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丧尸爆发,但女寝囤货! > 丧尸爆发,但女寝囤货! 第86节

丧尸爆发,但女寝囤货! 丧尸爆发,但女寝囤货! 第86节

作者:绪澄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30 07:52:59 来源:免费小说

  说的没错,古往今来打什么仗都是要训练的。但是专门出去找丧尸又太冒险了,为什么没有那种被关起来的,我们看得见它但是它碰不到我们,我们还可以随意当成课件使用的丧尸呢?]

  正凑在一起咕嘟咕嘟喝汤的六人刷到这层楼:“?”

  “那个胖子是不是抄袭我台词?”尹赫说。

  “汤好好喝。”陈访桐闭目。

  放眼大学城,也只有自己这里有这般“优越”的条件。

  不用白不用。

  人杰辈出的铜艺向来不养闲人,包括丧尸。

  “所以,我们的丧尸研究课得重新启动了?”苏梓临看向大家。

  “恐怕是的。”郁黎笑道,“先发个帖子告诉他们吧。不过超市就那么大,得分批进行。”

  和那次对丧尸本身的研究不同,这回课程的重点,得放在通过模拟真实对战丧尸的场景,来学习如何克服恐惧,如何运用武器击杀丧尸。

  如果有这门课程的ppt,那么教学顺序应该为:

  丧尸的定义、认识丧尸、丧尸的行动机制与弱点、钝器的使用与实战模拟训练。

  很巧,自己在这些日子的一场场面对面战役中,已经领会了不少个中秘诀。

  “那我发了?”沈未抬手。

  “来吧。”陆朝南说,“首届排位赛之前,好好给他们上一课。”

  “叮咚”一声,开课通知便发送到了同盟局域网的公共平台上。

  第55章 种水稻/学校开放日!

  同样的, 这份开课通知也得传达给自己的同学。

  除了每周两次的社员大会,学校人群最聚集的时候就是正饭点的食堂了。消息传出,互相告知一下, 就可以轻松通知到全校的每一个人。

  原本就一直在学校里的同学,一部分都是亲身去过大学城搜刮建材和其他零散物资的, 曾经也打过几场小规模的遭遇战。

  听他们的描述,应该只是偶然唤醒了一两只建筑体里面落单的丧尸,和自己经历的完全不是一种规模。

  不过,击杀数量无所谓,宝贵的是见识的扩展,以及实战经验。

  “所以你们反而根本没有碰见过丧尸, 对吧。”

  站在食堂门口, 苏梓临看向已经回归文明社会并且无比享受的程遂和他的朋友们, 锐利提问。

  闻言,他掩饰般咳嗽两声:“这个问题要怎么回答呢?如果我们连上景门山之后都还能碰见丧尸的话,那这么长时间的荒野求生岂不是毫无意义了?”

  “不能这么说, 我们也是见过丧尸的。”旁边的男生搭腔,应该是当时头上插鸡毛的那个人,

  “不然你们以为我们为什么要连滚带爬躲进景门山?当然是因为采风的时候亲眼目睹丧尸了!”

  “连滚带爬?我们选择这么明智的方式合理规避末世, 你为什么非要说得这么难听??”

  “那不然还能用什么词?当时看见丧尸之后, 我们明明连腿软得站都站不起来了好吧?”

  “我都告诉你了,那是因为写生的时候蹲太长时间,腿麻了而已!”

  你一言我一语, 从山上到学校,唯一没有改变的仍然是这一点。

  “是我听错了吗, 为什么他们的语气这么自豪。”陆朝南抱臂。

  “很好——”沈未低头在纸上标注,

  “设计学院荒野求生全员, 没有见过丧尸,不会使用武器,没有实战经验。”

  程遂:“?”

  写完,她把纸撕下来,塞给他:“后天学校开放日,隔壁两所友校都要派人来,你们就是我校的第一批丧尸研究课的学员了。”

  程遂只好接过,“哦,好吧。”

  旁边的男生还问了一句类似于“和野猪搏斗难道不算实战经验吗?”的问题,但是被他押着走了,因此也就没有机会回答。

  本校157人,铜大24人,工大73人,一共254人,除去自己六人和工大五人(毕竟铜大的内测寝室战斗力目前约等于零),也就是说,有243人需要进行集训。

  超市面积就那么大,课件(即丧尸)更是只有一个,因此只能小班教学,分批进行。

  每组20人,分成12组,即使每组教学时间仅1小时,也得连续不断上整整半天。

  所以先预定在后天早上八点开始,晚上九点结束,上完一整天,再视情况而定要不要继续开展后日的课程。

  使用钝器这种可以自己私下练,课程最大的意义在于让大家和真正的丧尸面对面。

  挥棍把西瓜打爆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是挥棍把丧尸的脑袋打爆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对于不少人来说,站在那样暴躁危险的生命体面前,能不能把棍子拿起来都成问题,更别说要抵抗丧尸潮了。

  这个决定做得比较晚,并且是首次让另外两校进入自己的领域,中间的路途并非完全安全。

  在这样的时间段调兵遣将,还要安置学校里的事宜,对各自来说都需要准备时间,因此便空出了一天。

  明天有一个校内的大项目,就是种水稻。

  这个问题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大棚的粮食模式没选上,从老刘那里换来的粮食作物种子如果种在大棚里,仅能享受到一级的初始加成(即20%成熟效率和5%作物收获),对于目前学校的农耕事业来说,最多算蚊子腿。

  稻谷粮食是必需品,土豆再好吃,连续吃个四五十天也有些勉强,该种还是得种。

  大棚帮不上忙,就得自己想办法。

  其余可以直接种植的种子,包括小麦、藜麦、黄豆、棉花和花生,都在大棚里找了几块边角地种了下去。

  没有对应的作物模式,生长期和自然界一样漫长。

  好在操场面积够大,而且大棚仍然会帮助调控温湿度等各种有利于生长的环境因素,所以还是可以正常种植的,只不过是长得慢点,收获得少点。

  而水稻比较特殊,作为实验品留到了今天。

  顾名思义,要种水稻,肯定得贴着水。

  室外气温已经不再适合任何一种普通作物生长,没有大棚的庇佑,天寒地冻,理论上是种不了水稻的。

  “但是那个地方绝对可以。”苏梓临用一种赌彩票般的眼神看向余巧曼,“巧曼姐,你觉得呢?”

  余巧曼目光扫视大盆中正在用冷水浸泡的水稻种子,又捻了几颗在手中,沉吟道:“尽全力试一试吧。”

  “?”沈未小声向陈访桐道,“我为什么嗅到了战火的气息?”

  为了这次试验田的播种,拿到水稻种子的那一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将种子放在水里浸泡,然后再用袋子捂起来,等到种子露白,这时候就可以下地了。

  最适宜水稻生长的水温至少也要17度,然而现在学校里绝大多数的水域差不多都只有17度,半棵苗都长不出来。

  但是有一块水域不是。

  不仅温度适宜,水质优良,而且还自带肥料,足以形成一整套完美的水田生态种养模式。

  那就是——

  “鱼塘?!”

  走到景观花园旁边,七八个同学正在这边来往运土。

  两片相连的池塘面积不算太大,大概在400平方米的样子,而且水深也就两米左右,用来做水田实验刚刚好。

  沈未眨眨眼,怀疑道:“可是我们这样随意改造,app万一直接把鱼塘给ban了可怎么办?”

  “给都给了,哪有拿回去的道理。”苏梓临说。

  给予的完美水质和温度,理论上是专门提供给鱼塘的。

  但是凭着dna里“有地就能用”的天赋技能,利用鱼塘的好水去种水稻,应该算是卡了个小bug。

  反正这里有土也有水,明晃晃放在这里,为什么不能种水稻?

  暂时把鱼们捞到一边的池塘里,一个个填土。

  经过饲料这几天的投喂,它们的个头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长大,油光水滑,力量惊人。那只迫切想要变强的草鱼,现在已经有这个手掌那么长了。

  而且为了方便投喂,提供给它们充足的锻炼机会,鱼塘的同学们更是在池塘中间用铁丝网立起了一个类似于排球网的护栏,将饲料全部塞在护栏的缝隙里。

  池子底下的鱼想吃食,便会自己蹦上来,用鱼嘴把护栏上的草叶菜叶拽下来,神似打排球。

  按照余巧曼的指导,首先要开挖环沟。

  这一步不算复杂,因为是先用土把池塘填满再挖,所以就简单了很多。

  紧挨田埂,在田内挖出一条宽18米左右,深13米左右的沟渠,然后用多余的泥土来适当加高田埂。

  这样一道道挖过来,很快,一个水稻田便有了雏形。

  接着,便是挖掘用来养鱼的暂养池。

  由于是校内的池塘,因此不需要考虑鱼会不会出逃的问题,而且有护城河的水利工程在,池塘的水和铜江水是通过植物江堤互通的,也不需要考虑排水问题。

  暂养池与环沟互通,长5米左右,宽4米左右,深18米左右,正好开在两片池塘中心的连接点。

  成鱼会在环沟四处游动,暂养池则可以用来饲养小鱼苗,用来喂食的“排球网”也随之安置在了暂养池的中间。

  在半个大棚组和鱼塘组所有同学的通力合作下,经过一整个下午长达五个小时的劳作,一个完美的、同时涵盖进鱼塘和水稻田的水田生态种养模式,终于宣布完工。

  水稻出苗之中需要重新插秧,因此先行播种只要把种子均匀地播撒在泥土里,控制好水深就可以了。

  整齐划一的田垄,潮湿的深色泥土覆盖上洁白的稻谷。

  变浅了的池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鱼儿们在环沟中游动。更有不少忙于吃食的,正在暂养池的铁丝网边“打排球”。

  不远处的松树林,时不时传来母鸡咯咯哒的声音。

  一片祥和。

  也不知道另外两个学校此时正在做什么准备,铜艺人反正是在无怨无悔艰苦卓绝地种地。

  仔细一想,丧尸爆发封锁第二天,就开始找武器筹备种地。

  去大学城大战丧尸,是为了找种子筹备种地。

  成立生产合作社,初心是为了种地。

  去景门镇大冒险,也是为了更好的、更全面发展的种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