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120章 出征前夕

始皇帝 第120章 出征前夕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121章 出征前夕(求订阅)

吕不韦说道:“臣这些天,不断翻阅史料,却是发现,秦与六国大战二十二战,共斩首一百八十一万,这是有明确的板椟记载。还有七十一战,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其斩首人数。可臣大致的估算了一下,秦斩首六国之民数量达到六百万。”

“秦国杀戮颇为沉重。”

秦异人颇为尴尬,可还是道:“先王如此,我们无法指责什么?”

吕不韦说道:“秦国大约是二百万户,可六国大约是五百万户,五百户一人出一丁。大王平灭六国,可是打算将这五百万士卒尽数杀死。不说,秦国能不能取胜,即便取胜了,创敌一千,自损八百!”

“秦国为了灭六国,又是要死掉多少老秦人!”

秦异人听着,却是沉默起来。

首先,他不能让秦军杀光六国之人,这不现实,也不可能。

其次,若是真的逼的六国陷入绝境当中,六国反击之下,秦国纵然是取胜,可又是要死亡多少人。

死三十万老秦人,还是死五十万老秦人,还是死一百万老秦人。

长平之战,白起用兵如神,围困住赵军,可在赵军反扑之下,秦军也是损失二十万大军。

若是长平这样的胜利战,连续打三次,秦军也是承受不住。

邯郸这样的败仗,秦军打不起;可长平这样的胜利战,也是吃不消。

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秦军只是兵临城下,敌人就是投降了,这样最好不过。

秦异人在心动着,说道:“吕卿,你有什么想法?”

吕不韦说道:“大王,人不是韭菜。韭菜割掉了,还能长出来;可人的脑袋掉了,再也长不出来。在斩首记功之下,将所有的士卒皆是斩杀,不留一个活口,若是盈论不足,还要搜杀老人,妇女,孩子!”

秦异人点头道:“正是如此!”

斩首之后,人头台帐建好以后,一定要写成大布告,在全军公示三天。发现有弄虚作假现象,处罚责任人,奖励举报人。公示结束后,将军把没有异议的台帐上报给朝廷,朝廷根据台帐,分别给立功将士籍贯所在地的县官下文,让县官们去给立功将士进爵,并给其家人分地分房分奴隶以及安排工作。

为的就是防止某些人弄虚作假,可事实上即便如此,依旧还不少。

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这场战役中,韩、魏联军加一块儿也不过十几万,秦军居然能砍下二十四万颗人头,不用问,平民的人占一半。

遇到这样的事情,白起能如何,只能糊弄过去,难道还严惩士兵不成。

吕不韦继续道:“到了战场上,除掉不必要的杀戮之后,可将斩首变为俘获。俘虏一个六国士兵,与斩首获得功勋类似。可让俘获的士兵,直接成为秦之奴隶,在秦国耕种三年后,可获得自由权。当然,若是舍得给予赎金,也可放弃归国!”

开始说着新的记功方法。

在过去的时刻,秦军击溃敌人后,不给敌人投降的机会,所有的敌人尽数斩首,不留俘虏。

这样不好,这样很不好。

秦人在击溃敌人后,要给予投降的机会,若是放下武器投降,只要到秦为奴隶三年,或是缴纳足够赎金,也可以归国。

比起过去的斩首记功,现在的记功之法,相对的柔性较大。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六国士兵的抵抗强度。

“卿家如此计算战功,要给予士兵的赏赐要增加很多!”秦异人又是提出另一个担忧。

秦人的法度,斩首一个甲士,记一功,可成为公士。

战场上,不可能所有士兵皆是披着战甲,披甲的士兵终究是少数,这类甲士皆是军中精锐,或是贵族。若是在战场上,杀死非甲士,或是平民等,可能不给予提升爵位,可也要给予钱帛赏赐。

换了新的记功方式后,秦国的花费也在巨大。

秦异人又是继续道:“昔日牧野之战,殷商就是招揽太多的奴隶,奴隶倒戈,导致殷商大军败北。若是秦国招收大量的奴隶,奴隶暴动那可就危险了。”

吕不韦说道:“大王,岂是纣王可比,大秦岂能是殷商可比。殷商经常杀死奴隶,祭祀祖先;可大秦却是保护奴隶,没有人殉人祭,只是三年奴隶而已,又不是终生为奴隶。”

秦异人点头。

收纳六国俘虏为奴隶,有巨大的危险,可至少在可承受范围当中。

吕不韦又是说了很多,秦异人询问着。

两人交谈了半天时间,在竹简上记录确定着方针计划。

秦异人说道:“你说的很好,只是废掉斩首记功,还是算了吧!”

吕不韦不解道:“大王……”

秦异人说道:“吕卿,商君之法,为大秦根本之法,你不能修改,伱若是修改,可能出了宫门,就是被公族甲士刺杀而死;我若是提出废掉斩首记功,可能第二天,就是有秦军士兵叛乱,然后将我诛杀。”

“不久之后,公子溪成为秦王。”

“有些事情可以做,可不能说;有些事情可以说,可不能做。”

“至于你说的,可以在讨伐东周国当中,实际废掉斩首记功,但是永远不能说。静悄悄的做了就可以,可最好不要去说。你可明白?”

吕不韦点头道:“臣明白!”

秦异人微微叹息。

吕不韦论及纵横术,堪比张仪;论及为政理财,不逊色于范雎。只是却有这两人没有的热血,性格上有些偏向儒家。

斩首记功,能废掉吗?

不能!

因为负面影响太大,可能动摇他秦王的位置。

可在实际行动当中,却能给予废除,可以灵活的操作。

……

战车在响动,在军营当中行走。

左边是一个威武的老者,年纪已经五十多岁,只是身躯却是魁梧,浑身散发的霸道的气息,正是蒙骜;中央是身躯高大的少年,仅仅是十岁,却是六尺七高的身躯,骨骼宽大,身躯威猛,正是赵政。

右边,却是一个瘦小的老者,身身躯颇为瘦弱,唯有一双眼睛却是透着精明,正是王龁。

王龁主持前期的长平之战,更是击败廉颇,打得廉颇差些自闭,到了最后,赵国只能用赵括代替廉颇。

这位老将军,可能不如白起,可也很能打。

可令人叹息的是,作为手下败将的廉颇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反而作为胜利者的王纥,无法成为四大名将。

在上课之余,蒙骜和王龁两位老将带着他进入蓝田大营当中,开始巡视大军。

太子又名为储君,副君,已经开始接触一些权力。

蒙骜介绍道:“公子政,蓝田大营有三十万大军,军士时常操练,战斗力虽不如宫卫,可也颇为强大。没有大王旨意,没有丞相授权,没有亲近的将领,很难调动大营的军队。”

王龁也说道:“大秦的强横,就强横在秦军耐苦战。只可惜,在邯郸之战,秦军折损严重!”

赵政问道:“平时大军如何操练?”

蒙骜说道:“公子稍候便可见识一二!”

说着看向王龁。

王龁点头,稍候离去。

战车在前进,到了高台之上。

高台,大约是三丈高,站立在上面视野颇为清晰。

蒙骜说道:“公子,王龁将演操,演示我秦军如何作战。这次出动三万人的方阵。”

赵政居高临下,立刻看到王龁手中挥动令旗,指挥三万大军开始演操。

三万大军在演练,首先是站立,蹲下举着武器迈步行走,阵型的变化,方阵化为圆阵,圆阵化为雁行阵,化为疏阵。每个大阵之间,又是分为若干个小阵,小阵大约是千人为单位,千人又是分为若干的队形。

阙张弩,在前方射击。

战车在冲击敌人,步兵在跟进,

骑兵在两翼进行迂回攻击。

诸多的兵种配合在一起,进行演练。

好看吗?

真的不好看?

军阵的布置复杂吗?

也不复杂,只是简单的前进,后退,阵型变化而已。

可简单的东西,放大到三万人的军队,放大到三十万军队,就是极为复杂的工程。

保证在运转过程当中,不出现丝毫的纰漏,本身就是了不起。

蒙骜问道:“公子,我秦军,雄壮否?”

赵政点头道:“雄壮!”

蒙骜问道:“赵军,与秦军相较如何?”

赵政沉默了。

回想着邯郸城,十万赵军大演练的场景,赵政开口说道:“赵军军纪,士气,士卒战斗力,军阵演练等,皆是不逊色于秦军。秦军强在军功受爵,平民皆是踊跃参军,作战凶猛。至于赵军的缺点,在于苦战之下,平民皆是厌战。”

“秦军也是如此,若是厌战不已。”

蒙骜点头道:“赵军,秦国之大敌。”

又是讲解派兵布阵,军阵的布置,转化等等。

赵政也是询问着。

蒙骜兴致勃勃的解答着。

春秋时代,时常是太子坐镇在国都,用来监国,君王率领兵马出征;或是君王坐镇国都,太子率兵出征,与敌国交战的场景。

就是战国初期,魏国太子为监军,庞涓为大将军时常出征。

在赵国,赵武灵王时常亲自率军与娄烦国,中山国交战,公子章也是经常拿着武器,前去砍人。

就在秦武王为太子的时刻,也是跟随着司马错,出征巴蜀,也是在军中打仗。

可是到了后来,君王也好,太子也好,很少出现在军中。

秦昭王多数时刻坐镇咸阳城,并未有出征打仗的经历。

即便长平之战最为激烈的时刻,秦昭王也未亲自前往前线,或是派太子前去当监君,因为前方太危险了,刀枪无眼,太子也可能被射杀;在长平之战最为激烈的时刻,赵王也未前往长平,与前线的士兵在一起。

若是没有意外,赵政也只能呆在宫中,或是在咸阳附近,至于如祖先率兵出征,或是到前线打仗,就连当监军前去混资历也不可能。

人心不服,才需要资历。

可他是太子,有着嬴姓赵氏的血脉,根本不需要混资历,也是众人臣服。

白起已经死去,可大秦名将辈出,大秦不缺少名将,也不需要他前去战场厮杀。

或者说,真的需要他到了战场厮杀的时刻,往往是大秦国灭的时刻,敌人杀到咸阳的时刻。

他为太子,不需要亲自带兵大战,可基本的战略修养,战术修养,对于秦军的军制,军法特点,排兵布阵等等,也要熟悉一二。

这次,蒙骜和王龁带着赵政,到蓝田大营,就是让他熟悉着大秦将士,熟悉着秦军的种种。

赵政也住在军营当中,向着两位老将军询问。

老将军也指点着,不吝啬自己的经验,对于兵法的种种皆是倾囊相授。

……

早上的时刻,蒙骜早早起来,开始挖着锅灶。

赵政也是上前,帮助处理。

只是比起这位老将军,却是差了很多。

赵政问道:“秦军,可是要出征?”

蒙骜点头道:“大军快要出征,要攻打东周国,出动十万秦军。沿路上,还需要三万大军护送粮草,粮草要依托黄河进行运输!”

说着,开始拿着树枝在地上书写,说着这次进攻的战略。

赵政仔细的倾听着。

打仗最先考虑的,从来不是如何击败敌人,而是在如何运输粮食方便,可节省人力,节省粮食损耗。

就好似长平之战,看似秦国要远途作战,作战距离较远,可秦军靠着水运,路途上粮食损耗反而小;可赵军却是要陆路运输,又是要翻阅太行山,反而路程较为漫长,路上损耗的粮食家较多。

这次出征东周国,也率先考虑粮草运输。

蒙骜说道:“东周国较为弱小,大王打算让吕不韦为将军,我为副将军出征,十月出征,最好在十二月时刻归来。作战时间,控制在三个月。冬天作战的时刻,天气颇为寒冷,又是需要打柴火,损耗更为巨大。”

“所幸,公子开凿的煤矿,体积小,热量大,只是一小块就能煮熟饭。比起打木材,更加省时省力。”

……

pS:更新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