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柯南之伪装者 > 第一百八十章 李显的应对之策

柯南之伪装者 第一百八十章 李显的应对之策

作者:汉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6:56:44 来源:88小说

“怎么办?我他么的怎么知道该怎么办?”听到了李贤的问话,李显的心中顿时感觉有一万头草泥马在呼啸而过,暗暗的说道:“你这个傻叉,当初大好的形势不说趁热打铁,坐视对方实力壮大,现在又来问我该怎么办?我他么的是活神仙吗?又不是真的能掐会算;是诸葛孔明吗,什么事情只要一挥羽扇便能想出主意来?”

不过李显自也不能看着李贤一步步丧失自己的力量,毕竟这厮所拥有的大部分在将来都是自己的,李贤可以挥霍,他却不能啊,更何况,就算李贤的一切跟他没关系,他也不能坐视武后一步步的壮大起来啊,因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等到李贤被废,自己坐上太子之位的时候,处境可能还不如李贤这厮。

所以,李贤绞尽脑汁,最后说道:“我这里有两个办法,六兄可以试一试。”

“呵呵,我这里一个主意都想不出来,没想到七弟竟然有两个主意,这可真是,真是那个足智多谋啊,七弟快快说来,都有什么妙计?”李贤见李显这样说,自然是高兴的抓耳挠腮,一副喜不自胜的样子。

“我的上策就是,假痴不癫,六兄你从此韬光隐晦,对母后表现出最大的尊重,想人所想,急人所需,甚至主动放弃到手的权力,慢慢减轻母后的戒心,待到必要时候再学一学她曾经的那个心腹李义府,来个笑里藏刀,彼时务必追求一击毙命,当然,如果没有机会的话,你一定隐忍到底,只要有那么一天,皇位到了手,再彼此撕开脸面便是。”

“这,这怎么能行?现在我手中一个就那几个亲信,实力本来就被削弱了,如果再主动放弃的话,还会有谁能够再跟着我?更何况母后想尽办法来攫取我手中这点权力,我若主动上交,岂不更是趁了她的心?这可是仇者快而亲者痛之事啊?像这样的策略就算是将来做了皇帝又有什么好?还不只是个傀儡皇帝?六弟不是还有第二个办法吗?不妨拿出来给为凶参详参详。”

“嘿嘿,我就知道你不会同意这一点,可是等到将来你被废掉太子之位,甚至连命都保不住的时候,就会知道就算是傀儡皇帝,也总比那样的结局要强的太多了,不过这话我可不能告诉你,首先来说,就算告诉你,你也未必会相信,这第二嘛,如果你真的这样放弃了,那我怎么办?还有谁能够帮我对付母后?”

这是在不能怪李显太过腹黑,实在是皇家子弟本来就没什么情分,更何况李贤和李显本来就不怎么对付,如今纯粹是因为利益才暂时结成了同盟,这个时候谈兄弟情分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紧接下来,李显便开口说道:“至于这第二点么,那就需要六兄奋起反击了。当然,这种反击也不一定就是直接出手对付母后的那些心腹,如今母后的势力已经足够壮大,轻易动不得,那些宰相们不是我们想动就能动的,而那些小喽啰,懂了又没甚意义,所以,这个时候想要做的只有提升自己的声望,以此来获得朝野更多的支持,尤其是来自父皇的支持。而在提升自己声望所应该做的诸事之中,有两件事尤为重要,第一是修书,正所谓盛世修书,此话是一点也不假,六兄可以以修书为名义提升声望,同时借此拉拢人才为我所用。”

“嗯,修书,这倒是个好主意,当初孝敬借助编纂《瑶山玉彩》,便乘机拉拢了上官仪、杨思俭等人,嘿嘿,这是他和杨思俭的联姻没有成,若真个成功的话,恐怕真没有母后什么事了。贤弟这个主意甚好,既如此,那我便也召集文士进行修书,嗯,修什么好呢?我对《后汉书》还是比较熟悉,不如就为《后汉书》作注吧,哼,后汉时代宦官外戚联合****,几乎哪一家都没有甚好结果,我正好以此为契机,借古讽今,让母后也引以为戒。哈哈,这个主意很妙,就这样吧,七弟,你说有两件事很重要,那么第二件又是什么?”

李贤找到了相应的对策,整个人便轻松下来了,好整以暇的踞坐席上,淡淡笑着问李显。

李显见状不由得暗暗摇头叹息:“这厮果然是狗肉上不了席面,刚刚还一副丧家之犬的样子,看如今这幅形象,竟然又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还有,母后多么精明的个人你又不是不知道,竟然还搞什么借古讽今,我看你呀,借古讽今搞不了,搞到最后把自己玩儿完估计还差不多。”

虽然心中咬牙痛恨,但是在表面上,他还要对其进行良言相劝:“六兄,此事恐怕不妥吧?母后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不主动惹她还怕她找上门来,如今你主动挑衅,估计她立刻会予以反击,到时候我们辛苦谋划的东西不仅得不到利,恐怕连本都收不回来。所以,依小弟看来,史书有那么多,何必岌岌于后汉书乎?不如我们一起注释《三国志》,或许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却听得李贤嘿嘿冷笑道:“三国乃是乱世,一帮子乱臣贼子图谋汉室江山,有甚好注解的?而大汉朝乃是盛世,名人辈出,诗文鼎盛,岂是一个三国所能比拟的?更何况三国时期那些英雄,全都是汉朝人士,我只要注解了后汉书,三国精英已尽收囊中,还用得着再去注释三国志乎?此事你且不用管了,就这么定了,你只告诉为兄,这第二件要紧之事为何便可。”

李显听了,只能无奈的暗暗长叹了一声,心中满是悔意:“虽然我也知道当初明崇俨这厮试探之意甚浓,但仍然也有几分诚意的,早只会有今日之结局,我当初宁可拼着母后的猜忌,也定不会将这太子之位让给你。或许明崇俨那人说的对,只要他肯从中说和,连父皇都不会怎么去反对,毕竟在这时候,人们对于所谓天意还是非常尊重的,甚至哪怕明崇俨不以天意来劝告,我也可以制造所谓的祥瑞天意,迫使父皇立我为太子,如今将太子之位让给这样一个傻叉,实在大违初衷。”

不过李显也明白,这事也只是想想而已,即便再来一次的话,他也依然会选择把太子之位让给李贤,这第一个理由便是,毕竟自己的实力还不够,就算是跟武后硬拼一场,结果最多也是两败俱伤,最后只能让他人得利。

也就是说,他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希望李贤跟武后死磕一场,并不是从李贤的角度去考虑,当然,李贤这个志大才疏的一面也的确令人哭笑不得:“你就算不去死磕一场,总也不致于坐视对方强大而无动于衷吧?”

而另外一个理由是,他也希望在朝廷中形成一个公认的潜规则,那就是严格执行宗法秩序,立子以长不以贤,待得以后李贤被废,自己会被理所当然的推出来做太子,虽然这种约束力看起来很脆弱,但最起码会在大部分官员中形成这么一种认识,为自己将来尽可能地减少阻力,最起码在道义上自己是站得住脚的。

心中悄悄为将来的李贤默哀了片刻,李显便开口说道:“这第二件重要的事情便是,六兄可以向父皇写奏疏,倡议开武举,由兵部主持遴选人才,考试内容主要有武艺、策论、兵法等项,然后根据士子才能量才做官,这些武举士子自然要分到十六卫之中做将领,如此一来六兄麾下便有了军方人士,休要看这些人目前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可是等个十年八年,当他们成为一方将领之后,这军方可就唯六兄马首是瞻了。”

李显出的这个主意当然不是为了李贤,完全的是为了他自己,如今兵部侍郎乃是薛仁贵,至于另外一个兵部侍郎萧德昭,却根本不懂兵法战略,根本不适合做主考官,更何况他就算有这个才能,也一定做不成的,因为他为了自保,虽然投靠了武后,然而因为出身于兰陵萧氏,与萧淑妃乃是同族,并不受武后信任,尤其是近来随着武后势力的壮大,更加排挤于他,所以,李显料定,只要开武举的话,主考官一定掌握在薛仁贵的手中,而薛仁贵现在与自己的关系可谓是无比亲密,尤其是在薛讷将被李显任命为交州都督的打算告诉他之后,这种亲密更是没的说了。

不过李贤却并不知道其中的深意,对李显的这条建议却是拍案叫绝,由衷的赞叹道:“妙呀,真是妙,真没想到贤弟竟然还有如此奇思妙想,只要开了武科举,相信定可填补我麾下没有军方人才的空白,如此一来,我在军方的影响力大增,定然能够让母后有了更多顾忌,到了那时,再加上七弟你的帮助,相信我这太子地位将会更加稳定,便是母后也只能对你我兄弟退避三舍。”(未完待续。)

wap.

/134//.html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