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38节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38节

作者:枸杞黑乌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7:43:01 来源:免费小说

  没有荆芥水的浸润,香胰子也就是洗手稍微滋润一点而已,并没有很好的护肤效果。

  见张三壮还有些舍不得零售多赚的那份银钱,苗婉直接问了。

  “前头我虽然感叹零售更赚钱,却没说零售有很多问题,老实巴交会干活儿的,挑着担子出去卖,喊得出来吗?”

  “大媳妇小姑娘老太太跟他们撕扯的时候,他们舍得下脸跟人谈价儿吗?”

  “卖的东西出了问题,他们能应付得来客人们的诘问吗?”

  几个问题把大家都问哑巴了。

  从单价上来说,零售商确实比批发商赚钱,古往今来皆如是。

  但总体来说,批发商却更容易成为大企业,也是有道理的。

  张三壮立刻发觉自己刚才想的太片面了,前头给乔家打井的他小舅还好说,大嫂和二嫂家里那几个,还赶不上大哥二哥灵泛呢。

  苗婉又道:“把货出给旁人就不一样了,虽然咱们赚得少点,可是事儿也少,咱们只需要考虑怎么把货做出来,其他的都扔给卖货的人去烦。

  咱们空出时间来,还能做出更多货,不愁行商不围着咱们转,照样不少赚钱。”

  她抚了抚肚子,“而且他们拿完货,除夕甚至大年期间,他们都得忙活在外头,咱到时候还能休息休息,准备元宵节继续赚一笔。”

  至于铺子里的人手不够,现在考虑太早了,即便铺面买下来,要重新装修,怎么都得是春天的事儿。

  肯定得买人,等装修的时候再买,跟着工头一起干活儿,顺便做做服务员的培训,岂不是正好?

  再者苗婉确实不想再做成沾亲带故的生意。

  上辈子她养猪场办的是不错,可若没有村长爸爸帮衬,那些乡亲们各有各的问题,不然她早就不是西宁的养猪大王,整个西北都可以指望。

  因为从小的恩情,很多事情她其实不方便开口。

  虽然她不后悔这么干了,但重新来一辈子,又不是她的亲戚,她不愿意选择这种hard模式。

  到时候管着铺子的还是张家人,全都是亲戚,还怎么干活儿?

  张三壮一听元宵节还准备赚一笔,立刻来了精神,“咱们不用休息,过完年就开始忙也行啊。”

  张大壮和张二壮也赶忙在自家媳妇的催促下表态。

  “对,我比三壮还壮实,我也不用休息,阿婉你只管说咱需要干啥就行。”

  “可不,三壮是咱家最虚的都不用,我也不用休息,回回他都坐在摊车上让我推回来。”

  张三壮:“……”不是,说就说吧,咋还人参公鸡呢!

  于氏也笑道:“要不咱们过完年继续做点心?年后走亲访友的也不会少。”

  杨氏也猛点头,但点完头她也不知道还能说啥好了,只能道:“要不我今年也不走娘家了,多做点点心出来,送回去点,我阿姆看见点心比看见我亲。”

  众人:“……”

  苗婉捂着嘴笑,“那不行,该赚钱的时候赚钱,该休息的时候就得休息呀,等翻过年有大家忙活的时候,也就过年这阵子可以休息啦。”

  张娘子笑了,“忙了好,忙了好,那就听阿婉的,咱们就好好过个年,过个好年,明年才能红红火火的。”

  回到乔家,乔盛文头回拉着媳妇跟她念叨。

  主要是感叹,“若阿婉是个男儿,上了战场必是一员大将,说不得比瑞臣还出息。”

  耿氏想起儿媳妇那小胳膊小腿儿的,没明白相公哪儿来的这份感叹。

  她之所以不限制苗婉多吃,就是因为苗婉太瘦了,才显得肚子大。

  实则她肚子比孙氏肚子小许多,这都马上八个月了,那腿儿还没乔瑞臣胳膊粗。

  乔盛文:“不懂了吧?就阿婉这说服旁人的本事,打仗之前让她说几句,保管都用不上战鼓擂。”

  不等耿氏说话,乔盛文又摇头,“不对,还是入朝为官的好,她赚钱的本事也不差,到时候户部不缺钱,将士不缺军饷,更重要些。

  耿氏:“……让阿婉重新投胎是不赶趟儿了,你不如期待她肚子里那个随了她,往后你好好教,起码教得比娃儿他爹青出于蓝胜于蓝。”

  乔盛文一听,觉得有道理。

  他立马来了劲儿,在桌子上铺开宣纸奋笔疾书,开始盘算着怎么教孙子,那样子跟张家人被打了鸡血一样一样的。

  苗婉突然感觉肚子里像是冒了个泡泡一样,痒得她挠了挠肚皮,才接着回忆后世关于会所餐厅她能记得的事情。

  耿婶在旁边照顾她,赶忙问,“咋了?孩子又踹你了?”

  “没有,可能是相公念着宝宝了吧,它吐了个泡泡?”苗婉猜想。

  耿婶劝她,“你大着肚子窝在炕桌前不难受啊?累了就先躺会儿,要写字儿也不着急这一时半会儿的,月子里有的是功夫。”

  苗婉顿了下,笔下动作更快了,“没事儿,我不累,我还能写!”

  主要她发现了一件事,自从孙氏生了以后,她一直对于生产有些害怕,越想越怕,可今天算账的时候,她突然发现自己不怕生孩子了。

  她恨不能快点把货卸了,好赶紧跟宝宝贴贴,然后多搞点钱,给宝宝打下一小片天来。

  都说包治百病,而搞钱治疗所有恐惧症!

  她提了口气,连元宵节可以赚钱的东西都开始盘算起来,年后大搞一场,差不多她也就该生了。

  从小年开始,张家天天都有不同的人上门来取货。

  有些行商一样五十斤一百斤的订货,想着先去乡下转悠转悠看看。

  行商们既然盘踞在西宁镇,大都有商有量,会提前商量好,谁去哪片地儿跑。

  西平郡已经叫北蒙商人巴音给占了,行商们跟巴音拼不起,也就只往乡下去。

  好在乡下舍得花钱的地主老财也不少哩。

  谁知他们挑着货,大都一半路还没走出去,东西就叫老百姓们给抢光了。

  连上百文一斤的金元宝糖饵,都有人半斤一斤的抢了个干净。

  “不是说西北百姓穷吗?”挑着空担子的汉子还被人追着问啥时候再来买,回去路上喃喃不解问。

  跟他一起的汉子也不明白,“大概是打肿脸充胖子?过年不都得要脸吗?”

  实则他们猜对了一半儿。

  大家过年走亲访友,家里富裕些的,少不得得带肉啊米面这些,家里穷的也得捎带几斤高粱米上门。

  你起码不能大过年上人家里去打秋风不是?不吉利,听说这么干要一年穷到头。

  肉和米面这些怎么也得几十文,高粱米也得有个十几文钱不是?

  谁知道今年竟然出来了金元宝和福气吉利面片?

  有钱的花几十上百文买了,放家里招待客人有面子,走亲访友送出去更加体面。

  这可是送福和财,就没有人不欢迎的,怎么说都吉利。

  没钱的凑一凑,花几文钱十几文钱买点面片,不比高粱米好看?

  贵是贵了点,可带出去的高粱米全家能喝好几天粥呢。

  要是送面片好听也好吃,却也就甜甜嘴儿,同等的钱,有了面子还能保住家里人的口粮,谁都会算这笔账。

  去其他各个地方跑的人也差不多都是这个情况,都没跑太远,就挑着空担子回来了。

  回来后,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就赶紧去找主家。

  有些行商在家,有些同地方出来的行商过小年,少不得要凑在一起,往酒楼里去吃个酒互通有无一下。

  有家仆跑到条街酒楼里,看见自家主人就赶紧道:“东家俺们刚出去镇子就卖空了好几担货,您赶紧去杀猪匠帐篷找张小哥再订一些,不然怕后头不够卖。”

  行商们顾不得吃喝了,赚钱更重要。

  刚上了俩菜,大家就招呼着跑堂,结了账一起往瓦市那边去。

  于冒财裹着厚厚的皮袄才从外头进来,看见跑堂脸色不是太好送客人出门。

  等看清楚那些人是往瓦市去,他才转头问跑堂,“他们干啥去了?”

  跑堂苦着脸,“刚点了一桌子硬菜,听说杀猪匠家有啥好吃,要赶紧去订,说跑就跑了,后头菜都没要,连个赏钱都没给。”

  回头他得找张三壮要回来才行,起码得饶带点这些行商们喜欢的吃食回家。

  跑堂在心里盘算的时候,于冒财彻底阴下脸来。

  他自从被人套麻袋扒了衣裳揍过一顿后,知道张家帐衤糀篷前天天有人排队,也没敢再上门找麻烦。

  于冒财知道,孙老火离开酒楼后,把自己赔给张家当长工了,他嗤笑之余,也算是出了口恶气。

  之所以没继续搞事,是因为有常沢在,起码酒楼短时间不会出问题。

  冬天生意本来就寡淡,等天气稍微好点,他再去郡城找个掌勺师傅就是。

  天底下厨子那么多,还能缺了他孙老火一个?

  他想着,以后别给他找到机会,否则他绝对饶不了孙老火和张三壮这对混蛋翁婿。

  结果他还没主动上门找麻烦呢,张三壮没完了是吧?

  又拉生意拉到他酒楼里来,真是不拿豆包当干粮。

  他不动点真格的,张三壮还以为他是病猫呢?

  于冒财冷哼一声,裹紧皮袄,狠狠摁着虎皮毡帽,往条街最西头挂着蝠鼠吊金钱的陈氏当铺去了。

  作者有话说:

  崽崽:我要当孙女!

  那啥,酒楼不叫杀猪匠,现在还没到起名的时候呐。

  阮家反击也在安排啦,后面爽点还挺密集哒,枸杞天天日九啦~宝贝们不要养肥我~(尔康手.jpg)

  第33章

  对赚钱这件事,任谁干活儿都不会打折扣。

  尤其苗婉还叮嘱张三壮,“三哥,你跟阿姆要尽快将咱说好的活计交出去,我盘算着咱们准备的货不大够,咱得早点把装修铺面的钱给赚出来。”

  张三壮本来有点舍不得牙刷赚的钱,毕竟这就跟捡钱差不多。

  现在连家里的孩子们都能上手了,其实也费不了多少事儿,到现在赚得银钱可够一家子小半年的嚼用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