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 四十 得民心者得天下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四十 得民心者得天下

作者:江湖无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4:07:38 来源:88小说

卧室里,蔡氏机械地给赵昰擦着身体,三天里不眠不休,除了给赵昰喂水,就是重复这个动作。

突然,刘氏叫道:“夫人,陛下动了。”

蔡氏一个激灵,仔细看赵昰时,发现他已经睁开了眼睛。

“皇天庇佑,皇天庇佑~”蔡氏喃喃着起身,叫道:“来人,召太……”

话未出口,仰天就倒。

幸得刘氏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蔡氏。

赵昰说道:“召太医。”

刘氏回过神来,叫道:“来人啊~陛下醒了,陛下醒了……”

叫了两声,眼泪哗哗地往下流。

呼啦啦,外面跑进来一群人。

朱明快步上前,仔细给赵昰搭了脉,长出一口气,说道:“苍天有眼,陛下安然无恙矣!”

除了有些虚弱,看不出任何问题。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陈宜中纳头拜下,眼眶通红。

失去了才知道珍贵,差点失去同样有体会,这几天文天祥什么都不干,就跟他对着干,真的是受够了。

以前皇帝好好的时候,哪有这些事。

文天祥如释重负,跟着拜下三呼万岁。

陈宜中不堪大用,中枢着实离不开皇帝主持,如今皇帝醒了,可以放心地就任地方了。

“太医,速速替陆夫人诊治。”

听到皇帝说话,陆秀夫才发现自家媳妇还昏迷着呢,赶紧接到怀里。

见陆秀夫带着朱明去看蔡氏,赵昰放下心来,问道:“朕不过睡了一觉,诸卿何以齐聚于此?”

“陛下昏睡三日不醒,药石无效,滴水难进,臣,臣……”陈宜中擦着眼睛,说不下去了。

总不能皇帝刚醒,就说臣以为皇帝要挂了吧。

听到自己睡了三天,赵昰躺不住了,说道:“扶朕起来,召集诸公议事。”

“陛下不可。”陈宜中劝道:“至尊之躯,当爱之惜之,万不可疏忽,但有差池,悔之晚矣。”

文天祥劝道:“陛下昏睡不醒,军民惶恐,此时初醒,当休养生息,待身体好转理事不迟。”

“朕无碍……”

陈文龙打断道:“陛下且更衣进食,待精力恢复再说国事不迟。”

“臣等告退。”陈宜中立刻带人离开,免得皇帝控制不住自己。

出了门,陈宜中说道:“得托天命,社稷必兴。”

文天祥道:“陛下英明神武,我等自当尽心竭力辅佐。”

说我不尽心?陈宜中瞪了文天祥一眼,却懒得反驳,说道:“传信各方,陛下已醒,康泰无恙,军民勿忧。”

立刻,城中响起无数官家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欢呼。

赵昰干了些什么事情,让百姓如此欢喜?

一是丁口钱,有宋一朝,丁口钱都是朝廷主要的收入来源,两浙地区每人每年要交百二十钱,差不多一个成年男丁三四天的工钱,一家四五口,一个月白忙。

二是房税,每年都要交,按照房屋大小位置使用价值分为二十等,最低等的也要十来文钱,看似负担不重,但是房子不好的人能有几个钱?

另外稳定粮价,降低盐价,都是给城市居民的极大优惠。

如此种种,百姓当然不愿意皇帝出事。

房间里,赵昰一碗粥下肚,只觉得神清气爽,整个世界都活了起来。

惊吓过度,连日劳累,导致弱小的身体不堪重负,好在运气好,最终转危为安。

相对于温州城里欢欣鼓舞,董家则是愁云惨淡。

董文炳大战失利不说,自身更是旧疾复发,如今折返大都却更加病重,加上死了董士元和董文用,真的是天塌了一般。

子董士选、侄董士卿等众多晚辈接住董文炳一行人,见其昏睡不醒,不由悲从心来。

回到家,御医诊脉开药,回头就告诉忽必烈,董文炳没救了。

征战多年,受伤太多,此次悲恸之下,直接油尽灯枯,非人力可以挽回。

忽必烈顾念旧情,立即驾临董文炳家探视。

看董文炳昏睡不醒,忽必烈感慨道:“大哥功高,却落得如此下场,朕心甚痛。”

“圣上。”董文炳突然睁开眼睛,挣扎着行了个大礼,说道:“臣想到了,南兵用的是火药,火药,只是配方不同……”

见状,忽必烈不喜反忧。

即便他自带王霸之气,也不可能一句话就让垂死的人惊坐起,唯一的解释就是回光返照。

果然,董文炳似乎没有生病一般,起来后脸色红润,对话如常。

“臣初时惊了心神,因此以为鬼神相助,今日思量,其实有硝烟味道,必是火药无疑,南人改了配方,因此声如雷霆,威力巨大。

新火药必为南人依仗,陛下当悬赏天下,求能制者,或以细作刺其机密。”

“大哥忧国至此,朕……”

董文炳似乎没听到,自顾自说道:“即便不能仿制,当令众人商议克制之法,天下万物皆有应对。

陛下行王道,然多有不能体察圣意者,横征暴敛,侵占田舍,掠民为奴,陛下当以能吏治之。

临安告破,众人皆以为天下已定,不以南人朝廷为意,轻敌无备,臣亦然,因此断送五千兵将,文用士元死于非命,陛下不可不察。

臣将亡,不能追随左右,乞请陛下励精图治,推进汉法,稳固社稷,天下混一,臣自可含笑九泉。”

忽必烈无言良久,道:“大哥爱朕至此,朕岂能负大哥?”

君臣说了许久,忽必烈离开,董文炳又洗了个澡,然后招来次子董士选,说道:“吾以先人死王事,恨不为国死边,今至此,命也,愿董氏世有男能骑马者,勉力报国,则吾死瞑目矣。”

话音刚落,气绝而亡。

忽必烈收到消息,当即罢朝三日以示哀悼,只是阿术和阿里海牙先后传来消息,让忽必烈不得不重开廷议。

“扬州溃亡两万有余,李庭芝从容收拢军民退往泰州,青田死三万军兵,崔斌以下多人被擒。竖子败兵,安能如此?”

“臣死罪。”众人拜下。

忽必烈一生气,所有人都跟鹌鹑一样,先请罪肯定没错的。

忽必烈说道:“谁去平定南方?”

众人不约而同看向了伯颜。

倒不是不想立功,灭国之功谁不眼馋?只是那么多骄兵悍将,而且元汉其他族裔都有,一般人协调不了。

论能力和资历,伯颜都是数一数二的,论亲疏,伯颜是正儿八经的蒙古贵族,论地位,左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伯颜本来觉得自己达成了灭国成就,已经有了功高震主的危险,准备躺平的,结果形势不允许,只得出列说道:“臣虽破南人临都,却未能克尽全功便轻敌得意,放纵宋人扶立新帝,负隅顽抗,终致前线大败,损失惨重。

臣请南下,统领各军攻破温州,必擒孺口小儿献于阙下,以将功补过。”

暗暗给自己的机灵点了个赞后,伯颜不得不庆幸自己的封赏还没确定,不然这话可就没法说了。

“可。”想到董文炳遗言,忽必烈补充道:“派出使者招降南人小皇帝及其以下,另约束驻军,但有骄纵轻敌而失师者,纵兵侵害百姓者,皆严惩不贷。”

“臣谨遵圣谕。”伯颜领命。

当初伯颜南下攻宋之前,忽必烈对他说“昔曹彬以不嗜杀平江南,汝其体朕心,为吾曹彬可也”,不是说真的不杀人,而是严肃军纪、宽待百姓以收拢民心,实现长治久安的目的。

整体上伯颜控制的不错,除了为威慑各地而屠了常州,并没有太过滥杀。

所以有诗说“伯颜丞相吕将军,收了江南不杀人。昨日太皇请茶饭,满朝朱紫尽降臣。”

宋朝人又不傻,要是元军总是大杀特杀,那肯定不是“降臣”,早就提桶跑路了。

而阿里海牙在荆湖杀的多,并且大肆扣留俘虏、抢掠百姓为奴隶,导致各地抵抗不绝,并且时有叛乱。

以前无所谓,随手镇压的货,不值一提,如今宋国有死灰复燃的势头,再这样搞下去,南方就要回到宋国怀抱去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不止赵昰知道,忽必烈也知道,所以特意吩咐伯颜约束军纪,以巩固人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