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86节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86节

作者:枸杞黑乌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7:43:01 来源:免费小说

  她干巴巴地笑,“先前跟您说的东西都需要时候细细调试,且得些日子呢,都说好饭不怕晚,咱细水长流,闷声发大财嘛。”

  淘淘可能是被拍的不耐烦了,跟个小豆虫一样蠕动了几下,噗呲放了个绵长的屁。

  苏日娜僵了下,收回手退后几步,心想,我听你娘俩在这里放屁。

  作者有话说:

  求评论呀求评论,一顿更新猛如虎,一看评论二点五,咦呜呜,三十万字啦qaq求不单机~

  第67章

  送走苏日娜后,苗婉把淘淘抱起来,不由分说在她小脸蛋上亲了两口,这小家伙比她爹还好使,赶客工具小屁人儿。

  耿氏端着皂角米银耳羹进门,见孙女被亲醒,懵着任娘亲将她的脸亲成半张饼子,拼凑出一个滑稽的嫌弃表情。

  她哭笑不得放下银耳羹,将淘淘抱过来,也到时候该把尿了。

  “这位夫人过来,是想在新铺子插一脚?”

  耿氏曾经也是当家主母,虽然生意门道不算通,可看人精着呢,那苏日娜一瞧就是个精明人,手腕也强势。

  据说还是北蒙王室,若非惦记着阿婉手里的方子,肯定不会往他们这阿里巴人家里跑。

  苗婉发愁地托着腮,甜甜的银耳羹都没心情喝。

  “她想捏着我们的货好掌控客源,不管她是想管着铺子,还是用成本价拿咱们的货物,都想得美着呢。”

  苏日娜走之前还说,铺子一直放在那儿肯定是不行的,生意场上得明算账,哪怕是租铺子,也不可能一直不给租金。

  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催着她赶紧开始给四成的干利,人家还挺体贴,可以不要银子,延续巴音那里的法子,拿货物来抵就成。

  苗婉本能觉得不对劲,若真如苏日娜所说,她在郡城经营日久,即便苗婉这里更物美价廉货还多,郡城的生意她也别想沾了。

  乔盛文在门口听着,也蹙起眉,难道是阿古拉和巴音没有跟苏日娜说清楚现在开铺子的缘由?

  还是说……兀良哈想把主动权捏在自己手里,到时候瑞臣想做什么都要通过兀良哈氏,如此兀良哈氏以后是进是退,两边都可以倒。

  倒是好算计。

  耿氏给淘淘换着尿布,建议,“要不然让耿婶做掌柜?你不是有那个什么培训,铺子少说得下个月才能开张,小一个月的时间,耿婶怎么也能学到些东西。”

  苗婉诶了一声,“可以啊,长寿跟驴蛋他们去私塾后,耿婶现在干活儿比以前还积极,她肯定愿意。”

  而且干活儿时,大都是苗婉动口,耿婶动手,对产品比旁人都了解的多。

  但耿婶被叫过来以后,知晓要做什么,只一个劲儿摆手。

  “我不行,我跟我们家那口子一样,不会说话,让我干活儿还行,可要跟那些贵人们打交道,我想想就腿软。”

  苗婉心想,没别人了啊,死马只能当活马医。

  她给耿婶加油打气,“婶儿,驴蛋说长寿在私塾都被先生夸了好几次了,我瞧着他描红的大字也有灵气,若往后要走科举路子,凭你和耿叔的工钱,肯定不够使吧?”

  乔盛文也在门口点头,“当初供我科考,我家里都卖了不少田地。在西北科考,路上不太平,还要请镖局,就光童生和秀才,来回怎么都要二十几两银子,若长寿争气,举人和进士所需之钱财起码要翻十几二十倍有余。”

  耿婶目瞪口呆:“老天爷,需要这么多银子?长寿他,他也未必这样争气啊。”

  话是这么说,可孩子都是自家的好,耿婶听驴蛋他们说过几次长寿聪明,她夜里做梦都能笑醒。

  耿氏心思细,又加了一码,“咱们先不说长寿多聪慧,他总得娶妻生子吧?但凡以后有点功名,娶个体面的儿媳妇,聘礼总是不能少的,有阿婉在后面支撑你怕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嘛。”

  为母则刚,耿婶壮着胆子,“那我,我试试。”

  试试就……试得苗婉几乎想哭。

  耿婶干活儿是真不错,让她背那些面脂和胭脂的好处她也背下来了。

  可苗婉和耿氏分别做客人考耿婶突发状况的时候,只拿出在食肆的三分之一功力,就给耿婶考糊了。

  稍做为难姿态,她就满头大汗,脸色苍白,不知如何应对。

  苗婉抱着淘淘在屋里转,仰头长叹,“老天爷啊,给我个掌柜吧!”

  她好歹也是穿越女,就不给点金手指啥的吗?

  “阿婉,有人找……”耿婶站在门口小声道,她这几天看见苗婉就腿肚子转筋,“说是你家亲戚。”

  亲戚?苗婉满脑袋问号。

  苗家的亲戚不可能,阮家据行商捎回来的信,说是酒楼开得正火呢,也不可能来啊。

  她抱着淘淘出门,天井里站着一对夫妇,身旁坐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

  怎么说呢……乞丐都比他们强点,浑身破破烂烂,面色憔悴还晒伤了,黝黑不说,满脸爆皮。

  站那儿来阵风都打晃,忒惨。

  淘淘都惊得忘了臭味儿,抱着苗婉眨巴着大眼睛看个不停,主要是看地上坐着的两个孩子,她还从来没见过这种颜色的孩子诶。

  “你们是……”苗婉更捏不准这到底是谁了,从原身记忆里对不上号。

  最高的那个乞丐激动上前一步,“阿婉表妹?我是你二表哥阮嘉麟啊!”

  这一路赶来西北的种种煎熬,尤其想到小表妹也是这么一路赶过来的,让阮嘉麟悲从中来,看见苗婉眼泪就掉下来了。

  “呜呜呜,表妹,这一路来西北我才知道,你——”但泪眼朦胧他也能看得出,苗婉过得……特别好。

  那小脸肉嘟嘟的,跟她怀里的小团子几乎一样,都白生生站在那,全穿着新衣裳,瞧着有那么点地主家小娘子的模样。

  他原本的感叹变成了——

  “表哥我,实在是太苦了,呜呜呜……”

  苗婉:“……”

  乔盛文和耿氏本来在张家,听毛蛋说看见有乞丐进了乔家,赶紧回来了。

  一进门就听见阮嘉麟嚎着嗓子哭。

  旁边晒伤最严重的女子也抽噎,“这跟说好的也不一样啊,表妹,我们都太苦了,你们当初是怎么过来的呀?”

  乔盛文:“……”谁会傻到顶着烈日赶路呢,押送的兵油子也不是傻子,肯定是避开最热的时候赶路。

  耿氏赶紧上前,“孩子怎么坐地上了?是不是中暑了?快抱进去喝碗盐水,耿叔,辛苦你去给请大夫过来瞧瞧。”

  苗婉也有心说几句场面话,奈何闺女洁癖又上来了。

  阮嘉麟一靠近,淘淘扭头就埋她脖子里,不知道是被吓得还是被臭的,哭得比阮嘉麟还大声。

  没法子,苗婉只能让公婆帮着先招待阮嘉麟一家子,她去厨房跟耿婶一起烧水做饭,先让他们洗漱一番,吃饱了再说话。

  大夫来看过,俩孩子倒是没啥大事,就是吃得不对付,脾胃伤了,拉肚子拉得没劲儿。

  反而苗婉的二表嫂李氏有点中暑的迹象,得喝几副消暑的药。

  好不容易收拾妥当,大家能坐下来说话时,太阳都快落山了。

  苗婉实在不明白,“二表哥,我收到信说,你们不是在江南开酒楼吗?你怎么来了呢?你这是路上叫人抢了?”

  阮嘉麟有些疲惫地打了个哈欠,“家里放心不下你,派我过来看看,我没叫人抢,你表哥我又不是傻子,财不露白,咱故意这样一路乞讨过来,银子都在我身上呢。”

  李氏撇撇嘴,小声反驳,“你可拉倒吧,被人骗了干粮的不是你?那银子不是给阿婉的吗?”

  阮嘉麟:“……”不是,媳妇,刚来你就拆我台!

  苗婉心里一暖,原身记忆中,只去过外家一次,是母亲刚走后的第三年。

  那时外祖母还在,听说她病的很严重,生怕王氏把她磋磨没了,硬是叫人接她回苏州住了小一年。

  要不是王氏为了拿捏阮家继续给钱,派人把她接回去,想必原身应该有个很美好的童年。

  就只接触那么短时间,外家就能为了让她嫁到乔家舍弃大半家财,可以看得出阮家很看重阮氏这个外嫁女和外孙女。

  连乔盛文和耿氏眼神都柔软许多,不管阮家人是不是太包子,起码这对待至亲的赤诚心思,就让人起不了恶感。

  可乔盛文依然觉得不对劲,不放心苗婉派家里人过来看看,带上李氏都说不太过去,怎么连孩子都带过来了?

  西北自古便是流放之地,就像他前面说的,路上可没那么太平。

  苗婉认阮家这些亲人,说话就直接多了,“二表哥,我记得,我小时候你给我摘枣子吃,从树上掉下来摔断了尾椎骨哭得死去活来,还非得说是枣太酸了,逞强自己走回去,趴了两个多月……”

  阮嘉麟:“……”得,一个亲媳妇,一个亲表妹,就不能给他留点脸吗?

  点明阮嘉麟喜欢打肿脸充胖子的性子,苗婉有些担忧,“二表哥,是舅舅他们出什么事情了吗?是不是王家……”

  阮嘉麟摸摸鼻子,“也不是,王家在江南都叫咱臊得没地儿站了,有兀良哈氏二爷派过去的人帮衬,王家去投奔景阳伯府了。大哥要进国子监,阮家也去京城,生意的事情有我爹,就叫我来找你了。”

  有了苗婉送给阮家的方子,王家酒楼的生意被抢了大半,王氏给的意见应该还是打价格战。

  王家酒楼的酒菜便宜得跟路边摊一样,就想先把阮氏酒家给挤兑黄了。

  谁知他们刚降价,苏州城就开始传唱王氏肖似景阳伯亡母,借此勾搭景阳伯害死正室,还霸占正室嫁妆的流言,大街小巷都在传唱。

  这事儿说严重点,霸占元配嫁妆违反大岳律例,即便不拿律例说事儿,在这个世道,道德伦理更占上风,景阳伯睡了肖似亡母之人……唾沫都能淹死人。

  阮氏针对王家的闹事,舍了银子在当地帮派的帮衬下,跟王氏摆出拼命的姿态,还要上京告御状,吓唬的王宝根屁滚尿流怂了。

  如此众人就都知道了,传言肯定是真的。

  这下子谁都不敢跟王氏来往了,万一名声臭了,在江南读书人那么多,讲究着呢,以后还怎么做人?

  苏州商会甚至将王氏逐出商会,后有兀良哈氏派去的人,可能得了苗婉启发,王家酒楼低价抢生意也得赚钱啊,他们用劣质食材甚至变质食材的事情被人捅了出去。

  有吃坏过肚子却求告无门的食客,愤怒地报了官,闹大了以后,当地州府顺应民意关停了王家酒楼。

  这下子王家在苏州是彻底待不下去了,各种铺子田产一买,连夜逃走,往京城去投奔景阳伯府。

  阮嘉麟说到这儿脸色特别难看,“长兄的同窗给咱家透了点消息,那王氏竟然敢卖小姑姑的嫁妆铺子来贴补娘家,这公道阮家一定得讨回来。”

  正好阮嘉笙两次参加乡试考举人,都得了副榜,大岳律例规定,若是两次得上副榜,可以直奔国子监读书。

  只要能顺利结业,待得春闱之时,可与举人一起参加会试,不必再参加秋闱的乡试。

  如此阮家人本来就想着进京,又得知了此事,当即下决定也要变卖家产,举家入京。

  不过,阮家人虽然不争气,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阮嘉麟小声道:“大伯和爹他们想着,虽然大哥能入国子监有同窗帮衬,毕竟不是自家事,那苗家又是京城的勋爵……才叫我带着妻儿来西北投奔阿婉。”

  做好决定后,阮祈和阮衾将变卖家产的银钱给了阮嘉麟三分之一,让他一部分交给苗婉,一部分用来在西北生活。

  这样即便上京讨公道之举是鸡蛋碰石头,起码阮氏能留下个根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