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 七十七 夏收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七十七 夏收

作者:江湖无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4:07:38 来源:88小说

“陛下千金之躯,如何能够做这粗鄙之事?且请歇着,老汉自己来。”陈老汉拦在赵昰面前,不肯让开。

“农乃立国之本,如何能说粗鄙?朕且试试其中辛苦。”

赵昰是来作秀的,如何能让一个老汉给拦了?坚持下了地。

看别人割稻子又快又好,貌似很轻松,自己上手不过一刻钟,腰就受不了了,手上也割出了几条血印子。

“大哥,速速回来休息。”杨氏心疼地不得了。

赵昰露出苦笑,道:“却不想如此辛苦,朕自当勤政爱民。”

“陛下圣明。”胡三省说道:“只是朝中事务繁杂,不该让诸臣耽误于田间。”

“朕本意是督促收割,并非是耽误朝政。”赵昰看了眼不远处埋头苦干的陈宜中等人,说道:“罢了,摆驾回区吧。”

呼~陈宜中长出一口气,直起身来锤了锤老腰。

皇帝要作秀,大臣当然要陪着,不然就是不忠不义的大锅迎面扣来,只是年老体衰加上养尊处优久了,实在是干不动。

陆秀夫年轻力壮,割稻并不吃力,只是三岁就开始读书,甚少务农,下田后手法生疏,效率着实不高。

厉害的还是少年亲卫们,三千人散开一排,并头往前,眼看着一大片稻子被割下,后方收拢稻谷、脱粒,现场称重后按约定分配,然后各自晾晒。

流水化作业,效率真不是一般的高。

眼看着收来的粮食流水价运往城里,马廷鸾开心地说道:“全赖陛下庇佑,今年风调雨顺,因此丰收。”

“风雨岂是人力左右乎?”赵昰果断甩锅:“雨者,水汽升腾至高空,遇冷凝珠而下,风者,空气对冲而起,皆乃自然规律,与人无干。”

马廷鸾眨巴眨巴眼,不知道怎么接。

本来只想拍个马屁,常规操作嘛,哪知道皇帝全不接招。

皇帝当然不能接。

风调雨顺是皇帝的功劳,干旱洪涝就是皇帝的过错,要么下罪己诏,要么开掉宰相,何必呢?不如讲讲科学,大家都省事。

温州这边热火朝天,处州衢州等地同样如此,为了保障收获,中枢派了不少大员巡查各地。

而在南边的广州,租税已经入库,剩下的就是民间自行分配,反正石碑就在那里,佃租超过五成的衙门见。

惠州河源县河湾乡李家村,李老五看着满屋子的粮食,不但没有喜悦,反而满脸纠结。

这时,他的儿子李宁走了进来,说道:“爹,真要把粮食还给李浩,这可是大几百石粮食!”

“不给又能怎么办?他家大业大,衙门里多有熟人,只怕会破家灭户。”李老五更愁了。

李宁咬牙,道:“王相公就在县里,不若举告,如此不但粮食不用给,田也能划到我家名下,不是几代积攒的产业?”

他家本只有四十亩田,勉强属于中产之家,之所以堆了一间房的粮食,另有四个粮垛,乃是因为大户李浩把八百亩田过户到了他家名下。

逃避打击嘛。

今年年景尚好,平均亩产一石五,佃户交租六百石,交税三成后剩余四百二十石,按照约定,李老五家留半成二十一石,余者属于李浩家。

黄金迷人眼,粮食同样迷人眼。

当初商量时觉得二三十石着实不少,但亲眼看着如此多稻子堆在一起,李老五不由在想,凭什么就要还回去?

此时儿子一说,李老五不由心动,带着担忧说道:“若是举告,只怕一并处罚,咱家这身板可扛不住。”

“爹。”李宁走进了说道:“我亲耳听王相公说了,举告者无罪,只罚逃税者,再说,以小博大岂能不冒风险?

留下田粮,不比儿子考中进士强?若是考不中,几代人也攒不下如此产业。”

“好,便去一试。”李老五下定决心。

父子俩没有磨叽,当即赶到县里,写了诉状递进了县衙。

王应麟看到诉状,笑道:“广东大户皆入吾毂中也!”

旁边,知县聂辉说道:“王公英明,此次各大户非要吃下这颗黄莲。”

“闲话休提,升堂,本官亲自审理此案。”王应麟进了大堂。

李老五父子一五一十把事情说了,又递上一张纸,说道:“李浩了为了万全,立下了字据,言明借予小人一千五百贯钱,以田地抵押。”

“倒也周全。”王应麟接过字据看了,笑道:“朝廷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三成,他却做这大善人。”

“相公,只怕不好问罪。”聂辉担忧道。

“钱不交割,如何能够作数?再说,人证岂不来乎?”王应麟说道:“李老五,本官问你,那李浩可会催讨粮食?”

李老五回道:“会的,他家一万一千亩地,八百亩分予十户,皆不愿送还,他便挨家挨户亲自上门催讨,想来明后日便来我家。”

“如此,本官便亲自听他承认此事。”王应麟吩咐了李老五说辞,随后跟着李老五回家。

果然,李浩亲自到来催讨粮食,李老五按照王应麟教的不断推脱,诱使他把虚假过户田地的手段一五一十说了。

“果真好手段!”王应麟拍着手出来,说道:“虚划田地过户以逃税,补缴两倍税款,可愿认罚?”

“小人……小人……认罚”李浩犹豫半晌,颓然承认。

不然呢?

他贪婪,胆子却小,不然早就跑路甚至造反了,此时被听了个一干二净,如何还敢抗辩。

王应麟说道:“你家一万一千亩田,补缴三万三千六百石粮,若是不能给粮,以地抵税,一亩地抵二石粮。

过户给李老五的八百亩地归李老五,粮食不得追回,虚假借条作废,尔意下如何?”

“小人认罚。”李浩越加颓然。

一亩地抵二石粮食不可思议吧?但从国朝初立时,田价基本就这样子,高宗孝宗时出售公田,一贯一亩,千古未有。

要知道国朝人多地少,即便商业发达也不该如此,田价如此低,当然是豪强联手所为。

如今李浩碰到哑巴亏也只能吃下,否则就要兜着走。

当然,这下场比作奸犯科的豪强强太多了,最起码留下了五千亩地,而且安全无忧。

看王应麟如此轻易处置了此事,聂辉心悦诚服地说道:“相公手段高明,当推而广之。”

“人之初,性本善,嘿!”王应麟摇头。

若非为了教化万民,他都想把三字经改了。

十九岁中进士,次年任衢州西安县主簿,县民误以其年少可欺,输纳赋税时故意延迟,王应麟通通绳之以法,民皆畏服,无人再敢误期。

后来知徽州,豪强多不法,王应麟重拳出击,把一干豪强治的服服帖帖,如今总管广东,同样杀的人头滚滚,李浩这样的实在微不足道。

不管怎样,夏收完毕,粮食入库,民间粮价应声而落。

而各处官府的任务也转到了运输上,各处官粮快速往前线集中,以供各军大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