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廖凡民的江湖 > 第五百零六章 技术求教

廖凡民的江湖 第五百零六章 技术求教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1 08:04:36 来源:书海阁

“谭渊桦,你说谭教授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吗。”

“是啊,我爸一直都在农大教书,95年以前在北京农业大学,95年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我爸留在了合并之后的中国农业大学,一直到现在。”

“厉害啊,你爸一定是农学方面的专家。”

谭渊桦微微摇头,脸上还是带着笑容。

“我是挺佩服我爸的,一直都在农大坚持,好几次可以调到农业部去,都不愿意离开,还是在学校教书和从事农学研究,农大这些年不行了,虽然也是985大学,可招生不是很好,北京地区的考生基本不会报考,每年招录的学生大都是外地的,大学里甚至有一部分的专科学生,还比不上北京语言大学,我爸是专门研究农业科学的,这个专业更是冷门,每年的招生计划都没有录满员。”

“说的也是,现在吃香的是法律专业、经济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等,人大的经济管理专业就很出名,我当年上大学的时候都知道,不过我觉得,农业方面还是不能忽略,社会还是需要大量农业方面的人才。”

“话是这么说,不过考生基本都不愿意进入农业大学读书,只要是带有农业字眼的大学,招生的时候都是低人一等,这种趋势在北京和南方更加突出,考生都认为,进入农业大学读书,将来都是要到农村去工作的,条件艰苦,没有什么前途,也挣不到钱。”

“没有农业的支撑,就不可能发展工业,更谈不上经济的发展,可惜现在愿意到基层工作的人少了,愿意扎根农村的微乎其微,去年我到美国和澳大利亚去考察过,欧美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值得我们学习。”

“哥,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农业重要的,现在都说发展经济,发展工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爸经常到基层去调研,感觉基层政府根本不关心和重视农业。”

“怎么,谭教授还会到基层去吗。”

“当然要去,我爸说了,农业科学的根在农村,如果学农学的人总是沉浸在大学里面,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必须要到农村去,我也感觉是这样,如果决心学农学,连田间地头的农作物都不熟悉,那就是大笑话了。”

“谭渊桦,看不出来,你懂得事情还挺多的,对基层也有所了解。”

“我不了解,只是学校里面每年都会有好多次的学术报告会,会邀请有成就的毕业生回来做报告,人大的很多毕业生都在政府部门工作,都是各级的领导,他们回来做报告,讲到的大都是政府部门的事情,我每次都会去听报告会,其中有关农业方面的事情,他们也会提及,只是农业不是报告会的重点,我听的报告会多了,也知道了基层的一些事情。”

廖凡民点点头。

人大被誉为领导干部的摇篮,特别是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从人大毕业的学员,很多都进入了各级政府部门工作,廖凡民记得某个媒体曾经对各个大学从政的人员进行了统计,人大毕业生担任部位领导人的数目是位居前列的。

农业大学的弱势,廖凡民是知道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大学被忽略的程度将越来越严重,尽管中国农业大学是985大学,可是考生压根不愿意填报,就算是被中国农业大学录取了,也羞于在众人面前介绍。

农业本来就是基础产业,是支撑其他一切产业的基础,是解决温饱的产业,正因为是基础产业,其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是不大的,如果在粮食稀缺的年代,或者说衣不裹腹的时代,农业自然会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与支持,可一旦解决了温饱问题,粮食充足了,农业必定会被忽略,让路于工业,因为到了那个时候,老百姓缺的不是粮食,而是钱。

这是自然规律,无法违背的自然规律。

从事农学研究的人,或者说投身农业的人,必须要有奉献精神,基层的农业工作者收入不高,也很难有辉煌的前途,他们做出的贡献,难以真正得到基层政府的重视,所以近些年来农业大学招生出现了困难,就算是985的农业大学,也不得不降低录取分数线,而且在农业大学读书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很少有人进入农业系统工作。

“谭渊桦,回去以后帮忙给谭教授说说,我想着邀请谭教授到林丰市去看看,如果谭教授有时间,你给我打电话,我登门去拜访和邀请。”

“这个问题应该不是很大,不过我爸到基层去都是有目的性的,他要知道下去干什么,如果说仅仅是下去看看,可能性不是很大。”

“我明白,我这里有一份规划,你带回去给谭教授看看,如果谭教授对这份规划有兴趣,我就专门上门去拜访和邀请。”

谭渊桦接过了大信封,点点头。

距离团圆饭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廖泽熙将廖凡民叫到了外面。

“小民,你怎么想着邀请谭教授到林丰市去看看啊。”

“老爸,你还记得我曾经说过的企业加农户的发展模式吗,樊都市没有实施,林丰市计划做了,我已经列出了来年林丰市发展农业的整体规划,林丰市是国家级贫困县市,基础太薄弱,交通条件也不好,招商引资不可能有什么成果,企业到林丰市投资,明显就是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和负担,谁会去啊,我如果是企业的老板,也不会选择到林丰市,还不如立足于农业,创建依托农业的精深加工型企业,一门心思从农业上做文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小民,你真的打算这样做啊,你可要考虑清楚啊。”

“怎么了,为什么不行啊。”

“当初樊都市也专门研究过,企业加农户这种发展模式,说起来前途很好,可真的实施,难度很大,这类的企业,规模一般都不大,没有什么长远的眼光,基本都要依靠政府的支持,以及政策的扶持,更加关键的是,这类企业没有多大的经济效益,不能够为地方政府增加太多的收入,樊都市所属的县市,以前也进行过这方面的探索,结果都不是很好。”

“老爸,是不是因为这些原因,多以樊都市没有推广企业加农户的发展模式啊。”

“对啊,利北市就有这样的例子,前几年市政府推广种植魔芋,老百姓大量种植魔芋,市里出现了好几家加工魔芋的企业,都是本地人创办的企业,政府刚开始也是引导和扶持的,可是这些企业的管理模式粗放,企业的老板想到的就是赚钱,企业之间为了收购更多的魔芋,采取了恶性竞争的方式,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好几家的企业垮掉了,收购了老百姓的魔芋,资金也没有支付到位,弄得好多的老百姓到政府上访。”

“老爸,以前你怎么没有说啊。”

“政府没有做好的事情,难道我还要到处去说啊,知道你准备在林丰市推行企业加农户的模式以后,我才会说的。”

廖凡民看着廖泽熙笑了笑。

“老爸,感谢你的提醒,想不到你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不过我提出来的企业加农户的发展模式,与传统的模式不一样,我们重点从服务方面做文章,种植业方面侧重于果树、蔬菜、花卉和药材四个方面,养殖业侧重于生猪养殖方面。”

“林丰市的高山乡镇适合于种植葡萄,二高山乡镇适合于发展大棚蔬菜,低山乡镇适合种植花卉,政府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踏踏实实为老百姓服务,找到销路,将葡萄、蔬菜和花卉销售出去,打响牌子,这样老百姓的收入自然会增加。”

“养殖业方面,重点发展生猪,而且重点扶持养殖大户,鼓励他们创办养殖场,政府努力引进资金,创办大型的肉联厂,将老百姓喂养的生猪全部都收购起来,对生猪进行加工,提升其经济价值。”

“发展药材种植业,目前还在考虑,如果说林丰市能够引进和创办制药厂,则可以大规模的发展药材种植业,如果不能够引进企业,则暂缓发展药材种植业。”

“至于说工业方面,市内现在有三家水泥厂,规模都不大,按照国家的政策,全部属于关停的对象,市政府准备争取到政策,保留一家水泥厂,让其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科技含量,成为全市真正的支柱产业。”

“我总觉得,财政收入的增加只是一个方面,老百姓口袋里面有钱了,地方经济才能够真正发展起来,老百姓有钱了,总是要用的,购买力增强了,经济自然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否则仅仅盯着财政收入,林丰市依旧难以脱掉贫困的帽子。”

廖泽熙听得很仔细,廖凡民说完之后,他的眼神也不一样了。

“小民,看样子你真的思考过啊,你说的这些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的确不一样,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你的构想是很不错的,可也要结合实际,比如说政府的工作人员,究竟能不能拓展水果、蔬菜和花卉的销路,如果这些东西销不出去怎么办,包括肉联厂和制药厂都是一样的道理。”

喜欢廖凡民的江湖请大家收藏:(wuxia.one)廖凡民的江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