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63节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63节

作者:枸杞黑乌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7:43:01 来源:免费小说

  苗婉拍拍手,“好啦,花销是不少,但都是一锤子买卖,往后就不会这么多了嘛,咱们算算这一个月的进账。”

  众人又来了精神。

  苗婉笑眯眯看孙耀祖,这孩子在酒楼里呆了二十多天了,也不知道是乔盛文教得好,还是他不用面对那些欺负人的同窗,比原先看起来性子开朗了些。

  孙耀祖深吸了口气,拿着账簿,虽然声音很小,但说得很清楚,“开业头三天的帐是二姐夫记的,扣掉成本总共是一百五十八两。”

  嗯?三天差不多就够起一半儿屋子的钱了?大家面上的表情更放松了些。

  “后面十几天,除了有烧烤的时候流水会超过五十贯钱,其他时候每天都是四十多贯。”孙耀祖顿了下,声音更小了点。

  “最后十天,除了做烧烤那日是五十贯七百文,其他时候都是三十几贯钱,昨天最少,二十九贯。”

  张娘子听得直皱眉,“怎么越来越少了呢?是不是三壮你没管好铺子?”

  张三壮忍不住喊冤,“铺子里的生意挺好,每天中午和晚上客人都不少,有时候忙得我喝口水都没有功夫。”

  “那怎么会越来越少呢?”张娘子更不明白了。

  倒是总过去帮忙的张二壮知道点,“我瞧着每天最忙的时候,跑堂招呼不过来,客人们就去其他地方了。现在天渐渐暖和,各家拿手菜都出来了,有些味道确实不错。”

  张三壮委屈地直点头,“就是这么个理儿,要我说……咱是不是也该上新菜了?”

  众人都去看苗婉。

  苗婉注意到了孙耀祖欲言又止,却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模样,心下微动,只笑道,“当然该上新,不过也不着急,还是先发钱比较重要!”

  “跑堂们的工钱一个月是一贯钱,孙阿达和徒弟们每个月的工钱是两贯钱,三哥身为掌柜,也是两贯工钱,哥哥嫂嫂们,还有阿姆阿达你们每天也要跟着忙活,每个人也是一贯钱的工钱。”

  于氏她们顾不得发愁,都高兴起来,“咱们也还有工钱啊?”

  “这……咱在家也帮不上什么忙,就不拿工钱了吧?”张娘子听苗婉刚才说钱都花完了,有些舍不得。

  三家大部分银子可都算花出去了,就算有利润也不能这么花,还要攒着给孩子们读书呢。

  苗婉抱着张娘子胳膊,“我看了账本,除掉成本以后,咱们还剩九百多两的利润,虽然不用在家里忙活了,但家里人也没少跟着忙活,头一个月发工钱,肯定要给大家发工钱添点喜气。”

  不待张娘子拒绝,她又道:“我出了月子,往后就能帮着阿姆和娘干活儿啦,后面咱们都是按劳发工钱。”

  她看了张三壮一眼,“至于食肆,除了工钱,还要根据表现和食肆的利润发奖金,肯定要赏罚分明。”

  张三壮心下一紧,他咋听着这不像是要发奖金,更像要罚钱呢?

  作者有话说:

  日万比平常慢一点,我强迫症还要仔细检查一遍错字,所以还是22点之前二更哈。

  第50章

  “总共九百六十五两利润,工钱是二十五两,拿出四十两来发奖金,留下一百两做成本,剩下八百两张家得一百六十两,乔家和孙阿达各三百二十两,阿姆觉得如何?”

  苗婉话一说完,大家面上都露出喜气,哪儿还有什么如何,全都点头。

  虽然年前忙活那么久,基本等于没拿到银钱,但这刚过完年两个多月,家里又能有余钱了。

  尤其是张娘子,一百多两她就很满足。

  起码过几日叫驴蛋和狗蛋还有五岁的铁柱去私塾,束脩还有笔墨纸砚是够了,还能扯几块新布,给娃儿们做些进学穿的长衫。

  只有孙氏关心,“阿婉,奖金怎么分啊?”

  食肆里干活儿,算上没事儿就过去帮忙的张二壮,总共十五个人,那这伙计跟掌柜还有掌勺师傅的,肯定拿钱不一样吧?

  一个是自家男人,一个是自家阿达,还有干了快一个月的弟弟,孙氏比旁人都上心。

  苗婉露出招牌小酒窝,冲婆婆眨了眨眼。

  耿氏心神领会,起身,“估摸着淘淘该醒了,再不回去她要哭,要不让阿婉和她爹仔细琢磨下章程,先跟伙计们说好,叫他们好好干活儿,该发的银钱肯定少不了他们的。”

  张三壮心底不妙的预感加深,阿婉不是要亲自去食肆吧?

  他倒不怕苗婉去看看他们怎么干活儿,就是担心,若苗婉觉得他做的不好,到时候罚钱……肉疼,脸也疼。

  耿氏说完,苗婉也觉得胸前有些不大对劲,赶快起身,“忙活一个月啦,要不然咱明天歇一天,让伙计们也缓缓。”

  说罢她看向耿氏,“正好娘这几天也有功夫,可以再去人牙子那里挑几个妇人,起码能叫伙计们都轻松些。”

  大家都没啥意见。

  从辛辛苦苦一年才能攒十几两最多几十两银子,到如今家里能开上铺子,张家甚至孙老火都已经心满意足了。

  只要挣钱,挣多挣少都听苗婉的就行,他们更勤快多干活儿,比啥都强。

  但苗婉不这么想,要真是赚点就够了的话,年前乔家就已经收着一千两上下的银子,何必折腾个铺子出来。

  她想给淘淘盖大房子,让淘淘生活的环境能更好些,全家人都能过上舒坦日子。

  当然,身为地道的西北姑娘,她也想帮乡亲们日子过得更好些。

  如今还有许多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呢,过上一冬不知道要冻死多少人,只是她没见到,却知道在西北苦寒之地,饿死的人一定少不了。

  起码,她想把条街到家里这段路先修一修,自己做生意也能带动许多人吃得上饱饭。

  往后逢年过节之时,除了舞龙,那些烟花和灯会也能在西北热闹起来。

  往远了说,若乔家平反可以回京,除了圣人老儿赏的宅子,手里有钱也硬气些,可以继续过舒服日子。

  往近了说,她手里剩下的银子其实不够一千两了,乔瑞臣有时候需要银子在外为家人奔波,淘淘出生她坐月子,耿氏也没少给她买补品。

  还要买辆骡车,也要起房子,能剩下五百两银子左右就不错。

  这些银子在普通老百姓看来很多,可对乔盛文父子要做的大事儿来说,真未必够。

  因此,苗婉的紧迫感一直很强。

  搞钱人手里没有五位数的存款,那还能叫搞钱人?

  回到家,淘淘果然已经醒了,不过叫耿婶抱在胸前晃悠着,她只脑袋左转右转的,倒是没哭。

  苗婉一靠近,淘淘闻到熟悉的味道,立马啊啊起来,小手裹在襁褓里,努力伸着还立不起来的脖子在娘亲胸前蹭。

  孙耀祖脸色发红,赶紧低头往堂屋跑。

  苗婉喊住他:“耀祖你等我一下,待会儿喂完淘淘,我有些事儿想问你。”

  耿氏劝她,“不是要休息?明天起来再问也来得及。”

  “还是早点说了,我心里更踏实点。”苗婉觉得要是不问清楚,她晚上觉都睡不好。

  谁知淘淘可能是闻不到娘亲的味道好一会儿,扒着自己的粮袋不撒手,一放下就吭吭唧唧要哭,明明看着也没醒。

  没法子,只能第二天说。

  经过一晚上的寻思,孙耀祖反倒没了昨晚的迟疑不定,将每天出入账的册子推到苗婉面前。

  “阿婉姐,我去之前二姐夫帐做的很乱,等我理顺了以后,发现这支出有点不大对,采买的调料和价格是对的,可是取回来的调料数量对不上,甚至有以次充好的时候。”

  这些是孙老火私下里跟他嘀咕的。

  孙耀祖性子和软,也不爱多说话,人却很细心。

  大多时候他都安静在食肆里看着,发现有两个伙计总是愁眉苦脸的,不太对劲,这些他也说了。

  耿氏先皱起眉,“是伙计有问题?”

  张三壮管着买东西掏钱,身为掌柜总不能什么都自己去取,肯定有伙计去跑腿的时候。

  她挑人的时候还很肯定,干活儿的伙计她都挑了老实的,她自认这点看人的眼光她还是有的,没想到会出问题。

  “娘你别着急,伙计未必敢欺下瞒上,他们是死契,图什么呢?”苗婉安抚耿氏。

  乔盛文温声道:“这可未必,他们出门的时候若是出了岔子,为了不被主家卖掉,受人胁迫也不是不可能。”

  古往今来,死契的仆从背叛的还少吗?哪怕一开始的缘由不是想背叛。

  苗婉鼓了鼓腮帮子,那就是外头有人算计,还可以这样?

  “那要不我去一趟食肆?爹你……”苗婉话说到一半停下了,“你知道相公什么时候回来吗?”

  不是她不想请公爹陪她去食肆,但论狐假虎威,公爹是老狐狸,她威不起来啊。

  乔白劳,娃儿她娘需要你!

  “嗬!子承兄弟好刀法!”

  被媳妇念叨着的乔瑞臣正在离西平郡五十里外的边界杀敌。

  与他一起出来巡逻的百夫长拍着乔瑞臣肩膀夸,“多谢子承兄弟,要不是你,说不定我刚才膀子要被削掉一半,这该死的西蕃人,忒会躲。”

  乔瑞臣温和笑了笑,收起滴血的刀,“只是侥幸,论杀敌经验,定是陈兄更老辣些,只有你才能找到敌人出没的地方。”

  这倒是。

  那位陈兄得意笑道:“咱上头有人,这些贼寇翻过冬,正是穷困的时候,啥时候出来抢掠,想要去哪儿造孽,还是有迹可循的。”

  乔瑞臣眼神闪了闪,笑笑没说话。

  贼寇的行动有迹可循,除非是在西蕃安排了探子,否则沆瀣一气的可能更大一些。

  “走走走,过了午时这边就没啥人了,咱们往河湟谷那边走走,那边有个温泉,有批豆子该熟了,贼寇说不准会去,咱去看看。”陈百夫长拍着乔瑞臣,挤眉弄眼。

  “要是他们没去,咱买些豆子回来烤着吃,也暖和暖和手。”

  乔瑞臣也想起媳妇来,他听苗婉念叨过不止一次想要黄豆,可惜张家除了猪,没养家畜,没存豆子。

  等到他带着两袋大豆回到西宁镇时,已经是五天后。

  天儿一暖和起来,淘淘这小家伙心都野了,不乐意总在屋里躺着,只要吃饱了没睡着,都要看着外头啊啊叫。

  耿氏心疼孙女,给淘淘做了好几套漂亮的小衣裳,没那么冷,就不用总拿襁褓绑着她。

  婆媳俩给淘淘擦洗过后,为她换上了小碎花袄子。

  若非现在还扎不起小辫儿,褪去了后皮子后白白胖胖又五官精致的淘淘,整个就是后世的东北年娃娃。

  苗婉总爱抱着她,就站在屋门口,眼巴巴盯着大门,期盼乔瑞臣赶紧回来。

  她特别想去食肆,问过孙耀祖月初几天的流水也没起色后,就更想去了。

  倒不是跟耿叔或者公爹去不了,只是前两天她想去的时候,杨氏先迫不及待找上门来。

  “阿婉,我娘家人过来送信儿,说是乡下猪崽子都能出栏了,家里的猪栏该怎么改,猪崽子怎么挑,你是不是能跟我和你二哥说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