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在险峰吗?
清晨,阿黛醒来,晨曦透过窗棱映在她的脸上,半晴半阴。
京城会是她的道场吗?
如果有的选择,阿黛自不希望自己的人生由别人决定,但圣意之下,没有选择。
既然没的选择,那何不迎难而上,倒要看看京城的风华为何物?
三天后,京城礼部司礼官带着圣旨来到了钱塘。
由赵县尊接待,随后王继善领着阿黛迎了圣谕,阿黛既将要成为恭王府世子妃的事情终成了事实。
不过,因着赵颐亡故,赵昱入主恭王府,因为是属于兄终弟及,免不得赵昱还得为赵颐守九个月的孝期,这是面子工程。
也就是说婚期会在九个月后。
虽然还有九个月的时候,但阿黛却要马上进京了,由钱塘到京城要不少的时间,更何况早些进京,也能选了解一些京里的情况,总好过两眼一抹黑的直接进恭王府。
“这回,昱世子过继,我作为赵家四房,也是要回京观礼的,到时可于继善兄一并同行。”县衙后院小厅,赵四爷同王继善喝着茶。
如今,王家三姑娘定了恭王妃,这是御赐,不存在有任何反复的,所以,虽然王继善本是他的下属,但这会儿,反而以年岁论交,呼之继善兄。
“如此,甚好,到时一路上就要世传兄多照应。”王继善也道,这个兄却是尊称。
另一边,花园的游廊上,一张小几,章氏同刘氏正说着话。
“这回阿黛进京,可有落脚之处?”章氏问,毕竟成婚还有九个月,王家人进京自要另寻落脚的,而似乎王家人在京里举目无亲的。章氏便多问一句,若是王家真有难处,章家在京里虽只是小户,但安排个落脚处也是不难的。
如今全氏被幽禁。章氏终于翻身,回京自要重整四房事物,而她以前因着被一个妾室压着,在族里没什么威信,颇让人瞧不起,这会儿自也愿意卖个好给王家,以后她说不得还得托庇阿黛这个世子妃呢。
借势,这是京城家族出身的人都要懂得的一种生存手段。
当然,其实不管是公主还是恭王妃那边都给王家安排了落脚之处。
只不过章氏在钱塘也有些时日了,对王家人是有些了解的。不管是公主还是恭王妃的安排,王家怕是都不会接受。
“多谢,若是真有必要,那使不得要去打扰。只不过,京中。王家尚有族亲在,当年,我王家也是仪宾之家,只是破落了,整个家族便四分五散,如今要去京城,自是要先投靠族亲的。阿黛他大哥已经先一步进京安排了。”刘氏道。
至于其他的什么一家人常走动什么的,刘氏并未多说,实是不清楚京城恭王府以及赵氏族人那盘根错纠的关系。
当然也是因为王家答应跟赵家四房一同回京,这里面自有了一份亲近,别的自不需要再多说了。
“那到好了。”章氏一脸欢喜的道。
如此,便不在多说。只是商量着一些起程事宜。
阿黛这边也去跟大伯告辞。
说实话,在药堂两年,阿黛见惯了病痛生死,于人生自多了一些明悟。
“总之,到京中一切小心。多听少说话,各种礼节不要疏忽。”王和和周氏也一一叮嘱着。
正说着,宋大民来了,宋大民是从宋可儿嘴里知道阿黛的事情,毕竟宋可儿是赵家四房的长媳,这种事情不可能不知道。
“王姑娘,听说你要进京,我这有封信,还得麻烦你帮我交给京中永和堂的谢万和。”宋大民拿出一封信道。
“好的,我一定送到。”阿黛道,心里却是明白的,这回赵家四房回京,宋可儿跟赵珽也是要一起回京的,宋大民没让宋可儿送,却让她送,明摆着是要送一份人情。
阿黛学了两年多医道,自晓得京城永和堂在杏林界名声,倒并不是因为谢万和,而是谢万和父亲谢老先生,那是宫中的太医,也算是杏林界的泰斗人物了。
而他常出入富贵人家,于京中关系或多或少都能知道个脉络。
有了宋大民这份交情,自也能提点一二。
当然,宋大民送这份人情,一是因为王和的关系,二是欣赏阿黛,而三却是为了宋可儿。
宋可儿去京里,那跟阿黛的处境也是差不多的,都是举目无亲,而宋可儿更背着未婚先孕的名声,想来进了京,在赵家更加艰难,宋大民卖阿黛这份情,自也是希望阿黛能照应一二。
阿黛心中有数,接了这封信,也就算是对宋大民有了承诺了。
如此,一切事了。
王和知道阿黛这段时间忙,便不再留她,让她回家做各种准备。
走在青石板的长街,路边的古墙,翠绿的爬墙虎一直延伸到闺阁的窗下,据说有那狂狷的学子用爬墙虎辩成绳梯,爬上闺阁于佳人相会,最后终成眷属,遂成佳话。
这便是钱塘故事的一部份。
平常听着,阿黛还会腹诽几句,如今想来,却发现这故事却别有一翻意境。
不一会儿,阿黛便回到家中。
进了家门,才发现胡伯父和胡姜氏来了,同来的还有胡家大郎和胡家大媳妇。
此时,胡妾氏正跟刘氏说话。
阅儿和微儿两个无齿小儿,此时坐在木桶里,看到阿黛进来,便伸手两条胳膊,依依呀呀的,说着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话。
阿黛边蹲下来逗两个小家伙,边听着胡氏同自家娘亲说话。
“我是听大夫人说了,阿黛要进京,身边可能需要用人,阿黛于我这大媳妇当年是有救命之恩的,另外呢,我这点心思也瞒不过弟妹,也是想着大郎和大媳妇跟着出去见识见识,求个生计,总好过在家里打渔。一身鱼腥。”胡妾氏跟王家关系不错,直话直说的道。
虽然这样的话显得有些功利。
但却不会让人反感,毕竟,若无所求。谁愿意千里跟随。
刘氏便看了看阿黛,阿黛点了点头,此去京城,她确实需要用人,胡家大郎和胡家大媳妇倒也不错。
“瞧你们说的,那阿黛以后就交给你们照应了。”刘氏道。
至此,一切去京的准备完毕。
……
而京城,因着赵昱承爵恭王府,王家姑娘赐婚赵昱,成为世子妃两件事情闹的纷纷扬扬。
梨园茶舍。青布长衫的说书人正说着京城秩事。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今日先说宁王府。”
说书人这一句前言刚说完,台下便一片乱哄哄起来。
自先帝传下来有三位异姓王。分别为平王,宁王和恭王。
先帝时期,国朝曾出现过混乱,正是这三王为先帝平乱,因而受封为王。
说起平王,宁王,恭王。
京城有传言道:子孙最不肖的是平王。子孙最有出息的是宁王,而子嗣最不继的是恭王。
先说平王,这位王爷虽然是战将出身,但好附庸风雅,平日里喜欢结交风雅士,以至于子孙投其所好。一个个弃武从,吟花弄月,整日里约人清谈结社,最后却牵连于朋党案,平王自请削王爵。如今平王府只是郡侯府,完全淡出了朝堂。
而宁王,有一女为贵妃,再加上子孙多是身居高位,可谓是三王中最风光的。
而恭王府,老恭王早年就亡故了,便是恭王也战死沙场,本来所有的人都认为赵拓将是恭王府的领军人物,只可惜赵拓气太盛,竟然抗旨杀史,最终落得身首异处,让人不胜唏嘘,但赵拓之功绩是任谁也抹灭不掉的。
如此,恭王府可谓是一门英烈,所以,京城中人多认为恭王府是地位最稳的。
但自古以来,异姓王鲜有好下场。
于是,京中人人都在猜测,些三王怕是平王府先倒。
然而,这世事偏偏出人意料。
平侯府虽然淡出朝堂,但因为老平王尚,子孙在他的庇护之下,虽说不务正业,但也能优哉游哉的。
最后却是风头最盛的宁王府先倒了。
这子孙太有出息了其实也不是好事,老宁王倒底岁数大了,终于寿终正寝,但其下几房都有出息,在朝中都身居高位,又都是嫡子,于是谁也不服谁,最终一阵暗斗之下,却暴出了宁王府无数的脏事,最后落得抄家的下场。
真真是让人始料不及。
而宁王府些事之后,京中人的眼光不由的就盯着了恭王府。
毕竟恭王府虽然子嗣不继,但一脉相承之下,反而不会有那么多的斗争。
可未曾想,恭王世子突然坠马而亡,于是恭王府的承爵便成了大问题。
而就在众人还在猜测着,如今的恭王府会有个什么走向时,恭王府的承爵问题那是快刀斩乱麻,还在已故世子的灵期,恭王府的新世子便定下了,公主府,赵家三房的赵昱。
而赵昱刚一定下,众人又不由的想着,世子妃会落到京里哪个大家时。
世子妃又突然的定下了,不是大家出身,反正谁也没听说过,是钱塘王家女。
这一出一出的,着实叫京城闲人过足的隐。
说书人的话题转眼就落到了新世子和新世子妃身上。
“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祸……”这是说书人对赵昱的评论。
“对了,你可晓得那王家女倒底是何天仙模样?”在百姓看来,一个普通的女子能被选为恭王妃,那定然是貌如天仙,否则,凭什么呀?
“这王家女还未进京呢,老汉又没有千里眼,又如何能晓得这王家女的情况。”此时,台上的说书人笑道,随后话风一转:“不过,近日帽子胡同那边有一位叫王九娘的姑娘,能请得仙人下凡,据说问事,占卜,无有不灵,各位若是有闲心,不防去问问。”
这等异事,立时惹得众人兴趣。
……………………
感谢quzl,北地雪松,ho jg,mgliu2056的粉红票,昂桃桃猫的桃花扇。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