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138章 三代之治

始皇帝 第138章 三代之治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139章 三代之治(求订阅)

对着地图,吕不韦在指点山河,说着秦军的进攻方向。

黄河是天险,可阻拦敌人的进攻。

从河东前往关中,几乎是地势平坦,没有大的关隘抵挡,可这里却是有一条黄河。

黄河就是最大的天险。

一旦敌人越过黄河,进攻关中地区,容易被切断粮道,导致全军覆灭。

可若是到了冬天,黄河结冰了,天险也不存在了。

若是在过去,秦军在上郡集结,进攻太原城极为危险,可在黄河结冰的时刻,危险却是降到了最低。

秦异人看着地图,说道:“可!”

吕不韦又是说道:“大王,可召蒙骜!”

秦异人点头。

稍后,蒙骜也是出现。

开始对着地图,开始说着行军布置。

在长平之战,秦军大胜之后,趁机攻占了晋阳。

然后,邯郸之战后,再次丢失晋阳。

晋阳为赵国的发家之地,赵国靠晋阳抵挡住智氏的进攻,反败为胜,成功奠定赵国的根基。晋阳也成为赵国的都城,只是后来赵国为逐鹿中原,选择迁都中牟,又是迁移到邯郸。

可晋阳,依旧是赵国重要的粮食产地,重要的军事重镇。

控制晋阳,就可控制太行山以西,就是可威胁代郡,雁门郡、云中郡,九原郡等。

商议出征方案,大致的确定了。

蒙骜告辞离去,要前去整顿兵马。

吕不韦也是离去,要负责军队的后勤。

就在这一刻,秦异人忽然感觉到天色变得昏暗起来。

就在这时,寺人急切道:“大王,大事不好,大事不好,有日食,天狗吃了太阳……”

神情有惶恐之色。

秦异人走出大殿,向天空望去,只见天上的太阳变得黑乎乎的,似乎被吃掉一般。

日食,为大凶之事。

顿时,有寺人,宫女,等等,敲击木盆,敲击铜器,开始驱赶天狗。

咸阳城的街道上,也有民众出现,开始集体叫喊,开始驱赶天狗。

天狗出现该如何,只能民众高声叫着,驱赶天狗快点滚蛋,不要吃掉太阳。

同时,有官员出现,开始祭祀苍天。

随着日食的出现,咸阳上下皆是惶恐起来,上到秦王,下到平民,皆是惶恐不安,有不好的联想。

秦异人也是心乱了。

每次有日食出现,皆是有大灾难,皆是有大的危机。

这一会,大秦不会要出大事情了吧!

就在这时,赵政出现了,上前道:“父亲,为何慌张?”

秦异人惊慌道:“日食出现,天狗吃了太阳,这是要发生大劫,有不详的事情!”

赵政听着,略微无语,只能安慰道:“父亲,所谓的日食,只是天上的月亮遮挡太阳而已,只是日月的一种变化而已,并非什么大劫数?”

秦异人说道:“莫要妄言!”

赵政说道:“父亲可向太史请教。太史观察天象,又是有高度望远镜,可观察到日食变化!”

秦异人点头,前往拜见太史。

太史,不仅是记载君王言论,属于史学大家,更是天文学家,不断观察月亮变化,星辰变化。君王一旦有不决的事情,多数向太史请教。

太史司马泽,年纪不大,仅仅是二十出头,比起秦异人还小很多。

司马泽上前道:“拜见秦王!”

赵政说道:“太史,何为日食?”

司马泽说道:“大王,所谓的日食就是月亮遮挡住太阳光芒。等到月亮不再遮挡太阳的时刻,就是日食消失的时刻。大王看这个模型!”

说着,指着模型开始比划起来。

为了直观一点,大地直接是平的,然后上面有两个小球,一个为月亮,一个为太阳,彼此变化,形成日食。

“大王,可从望远镜看出,这个望远镜至少为五十倍!”

司马泽说道。

秦异人上前开始观测,果然看到月亮。

虽然白天的时刻,月亮上的视线不太好,某些画面并不清晰,可大致的场景还是看的清晰可见。

所谓日食,并没有所谓的天狗,只是月亮遮挡太阳而已。

这一刻,太阳似乎出现,光线有些刺眼,秦异人立刻离开望远镜。

“原来如此!”

秦异人颇为失落:“原来没有所谓的天狗,只是为何月亮恰好遮挡月太阳的光芒……这是上天在示警!”

又是找到新的理由。

看着这一幕,赵政颇为无语。

……

日食的时间,只是维持一分钟不到,就是消失而去。

世界又是恢复安宁。

赵政却没有离去,而是问道:“太史,史书编辑如何了?”

司马泽叹息道:“所涉及的史料颇为繁杂,臣只是编辑出三皇本纪,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只是写了一半,至于其他的本纪皆是没有写……”

赵政听着,却没有说什么,而是开始翻阅起来。

原始的史料,极为重要。

很多时刻,有原始的史料,才能编辑起来。

可在司马迁的时代,经历秦朝初期焚烧书籍,又是项羽焚烧书籍,很多的史料被焚烧,导致史料欠缺,导致很多史料在编辑的时刻空缺,出现各种问题。

可现在,秦国却很多史料存在,编辑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赵政看着三皇本纪,翻阅竹简,最后说道:“不好,不好,传说在太古时代,天地一片混沌,在混沌当中有一个混沌石蛋,盘古孕育其中,经历十万年岁月,盘古诞生,然后开天辟地。”

“大地开始诞生,分为七大洲,分为神洲、西洲、南洲、孤洲、寒洲、南殷洲,北殷洲。”

“稍后有神灵名为女娲,女娲造人,制造白人,黄人,黑人。”

“女娲兄长名为伏羲,转世在华夏,为华夏是始祖,华夏文明始于伏羲……”

描述三皇本纪,描述那些古老的神话。

在里面有很多的私货。

司马泽听着,不由问道:“七大洲之说,公子从何处而来?”

赵政说道:“在邯郸城,我曾求学于鹖冠子,这位贤者为赵国太史,曾经在赵国书库当中,发现一些龟甲,在龟甲之上记载着七大洲的事情,甚至记录着七大洲的简略图纸!”

召唤着侍从,侍从取过白帛,赵政在上下画着,画着世界地图。

神州就是亚洲,西洲就是欧洲,南洲就是非洲,孤洲就是大洋洲,寒洲就是南极洲,南殷洲就是南美洲,北殷洲就是北美洲。

开始讲述大致的地理格局,只是很多东西皆是忘记了。

那个穿越者也忘记七七八八,忘记洋流方向,很多东西描述不清晰。

赵政说道:“昔日的时刻,周武王灭亡殷商,殷商之民一部分成为宋国之民,卫国之民,可还有一部分迁移到这里,成为箕子朝鲜,还有一部分继续北上,在那里经历诸多的冰雪,又是闯过大陆桥,行走大约万里之遥,到了北殷洲,少部分定居在南殷洲。那里水草肥美,第四平坦,颇为适合民众生存。”

司马泽叹息道:“竟然有这样的事情!”

没有怀疑其真实性,君子一诺,尚且千金,况且是太子之言。

直接取出板椟,开收据记录这些史料。

赵政又是说道:“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这里写的不好!”

“伊尹放太甲于桐,尹乃自立,暨及位于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这里也写得不好。”

司马泽说道:“太子,我考证一些古老的竹简,龟甲,兽骨等,三皇太远,暂且不好说了,可五帝的史料却有很大真实性,夏商周的史料却是仔细斟酌,却是发现,上古圣王并未想象当中的美好。”

“五帝时代蒙昧不堪,多数为部落时代,可能几百人一个小部落,几千人一个大部落,五帝也只是部落联盟首领而已,可能有较大的权力,可地方那些部落首领也是权力不小。”

“在西北有戎族、羌族,还有北方的胡人,皆是部落为主,诸多的部落散居在一起,没有律法、文字,生活颇为粗放。当年,大秦能击败诸多犬戎部落,就是因为他们是部落,没有君王,没有文明,只有部落首领。至于后来的义渠王,也并非义渠部落的君王,只是部落首领而已!”

“这些部落彼此内部当中,争斗激烈。部落首领皆是众人推选而来,也就是所谓的公天下。等到部落首领年老体衰的时刻,往往有新的部落首领取而代之,甚至将其杀死,也就是禅让制。”

“这个过程当,颇为血腥残忍。在西北那些部落当中,现在还保存着公选制,禅让制……难道他们比大秦更加文明吗?”

“从这些部落情况可知,公选制,禅让制,颇为血腥。儒家所谓的,远古圣王品德高尚,禅让君王给贤明之人,只是欺人之言。”

“五帝时代,所谓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皆是部落联盟首领,与秦国北方胡人部落的那些首领,没有什么区别,品德也不高尚,反而靠武力夺取首领位置,又是因为年老被年轻人夺走首领位置!”

“夏朝时刻,变为半农业半游牧,夏人有了律法、典籍、文字,有了土地城邦。可夏朝都城,方圆百里是掌控范围,太远就是附属的部落,附属的小城邑。那时游民为主,逐水草而居,若是土地肥力下降的时刻,就是迁移到其他区域。”

“殷商只是夏朝附属的一个小邑,却是击败夏朝,成为诸多城邑的中心,成为文明的中心,制造青铜武器,锋利无比;驾驭着战车,攻击力强大;锻造的皮甲,也是防御强大。又是种植五谷,食物丰收,人口众多。又是掠夺其他部落,或是小城邑的人口,化为奴隶,直接祭祀祖先。因为洪水泛滥,又是土地肥力不足,时常迁移都城,最后定居在朝歌。”

“周只是西方的一个部落,只是殷商的一个附庸。可学习殷商之后,却开始铸造城池,开始建造武器,种植五谷,人口在增加,不断强大起来,同时捕捉西方的奴隶,献给殷商,祭祀祖先。”

“殷商也对日益强大的周邑忌惮起来,借口杀死季历;又是找一个借口,杀死姬昌,用其尸骨祭祀祖先。周武王心中不忿,又是担心纣王在平定徐夷之后,进攻周邑,于是准备起兵进攻朝歌。那时,殷商的祭司带着礼器前往周邑,禀告朝歌的内幕。又是有昔日在殷商为官,又是投靠周邑的姜太公,熟悉殷商的一切,于是率领五万大军渡过黄河,避开殷商的警戒,直接杀到朝歌城,才被纣王发现。”

“那时朝歌兵力空虚,主力皆是在东方,兵力不足三万人。纣王感觉兵力不足,驱赶奴隶攻击武王大军,又是殷商大军在后方督战。开战之后,周军略占上风,殷商在溃败,奴隶开始反戈一击,同时部分殷商贵族也是倒戈,纣王大败而走,不甘心投降,直接**而亡。”

“周武王擒杀诸多的殷商贵族,回到周邑,开始杀死殷商贵族祭祀祖先,并号为帝日乙,继承殷商制度。同时册封诸多的姬姓弟子,还有诸多功臣,防备殷商余孽反击。双方激战百年之久,才平定殷商余孽。”

司马泽兴致勃勃的讲述起来。

史书上记载的,未必是真的,毕竟有很多美化,或是丑化的部分。

很多东西,要经历考证。

在他的考证当中,五帝时代的圣王,就是一群部落首领,并没有多道德高尚,与北方那些戎族、羌族、胡人部落首领,没有太大的区别。

到了夏商周时代,开始进入城邦时代。

殷商,也只直接掌控朝歌附近,大约是百里的领地,外围就是下属城邑,再远一点只是进贡而已,关系更加疏远,掌控更加的弱小。

周朝,所谓的国野制度,本质上依旧是城邦时代,

直到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城池数量增加,国野变化,进入王国时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