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小知县 > 小知县 第93节

小知县 小知县 第93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6:49:04 来源:免费小说

  “对,怎么了?”韩潇不明所以。

  只听韩族老道:“其实扶江县隐隐有些传言,说纪炀的身份不一般,似乎是伯爵家的公子。”

  其实早之前就在传,但扶江县最近事情多,才没有盛行开。

  现在事态平稳,那可不是八卦的好时候。

  韩族老平时四处闲逛,跟各家老农聊天,自然听了不少。

  “姓纪,伯爵家?”

  “是当年的武侯吗?他家的孙儿?”

  韩家虽然不在汴京多年,可到底有些联系,虽说不是太熟悉,可武侯这样的忠臣武将,他们还是知晓的。

  韩族老点头:“应当是他家的,只是他家为何不荫封,反而要买官?”

  提到买官两个字,韩潇跟韩族老同时沉默。

  韩家最厌恶跟这种赃官污吏为伍,可纪炀偏偏是个例外。

  要说买官的本质,买官人的本心。

  大多只有一个目的,我花钱买的官,我要是不贪污,岂不是对不起自己的银子。

  所谓宝贵必因奸巧得,功名全仗邓通成。

  邓通成是银钱的代称。

  更有什么千里为官只为财等等的说法。

  韩家两人一时说不出话。

  最后韩潇还是道:“这事还是不要乱传,否则对,对纪知县不好。”

  他们在扶江县也近一个月。

  纪炀的为人,纪炀做过的事,韩家都看在眼里。

  否则也不会真的去官学当夫子。

  韩族老点头,但还是道:“纪知县若愿意看书,就挑些浅显的送过去。他毕竟是武侯后人,当年平定灌江府,让咱们韩家得以修养生息,就有他祖父的帮忙。”

  纪炀祖父平定灌江府,偶然救了韩家,这并非巧合,而是武侯战功赫赫,征战过的地方无数。

  可能只有海上作战吃了些亏,其他地方简直无往不胜。

  韩家只是他救过的千万人之一而已。

  不念这份恩情,冲着纪炀本人,韩家也是愿意帮忙的。

  不过送书归送书,亲自教导绝不可能。

  原因大概跟孙悟空他师父跟他说的那句话一样,日后闯出祸来,千万别说你是我教出来的!

  纪炀看到韩潇去而复返,手里又换了套浅显的书,心里好笑,嘴上却严肃道:“自然,咱们以朋友相称,自然无传承关系。”

  主要是古代的师徒犹如父母。

  若学生闯祸,定然要连累师父的。

  韩家一向避世,而纪炀明显要走得更远,以后无论好事坏事,都跟他家毫无关系。

  韩潇见纪炀理解,忍不住解释道:“我家若不是如此作风,只怕早就没了。”

  纪炀点头:“如此行事,也是大智慧。”

  两人相视一笑,算是认下彼此这个朋友,不过韩潇走的时候还道:“这书上有我启蒙时的批注,若有不懂的尽管来问,”

  说罢,韩潇又觉得自己讲错话,没想到纪炀还是不在意,甚至对他表示感谢。

  韩潇回到家中,只能说一句话。

  纪知县,他果然没看错人!

  就是个顶天立地的好人,也是好官。

  至于买官?

  这事一定另有隐情!

  肯定有他们不知道的事,还是不要评价了!

  纪炀知道韩家的为人,但这事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他也不介意啊。

  纪炀最近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等着汴京那边的好消息。

  他们县的茉莉香粉卖的怎么样了。

  算着时间,该有消息传过来才是。

  茉莉香粉的消息没传过来,上集村葫芦作坊倒是送来好消息。

  之前纪炀说制作模具改变葫芦形状,这事一说,村里种葫芦的人家都开始打造模具,速度之快让纪炀想说一句,找几颗葫芦试试就行。

  谁让上集村的人如此信赖纪炀。

  而且扬州那边对之前葫芦器具的需求明显降低。

  这东西质量好,用的时间长了,顶多补补漆,这事当地也能做,自然不会二次购买。

  看来质量太好也是个问题。

  也就是现在运河还没开通,等运河开了,就能把东西销往承平国各地,也没了订单减少的风险。

  更别说现在都能改变葫芦的形状,以后做出来的器具更是多种多样。

  纪炀看着长方形,正方形的葫芦,还有滕显用这些形状做出来的器皿,已经赞不绝口。

  这东西绝对好卖!

  但只有滕显一人会做还不行,最好让加工葫芦的百姓,尽量学会简单的葫芦加工。

  之前的器皿好做,现在这些器皿不仅要做出形状,更要有雕刻才行。

  随着大家对葫芦的了解,产品也该升级了!

  现在已经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该把好不好提上日程。

  慢慢发展下去,上集村绝对不是简单种葫芦就完事,以后说不定还会成为葫芦之乡。

  教导工艺这事,滕显并不拒绝,反正只是简单的雕刻,他在上集村住这么久,衣食住行都有人负责,教几个简单的花样还是可以的。

  其实就算他没教,这里也有人在慢慢琢磨了。

  有了纪炀的首肯,大家自然更加兴致勃勃。

  葫芦作坊是这样,以后的香粉作坊也是这样,一步步的来,以后的香粉作坊恐怕会超过众人的想象。

  滕显跟纪炀见面的时候还随口问了句。

  他们之前不是送出去两个葫芦灯罩,怎么一个回应都没有?

  漂亮精巧的灯罩,纪炀给了皇帝一个,顺手送给林家一个。

  好像确实都没回音?

  最近好像都在等消息中渡过了。

  好在滕显只是随口一问,他没当回事,直接回上集村继续做葫芦,纪炀给了他一点启发。

  那葫芦灯罩可以更有意思。

  不过那会纪炀只是随口一提,滕显准备做出来了再说。

  他最近在扶江县过得越来越顺心,回上集村之前,甚至在县城逛了逛街。

  现在扶江县县城里,新开了一家酒楼,菜色更好,房间更多,是凌家湖一家开的。

  跟原来那家倒也没什么冲突,反而减轻压力。

  不然每次来人都说客满,他们也很头疼啊。

  县城还有一间杂货铺,之前兼职开门,现在他们家专门安排个人营业,生意更好了,自然要常常开门,货物也比之前更全。

  除此之外,还开了家布料铺,早点铺,更有一家点心铺子准备开门,再有两个铺子在装修,不知道准备开什么店。

  看起来以后他们想要日常东西,也不必去隔壁常华县,扶江县都有!

  县城的街道也在铺路,看样子直接铺碎石跟石板,现在这里都热闹起来,等到全都铺好,估计大家没事就会过来赶集吧?

  滕显逛了一圈,还发现在附近盖房子的人家越来越多,估计很快能形成民居,这都是一个城市发展起来的征兆。

  怪不得纪炀那么忙,估计还要规划这些房屋怎么建造。

  不仅如此,纪炀还请工匠再挖几个化粪池跟垃圾池,城里人一多,排水排污都是问题。

  现在不规划好,以后再着手治理就难了。

  他这边忙到脚不沾地,常华县码头迎来一个近六十的老者,他头发花白,但精神不错,衣服干净整洁,料子虽不错,但不算奢华,看着应该是大家的掌柜账房一类人物。

  他指挥人抬起箱子,在码头雇了两辆车,竟然没歇歇脚,直接带着下面人往扶江县方向走。

  从常华县到扶江县的官道,还有人在聊这官道怎么修成的。

  全靠他们知县大人舌灿莲花,更依赖他的本事。

  老者听此,笑着让说话的人一起坐上牛车:“我也是去扶江县的,正好顺路,就一起坐车吧。”

  说话的人见他家车子确实宽松,抱抱拳坐下:“其实我并非扶江县的人,而是常华县的菜贩,我家娘子才是扶江县的人。这次过去是看看他们菜长得怎么样,我好预定啊。”

  这人要是来到纪炀面前,纪炀也是认识的,他名叫裘冬欣,当初扶江县还没种出优质白菜的时候,他看在娘子的面子上,辛苦一趟跑来收菜。

  之后纪炀来了,他们这所有粮食都变得优质,裘冬欣更愿意过来收购。

  谁让扶江县的菜最好卖,价格最高。

  他之前是看在娘子的面子,现在则变成有他家娘子,他才能收到那边的菜!

  扶江县每季的菜还没种出,都有多少菜贩子等着买。

  特别扶江县跟潞州城的路修好,潞州的菜贩酒楼还直接找过去,他这生意全靠娘子才行!

  当然,也靠扶江县知道,他一口一个知县大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纪炀治下百姓。

  说了这么多,裘冬欣不好意思道:“我这人话多,实在不好意思,没烦到您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