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 二百五十三 张玉的心思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二百五十三 张玉的心思

作者:江湖无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4:07:38 来源:88小说

吕梁渡,五牙大舰横在水面上,周围大小船环绕。

只是仔细看,五牙大舰到处都是窟窿,甚至能看到里面的情况。

作为宋军旗舰,又是战力最强的存在,五牙大舰吸引了元军大部分火力,即便皮糙肉厚,也耐不住群狼袭击。

一共被轰了二十三发,全舰八百六十七人,阵亡三百一十二,轻重伤一百六十九。

即便如此,五牙大舰依旧不撤,留在河面上掩护水鬼清除木桩。

而其他战舰同样不好过,炮击火烧,多有损伤。

只是战事紧张,没时间休整,都在坚持。

没了元军的的滋扰,水鬼们一边潜水锯,一边用船拔,清除速度骤然加快。

元军水寨里,张玉看着昏迷不醒的刘国杰,茫然无措。

昨日大战,刘国杰身先士卒,结果坐舰被击沉,虽然亲卫拼死把他救了出来,却已经是药石无效的状态。

就看他什么时候咽气了。

“元帅,看宋军速度,有四天时间就能清出航道,是否发兵再斗?”监军散木?问道。

张玉一股怒气升起,却不得不强忍着,反问道:“监军以为,我军尚能出战?”

“尚有战船八百,多于宋军,如何不能战?”散木?反问。

“监军所言非虚,然而情况并非如此。”张玉说道:“炮舰沉没八成,已经没法再战。”

“宋军伤亡同样惨重,未尝没有一战之力。”散木?并不是不知道战事,却还是催促。

“黄河贯通,宋军进军无阻,几日就能兵临徐州城下。

南北隔绝,水陆并攻,纵使徐州大兵云集,又能守得几日?

徐州丢失,黄淮不保,千里膏腴之地归于敌手,此消彼长,国朝如何攻克宋国?”

“监军。”张玉耐着性子说道:“夫战,勇气也!如今全军士气低迷,若是强令出兵,恐生哗变。

以我之见,还是停留水寨中,与山寨互为依靠,或可控制河面。”

“国朝火炮不及宋国远,藏在水寨中,只能挨打,山寨亦不能保护,我看还是决死一战为好。”散木?说道。

张玉越发生气,却不能发泄。

说白了,他是汉将,天生被怀疑的对象,而且他还是承袭父职而上位的,没什么威信。

若非与宋国有杀父之仇,以他屡战屡败的战绩,早就被解除军权,押回大都受审了。

而他之所以还能留任,也不是忽必烈多信任他,散木?空降为监军证明了他在忽必烈心中的地位,实在是找不到能够接手烂摊子的人。

散木?见劝不动张玉,说道:“我会把详细奏报朝廷,元帅莫要见怪。”

“我亦有战报呈递,监军不妨一起发出。”张玉说道。

两人不欢而散。

回到帅帐,张玉一把扫落了案上的笔墨纸砚。

宋军步步紧逼,监军咄咄逼人,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就在他生闷气的时候,有亲卫进来,道:“元帅,有家信从大都来。”

“嗯?”张玉惊诧片刻,令呈上来。

大军交战时,普通军兵自然是不可能与家里通信的,将军元帅倒是没问题,然而一般情况下,都是禁绝信息的。

不想分心,就是这么简单。

张玉以为家里出了大事而来信,因此迫不及待打开信封。

信是其子张辅写的,言其全家已经搬到了南面,一切安好。

莫名其妙,张玉刚刚放下信,忽然感觉不对。

张辅尚未承袭副职,却被外放为千户,负责芦台盐场的,如何会因为些许小事写信呢?

再看了一遍,张玉目光落在“南”字上,不由脸色一变。

不会是叛投宋国了吧?张玉想了片刻,翻起了朝廷传来的战报。

朝廷发生邸报上很少涉及战事,因为元庭一败再败,实在是不敢发出去,就怕人心动荡,说不得就有喜迎王师的存在,只能瞒着。

但是对前线大将,该给的就要给,因为这涉及用兵方略,不给不行。

而其中最多的,是渤海湾的情况。

从山东到辽东这一大圈子,天天有宋军袭扰的战报,不是某地被炮击,就是某地被抢掠。

宋军仗着有船,真的是耀武扬威,甚至敢登陆强掳人口。

元庭很生气,却无计可施。

海岸线漫长,只能重兵守重要的地方,宋军很容易找到薄弱处的。

讲道理,这样伤士气的战报是不应该发出来的,奈何元庭要告诉大家为什么没有更多的援兵。

比如张玉,一再上书请求调拨工匠建造船只,却没有回应。

不需要回应,从战报就能得到回答。

元庭正集中工匠、木料于大都建造海船,黄淮很重要,却没有大都的安危重要。

工匠木料都是有数的,大都有,徐州自然就没有,很容易理解。

也因此,各大将已经懒得看战报,免得伤神。

翻了三月初一时,张玉忽然顿住了。

芦台盐场遇袭,管军千户战殁,驻军伤亡过半,盐户逃散一空。

……张玉脑海一片空白。

如果张辅战死,朝廷为什么不降旨抚慰?家书又是谁写的?如果是被宋军俘虏,朝廷为何隐瞒消息?

张玉真的不明白。

如果朝廷以为他已经不可信,一道圣旨就能把他召回去,根本不需要玩盘外招。看书溂

除非……张玉得出了一个结论:张辅被宋军俘虏后,故意诈死!

想到这里,张玉立刻把信塞进嘴里,嚼了嚼后囫囵吞下。

喝了一壶冷茶后,张玉冷静下来,方才思考对策。

其祖父张进,金国的北平公,守信安城时率所部兵民降元,窝阔台命为征行万户,元军征河南,张进战死于徐州。

张荣实始以质子入宿卫,继授金符,充征行水军千户,改雄州保定新城长官,后袭职。看书喇

张荣实南征北讨多有战功,对得起诸路水军总管的地位,张玉就是个小菜鸡,屡战屡败的存在,说实话,若非杀父之仇顶着,他早就不干了。

杀父之仇与儿子哪个更加重要,或许难分伯仲,但是要加个孙子,天平就开始倾斜了。

是的,张玉认为,如果张辅真的带全家投了宋国恐怕他只能叛投。

只是情况不明,不好做出决断,更难受的是无法打探情报,也没有人可以商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