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 > 第58章 大捷,大捷!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 第58章 大捷,大捷!

作者:博陵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7:16:42 来源:88小说

深夜,乾清宫,光绪帝独自在宫内踱步,近来中日战局时刻牵动着他的神经,心头充满了焦虑和不安。他虽然有志于重振满清天威,奈何朝廷权力尽皆控制在慈禧之手,任何筹谋都束手束脚,难以施展。此次中日之争,自己一力主战,但是老太后说什么也不同意,最后最然同意了,却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备战期,仓促应战,军粮、武器、兵力尽皆没有着落,实在是叫人心底难安,幸好还有李鸿章一力支撑,但是即便李鸿章再有能耐,一个人,也难以挽狂澜与既倒。

光绪正在焦虑间,值班太监站在门外轻声叫道:“万岁爷,万岁爷,翁师傅在南书房候旨求见,有急事奏禀。”

光绪皱皱眉头,叹声道:“请他进来吧。”

不多时,翁同龢兴冲冲的跑了进来,边跑边喊:“皇上,大喜,大喜啊!”

光绪闻言,精神一振,急问道:“怎么?翁师傅,前敌有消息了?”

翁同龢兴许跑得急了些,略略带着喘,兴奋道:“皇上,大喜。老臣刚刚接到朝鲜聂士成电报,聂士成部在开城与日军展开激战,一战而胜,击毙、俘虏倭寇数千余人,生擒日寇匪首旅团长大岛义昌以及联队长小本山一,成功击退日军的进攻,日军如今已经退回到汉城一带了!大捷,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捷啊!“”

光绪闻言大喜,急道:“电折呢?快拿来我看!“

翁同龢从袖中取出折本,递了上去,说道:“聂士成奏报,大军自牙山战后,退守开城,依属下张毅之计,分兵驻守战略要地帽儿山,结果日军到后狂攻帽儿山高地,张毅率部死守,以六百对五千,坚持三天以上,消磨日军战力,连续两次奇袭日军,派出得力属下率领新军突袭日军指挥所,将日寇贼首大岛义昌一下六名主要将领一举生擒,日军大乱,聂士成趁机挥兵进攻,两面夹击,痛歼日军,可惜聂士成部兵力太少,仅仅不足三千人,难以全歼日寇,不过此战,也使日军主力受创,短时间内恐怕日军不会再向开城进攻。聂士成部大胜当日,左宝贵、马玉昆等率部赶到,目前一起驻防开城。”

光绪也不答言,仔细阅览奏折,聂士成详细禀奏了如今中日在朝鲜的战局,如今我军大胜,臣意押解大岛义昌等战俘回朝,以彰显天国威严,挫倭人猖狂之心。有青年才俊张毅者,管鲍良才,天与大清,每出奇谋,必建奇功。望陛下重用之,他日比如文正公、文襄公再世,为大清栋梁也。今日军虽遭败绩,然在朝部队已经超过三万,且一再增兵,两个月后,兵力将逾五万,大有侵吞整个朝鲜,窥伺关外之意。我军在朝仅万余人,兵力相差悬殊,臣虽有死战之心,然恐负陛下殷切之望,惶恐之至。惟盼朝廷急调援军入朝为要,不然一旦城破,日军长驱直入,大清龙兴之地有覆卵之危,请陛下圣裁……

光绪大喜之后,渐渐冷静下来,聂士成大胜固然可喜可贺,重赏褒奖也是应该,不过看聂士成所言,朝鲜战局并不乐观,日军驻军已过三万,且不断增兵,清日兵力悬殊,恐怕聂士成再有智谋,也难有胜算。

“皇上。”兴奋中的翁同龢看光绪帝脸色开始还一脸兴奋,慢慢的竟然有些阴沉,心中有些不托底,轻声问道。

光绪问道:“翁师傅,你可看完了这本奏章?”

“额”“皇上,老臣拿到这部奏章,仅仅潦草扫了一眼,就急忙过来向皇上道贺,还没有来得及详读……”

光绪帝叹口气道:“翁师傅,此事喜忧参半啊。聂士成在奏折中言道,如今虽然我军大胜,然日军驻朝部队已逾三万,且依然在不断增兵,两个月内兵力将达到五万,如果形势一直如此持续下去的话,明年年初,日军在朝大军将有可能突破十万。聂士成部加上左宝贵等部所有部队,也不过一万六千余人,如何能够抵挡得住如此大军。可是要派援军,我大清精兵何在?钱粮如何筹措?”

翁同龢脸色一变,疑问道:“皇上,朝鲜之祸真有如此严重?日本怎么可能突然有了如此多的军队?”

光绪烦躁道:“朕怎么知道?翁师傅当初你极力主战,如今战端开启,欲罢不能,日军大军压境,我们如何应对,你心中可有计议?明天朝会之上,太后老佛爷,肯定是要过问的,你要如何答对?”

“这……”翁同龢脑门上沁出了一层冷汗,他也没有想到,日本一个弹丸小国,竟然有如此雄厚的兵力,且装备精良,如今朝廷军备荒废,老一辈的战将渐渐凋零,财政捉襟见肘,如何应对?他哪里知道该如何应对?让他写首诗,对个对子还可以,军国大事,他哪里懂得?登时张口结舌。

光绪气道:“翁师傅,你倒是出个主意啊。”

翁同龢无奈答道:“皇上,老臣乃一文官,对于军旅之事,知之不详,兵者,国之大事也。老臣怎敢胡乱妄议?如今大清朝内,对于外交洋务有涉猎者,非李鸿章莫属,可是他远在天津,坐镇北洋,遥控水师,也难以分神。诸如刘坤一、张之洞等人更是远在江南,鞭长莫及。如今朝内,深通洋务的,恐怕也只有哪位六爷了。”

何谓六爷?恭亲王奕?耳。恭亲王奕?颇有才能,是大清皇族中不可多得贤才,可是同治之后,慈禧猜忌恭亲王势大,屡加贬谪,中间虽有复用,但是身边的班底,尽皆遣散,如今不过是一个闲职的亲王罢了。

光绪一阵气闷,他也知道王叔大材,然则,招致太后猜忌,不予启用,如之奈何?光绪心情烦躁的在宫内踱了几步,断然说道:“即刻命人拟旨,着人骑快马,前往天津宣李鸿章入朝问对!”

翁同龢急忙应是,赶紧下去拟旨,骑快马赶赴天津。

急难之时,大清还得靠这个一身匪气的安徽李中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