中。

赵政坐北朝南,赵姬坐西朝东,吕不韦坐东朝西,彼此落座。

吕不韦开口道:“大王,十年前邯郸之战,信陵君大破秦军,今又是在河外大破我秦军。信陵君之强,不可不防备!”

赵政微微皱眉,问道:“仲父,可有破敌之策!”

吕不韦说道:“信陵君虽军略惊人,然而也可破之。可派遣刺客,前去刺杀信陵君,这是其一;可花费重金游说一些奸臣,前去说信陵君的坏话,让魏王疏远信陵君,这是其二。”

赵政笑道:“昔日的时刻,刺客前去刺杀赵盾,却是被赵盾的品德感化。仲父派遣刺客,前去刺客信陵君,要小心被信陵君感化。刺杀终究不靠谱,还是奸臣说坏话,疏远信陵君为主。”

吕不韦点头道:“臣知之!”

又是说道:“大王,臣请少府拨出十万金,后续还要增加,可用这些黄金,前去游说六国臣子,不再合纵,疏远贤臣,亲近小人。同时刺杀一些贤明,有才干的臣子。”

赵政微微吃惊。

这是侯谍出手,重金收买,加刺杀。

赵政点头道:“可!只是有一人不能刺杀,此为荀况。昔日在邯郸的时刻,荀况为我的夫子,不能杀他!”

吕不韦点头道:“他只是一个儒生,杀不杀,无所谓!”

接着,吕不韦又是禀告一些事情。

赵政也是询问着。

许久之后,吕不韦离去。

赵政说道:“外祖父一家,可来到咸阳城?”

赵姬说道:“来了!”

稍后,赵政直接召见祖父赵鲁,直接册封其为平安君,食邑为三千户。

赵鲁接过册封的诏书,也是心中感叹道:“谁能想到,我只是一个卑贱的商人,竟然能成为封君!”

谁能想到,昔日的那个孙儿会成为秦王,成为天下最有权势的人。

赵政问答:“外祖父,可有打算?”

赵鲁说道:“我仅仅是四十有六,我还不想在秦国养老,我打算前去经商,我也闲不住!”

赵政说道:“可秦国打压商人,纵外祖父也是难免!”

赵鲁思索道:“那我就前往洛阳,在那里经商!”

赵政点头道:“可!”

接着,又是召见三个舅舅,又是询问着。

这三个舅舅倒是对当官颇有兴趣,只是赵政询问一下,却是微微摇头。

这三个舅舅,才略一般。

还是不要当官了,若是强行要当官,只会被人当成凯子戏弄,最后成为背锅侠。

挥手让几个舅舅离去,就连爵位也没有赐予。

心中微微失落。

到了现在,秦国有三个外戚,楚系外戚,韩系外戚,赵系外戚。

华阳太后代表的楚系外戚,可谓是人才济济,阳泉君、昌文君,昌平君等,皆是中上资质;可夏太后为代表的韩系外戚,母亲赵姬代表的赵溪外戚,却是人才稀少。

赵政想要提拔他们,最后也是放弃。

能力不足,德行不足,却是强行到了较高的位置上,只是给自己招惹灾祸而已。

……

合纵大军在散去,魏无忌带领秦军,也是返回大梁城。

稍后上交了军队,然后闭门在思索。

就在这时,毛公上前道:“公子,好消息,秦异人死了!”

魏无忌吃惊道:“秦王又是死了,只是四年就是死掉三个秦王,这死的速度也太快了!”

毛公说道:“太子政登基,成为秦王,他仅仅是十三岁,主少国疑,大臣未附,民众不信,秦国会有大乱!”

魏无忌说道:“谁为太后,谁为辅政?”

毛公开口说道,仔细说着秦国的国情,说着大致的局势。

魏无忌听着,许久后开口道:“秦国,还乱不了。”

此刻,魏无忌最想秦国大乱。

这次合纵取胜了,击败秦军,可胜利的很是侥幸。

从这次合纵当中,看出六国很是虚弱。

合纵想要破秦,难度很大。

唯一的胜算,就是秦国内乱,最好是如齐国的五子之乱。

齐桓公死后,五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拼杀在一起,持续四十年之久,导致齐国由盛而衰。

只是在秦国,秦异人只有两个儿子,一个赵政,一个成娇。

赵政,早早就被立为太子,地位极为稳固。

又是给予吕不韦仲父的名声,这是无上的荣耀,也是枷锁。有仲父的名声,吕不韦只能忠心耿耿当姜太公。况且,吕不韦看似为右丞相,权力巨大,权倾朝野,可在秦国根基浅薄,还需要依靠秦王的支持,才能维持权威。

秦王政,想要当好秦王,不被弑杀,需要依靠吕不韦。

吕不韦,根基浅薄,想要掌控大权,也要依靠秦王

楚系外戚,也要依靠秦王,更是秦王的坚定支持者。

“吕不韦派系,楚系外戚,赵系外戚,韩系外戚,秦国公族,秦**方……”魏无忌摆动算筹,划分秦国的派系。在几个派系彼此牵制之下,秦王政的位置反而颇为稳固。

“秦异人厉害呀,巧妙的为儿子布局一切,让各个派系相互牵制,赵政有一丝生机,免于被弑杀……有可能活到冠礼,彻底掌控大权的时刻!”

越是思索,越是敬佩秦异人。

只可惜,死得太早了!

“不过,这也是魏国的机会,至少在赵政冠礼之前,魏国是安全的,不必担心被灭国!二十冠礼,天子王孙,诸侯公子原要早起一年,在十九岁举行冠礼的。秦国不然,惠文王、昭襄王均年十九而立,立王三年而冠,则是二王之冠,均在二十二,看来秦王冠礼乃是定在二十二岁举行。”

“至少魏国还能幸存十年,韩国可也幸存十年,十年内当无大的战争。”

就在这时,有寺人禀告,魏王召见。

魏无忌立刻前往,到了大殿当中,正看到魏王。

魏王说道:“有臣子在向我进谗言,让我疏远伱。这是秦人之计策,我岂会上当!”

魏无忌笑道:“兄长,你必须要上当,必须要疏远我!”

魏王吃惊道:“这是为何?”

魏无忌笑道:“兄长当知天下局势?”

魏王说道:“愿闻其详!”

魏无忌说道:“秦异人死了,秦王政继位,可秦王政仅仅十三岁,按照秦制度二十二岁为冠礼。至少在十年内,秦国不会灭魏国,不会灭赵国,也不会灭韩国,东方六国可获得喘息的机会!”

“纵然吕不韦想要灭国,也会有人拉着他,不允。”

“因为一旦吕不韦携带灭国之功,回到咸阳,秦王政的位置还稳吗?那时,可能会有吕氏代秦!”

……

pS:更新迟到几分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