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胡太后获得自由不久,当即便联系了当朝丞相和高阳王元雍。我们不得不在此吐槽一下元叉先生的政治能力,作为一个掌控朝权已经四年又手握重兵的人来说,竟然仍不能很好地控制朝臣,默许反对自己的人身居高位。而自己则整日东逛西跑,享受生活。
我们常说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按照元叉先生所做看来他很喜欢逆向思维。对,我就是在作死,我看看我能不能死。
上天没有让元叉先生失望,这一天很快就到来了。
一天,太后和明帝正游玩洛水,趁便进入了高阳王元雍的住宅。这当然不可能是正巧的事,这次出游早已被谋划,其目的只有一个,便是讨论诛杀元叉的方法。入夜后,所有人进入了元雍的内宅。在自己的家中,元雍终于可以将自己在朝堂上所受的怨气发泄而出了。
他对太后说道"天下的群贼我都不怕,但是现在我只怕这个元叉,他的父亲统率着百万大军,在京城西面虎视眈眈。他的弟弟又统帅着青、光、南青三州的兵马,一旦元叉有谋反之心,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到那时朝廷靠什么与他相争呢?元叉表现出来的是忠臣形象,但谁知道她的内心有是如何想的呢?”
胡太后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接着他的话说道:“的确,元叉若是一个忠臣,为什么不上奏解除自己的兵权呢"
可以肯定地是,在这个参与机密会谈的人物里,肯定存留着元叉的眼线,这个眼线一定忠实记录着会场里的每一个细节,包括胡太后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神情。然而正是胡太后那个假装恍然大悟的神情,最终要了元叉的命。
在眼线向元叉描述完他的所见所闻之后,元叉陷入了沉思,他明白即使他现在手握大权,父兄又都掌握着军权,但若是真要谋反,恐怕他还没有实力。更何况太后好像还如此相信我。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暂先隐忍,不如先按照他们的意愿,我先交出兵权,再做打算。
这实在是一个臭的不能再臭的举动,人人都知军权是政治的保障,你有了兵权,你在朝堂上的腰板就硬,你说的话才有人能听。削去自己的兵权,无异于自断双臂。很明显元叉先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层。
于是太后轻易地就解除了残疾人元叉先生的兵权,但仍保留总管朝廷内外事务。本以为能够借此表忠心的元叉却渐渐地发现可事情的异样,他发现他的话已经不是像从前那样言出必行了,甚至在朝臣地眼神中他已看不出往日他们对他的畏惧。元叉开始慌了,不过他的命运并未宣告结束,朝廷似乎并不懂得如何尊重残疾人。
趁元叉在家修养时,不久后朝廷地第二道谕令又下达了,免去元叉的一切职务。到这个时候元叉彻底傻了,本以为自己的让步可以还来朝廷对他的好印象。没想到聪明反聪明反被聪明误,被朝廷就这样给轻易地搞定了。
残疾人元叉先生在家是左思右想还是想不通,终于他愤怒地冲进皇宫想要讨一个说法。可是宫门前的侍卫却阻挡着不让他进入,这时他才发现这个朝堂已不再是他所熟悉的那个朝堂了。
紧接着不久,朝廷的第三道谕令又下达了,取消元叉的一切身份,贬为庶民。
如同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那样,我一直相信这世界上有天道的存在,它可能现在不会显现,甚至在许久之后也不会显现,但终有一日它会做出判决。因为无论你信与不信,天道就在那里。
到这里,元叉的命运还并未结束。胡太后似乎并不想就这样放过这个当年让她软禁四年之苦的人,于是,在不久后元叉收到了他人生最后一章奏折:命元叉及其弟元瓜自尽。据说当日朝廷议元叉之罪时,朝堂之上竟几乎无人愿为其辩驳,只有黄门徐纥走上前来,想替元叉求情。但最后也因看到大臣态度坚决,只能作罢。
一个人做到如此地步,只能用悲哀来形容了。至此伴随着刘腾、元叉的相继死去,北魏末年的一场宫廷政变走向尾声,但与此同时面对着**的朝局,各地蜂拥而起的起义大军,北魏皇朝已不可挽回地走向毁灭了。
至此,北魏宫廷之事我们先告以段落,我们的故事正式进入正轨,我们书中的第一个主角这就闪亮登场了。
对于宫廷里发生的事,我们的主角高欢当然是不得而知的。像前面一样,我们先介绍一下高欢其人吧小名:贺六浑职业:齐高祖神武皇帝(当然现在只是普通士卒)学历:无(秀才、举人统统的不是)血统:汉(鲜卑化)特长:骑马、射箭、打仗座右铭:四海皆兄弟,结天下之英豪,共谋天下大事。
其实若追溯高欢的祖上,其家庭背景还是相当不错的,他的祖父高谧是魏国的侍御史,应该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务员了。然后到他父亲这一代开始走向没落,他的父亲天性通达直率,也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主。根据现在社会问题青年高欢的发展状况来看,我们基本可以肯定高欢肯定是他父亲的亲儿子,不存在什么隔壁老王的问题。
关于高欢的血统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纯种汉人,有人认为他是鲜卑人。但是史学界普遍认为他是鲜卑化的汉人(请读者记住他的这一特征,这为他日后起家提供了重要的政治资本)。
就如同许多开国皇帝出身时一样,高欢出身前也天有异象,像什么住的地方突然出现了数道赤光,然后又生成了紫气啊等等。乡里人都劝孩子他爸赶快搬家吧,而他父亲却很淡定,回答道:"谁知道这是祸还是福?”压根就不理这群好事之徒。
高欢自其祖父时便被流放到了怀朔镇,其后便开始在此定居,所以到了高欢这一代基本已经熟悉鲜卑风俗,甚至可以说就是一个鲜卑人了也不为过。青年时的高欢据史书记载“长而深沉有大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少年老成,而且小伙的眼神很有精神,头还挺长,下颚骨较高(可以参考历史书朱元璋画
像),有人杰表。
其实这样貌在当时也就是张大众脸,放在人群中就是看上几次也未必能记住,而且青年时代的高欢并没有本钱,也没有什么人生目标,每天的生活就是和几个狐朋狗友喝喝酒,出去东逛逛,西逛逛。就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出什么意外,他的人生也就会像无数普通人那样结婚生子,然后平淡地走向人生终点。
但是人生总有意外,平凡的高欢终于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贵人,一个改变了他一生的女人。
[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