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小知县 > 小知县 第85节

小知县 小知县 第85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6:49:04 来源:免费小说

  但如果真让他们兼并土地,成为豪强,他们田地产出的米麦便会影响当地粮食价格,甚至造成垄断。

  至于积压百姓,鱼肉乡里,更是稀疏平常。

  某种意义上,垄断土地,可比垄断运河严重多了。

  只怕他们都有想法才是。

  估计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个小小的扶江县,他们在自己当地如何如何,难道来你这还不成?

  纪炀冷笑,开口道:“上集村跟马家湾可有人卖出田地?签了契约?”

  “尚未签契约。”上集村里长连忙道。

  他发现的及时,而且上集村因为葫芦作坊,其实并没有那么缺钱。

  而马家湾里长则叹气:“有三家签了,共卖出五十九亩田地。”

  马家湾跟三江村一直是扶江县最穷的两个村,三两一亩地的高价,他们实在抵抗不住。

  纪炀点头知晓,开口道:“还好,还有机会挽回。”

  “但接下来,千万不要再买卖土地,否则这事麻烦了。”

  纪炀又看看手里知州寄来的书信,灌江府韩家跟凉西州这几家的情况都有说明。

  纪炀先挑了凉西州的情况来看,脸色愈发不好看。

  “好一群蛀虫,被知州吓走,又来祸害扶江县。”

  凉西州已经被他们知州平定,该赈灾赈灾,该帮百姓修补房屋修补房屋,期间一些恶性买卖土地的事也被清查。

  大多低于市场价买卖的土地物归原主。

  这些都在慢慢处理,但问题来了。

  谁趁着天灾**故意压榨百姓,强硬低价购买?

  还有谁假传征兵提前征收税款?都要一一清查。

  之前来扶江县一家流民。

  先是被恶意压价卖了土地,然后又被后者假传征兵索要加派,导致土地跟钱财全都没了。

  九口人只剩六口,瘦骨嶙峋的来到扶江县,被他们救扶。

  知州先处理的,肯定是更严重的加派,这些间接导致不少百姓家破人亡。

  收拾这些人以及最大豪强的时候,那些恶意压价收购土地,体量较小的豪强则四窜逃走,明显怕临时过来的知州一一清查。

  而凉西州这五家,便是四散逃走的一部分。

  他们在凉西州低价收购土地,赶在好年头高价卖出,吃了一大波钱。

  受苦的只有被骗着卖了土地的百姓,以及那些为了活下去卖掉土地,以后再也买不回来的百姓。

  没有土地,从此便是非编户,是浮客,是流民。

  更要背井离乡,去其他地方讨生活。

  在凉西州做了这些,又要来扶江县故技重施。

  纪炀让平安把两个村民送出去,看了看玉县丞跟凌县尉等人,开口道:“是时候发笔横财了。”

  横财?!

  两人皆是不解,不过对这些凉西州乡绅豪强的愤怒是一样的。

  祸害了自己家乡,又来祸害其他人的家乡。

  实在可恶。

  难道这笔横财要在他们身上发?

  两个村的里长更是迷糊。

  纪炀开口道:“凌县尉你去几个村子都跑一趟,就说以前各村用荒地,只要跟里长交代,里长半个月来汇报一次。”

  “现在改成,每家占用荒地,必须经过县衙批准,没有我跟玉县丞两人的印章都不行。”

  交待完这些事。

  纪炀又看向上集村跟马家湾的里长,缓缓道:“你们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同意买卖田地。”

  同意?

  方才知县大人那样分析,就算是傻子也知道不该卖地啊。

  只听纪炀继续道:“一亩地五两银子,有多少卖多少。”

  “只是买卖之后,收集好所有契约跟银子,全都交到县衙,我会派捕快穿便衣在你们身边监督。”

  “不是想买卖土地吗,我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大胃口。”

  第51章

  凉西州五家家主, 聚在酒楼里商议。

  这破酒楼,做饭一般, 房间也差劲, 如果这不是唯一一家酒楼,他们根本不会住。

  不过没关系,等他们站稳脚跟, 开个两三家,生意肯定都是他们的。

  至于这家酒楼,还有隔壁正在修建的酒楼, 那都不足为惧。

  但这会讨论的,自然是另一个问题。

  扶江县的刁民们竟然把土地集体涨价!

  说什么三两银子一亩地太亏, 必须要五两银子!

  “要说五两银子也行, 运河开了, 没个七八两下不来。”

  “这些人真是见钱眼开, 之前死活不卖土地, 还以为他们真舍不得,原来是坐地起价。”

  “他们两个村的里长也有意思, 之前劝着不卖, 现在竟然帮忙牵线, 还说他帮忙牵线, 只要跟他交易就行。”

  “估计他从中能挣不少钱。”

  这四人讨论得兴致勃勃,领头的刘家家主却道:“会不会有诈?他们转变的也太快了。”

  众人沉默,要不然再查查?

  可怎么查也没查不到什么, 先不说这不是他们的地盘,此地百姓都不愿意跟他们说话。

  就算是非编户也守口如瓶, 这些非编户大多从凉西州逃难过来, 看到他们厌恶都来不及, 又怎么会多说。

  最后在上集村里长儿子那得知,原来是大家觉得,反正他们县化肥买卖便宜,耕牛农具也有,不如卖了土地,然后集体开荒。

  好像是有威望的人这么说的,可他们必须提价,必须五两银子一亩地!

  查来查去,好像都这么回事。

  原本凉西州这六家,还想拉灌江府那十家人一起,可他们有几家竟然想离开扶江县,见到凉西州的人也是十分厌恶。

  纪炀自然知道这些事,更知道灌江府的人想走,估计觉得此处要被凉西州的**害,所以觉得不是好地方。

  其中灌江府韩家也是其中之一,或者说以他们为首。

  坑那边的人,还要安抚这边,玉县丞跟凌县尉都要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

  纪炀却不慌不忙,好像扶江县一点乱子都没有,笑着拟了份聘书。

  聘请韩家读书人来官学当夫子。

  他们刘夫子已经够辛苦的了,一个人带着一百多个学生,嗓子都要冒烟,全天候教学,谁受得了。

  而且官学也渐渐走上正轨。

  哪些学生只用习字算数,哪些可以准备继续读书科举,全都划分好。

  现在一个夫子肯定不够的。

  纪炀一边着手请夫子,一边向潞州学政那边给刘夫子请官,让刘夫子当扶江县的教瑜,主管整个县城,负责教诲所属生员。

  这里要说一下承平国的官学归属。

  一般来说,地方大致分文武官,再设监察一到两人。

  而游离在这些制度之外的,还有教职,他们可以不听命当地长官,直属中央的礼部所管。

  所以他们的升职任免跟当地的宪司没什么关联。

  没有做官的举人秀才都可以去当地官学求职,求不上的也能挂个名,等有空缺了喊你们。

  潞州城的官学自然规模不小,想去求职挂名的人也多。

  刘夫子跟当初另一个夫子都是在挂名候补等位置。

  没想到被分到此处,那另一个夫子并不想过来,原因也简单。

  如果他们留在潞州城,候补进了当地官学,那升迁机会便多,留在穷乡僻壤,什么时候才能从夫子升迁做官?

  以当时的扶江县来看,这里的官学大约五年十年才能发展起来。

  如果官学不发展起来,连请官的资格都没有。

  之前不请官,是因为官学只有刘夫子一人,不能一人兼任教瑜又兼任夫子。

  甚至有两个夫子的时候,这官都是不好请的,所以当初跟刘夫子一起来的同僚不想在这,等扶江县官学有三名夫子,那等到猴年马月?

  还不如在潞州城官学熬资历快些。

  不能请官,就说明他们一直会是夫子,直到当地官学规模够了,才有官可做。

  而且请的夫子,还要经过潞州学政那边首肯,这才能当成。

  反正想要成为真正的官学,有长官,有下属。

  需要学生足够,还需要夫子足够,还要学政批准。

  之前不愿意来的夫子,就是觉得等这些条件都满足了,他估计都要老死在这。

  就算当上了教瑜,那又怎么样,这里的学生质量不如潞州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