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节 大盐湖
察尔汗盐湖比美国着名的盐湖还要大几倍,其中蕴含的资源量也比美国要大,不开发出来实在是可惜了。
范旭东盯上这里已经有好几年了,只是没有能力开发,这不是资金和技术的问题,还牵扯到政治问题。因此只有赵书礼的回归才是解决的契机,因为跟青海沟通,不是赵书礼出面,他范旭东的面子显然不够看。
赵书礼一回来范旭东就来游说他,说这里富含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无机盐资源,总储量达20多亿吨,足够他们化工企业开采一千年。但是赵书礼考虑的更多,第一是当时塞北还不稳定,第二开发青藏高原他有些顾虑,这里的生态是不是能承载化工行业,这里的局势够不够稳定,这里的当局是不是配合等问题,都需要认真沟通。
结果很乐观,马步芳马步青兄弟俩很配合,在他们打青藏战争和拒孙战争的时候,塞北给与了很大的支持,加上地理上毗邻,他们也不敢得罪塞北,毕竟他们依仗的不过是高原的环境,万一塞北较真了,拿下他们不过是翻手之间。更重要的是,马家兄弟很羡慕塞北经济的发展,只是一来他们基础太差,二来太偏远,想发展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啊。但是作为本地人,发展当地的经济是真心和迫切的,就像阎锡山经营山西,张作霖经营东北,李宗仁经营广西一样,贪归贪独裁归独裁,能让乡里乡亲日子过的好点,谁不想啊。况且自己地盘的经济发展了,也能养活更多军队,增加自己的本钱,提高在中国说话的声音不是,这不也是每个军阀的追求的吗。
所以一拍即合,青海方是很热心的,最后需要解决的就是青海落后的基础设施了,尤其是道路问题,现在他们只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从西.宁通往兰.州。至于铁路根本没有,而要开发盐湖,不可能小打小闹,否则也不用白费周折来青海了,随便在蒙古开发一个盐池就有了,而大规模的开发离不开铁路。
所以从三年前也就是1933年开始,塞北就开始在青海投资修建铁路和公路了,公路从西.宁通往大盐湖附近的城市格尔木,这里也是西藏跟内地经济交流的纽带,是一个商业重镇之一,铁路则还要从兰.州经西.宁同到格尔木去。
其实塞北对青海的援助早在中原大战时候就开始了,当时给与了马家兄弟资金援助,希望他们修建通往塞北统治区的公路,可是最后是钱花了,路也修成了,可是没法走。马家兄弟可是够狠的,他们要来了钱,可是没打算好好修路。把资金都挪用到了军队中,青海太穷困了,好不容易突然多了一大笔钱,哪里舍得扔到路上呢,当时他们认为青海都是骑兵,要什么公路啊。
但是表面文章是要做的,路还是要修的。可他是怎么修的呢,强征民夫,超负荷劳动。这里可是高原,连他们强征的藏人百姓最后都受不了了,工地上的劳工,最后鼻孔眼睛里都流出血来,进了工地就没有在出来。最后是路修成了,人也死够了,可是道路却完全不能使用,只是一个表面工程。为了瞒过塞北方,马家军禁止青海百姓使用这条路,只有中央和塞北的官员来视察的时候,他才允许车辆通行,就这样还是坑坑洼洼的。
事发后,赵书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他给马家军发了最后通牒,要求重修道路。结果马家军一阵紧张,摆开防御架势,同时联络中央请求裁决和调解。赵书礼当时也不想把他们逼死了,逼到中央一方也不好,真打起来也不好,说实话那块地方他还真是不想要,穷不说了,即便打下来不付出比马家军多数倍的牺牲是不可能的。
最后赵书礼要求修路,不在要马家军掏钱了,从这穷鬼腰里掏钱比要命还难。塞北继续出资,但是这次修筑要塞北自己来修。就这样马家军还是有顾虑,历史上的有先例。当年秦国想灭掉巴蜀,于是说要送一个女儿给巴蜀国王当老婆,巴蜀国王信以为真,帮着秦国修建了一条道路,结果路修好了,国也灭了。这还有一个着名的典故,叫做五丁开山。因此马家军也害怕这是想进攻青海的准备,但是不修吧,挨揍就是眼前,修吧好歹能拖后几年。
最后是没办法才允许了修路,路通了,但是战争没有来临,反而是青海牧区的各种产品源源不断的从青海输出到了塞北地区,青海经济大发展了起来,这下子才放下心来。因此这次赵书礼再次提出修路要开发盐湖,他们表里面里,发自内心的支持。甚至不惜自己也出资三分之一的资金来,这对只有两百来万人的青海来说难能可贵啊。
用了两年时间,塞北展现了塞北速度,修建了一条建议的公路和一条单线铁路线。
尽管运输能力不算太大,但是开发盐湖的契机成熟了,只是一个盐湖来使用的话,这些交通设施就足够了。
赵书礼现在就坐在这条铁路线上,随行的有上千名专业的警卫人员,编制为一个警卫旅,比普通的旅要小点,但是战斗力未必就小,从装备到待遇都是冠绝全军的,人员素质那自然也是全军第一了,除了赵登禹的空降师没有望其项背的。
因为要视察自然是看的越多越好,赵书礼才没有选择坐飞机,而是坐这条通车没多久的铁路。一路上几乎没什么人迹,不是荒山隔壁就是枯草原,偶尔见到的活物不是草原上的黄羊,就是仍旧在铁路上后续完善施工的工人。
火车在晃动着,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
赵书礼想到了青藏铁路,他要不要也修一条青藏线,现在这条铁路既然都已经通到了格尔木,那么何不干脆延长到拉萨呢。技术上的难度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说大不是不能修,而是修建困难其中恐怕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修建工人的生命代价,说小吧也不小,这么条铁路可不是在平地上铺轨,不说修建的时间恐怕比之平地要多耗费几倍,花费的金钱估计也是天价。而修建这条铁路的意义在哪里,后世是因为跟印度的领土问题才修建的,算是一条战略铁路,经济意义上只能说是一条扶贫路,效益上并不划算。现在修这条路有必要吗,耗费巨额资金,最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不过也许应该提前布局了,二战后印度独立,然后跟中国争夺边境的土地,那时候这条铁路不但能起到增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也能起到威慑作用。赵书礼决定不下来,想着想着他突然笑了。为了印度阿三也要如此布局,实在是太可笑了,不服气就打呗。有争端不应该只防御,进攻手段改用还是要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