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了吗7梁卓如去连云了!”
放下茶杯,段祺瑞看一眼徐树铮,过去几个月,徐树铮一直在天津练他的第一军,现在的他已经从陆军次长一职上卸任,出任陆军第一军军司令官,对此袁世凯到也没有反对,反正在他看来,这第一军迟早是要派到欧洲前线打仗去的。
“不知道。”
虽说有些惊讶,但徐树铮还是淡淡地笑道:
“这与你我关系不大。”
接着徐树铮又说道,
“不论是不是“刺李”案是不是袁项城干的,这件事对李连云只会有利,而不会有害,过去,袁项城还可以随便拿几个部给国务院,现在他想这么干,李连云就可以称伤不去京城,他一天不去京城,袁项城幕后真凶的帽子就摘不下,他一天摘不下帽子,无论是官员还是老百姓都不答应。西南几省对此反应不可不谓之激烈,革命党更是蠢蠢欲动,意欲若是李连云身亡,即挥师讨袁。到时,为保自身,只怕会全国响应,到那时袁项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1所以,袁世凯必定会向李连云作出让步,到时国务院怕就不属虚设了!”
“若是这样,那关系怎么不大
段祺瑞把手一摆,说:
“关系大得很呀
徐树铮有点迷惑:袁项城想设国务院,国人无不赞同。就为此事,段祺瑞也是表白再三,给予支持,之所以如此原因非常简单,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李连云岂会甘于人下,届时府院一乱,这派兵欧洲之事自然也就耽搁下来了。
如今袁世凯做出让步,李连云可能会在伤愈后往京任职,这应该是大好事。为什么对我们“关系大得很”呢7难道段祺瑞又动摇了正常信念7因而·徐树铮还是平静地等段祺瑞说出个“关系”。段祺瑞见徐树铮不开口,心里有点着急。他喜欢开门见山,肚里藏不得“事情”。于是,便明白地说:
“袁世凯或许非真心想和李连云携手·过去,他或许只是想给李连云几个虚部,现在,他这一让步,不知道会让出什么部,若是让出几个实权部门,这京城的池水可就更混了!”
“实权部门?再让·也让不出陆军部,厌恶到极点,那是一种本能的抵触。或许,正因如此,李连云才会甘愿,以至以放弃军队作为代价,来京任那个国务总理。
如禺没有现在的“刺李案”恐怕他都已经抵京了。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他徐树铮主动讨袁的话,李连云一旦伤愈势必会以“维护法统”为由讨伐他徐树铮,他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他徐树铮“开以武力决争端之河”,二是他徐树铮“叛乱”,大总统有罪,自应由国会罢免之,以李连云的为人,他会这么干!…,
如果助袁呢?
这场府院分权到最后究竟会在中结出怎样一个结果7万一成功了,这华夏之沉浮又由谁来主7这仍是一个谜。何去何从7这个被人称之为“怪杰”式的人物,一时也六神无主了。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混战中是最能显现英雄本色的。而所有的“乱世英雄”。几乎都有一本内容共同的“真经”,那就是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凭拳头去独霸天下1
徐树铮自命是中国“英雄中的英雄”,他要像张良一样助主公,一统天下。从他有机会抓住第一军的那天起,他就开始盘算扩 始盘算扩大自己的势力,硬化自己的拳头。他像一个精明的钓翁,时刻窥视着水面上巨巨细细的波纹,他在等待挑起钓竿。
天津。不是他久居之地。“天津只有灯红酒绿,天津只有巨贾大亨。天津不是帝王之邦
徐树铮身在天津心却在北京。
按说,段祺瑞的到来,带来了袁世凯的让步,都给徐树铮带来一个全新的消息。
无论是助袁还是反袁,段棋瑞都会“唯命是从”的--段祺瑞相信徐树铮。段祺瑞常把徐树铮看成是“天赐的人才”,苍天怜他“忧国忧民”心切,为他差派能人。可是,这一次,徐树铮却反常得很,他既不想助袁,也不想反袁。
在沉默良久之后,徐树铮缓缓开口说道:
“在目前,我们还是抱定自己的原则,掌握第一军,状大老总在军队的直接力量。现在不能表态。表什么态?怎样表态。何表态?走下去,不,稳下去再说吧。”
段祺瑞沉默了,他自言自语又似自忧自怨地说:
“不表态吗7这是不是有些儿落井下石吗?如果李连云在京中真的同大总统争了起来……”
徐树铮摇头,笑了。
“只管稳坐钓鱼台,死不了袁项城,他李连云也不会马上成功。”
略加沉吟,段祺瑞说道:
“你说的也有道理。只是……”
可以说,打从大总统设那个将军府开始,段祺瑞对袁世凯便牢骚满腹,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同意徐树铮主持第一军,趁机建立属于自己的力量的建议,而徐树铮也没让他失望,不到一年的功夫,他就把的第一军编成了一只强军。
别的不说,第一军所属军炮兵师,150毫米榴弹炮便有6门之多,加上105毫米榴弹炮全旅装备火炮多达7门,当然,这是连云港的功劳,若不是岚山战役时第一军补充了大量火炮,第一军根本无法装备如此多的火炮,这其中的半数皆为连云港补充,而最让人佩服的战役结束后李连云根本就没提归还火炮之事。
虽说佩服李连云的大方,但袁世凯危难之时,派人去请他,并语意真诚的告诉他他准备作出让步,除了陆军部,还有掌握部分财权的交通部之外,其它几个部,让李连云挑其中之五! 袁世凯的话让段祺瑞动摇了:他毕竟是受过袁世凯恩典的有过一段荣辱与共、兴衰同当的旧情。他想还得对袁相扶到底。徐树铮一番话,又勾起他“保存实力”之念:
“不错·鹿死谁手,尚无定局,还是坐待时机为好。”
“不表态倒是可以。”
段祺瑞说:
“怎么去见项城,对他说什么呢
“你不是有病么,”
徐树铮随口说道:
“闭门养病,见他干什么。”
“不见固佳,但不能养病到底呀1再说,这底····”
徐树铮也觉得这底难测·突如其来拒不相见,也无道理。何况段祺瑞还别的没有,这个名声,他算是捞足了,逢灾少则数十万,多则百万捐款,陇海一带无饿殍,无寒丐,名声这东西是好,可好足了,也就成负累了,若是没有刺李案为借口,他李连云除非当真是伤重,否则,除非他自毁其名,要不然,就只能来京任职,这人那……”
摇着头,段祺瑞却又继续说道。
“李连云负天下之名年余,这回算那三枪啊······”
三枪之利!
现在举国上下谁人不知,袁世凯要恨,也只能恨那开枪的人为啥不朝头上开枪了,若非当时当真有人死伤,恐怕段祺瑞还真怀疑,他是不是中枪了,那刺客是不是真的刺客。
“算是帮了他的大忙,这一下子,那怕就是项城再不愿意,也只能把权让一部分给李连云,这一下,那连云怕是要变成国务了!”
连云港,现在中国最出名的城市,而那座城却是因李子诚而建,而李子诚又因其而成,人们自然而然的称李子诚为李连云,这个称呼还没喊开,没准李国务又出现于世人面前,而这却是得益于“三枪之利!”
“管他李连云也好,李国务也罢,都是可作之事!”
冷不防的徐树铮便哼了一声。
“我们派人在梁士诒、杨度等人面前去造舆论,就说只要连云愿见项城,项城便可答应连云的一切要求。到时候,项城的一切人事、财务、决策都归连云了。这些人都是项城的心腹,如项城大让于连云,他们必然从中作梗,阻挠项城与连云会谈,至少可以为李连云添一些阻力,我们不是可以坐观其变了么
“好
段祺瑞又拍起了桌子。
“好极了1我们就看他鹬蚌相争吧
“啊
徐树铮一反沉默,坚定地说:
“不仅不见他,还得对他主动进攻
“进攻,
他的话到是让段祺瑞莫名其妙-了。
“是的。是进攻
抬眼看着段祺瑞,徐树铮进一步解释道。
“项城为何愿意大让连云,无非是借此抽连云之兵,这派兵欧洲看样子是挡不住了,他李连云忠于国事是不假!”
提到忠于国事时,徐树铮却未露任何嘲讽之意,无论如何,至少在这方面,一直以来李子诚所做却是让人无可挑剔。
“可再忠于国事,他总会想留些自保之力,在这方面,咱们到是要和李连云配合一下!”
这时,徐树铮却是为了自己打算,准确的来说是为了第一军考虑,他知道袁世凯对他的偏见以及对段祺瑞的防范之心。
“固然,项城想借派兵欧洲,尽调江苏之兵,可他又岂没动咱们的第一军的心思,咱们要在这方面和李连云保持一致,江苏调一个师,咱们出一个旅,全国再抽三旅,至于新建军那边,也要调走至两个师,这样一样,他李连云也就留下了自保之力,自然也就会明白老总的意思,至于项城那边……”
接下来,徐树铮却是没有继续说下去,项城那边会怎么样?调不走那些军队,他袁项城想收军权为已有的算盘自然也就没影了,到那时,再加上项城身边人的添油加醋,一切自然····`·
冷笑着,徐树铮没有再继续说下去,而只是静静的看着窗外,在心中哼起了小调来!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